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愛情:對中華帝國數百年來文學作品中愛情問題的研究

中國之愛情:對中華帝國數百年來文學作品中愛情問題的研究

《中國之愛情:對中華帝國數百年來文學作品中愛情問題的研究》由史華羅著。愛情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它比任何概念都更能體現“曇花一現”的含義,同時也體現了對永恆的追求。因此,在每一個社會中,愛情都充滿了神話色彩,都具有崇高的價值,人們都讚揚它所具有的衝擊力量。中華帝國最近幾個世紀的文人墨客喜歡按照某種傳統的慣例展示和想像愛情。那么,中華文化孕育出了怎樣的控制和壓抑愛情的形式呢?中國存在著一種理想和完美的愛情嗎?中國的愛情中又有哪些接近於浪漫愛情(這種浪漫愛情是通過從歐洲宮廷文學到歐洲現代文學發展過程逐步形成的)的特點呢?如果存在著文化差異,那么文化差異的思想基礎是什麼?在中華文化中愛情的價值在哪裡?存在著一種類似於西方文化中的對愛情的崇拜嗎?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之愛情:對中華帝國數百年來文學作品中愛情問題的研究
  • 作者:史華羅 (Paolo Santangelo)
  • 原版名稱:L' Amore in China:Attraverso Alcune Opere Letterarie Negli Ultimi Secoli Dell' Impero
  • 譯者:王軍
  • ISBN:9787516112724
  • 類別圖書 > 婚戀與兩性 > 戀愛 >  中國之愛情
  • 頁數:367頁
  • 定價:35.00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2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語    種:簡體中文
  • 字數:3030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之愛情:對中華帝國數百年來文學作品中愛情問題的研究》由史華羅著。愛情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它比任何概念都更能體現“曇花一現”的含義,同時也體現了對永恆的追求。因此,在每一個社會中,愛情都充滿了神話色彩,都具有崇高的價值,人們都讚揚它所具有的衝擊力量。中華帝國最近幾個世紀的文人墨客喜歡按照某種傳統的慣例展示和想像愛情。那么,中華文化孕育出了怎樣的控制和壓抑愛情的形式呢?中國存在著一種理想和完美的愛情嗎?中國的愛情中又有哪些接近於浪漫愛情(這種浪漫愛情是通過從歐洲宮廷文學到歐洲現代文學發展過程逐步形成的)的特點呢?如果存在著文化差異,那么文化差異的思想基礎是什麼?在中華文化中愛情的價值在哪裡?存在著一種類似於西方文化中的對愛情的崇拜嗎?
《中國之愛情:對中華帝國數百年來文學作品中愛情問題的研究》試圖通過挖掘中華帝國引導並使愛情合法化的積極和消極的神奇描述回答上述問題,其中包括合法的夫妻之愛,也包括過分的情慾和非法之愛。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引言
1.文學之源
2.各類愛情
3.男性的愛情和女性的愛情
4.關於同性戀和厭女癖的幾個問題
5.“相思病”
6.真正的永恆之愛
7.幸福之愛
8.不幸之愛
9.利益之愛:從愛到恨
10.女性不同的表現
11.妻與妾
12.崇尚愛情的思想基礎:對“陰”的崇拜
13.尋求一種新語言
14.愛情的宗教性質:A)婚姻與命運,即天與地
15.愛情的宗教性質:B)愛情戰勝死亡
16.神話與幻想的作用
17.《情史》與《三卷愛情論》
18.繼承與革新
第二部分女性的魅力與傳統道德
1.從愛情到淫蕩
2.女性魅力的誘惑
3.中國崇尚美的獨特性
4.欲望的力量
5.中國的唐璜
6.享樂主義的愛情
7.禁慾、欲望和傳宗接代的精神
8.愛的升華
9.“兩個美人和一個書生”(二美兼收)
10.淫的不同層次
11.愛情與通姦
12.自由的局限
13.《紅樓夢》中的女性魅力
14.寶玉的“崇高之淫”:“意淫”
結論
參考書目

文摘

“花柳”世界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和藝術生活中永恆不變的事實。比如,妓女與歌妓就對抒情詞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千百年來,妓女的文化作用越來越大,它影響了士大夫與文人墨客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明末,最聰明、最有文化素養的妓女被視為才華橫溢的女藝術家,經常被邀請到顯貴人家。當時的一些愛情故事中的主人公便是著名的文人和妓女,如:錢謙益與柳如是,侯方域與李香君,冒辟疆與董小宛等。陳繼儒(1558—1639)是妓女楊幽妍與張聖清之間愛情的見證人:兩位青年一見鐘情,海誓山盟,要永遠相互忠誠;後來,張聖清赴南京趕考,一去便杳無音信。楊思念成疾,身體與精神都難以支撐。張聖清在得知楊的身體狀況後,非常感動,將其收為二房;但是,楊的病勢並未減輕,為挽救她的生命所做的一切努力也都無濟於事。楊病逝,張聖清為其舉辦葬禮,悲痛欲絕。最後,張聖清請求陳繼儒為楊寫一部傳記;然而,書尚未成,他也悲傷地死去。結尾時,作者表示:只有聽了這個故事之後他才相信,為喪失親愛之人痛苦而死並不是無稽的傳言。據吳德旋所說,明清過渡時期,劉芳與一位名叫顧橫波的名妓來往甚密,兩人曾相約要結為夫妻;後來,顧卻嫁給了另外一個人,劉因此痛苦而死。
無論何等社會地位的婦女,只要受過教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培養詩樂雅性;杜麗娘等女性人物不僅代表了美色的脆弱和青春的短暫,也體現出了感情的巨大力量和對自由的嚮往,對這樣的女性人物的高度欣賞,表明了感情的理想化和藝術敏感性的提高。人們對湯顯祖的作品《牡丹亭》非常崇拜,就連婦女們也組成了研究小組,對該劇進行分析和評論;社會上甚至還出現了一種以《牡丹亭》中的詩句為基礎的遊戲,這些都充分地表明了女主人公杜麗娘的民眾性和廣泛的影響。
17世紀,隨著理想愛情的發展,妓女的形象也被徹底地改變了。《情史》以情感和道德為基礎,衝破了僵化的社會地位的界限,認為:“妾而抱婦之志焉,婦之可也。娼而行妾之事焉,妾之可也。”然而,《情史》是一部非常微妙的作品,它仍然在更廣泛的基礎上確認了建立在社會角色差別基礎上的道德價值觀念。《情史》關於“情俠”的第6卷中,講述了一個關於嚴蕊的故事,該故事把一位妓女的才智和情感與理學之父朱熹(1130—1200)的學究氣和“道德經”進行對比後,認為妓女更加聰明。戲曲作家孟稱舜(1600?—1649)也認為,評定愛情不應該以與性有關的倫理規範為基礎,而應該以愛情本身內在的美德為基礎,即以戀愛者相互間的忠誠和愛情關係的持久性為基礎。

作者簡介

作者:(義大利)史華羅(Paolo Santangelo) ,是羅馬智慧大學東亞史教授,正在主持一項通過對現代中國文獻分析所實現的有關情感問題的國際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包括多篇論文和專著,其中一些作品已翻譯成中文,如:《生態主義與道德主義:明清小說中的自然觀》,載《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台北,“中研院”經濟研究所,]995年;《明清文學作品中的情感、心境詞語研究》,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年版;《中國與歐洲“愛情”概念化的宗教影響》,載《基督教文化學刊》第4輯,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年版;《帝國晚期的蘇州城市社會》,載《帝國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17至18世紀義大利人對中國的印象和想像》,《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馮夢龍4情史類略)與安德烈·勒·夏普蘭(愛情論):對兩種不同愛情觀的詮釋》,《勵耘學刊》(文學卷)總第8輯,學苑出版社2008年版;《中國歷史中的情感文化——對明清文獻的跨學科文本研究》,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什麼是明清時代日常生活中的“清”與“濁”?》(上),《世界漢學》第8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版。現任《明清研究》(Ming Qing Studies)期刊的負責人。正在主持編寫《東亞心靈激動與狀態》(Emotions and States of Mind in East Asia,將由Brill,Leida—Boston國際出版社出版)和《古今東亞叢書》(Asia Orientale,將在羅馬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