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台
越王台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區
臥龍山東南麓, 系後人為緬懷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復國雪恥而建,據《越絕書》記載:“越王台規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長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宮有百戶,高丈二尺五寸。”後屢建屢毀。1980年根據
南宋嘉定十五年紹興知府汪綱所建越王台
遺址重建越王台城樓。現今的越王台下部分為磚砌
結構的越王台基座,系宋代建築遺址,基座中間有一高7米的拱形
大門;上部分為宮殿式建築,現為“越國
史跡陳列”廳,以圖片和
實物將二千五百年前的越國歷史展示給大家。
越王台以條石砌台基,把舊磚保護在內。台上為五開間單檐歇山頂水泥仿木結構的樓台建築,上面懸掛沙孟海先生題寫的“越王台”匾。從越王台向西拾級而上,登臨府山主峰,上有望海亭,可飽覽越中
風貌。
1939年3月,
周恩來總理回紹興時,曾在越王台向各界代表發表抗日演說,還親筆寫下了“生聚教訓,廿年猶未為晚”的題辭。
叢台
叢台之名,源於當時有許多亭台建築連線壘列而成,《漢書》顏師古釋文:“連線非一,故名叢台。”。古人曾用“天橋接漢若長虹,雪洞迷離如銀海”的詩句,描繪叢台的壯觀。相傳它始建於趙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故稱武靈叢台。 武靈叢台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發生地。戰國時期,
趙國本是一介小國,武靈王即位後,決心使國家強盛起來。當時北方少數民族被稱為“胡人”,他們身著窄衣,以能征善戰著稱,武靈王遂讓趙國上下都改穿胡服,勤練兵馬,終於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目前已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區、中國100家名園、國家重點公園等稱號。
戲馬台
戲馬台位於徐州市中心區
戶部山崗上,是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現存最 早的古蹟之一。公元前206 年,蓋世英雄項羽滅秦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
彭城(即今徐州),於城南的南山上,構築叢台,以觀戲馬、演武和閱兵等,故名戲馬台。
歷史上各個朝代在戲馬台場地上營建了不少建築物,諸如
台頭寺、三義廟、名宦詞、聚奎書院、聳翠山房和碑亭等。隨著歲月的流逝,時移世變,昔日的建築物已湮沒殆盡。現經整修,戲馬 台以巍巍壯觀,重光溢彩的面貌,迎接海內外遊客。 戲馬檯布局依山崗地形,逐步上遞,錯落有致。經山門,照 壁上有“拔山蓋世”篆刻大字。東側高台基上,置有銅鑄巨鼎一 座,上鐫“霸業雄風”。鼎呈長方形,雙耳四足重6.5噸,高2. 25米,長1.91米,寬1.51米。鼎腹鑄有歌頌項羽歷史功績的《 戲馬台鼎銘》銘文一篇。一道琉璃瓦檐赭牆,連線東面兩處古樸 典雅的四合院。 東院稱“楚室生春”院,由穿廊、雄風殿和東西配殿組成。 殿前立有西楚矚王項羽的石雕像,高2.85 米,頂盔貫甲,足踏 岩石,迎風雨立。雄風殿為“楚室生春”院正殿,殿前卷棚抱廈 的兩根蟠龍柱,系珍貴文物,是戲馬台建築群中留存的古老構件 之一,雕工粗獷,造型生動。雄風殿後壁上嵌有一組“西楚春秋 ”壁畫,長14米,高1.3米,再現了項羽英勇悲壯的一生。 西院稱“秋風戲馬”院。戲馬堂是該院的主殿,堂周環以迴廊,24根丹柱繞堂排立,四壁為雕花窗欞。堂中屏風為“秋風戲 馬”圖;反映當年項羽在虞姬陪侍下,觀看士卒馳馬操練的場景。 東配殿的壁畫,由144 塊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磚坯雕刻燒 制而成,長9米,高2米。項莊舞劍畫面,描述了當年鴻門宴的緊 張氣氛。西配殿為一大型壁畫,勾勒了兵敗垓下後霸王訣別愛姬 的離愁場景。 戲馬台台名碑石樹於台頂重檐六角亭的風雲閣內,碑石高 2 米多。“戲馬台”三字為明代徐州兵備右參政柳城莫與齊所書, 筆峰蒼勁遒勁,為當年舊物。 崇台位於戲馬台頂、風雲閣後。由於地勢較高,登台四眺,古城盡入眼帘。 戲馬台北側有曲廊、追勝軒、集萃亭和系馬樁、鳥騅槽等景 點。曲廊內嵌有歷代文人雅士吟詠戲馬台的詩詞石刻50餘通,多 出於古今名家之手。
歌風台
歌風台系
沛縣重要景點之一,也是“古沛八景”之一。公元前196年,漢高祖
劉邦平定淮南王
英布的叛亂,回歸故里,置酒沛宮,邀家鄉父老歡宴,把酒話舊,感慨萬千酒酣興起,這位馬上歸來的開國皇帝、布衣英雄擊築高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歌畢泣數行下”。一百二十名少年和而歌之,群情為之激昂,這就是文學史上著名的《大風歌》。此歌只有3句,卻字字金石,擲地有聲,其奮發有為之志,悲壯豪放,建功立業之心,氣勢磅礴,安邦憂國之慮,凝重深切。可謂壯懷激烈,感人肺腑!
大風歌碑共存3塊。一塊漢碑,高一丈一尺,寬四尺四寸。字型渾圓虬勁,結構勻稱優美。據《沛縣誌》和《徐州府志》記載,為東漢蔡邑或曹喜所書。今人馮亦吾先生考證為西漢沛人文學家爰禮所書。諸說不一,但被公認為我國的書法珍品。漢碑現存部分約為原碑的四分之三,石質堅細,雖歷兩千年風雨剝蝕,文字仍清晰可辨。第二塊碑稱為元碑,系元代大德年間摹刻,字跡清晰神似,足可亂真,元碑背面有說明文字,資料珍貴,可供研究者考用。第三塊又稱甲子碑,是沛縣人民政府於1984年(甲子年)請書法家按原碑規模摹刻的。1982年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將歌風台、大風歌碑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歌風台原在古縣城東南,歷經滄桑,屢遷屢建。今天的歌風台,建築面積12600平方米,建築總高26.8米,是漢城建築群的制高點,壯闊雄偉,在全國同類建築中堪稱首位。
拜將台
拜將壇位於漢中城區,地處鬧事,占地六公頃。漢中城南郊區,菜哇碧綠,榆柳成行,這裡有兩座土台,這是拜將台。“拜將台”是漢朝元年(公元前二零六年)劉邦受封“漢中王”屯軍漢中,拜
韓信為大將時舉行儀式的“壇”。(即《史記·淮陰侯列記》記載的“設壇場”的“壇”)。古代封建統治者在舉行重大典禮時,常常“起土為台”,當時叫作“壇”。《南鄭縣誌》記載:“拜將壇在郡城南,明嘉靖間,副使呂克中嘗築亭壇左,鐫刻詩章,今廢。”韓信,江蘇
淮陰人,出身寒微,幼失父母,但讀書習文勤奮,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經蕭何舉薦,劉邦不拘一格用人才,在漢中城南,築台設壇,祭天拜將。韓信被拜為大將後,統帥三軍,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謀,北出漢中,定三秦,百戰百勝,輔佐劉邦統一全國,成就了帝業。為建立西漢王朝,立下了卓越的功勳,被譽為“兵仙伸帥”。拜將壇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亦是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歷史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