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兵團(Arm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s)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改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兵團
- 外文名:Arm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s
- 司令員:董其武
- 政治委員:高克林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兵團(Arm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s)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改稱。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兵團(Arm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s)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改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改稱。董其武任司令員,高克林任政治委員,姚喆任副司令員,...
1950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以第36、第37軍和騎兵第4師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隸屬華北軍區建制。董其武任司令員,高克林任政治委員,姚喆任副司令員,邊章五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王克俊任副政治委員,裴周玉任政治部主任。1951年9月,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兵團,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12月,第37軍劃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兵團建制。1951年1月,隨兵團移駐河北衡水地區。4月,軍直騎兵旅撤銷。9月,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7軍,赴朝鮮執行修建機場和後方警戒任務。12月,返回祖國,部隊駐河北定縣(今定州)地區。1952年2月,第37軍軍部與第36軍軍部一起調中央財委編為建築工程部,第110師與第36...
第一節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 第二節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4軍 第三節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5軍 第五章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加兵團 第一節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7軍 第二節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8軍 第六章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兵團 第一節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6軍 第二節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7軍 第七章中國人民志願軍其他軍 第一節中國...
李光善,安徽省含山縣運漕鎮人,1926年9月出生,1943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1945 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含山縣運漕區警衛連戰士;新四軍七師獨立團二營六連戰士;華野七縱隊十九旅五十六團二營六連排長,副連長;二十五軍七十三師二一八團二營五連連長,營參謀長,營長;中國人民志願軍二十三軍七十三師二一八團二營...
李湘(1915年4月-1952年7月8日),原名李湘林,又名李秀里,男,漢族,出生於永新縣泮中鄉泮中村(今江西省永新縣龍源口鎮),中國共產黨黨員。1930年8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8月,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七軍副軍長兼參謀長;同年11月,...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副旅長。1946年6月任晉察冀野戰軍第4縱隊10旅旅長。1948年9月任第8縱隊司令員。1949年1月任第19兵團第65軍軍長。率部參加了清風店、石家莊、平津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任河北軍區副司令員、第20兵團副參謀長。1951年6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是原解放軍華北軍區第2兵團改編的一支作戰部隊。第19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政委羅瑞卿,參謀長耿飈,政治部主任潘自力,轄63、64、65軍,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19兵團參加了平津戰役、會攻太原、進軍大西北作戰。該兵團曾改番號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赴朝參加抗美援朝作戰。1958年4月,19兵團...
在此期間,根據中共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華北軍區第8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軍,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兵團(由華北軍區第2兵團改稱)。邱蔚任軍長,王道邦任政治委員,蕭應棠任副軍長兼參謀長,王克斌任副軍長,蔡順禮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後陳宜貴任政治部主任)。所轄第22、第23、...
1950年韓戰全面爆發。正在四川川西剿匪的180師兼四川眉山軍分區奉命於12月初開到河北滄州古運河邊泊頭鎮集結整訓。1951年2月,180師被編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兵團60軍序列,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80師,入朝參戰。1951年3月22日下午,全師指戰員跨上了鴨綠江鐵架子大橋,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經過10天的晝夜...
1950年5月,第23軍開赴浙東,參加舟山群島戰役和浙東地區剿匪作戰。1950年11月,第三十三軍番號撤銷,所轄第九十七師、九十八師、九十九師分別改為華東公安軍第十四師、第十五師、第十六師。1950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9兵團改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1950年11月1日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序列,11月7日開始入朝。
在抗美援朝戰役中,曾兩次入朝參戰。1950年11月至1952年3月第一次入朝,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27軍80師參謀 長。參加了著名的長津湖戰役。在新興里殲滅戰中,該師全殲了美軍的一個加強團(美軍第7師第31團即北極熊團)。親自指揮參加了三炸水門橋的最後阻擊戰。長津湖戰役後,為加強志願軍第九兵團的情報工作...
1949年10月至12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第十二軍軍長兼政治委員,軍黨委書記、重慶市軍管會委員。同年12月至1950年1月,兼任重慶警備司令部司令員、政治委員。1950年,任川東軍區司令員,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南軍政大學川東分校校長。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兵團副司令員,...
美軍“絞殺戰”失敗後,將空中突擊重點轉向朝鮮北部重要工業設施、城鎮以及志願軍和人民軍防禦正面80千米縱深內的目標。志願軍調整對空作戰兵力部署,以空軍部隊重點掩護鴨綠江上的橋樑、水電設施以及平壤、元山以北交通線,以高射炮兵的主要力量掩護後方交通線、物資囤積地和重要目標,同時以前線各兵團和各炮兵師配屬的...
抗美援朝下河口公路斷橋遺址,位於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河口村鴨綠江上。抗美援朝下河口公路斷橋遺址始建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時所建。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117師和第40軍118師從這裡秘密過江,開赴朝鮮前線。此後通過該橋的還有第3兵團、第20兵團和第23兵團的...
饒惠譚(1915年3月~1953年3月)1915年出生於湖北大冶殷祖鎮南山村。1928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軍參謀長。人物生平 曾經歷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歷任勤務員、宣傳員、宣傳隊長、偵察員、班長、排長、連長、...
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作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朝鮮縣裡地區對南韓(韓國)軍進行的圍殲作戰。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作戰結束後,朝鮮戰場整個戰線形成西南伸向東北的斜線態勢,東線南韓軍明顯突出。據此,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聯合司令部決定以志願軍第19兵團在西線積極行動,牽制美、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