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

2019年5月7日,“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啟動開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
  • 開通時間:2019年5月7日
發展歷程,主要特點,

發展歷程

2014年至2018年,國家啟動實施並完成了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全國總計採集地名1320多萬條,修測標繪地名圖2.4萬多幅,新設更新地名標誌68萬多塊,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7.9萬多條,普遍建立了各級區劃地名資料庫,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地名普查檔案,編纂出版了一系列標準地名圖、錄、典、志等工具書和地名文化圖書。
2019年5月7日,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總結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中新社報導稱,這次會議上,“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啟動開通。“這是中國首次公布全國地名信息,首次公布全國省、市、縣三級界線界樁信息,首次公布全國地名專用字、專讀音信息,首次公布全國地名原讀音信息。”

主要特點

一是系統全面,表現在數據規模大、覆蓋範圍廣、信息內容豐富三個方面。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依託普查採集的1320多萬條地名等成果,從中篩選公布約1200萬條地名、74萬條地名標誌、5500條界線、2.8萬顆界樁、89萬條地名原讀音數據,總數據規模約20個T。覆蓋範圍涉及普查標準時點全國2854個縣級行政區,包括陸地水系、陸地地形、行政區域、民眾自治組織、非行政區域、居民點、交通運輸設施、水利電力通信設施、紀念地旅遊景點、建築物、單位等11大類49箇中類地名類別,既有現今地名,還有歷史地名。
在信息內容方面,既有“音”“形”“意”“位”“類”等屬性信息,特別是來歷、含義、歷史沿革等文化屬性信息,也有照片、語音等多媒體信息,還有行政區劃、界線界樁、地名專用字和專讀音等專題信息。
二是開拓創新,做到了理念新、形式新、內容新。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建設貫徹“網際網路+”理念,進一步加強網際網路創新要素、創新體系和創新理念與地名的對接套用,實現地名政務管理與地名社會服務的有機結合;在形式上,充分運用電子地圖、遙感影像等技術手段,拓展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方式,實現地名信息與地圖影像相結合、地名查詢與統計分析相結合、地名政策與理論研究相結合;在內容上,在國家層面做到了四個“首次”。
三是開放互動,體現在開放信息、渠道暢通、強化共享、動態更新等方面。
所有地名信息做到應公開盡公開,提供給社會使用;注重互動交流,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建設;以專題數據為重點,提供資源下載,推動地名信息社會共享,鼓勵社會各界開發更多服務公眾的地名信息化產品;後期將按照分類分級、多渠道結合的方式,做到動態更新、實時維護,確保地名信息的現勢性和準確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