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通史?遼金卷》共分緒論;遼金時期的戶口概況;人口分布、密度和比重;人口遷徙;人口生育政策;人口結構的有關問題;人口素質;特殊人群的地域分布;人口姓氏;人口思想;民族人口概況;人口方面諸種異常現象;人居生態環境等13個方面。作者在吸收和借鑑前人相關成果的基礎上,結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積累,對這一時期人口問題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取得了超越前人研究成果。如關於遼金人口數量問題研究概況;關於人口分布方面的研究概況;戶籍制度方面的探討;關於人口遷徙問題的研究概況;關於人口思想的研究概況;關於區域人口研究概況;關於民族人口研究概況;關於家庭人口方面的研究概況;關於遼金經濟史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工作等等都有獨到的觀點。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人口通史8:遼金卷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502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王孝俊 袁祖亮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1010706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人口通史8:遼金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上編 遼代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遼代人口研究的意義與方法
一、研究的意義
二、研究方法
第二節 遼代人口研究的基本史料
一、元修《遼史》的基本情況
二、其他古代文獻
三、現代文獻資料
第三節 遼代人口研究成果綜述
一、關於人口數量問題
二、關於人口遷移問題
三、關於戶籍制度問題
四、關於戶、丁系年問題
五、遼代城她舉滲市人口問題
六、關於人口構成、人口素質、人口政策、人口思想及人口與自然環境關係等問題
第二章 遼代基本概況
第一節 遼代疆域與自然環境
一、遼代的疆域
二、內蒙古區域
三、蒙古國區域
四、東北地區
腿頁協立 五、長城沿線及以南地區
第二節 遼代政權興亡和人口發展過程
一、建國前的歷史和人口狀況
二、契丹國建立、鞏固和糊巴廈糊發展時期:太祖神冊元年(916年)至景宗乾亨四年(982年)
三、遼國極盛時期:聖宗統和元年(983年)至道宗大康十年(1084年)
四、遼代後期:道宗大安元年(1085年)至天祚失國
第三節 遼代的制度與文化
一、實現了我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統一
二、政治上“因俗而治”
三、經濟上“農牧並重”,使北方和東北地區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
四、文化上“融化了萬里長城,溝通了長城南北”
第三章 遼代戶籍制度
第一節 遼代戶口調查
一、戶口調查統計的內容
二、遼代戶口調查統計的特點
三、遼代的戶口調查活動
第二節 遼代戶等制度
一、傳統農業區的戶等制度
二、遊牧民族區的戶等制度
三、宮戶、邊疆部族的戶等制度
第三節 遼代戶籍類型
一、州縣戶口
二、宮衛戶口
三、部族戶口
四、僧尼戶口
五、著帳戶、奴隸人口
六、屬國戶口
七、城市戶口問題
第四章 遼代人口數量
第一節 遼代戶口數據復原方法
一、數據復原原則和方法
二、州軍城縣數的考證
三、建立標準年代
第二節 遼代家庭人口規模
一、目前對遼代家庭人口規模的認識
二、對遼槓應婆代家庭規模的考證
三、遼代家庭人口規模較大的原因
四、“一戶兩丁”之制與八口之家的關係
第三節 遼代五京州縣戶口
一、南京道
二、西京道
三、上京道
四、東京道
五、中京道
第四節 宮衛戶數、騎軍數考證
一、《遼史》諸宮衛戶丁數、騎軍數記錄
二、宮衛戶、騎軍、御帳親軍數據考證
第五姜墓姜節 部族、僧尼及全遼戶口
一、部族戶口
二、僧尼人口
三、著帳戶口踏捆、奴隸人口、屬國戶口
第五章 遼代人口分布
第一節 遼代民族分布
一、漢族分布
二、契丹族及其分布
三、渤海族分布
四、奚族及其分布
五、女真及其他民族的屑旋台分布
第二節 遼代人口分布的特點與變化
一、遼代人口分布的特點
二、漢民族的遷入
三、契丹族的遷徙
四、渤海人的遷移
第三節 遼代人口姓氏分布
一、遼代契丹族姓氏
二、遼代漢族姓氏
三、遼代幾個漢族大姓的基本概況
第六章 遼代人口結構
第一節 遼代人口性比例結構
一、契丹族的性比例結構
二、漢族性比例結構
第二節 遼代人口家庭結構
一、血緣家庭的基本類型
二、非血緣家庭的基本情況
三、家庭關係的特點
第三節 遼代人口階級結構
一、統治階級
二、被統治階級
三、遼代階級、階層間的變化
第四節 遼代人口職業結構
一、農民
二、牧民
三、手工業工人
四、商人
五、僧尼
六、各級官員
……
下編 金代卷
參考文獻
一、古代文獻
二、現代著作
三、史學論文
索引(按筆畫為序)
後記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遼代人口研究的意義與方法
一、研究的意義
二、研究方法
第二節 遼代人口研究的基本史料
一、元修《遼史》的基本情況
二、其他古代文獻
三、現代文獻資料
第三節 遼代人口研究成果綜述
一、關於人口數量問題
二、關於人口遷移問題
三、關於戶籍制度問題
四、關於戶、丁系年問題
五、遼代城她舉滲市人口問題
六、關於人口構成、人口素質、人口政策、人口思想及人口與自然環境關係等問題
第二章 遼代基本概況
第一節 遼代疆域與自然環境
一、遼代的疆域
二、內蒙古區域
三、蒙古國區域
四、東北地區
腿頁協立 五、長城沿線及以南地區
第二節 遼代政權興亡和人口發展過程
一、建國前的歷史和人口狀況
二、契丹國建立、鞏固和糊巴廈糊發展時期:太祖神冊元年(916年)至景宗乾亨四年(982年)
三、遼國極盛時期:聖宗統和元年(983年)至道宗大康十年(1084年)
四、遼代後期:道宗大安元年(1085年)至天祚失國
第三節 遼代的制度與文化
一、實現了我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統一
二、政治上“因俗而治”
三、經濟上“農牧並重”,使北方和東北地區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
四、文化上“融化了萬里長城,溝通了長城南北”
第三章 遼代戶籍制度
第一節 遼代戶口調查
一、戶口調查統計的內容
二、遼代戶口調查統計的特點
三、遼代的戶口調查活動
第二節 遼代戶等制度
一、傳統農業區的戶等制度
二、遊牧民族區的戶等制度
三、宮戶、邊疆部族的戶等制度
第三節 遼代戶籍類型
一、州縣戶口
二、宮衛戶口
三、部族戶口
四、僧尼戶口
五、著帳戶、奴隸人口
六、屬國戶口
七、城市戶口問題
第四章 遼代人口數量
第一節 遼代戶口數據復原方法
一、數據復原原則和方法
二、州軍城縣數的考證
三、建立標準年代
第二節 遼代家庭人口規模
一、目前對遼代家庭人口規模的認識
二、對遼槓應婆代家庭規模的考證
三、遼代家庭人口規模較大的原因
四、“一戶兩丁”之制與八口之家的關係
第三節 遼代五京州縣戶口
一、南京道
二、西京道
三、上京道
四、東京道
五、中京道
第四節 宮衛戶數、騎軍數考證
一、《遼史》諸宮衛戶丁數、騎軍數記錄
二、宮衛戶、騎軍、御帳親軍數據考證
第五姜墓姜節 部族、僧尼及全遼戶口
一、部族戶口
二、僧尼人口
三、著帳戶口踏捆、奴隸人口、屬國戶口
第五章 遼代人口分布
第一節 遼代民族分布
一、漢族分布
二、契丹族及其分布
三、渤海族分布
四、奚族及其分布
五、女真及其他民族的屑旋台分布
第二節 遼代人口分布的特點與變化
一、遼代人口分布的特點
二、漢民族的遷入
三、契丹族的遷徙
四、渤海人的遷移
第三節 遼代人口姓氏分布
一、遼代契丹族姓氏
二、遼代漢族姓氏
三、遼代幾個漢族大姓的基本概況
第六章 遼代人口結構
第一節 遼代人口性比例結構
一、契丹族的性比例結構
二、漢族性比例結構
第二節 遼代人口家庭結構
一、血緣家庭的基本類型
二、非血緣家庭的基本情況
三、家庭關係的特點
第三節 遼代人口階級結構
一、統治階級
二、被統治階級
三、遼代階級、階層間的變化
第四節 遼代人口職業結構
一、農民
二、牧民
三、手工業工人
四、商人
五、僧尼
六、各級官員
……
下編 金代卷
參考文獻
一、古代文獻
二、現代著作
三、史學論文
索引(按筆畫為序)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