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是一個歷史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
  • 所屬中國人民解放軍
  • 簡稱:二野軍政大學
歷史沿革,主要領導,舊址,分校,

歷史沿革

1948年3月,豫陝鄂軍政大學在河南省魯山縣城建立。
1948年8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決定,豫陝鄂軍政大學更名為中原軍區軍政大學
1948年10月下旬,鄭州解放後,中原軍政大學遷到鄭州。
1949年5月4日,中原軍區軍政大學進駐南京孝陵衛(現址為:南京理工大學),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6月中旬正式開學招生,蘇、滬、浙、皖等地一萬餘名青年入校學習。
1949年10月,第二野戰軍進軍大西南,軍政大學隨之西遷,1950年1月軍政大學機關抵達重慶,更名為西南軍區軍政大學(西南軍政大學)。
1953年,西南軍區軍政大學調遷哈爾濱,以該校為基礎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史稱“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院長。
1969年,根據林彪關於戰備的“一號命令”,學院內遷,1970年正式分遷。其中飛彈工程系(1966年改建為火箭工程系)、電子工程系、1966年新建的計算機系以及基礎課部和院機關劃歸第七機械工業部遷往長沙,成立長沙工學院。1978年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重回軍隊序列;空軍工程系劃歸第三機械工業部,遷往西安,併入西北工業大學;原子工程系劃歸第二機械工業部,遷往重慶,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有關專業,組建重慶工業大學;原子工程系最終留在哈爾濱與海軍工程系組成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海軍工程系劃歸第六機械工業部,擬遷武漢,後留原址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94年更名哈爾濱工程大學;風洞實驗室改為第三機械工業部(航空工業部)一個研究所,現為哈爾濱空氣動力研究所。

主要領導

劉伯承在擔任第二野戰軍司令員的同時兼任二野軍政大學校長政委。在指揮戰爭之餘,他還親自任教,以一個教官的身份出現在學員面前。

舊址

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舊址位於南京玄武區孝陵衛200 號,保護範圍面積7300 平方米。現存狀況完好,免費開放。

分校

1949年6月18日,桂林陸軍學院前身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三分校創建於浙江金華。在半個多世紀的歷程中,先後四遷校址,十四易校名,1986年9月定名為桂林陸軍學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