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力資本效應的產業差異比較研究

中國人力資本效應的產業差異比較研究

本書提出了一種解釋人力資本效應的新的理論框架,認為人力資本效應包含工作效應和配置效應:前者是指人力資本對勞動力工作技能和效率,以及處理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效應;後者指人力資本對勞動力分配工作時間的能力的提高效應。本書以這個分析框架並運用CHNS資料庫對中國農業部門和非農部門進行了對比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人力資本對農業部門的工作效應沒有顯著而穩定的影響;對非農部門工作效應則具有顯著而穩定的影響,而且回報率遠高於農業部門;人力資本中的在職經驗這個因素(人力資本的其他因素沒有顯著影響)對農業部門的配置效應有顯著影響,而且呈現一種倒U型關係——在職經驗增加先導致多種經營,後導致專業經營;人力資本的重要構成因素對非農部門的配置效應都有顯著影響,人力資本水平越高勞動力越傾向於選擇更高技術類的職業。最後,本書還分析了理論和實證研究結果的政策含義,提出了相應的消除產業發展和二元收入差距的人力資本投資和產業經濟發展政策。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人力資本效應的產業差異比較研究
  • 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
  • 頁數:141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山大學出版社
  • 作者:李軍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604801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該專著①既有創新的理論爭鳴意義,又有解決中國二元經濟結構嚴重化問題的實踐意義;②既有新的理路框架,又有產業部門對比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

李軍,男,講師,1973年6月出生。2007年7月畢業於中山大學,獲經濟學博士,並留校進入中山大學旅遊學院任教。在國內重要期刊發表論文十篇。參與和主持過國內一些城市的旅遊經濟產業規劃和發展項目的研究工作,現主在要從事旅遊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工作,以及經濟學和研究方法的教學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和現實意義
一、人力資本研究的來歷
二、我國的城鄉收入狀況
三、我國人力資本狀況及其作用
四、本書研究的現實意義
第二節理論意義
一、產業部門劃分的意義
二、農業部門與非農部門人力資本作用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基本概念、研究總體框架與文獻述評
第一節基本概念與基本文獻
一、斯密和馬歇爾的觀點
二、人力資本的基本概念
三、人力資本的作用和效應
第二節研究的總體框架和研究內容
一、研究的總體概念模型
二、研究架構
第三節關於人力資本效應的文獻綜述
一、農業部門的人力資本研究
二、非農部門的人力資本研究
第三章農業部門勞動力的人力資本工作效應研究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理論模型和假說
第三節家庭農業各個產業的數據描述
第四節回歸方程設定、估計結果及其討論
第五節簡要結論
附錄
第四章非農部門勞動力的人力資本工作效應研究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數據來源及描述
第三節計量模型設定、估計結果及其討論
一、基本模型設定
二、教育水平測量誤差問題
三、遺漏能力變數的影響
四、樣本選擇問題
五、非農部門人力資本回報率的估計模型及其結果討論
第四節簡要結論
附錄
第五章農業部門勞動力的人力資本配置效應研究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理論模型的闡釋
第三節計量模型設定及數據描述
一、計量模型設定
二、數據描述
第四節估計結果及其討論
第五節結論性述評及其含義
第六章非農部門勞動力的人力資本配置效應研究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實證研究方法和數據描述
一、實證研究方法
二、數據描述
第三節實證模型估計及其結果討論
一、模型設定及檢驗
二、人力資本對專業技術類職業選擇的邊際效應估算及其含義
三、技術變化的技能偏向規律的解釋:一個供求分析的框架
第四節簡要結論
第七章人力資本配置效應的擴展分析——勞動時間在兩大部門的配置
第一節引言
第二節教育水平、農業技術和產出影響勞動時間配置的理論分析
一、理論假設
二、農村教育水平、農業技術水平和城市勞動工資率都不變
情況下的時間配置分析
三、農業生化技術水平提高與農業產出對時間配置的影響
四、農業機械動力增加的作用
五、教育水平提高的影響
第j節模型設定與研究方法
一、變數的選擇及其相關關係
二、模型結構形式的分析及其估計方法
第四節數據與變數的處理
第五節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估計結果比較分析
二、穩健性檢驗:不同農業技術的作用
第六節簡要結論
附錄
第八章結論及其政策含義
第一節本書研究的結論
第二節政策含義
第三節本書不足之處和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人力資本與人才(代跋)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