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汲清(1945) 將中國大地構造劃分為三個主要的構造型式,即太平洋式,古亞洲式和特提斯A喜馬拉雅式。
黃汲清(1945) 將中國大地構造劃分為三個主要的構造型式,即太平洋式,古亞洲式和特提斯A 喜馬拉雅式。
指出:“西伯利亞地台和它的古冠(前寒武紀)的向南推進,於華力西時代在蒙古地槽內產生大蒙古弧;與此同時,一方面由於塔里木地塊和中朝地塊之相互作用,另方面由於這兩個地塊與中亞地槽之相互作用,而產生了中亞褶皺,因而出現了古亞洲大陸。在中生代時期,當古亞洲大陸向太平洋推進時,太平洋以強大的推力“回擊”,因而產生太平洋褶皺。
同一向南推進的古亞洲大陸遭遇到向北移動的岡瓦納大陸的巨大抵抗,由此而產生的強大水平壓力,把深厚的特提斯沉積變成特提斯一喜馬拉雅式褶皺,構成世界最大和最高的褶皺山脈。”1973 年以來,黃汲清等結合板塊構造學說,在1945年論述的基礎上,從地球動力學角度出發,把古生代以來的中國大地構造劃分為三個巨型的構造域;即古亞洲構造域,濱(環) 太平洋構造域和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域。
認為濱太平洋構造域的形成,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洲大陸之間沿西太平洋貝尼奧夫帶強烈作用的結果;特提斯喜馬拉雅構造域先是特提斯海後是岡瓦納大陸( 印度) 與歐亞大陸擠壓碰撞的結果;古亞洲構造域是歐亞古生代地槽封閉使西伯利亞,俄羅斯和中朝,塔里木等地台聯結而形成,指出;正是此三大構造域的發生,發展,交切,複合控制了古生代以來中國大地構造的發展及其若干特點。
一般說來,中國古生代構造主要受古亞洲構造域的控制,中、新生代構造主要受濱(環)太平洋和特提斯一喜馬拉雅構造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