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集團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集團軍屬於簡編乙類集團軍,2003年陸軍第24集團軍撤銷,步兵第70師縮編為步兵第70旅與裝甲1師改隸陸軍第65集團軍建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集團軍
  • 外文名: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army 24
  • 隸屬:北京軍區
  • 榮譽:兗州登城第一連、兗州戰鬥英雄連
  • 原駐地:河北承德
簡介,榮譽單位,發展歷史,

簡介

第24集團軍的軍部在河北省承德,隸屬北京軍區,是1985年由第24軍改編的。
成都軍區政委萬海峰是24軍的老兵,曾於1968-1972年任該軍軍長。此外有兩位武警司令員是出自24軍軍長提升的。他們是1990年由24軍軍長晉升武警司令員,現任武警司令員吳雙戰也擔任過24軍副軍長。粟裕大將的兒子粟戎生1998年由24集團軍軍長晉升為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榮譽單位

紅軍團--步兵第70師第208團;
兗州登城第一連--步兵第70師第208團第1連;
兗州戰鬥英雄連--步兵第70師第208團第2連;
兗州戰鬥模範連--步兵第70師第208團第5連;
渡江模範營--步兵第70師第210團第3營;

發展歷史

該集團軍前身是堅持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紅軍游擊隊。抗日戰爭初期於1938年1月分別編為新四軍第1支隊2團(由湘贛邊、粵贛邊及贛東北等地游擊隊組成)和第2支隊4團(由閩西、閩南及浙南遊擊隊組成)。
1939年11月,第1、第2支隊合併組成江南指揮部,第4團則北渡長江,組成蘇皖支隊。1940年7月江南指揮部北上,改為蘇北指揮部,2團改為第2縱隊2團,蘇皖支隊改為第3縱隊3團。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蘇北指揮部改編為新四軍第1師,這兩個團分別改為第2旅4團和第3旅7團。1943年,4團併入蘇南的16旅,改為48團。1944年12月粟裕親率第1師主力3個團(3旅7團等)從蘇北挺進蘇浙皖邊,於1945年2月組成蘇浙軍區,第16旅和南下部隊分別編為第1和第3縱隊。
抗日戰爭勝利後,新四軍蘇浙軍區部隊於1945年11月北撤,原第1縱隊改為華中野戰軍第6縱隊。1946年5月再與蘇中軍區獨立旅合編為第6師,轄第16(原6縱隊)、第18旅(原獨立旅)。10月,山東野戰軍第7師20旅(前身為新四軍7師19旅57團,7師皖南支隊)改為華中野戰軍第6師17旅。1947年1月成立華東野戰軍,第6師改為野戰軍第6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各旅分別改為第16、第17、第18師。該部在全殲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的孟良崮戰役中建立了突出的戰績,縱隊特務團攻占74師師部,擊斃中將師長張靈甫。1947年9月隨陳粟大軍挺進豫皖蘇,與劉鄧、陳謝大軍共同經略中原。參加完淮海戰役後,第6縱隊於1949年1月改編為解放軍第24軍,屬第3野戰軍第8兵團,軍長王必成,政委廖海光,各師分別改為第70、第71、第72師。此後該軍參加了渡江戰役、解放長山列島舟山群島的戰鬥。
1952年9月,第24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原屬第25軍的第74師(前身為淮南軍區第5旅,後改為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20師)調入該軍,第71師調出。1953年春夏,在部隊開展的冷槍冷炮殺敵競賽中,第72師214團8連戰士張桃芳用436發子彈斃傷敵214名,榮立特等功,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7月該軍參加了金城反擊戰,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勝利。
第24軍於1955年10月歸國,屬北京軍區,駐防河北承德,部署在京郊和唐山一線,拱衛北京。1968年第70師改為北京衛戍區警衛第3師。1969年12月全軍重排番號,第74師改稱第70師,並重建第71師(後撤銷)。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該軍是首批進入震區的部隊。
1992年,守備第5旅和守備第7旅撤銷,原屬天津警備區的坦克第1師(該師是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前身是1945年12月組建的東北坦克大隊,1949年5月正式成立坦克第1師,參加過錦州戰役天津戰役、開國大典、抗美援朝,1985年由原第66軍改歸天津警備區)調入該集團軍。
在1999年國慶閱兵式上,由裝甲1師炮兵團83式152mm自行加榴炮組成了車輛第10方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