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窯

中和窯為燒造清白色瓷器的古代窯址,位於廣西藤縣藤州鎮中和村。中和窯建於約宋代,至元代而廢棄。中和窯為民窯,燒造的瓷器用於外銷,瓷器種類繁多,幾乎涵蓋所有日常用品,所產瓷器細膩潔白,胎骨薄而堅硬,品質上乘。中和窯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和窯
  • 地位:古代窯址
  • 工作:燒造清白色瓷器
  • 位置:廣西藤縣藤州鎮中和村
概述,窯址,歷史,現狀,考古意義,結構,燒制方法,器形,裝飾紋樣,湮沒的可能原因,

概述

中和窯是北宋後期到南宋晚期生產以外銷瓷器為主的民窯。

窯址

窯址在藤縣藤州鎮中和村(原城關鄉、潭東鎮中和村舊稱老鴉塘),距縣城約10公里的北流河東岸,20多座瓷窯主要分布在中和村委會附近,北流河沿岸長約2公里,寬約0.5公里的小山丘上,如今,燒瓷器的模具—匣缽,仍然堆積如山,遍地皆是。過去當地用匣缽作建房材料和鋪路的現象,也隨處可見。大量的遺物,無疑是昔日大量生產最好的例證。
該窯址是1963年梧州地區文物普查時發現。自治區博物館單獨和會同中山大學先後兩次前來試掘清理窯爐兩座。中國古瓷研究會副秘書長李輝炳曾先後兩次前來考察。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於1981年8月25日公布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宋代建國初年十分重視海外貿易。據考古資料,在亞洲地區不少國家的古城廢墟和沿海地帶,陸續發現了我國宋代的許多瓷器及碎片。可見當時瓷器貿易的興盛。北宋開皇四年(971年)在廣州設立了對外貿易的管理機構市舶司,之後在明州(今浙江寧波)、杭州、泉州也相繼設立。全國各地名窯紛紛將產品運往廣州,銷售海外。而瓷器商人為了降低商品成本,謀求差額利潤,在出口港附近尋求貨源,於是江河沿岸水運便利的瓷窯應運而生。
藤縣在秦統一嶺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時,屬南海郡;漢武帝平南越,置九郡時,屬蒼梧郡;隋置藤州,唐宋屬藤州鐔津縣。公元633年(唐太宗貞觀七年)廣西的第一個進士李堯臣是藤縣人。北宋被仁宗皇帝賜號“明教大師”,做過靈隱寺主持的高僧契嵩(1007--1072)是鐔津縣人,著有十九萬字的《鐔津文集》。廣西兩個“三元及第”狀元之一,宋代的馮京(1021--1094)也是藤縣人。藤縣是古代廣西承傳中原文化、開發較早,經濟、文化較發達的地區之一。
藤縣地處廣西東部的西江流域,處於珠江主幹流西江與支流北流河的交匯處。北可通過梧州的桂江、桂林的灕江,從靈渠過湘江到達長江、漢水水系;南可通過北流河,走陸路過南流河到南海,水路曾有赤水、禤洲、金雞、雙競、竇家司等眾多驛站。蘇東坡被貶海南島,曾兩次經北流河寓於藤縣。藤縣是古代嶺南水路交通的要衝,是宋代以前中原通往交趾和東南亞的必經之路。這條水路史稱“水上絲綢之路”。
唐宋時期,隨著南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廣州成為全國對外貿易的最大港口,國內各地的許多外銷貨物經漢水、長江水系,過靈渠古運河進入珠江的交通線上。優越的交通條件和自然條件,促進了藤縣中和窯的崛起和發展。當地富有瓷土,林木茂密,原料、燃料可以就地取材。北流河下游西江左岸的雅窯村有晚唐五代窯址,說明這裡有著悠久的燒制陶瓷的傳統,為中和窯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條件。
1964年9月一支荷槍實彈的解放軍部隊,開進藤縣處在北流河邊的小村落。在這個滿是陶瓷碎片堆積的村莊,廣西文物專家複查和試掘了一處燒造青白瓷的古代窯址,在解放軍的保衛下,把有研究價值的陶瓷裝箱運走。
藤縣中和窯瓷器可與同期景德鎮瓷器媲美,被列入《廣西博物館藏古陶瓷精粹》一書。傳說其精品“九龍杯”現藏於日本。神奇的是其杯或碗盛滿水後,杯中九條龍的龍鬚、裡面的魚蝦都會款款而動,活靈活現。夏季用其缽盛“白斬雞”到香港,兩三天也不會變味。

現狀

現在來到宋代藤縣中和窯址,可見一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立在碼頭上。村中廢棄的瓷器遺址分布密集,範圍長2公里,幾乎把當今的中和街包圍。遍野的殘瓷片滿山堆積,有的成為農民建房的材料。學校和農舍周圍都是文物,人們只要出門就會踏著文物。中和窯現存的斜坡龍窯有9條仍未挖掘,成了13個小山頭。
3月23日,記者隨藤縣博物館人員走進中和村。這個位於藤縣縣城南面約15公里北流河拐彎處、俗名“老鴉塘”的小村莊,有100多戶人家。踩在通往村裡的小巷,低頭一看,是一條瓷器碎片鋪就的街巷!抬頭所見滿是匣缽的農舍牆壁、學校圍牆……一路上,我們小心翼翼,生怕腳步一重,就“驚醒”了這裡遍地散落的歷史文物。
走得越深,我們的好奇心愈重。這么多文物怎么就能漫不經心地存在著,沒有半點珍寶該有的“待遇”?而這一切又與小村渾然一體,仿佛時光仍停留在千年之外。

考古意義

藤縣中和窯的發現擴大了我國青白窯窯址的分布範圍,填補了廣西的空白。過去,不少陶瓷專家往往把在國外發現的這類青白瓷器歸為景德鎮的產品。隨著廣州、潮州等地和其它一些地方青白瓷器窯址的不斷發現,這種說法早已不能成立。而藤縣中和窯的發現進一步提醒人們在鑑別這類產品的窯口時,須要更為謹慎審別了。它的發現為研究中國陶瓷發展史,研究我國古代外銷陶瓷提供了新資料,為研究宋代廣西的手工業和社會經濟,及對外友好往來有重要的意義。
藤縣中和窯在地方志中不見記載,但考古學家調查、試掘過程中發現了一件對窯址燒造年代的斷定有重要意義的實物——“嘉熙二年”款印花模具。同時,採集出土的標本在器形、裝飾藝術及燒制技術方面都有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中和瓷器器形都是唐、宋時期流行的典型器物;紋飾風格在陝西耀州窯、河北曲陽定窯的北宋產品中亦為習見;中和窯普遍採用北宋時期流行的漏斗形匣缽和一缽一器的仰燒法;許多器物的造型與陝西銅川耀州窯、河北曲陽定窯宋代晚期或金代的同類器物有相似之處;二號窯還使用了一缽多件的裝燒技術——迭燒,這種迭燒方法約出現於南宋,而盛行於元代;且一號窯火膛附近出土的數枚銅錢均為宋錢,而元豐、元祜錢為多,最早的為鹹平通寶,最晚是元祜通寶等。
中和窯出土的遺物表明在生產經營方式和燒制技術方面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窯址分布面廣,窯爐密集,廢品堆積豐富,反映了窯址燒制時間延續之長和當時窯場的興旺景象。窯址出土的匣缽、印花模具和瓷器上所印刻的窯工姓名很少雷同,匣缽上刻劃的數字,正表明生產定額的記錄。這種現象表明了從事生產的工匠相當多,反映了窯場生產已有較為詳細、嚴格的分工。
藤縣中和窯在原料的淘煉精選,製作精工和窯爐還原氣氛的掌握等方面都達到了相當嫻熟的地步。中和窯的工匠們以細密的篦紋作波濤洶湧的海水,海水中一尖頭張尾、背鰭怒張的海獸,勢如倒海翻江,極為生動,似為他處未見。這說明中和窯的工匠們在汲取外來先進成果的同時,結合自己的特點加以創新並有所發展,形成了造型與裝飾藝術的獨特風格,手法嫻熟,取材廣泛,構圖布局嚴謹而多變,線條清晰流暢,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間風味。
藤縣中和窯優越的地理條件、交通條件和資源條件,也為汲取各地的先進成果,不斷改進提高產品質量提供了方便。古瓷學家認為,中和窯產品之精,可與負有盛名的景德鎮同期產品相媲美。據專家鑑定,中和窯的一對小花碗,無論是胎質和飾紋、燒制和造型都非常成功,可與江西景德鎮湖田鄉出土的宋代影青瓷媲美。據目前掌握的資料,宋代能燒造出如此優質瓷器的除江西景德鎮外,還有江西的吉安,福建的德化、晉江、泉州、安徽的繁昌以及廣西的藤縣。
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摩羯本是印度神話傳說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公元4世紀末傳入中國,隋唐時其形象融入龍首的特徵。中和窯瓷器出現少量摩羯紋印花模和青白釉摩羯印花盞,表明宋時廣西的文化與中原其他地區有著廣泛的交流。
藤縣中和窯是以生產外銷瓷器為主的一處民間瓷窯。從中和窯的生產能力看,它可提供相當多的產品外銷出口。它使用的窯爐,一般都可燒二萬餘件較大的瓷器。
《宋史·地理志》載,宋代藤州入戶籍的有6422戶。若每戶以五口計約為32110餘口。以平均每人每年約用或損壞瓷器三件,則約需瓷器10萬件。那么一口窯僅燒四、五次就足以供應全州的需要,如無其它銷路,產品就滯銷乃至引起窯業的倒閒。從延續相當長的燒造時間表明,其中必有別的銷路,這銷路就是外銷。
中和窯瓷器出現的摩羯紋印花模和青白釉摩羯印花盞,表明它有出口的必要。從實用性來看,中和窯生產的碗有淺喇叭型的,與當地用碗習慣不附。同時,在當地乃至廣西境內至今未發現中和窯產品出土或流傳。這都說明其產品主要不是為了供應當地的需要,而是為了適應當時對外貿易中對瓷器的需求而燒制的。

結構

中和窯的結構,為斜坡式龍窯,依山勢而建,呈長方形。分窯門火膛窯床煙囪四部分。窯的長寬無統一標準,一般長為10—60米,寬為1.5—3米。

燒制方法

中和窯的燒制方法,早期採用一缽一器仰燒法,晚期兼用迭燒法。匣缽的使用,避免了器物直接與火焰接觸,防止了污染,提高了產品的光潔度。

器形

中和瓷器,造型美觀,品種式樣繁多,有各式碗、盞、盤、碟、杯、洗、盒、缽、壺、罐、瓶、燈、爐、盂、熏爐、魂瓶、枕、腰鼓和印花模具等,已碗、盞、盤、碟等日用器為主。器物胎質細膩潔白,胎骨薄而堅硬,叩之有金屬聲。釉瑩潤光澤,半透明,白中泛青。以影青釉為主,白釉次之。上釉均勻,胎釉結合緊密。器物形狀多變,壺、瓶、罐類多作瓜果狀,碗、盞、盤、碟等多呈花瓣形。

裝飾紋樣

中和瓷器,紋飾豐富多彩,圖案工整嚴謹,線條清晰流程,題材富有民間生活氣息。紋飾主要以纏枝花卉為主,有折枝、纏枝花卉、纏枝卷葉、海水游魚、海水戲嬰、水草、飛禽等,印花模具豐富。瓷質有尖狀蘑菇形、半球狀蘑菇形、平頂等式樣。印面所刻花紋分陰、陽兩種,頗具特色。其中一件飛鳥花卉印花模具,背面刻“嘉熙二年戊戌歲春季念龍參造”年款。

湮沒的可能原因

有如此高超瓷器生產技術和大規模龍窯的中和古窯是如何湮沒的始終是一個謎。上面提到的中和窯採用迭燒法,反映了窯主們一意追求產量而不講究產品質量的經營作風。這是它湮沒的原因之一。另一種說法是中和窖瓷土原料、燃料是本地特產的優質“白鱔泥”和檀香木,這些礦脈和燃料因竭澤而漁大量開採用盡。當地村幹部帶我們到山坳邊抓出一把乳白色的“白鱔泥”,村中的老人說現在只要在田裡挖到數米深這裡仍有“白鱔泥”,只是山上已經沒有了檀香木。再一種假想是由於中和窯質優品美,謀利甚巨,官府逼民納重稅,窖工因納不起而放手不乾。再一種論調是因社會階級鬥爭混亂,窖工被殘殺工藝失傳。
民間傳說南宋時,北流河漲大水,中和上游推下的不少木頭。窖工把木頭撈起曬乾後放入瓷窖里燃燒。燒成後用出窯的瓷器盛進清水,竟發現裡面刻印的魚蝦能款款遊動,窯工們既驚又喜,頻頻相告。為什麼燒出瓷器里的魚蝦圖案會遊動呢?他們查出會動魚蝦的瓷器是用檀香木燒的。這事轟動了縣府,縣官上報州府,府台上報皇帝。皇帝下令把瓷器呈上,窯工恐怕以後難保再燒出魚蝦會遊動的瓷器而被斬首,紛紛逃躥,中和窯遂之湮沒。
當然,從陶瓷發展史上看,元代已降,廣西陶瓷生產逐漸衰退,雖然仍有零星的瓷窯繼續燒造,但已遠不如宋代時繁盛。於是,江西景德鎮產品逐漸南下,占領廣西市場。這與中和窯的湮沒有一定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