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四大名剎

中原四大名剎

中原四大名剎,是指中原古代四大佛教名寺。即登封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大相國寺、汝州風穴寺,歷史以來本沒爭議,但現在各地競相發展旅遊業,南陽水簾寺、香嚴寺、商丘民權白雲寺、欒川縣白雲寺、輝縣白雲寺、汝南縣的南海禪寺、等一起加入了現在的所謂的四大名寺之爭。據《河南省志》、《河南府志》、《開封府志》、《直隸汝州志》及河南鄉土教材《河南歷史》等記載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大相國寺、汝州風穴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原四大名剎
  • 別稱:中原四大名寺
  • 名稱: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風穴寺
正文內容,河南洛陽白馬寺,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河南開封大相國寺,河南汝州風穴寺,歷史沿革,建築特色,河南南陽水簾寺,

正文內容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所。簡稱寺,又名寺剎、僧寺、精舍、道場、佛剎、梵剎、淨剎、伽藍、蘭若、叢林、檀林等。佛教寺院最早出現於印度,中國早期佛寺建築,大致沿襲印度形式。後因融入民族風格,遂呈新貌。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大相國寺、汝州風穴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剎。

河南洛陽白馬寺

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10公里, 背負邙山, 南臨洛水。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我國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譽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史載:東漢永平七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漢使及印度二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抵洛,漢明帝躬親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雍門外建僧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故名該僧院為白馬寺。明代嘉靖三十四年重修,大體上奠定今白馬寺的規模和布局。現有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殿內造像以大雄殿內所存之元代乾漆造像三世佛 ,二天將、十八羅漢最珍貴。此外還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各代的經幢碑刻以及齊雲塔、天竺高僧墓、焚經台等古蹟,及中國第一釋迦舍利塔。白馬寺是一處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原四大名剎

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河南登封市區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陰,是中國禪宗發源地,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為安頓印度僧人跋陀而創建,因其座落於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達摩到達少林寺,首傳禪宗。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統稱為“禪宗祖庭”。唐初十三棍僧救駕李世民後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視,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剎”的美譽。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執事僧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山門、山門殿、錘譜堂、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達摩亭、文殊殿、鐘樓、鼓樓、緊那羅殿、六祖堂、千佛殿、錘譜殿、地藏殿等,山門甬道兩側有多品碑刻,人稱少林寺碑林,是唐宋以來的著名原始碑刻。少林寺塔林是歷代少林寺高僧的墳塋,總面積14000餘平方米,現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磚石墓塔240餘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 座。少林寺塔林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的古塔群,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原四大名剎

河南開封大相國寺

大相國寺位於河南省開封城內自由路西段,創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初名建國寺。傳說原為戰國魏公子無忌——信陵君的宅院。後寺院毀於戰火,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重建。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詔改寺名為大相國寺,御書“大相國寺”寺名,以紀念自己從相王當上皇帝。到了宋朝,大相國寺作為京都最大的佛寺,因受皇帝崇奉,地位日益隆高,成為名動天下的皇家寺院,鼎盛時期轄64禪院、占地540畝。宋太宗、真宗均出資對大相國寺進行大修,寺內更是名僧輩出。現在的大相國寺是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的,占地30畝,建築群由南向北,沿中軸線整齊排列。主體建築有正門、二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和藏經樓五重建築。中軸線兩側,是對稱式的兩列閣樓式建築。由新加坡靈山寺贈送的釋迦牟尼真身舍利,於1993年安奉於寺內。
中原四大名剎

河南汝州風穴寺

風穴寺又名香積寺、千峰寺,白雲禪寺,位於中國河南省汝州市市區東北9公里的少室山南麓的山巒中,擁有唐塔等歷代古建築和中國第三大塔林,是一處兼具文化與自然特色的古蹟。1988年,風穴寺及塔林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原四大名剎

歷史沿革

風穴寺始建於北魏時期,原名香積寺,至隋代改名為千峰寺。唐代進行了擴建,易名為白雲寺。寺廟地處嵩山支脈少室山的南麓,寺東南山側有穴,天變而出風,故山又名風穴山,寺也俗稱風穴寺。此後歷代尤其是五代明代清代,都對寺廟進行過較大規模的修葺和增建。

建築特色

風穴寺地處群山環抱之中,建築依山崖溪流等自然條件布局,整體具有園林的風格。全寺現存建築140餘間,多為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修時所建,主要有山門、天王殿、中佛殿、毗盧殿、方丈院、地藏殿、觀音閣、鐘樓、藏經閣、七祖塔、望州亭等,其中尤以七祖塔、鐘樓、毗盧殿和中佛殿歷史悠久,保存最好,價值較高。
中原四大名剎
寺內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是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建造的七祖塔,由唐玄宗賜名,供奉佛教禪宗七祖貞禪師的舍利。塔高22米,為九層方形密檐式磚塔,外廓呈梭形曲線,每層均懸掛風鐸。塔剎由覆缽、相輪、寶蓋和火焰組成。整個塔造型優美,比例勻稱,是中國現僅存的7座唐塔之一。
中佛殿是典型的金代建築,坐落在高1米的磚砌台基上,面闊、進深俱為三間,單檐歇山頂。殿內供奉釋迦牟尼和二菩薩、二弟子像,殿前多明清碑刻。鐘樓和毗盧殿建於明代。鐘樓又名懸鐘閣,建在6米高的石台上,為三重檐歇山頂式樓閣,樓內懸掛一口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鑄造的大鐵鐘,重約800公斤。毗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是全寺最大的木建築。其殿前有月台,四隅置石獸,殿內中部為神壇,橫占三間,上置明永樂七年(1409年)周藩王所贈白玉石佛一尊,高2米多。院落內還有鐵佛一尊,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所鑄。
風穴寺外有奎光塔,和寺內的至高點望州亭遙相呼應。寺院周邊的山坡上還分布著上下兩處大型塔林,包括唐、、明、清和近代的僧人墓塔及其他磚塔石塔146座,數量僅次於河南登封少林寺山東長清靈岩寺,位居中國第三。全寺周邊山清水秀,林木蔥鬱,風景幽美,現已闢為一處國家森林公園。

河南南陽水簾寺

水簾寺位於千里淮河之源的河南省桐柏山腹地,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和開封大相國寺並稱“當代中原四大名寺”。水簾寺是中國臨宗的重要道場,也是豫南鄂北地區佛事活動中心,河南省南陽市佛教協會就設在寺內。
中原四大名剎
水簾寺始建於年代已湮滅不可考,拒歷代碑刻記載,宋元佑三年(108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清乾隆八年(1743年)均有重修。千百年來,水簾寺時遭兵災匪衰、據《白雲宗譜》記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川徵山宗林寺長老、法傳臨濟四十一世端德和尚,朝五台歸,路過桐柏山麓,睹雲林峰巒,遂小住此山,並收徒傳法,開壇布教。至1949年前,寺院業已荒廢。1949年後,又有僧人在此結茅居耕,至“文革”時期僧人離散,千年古剎湮設於枯木敗草之中。
1983年起,水簾寺在傳虛、印恭、妙俠法師的主持下,開始了大規模重建修復工作。自1983年至1993年間,水簾寺先後建成大雄寶殿、玉佛樓、毗廬殿、天王殿、山門、僧房樓、功德堂、觀音禪林、羅漢堂、竹林精舍、華藏圖書館、佛教賓館、素餐館和各類房舍共180間,建塔園一處,石拱橋五座,石欄桿三百多米,石踏步九百多階。擴坡圍牆二千多立方米,攔河壩一座,護河提八百多立方米。殿內供奉有各類佛菩薩像128尊,大型木刻金剛經12面,泰國大小銅佛五尊,大鐘一口重1.2噸,大鼓一面直徑1.3米,寶鼎一幢高3.6米,各類法物法器二百多件,立各類石碑16通,珍藏《頻伽藏》部,香港佛教青年協會贈送日本版《大正藏》二部,經書二萬餘冊。台灣觀音寺住持如儉法師賠玉佛一尊、台灣翠玉念珠一串、上品大紅祖衣一件。至此儼然一座百寶莊嚴的梵宇佛剎巍然落成。
1993年10月28日,水簾寺舉辦了佛像開光、迎奉藏經及方丈升座法會,全國19個省市的佛教四眾弟子及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紐西蘭和港、澳、台地區的佛教團體代表出席法會,盛況空前。
水簾寺附近有水簾洞,自古以來便是遊人匯聚、避暑消夏的理想勝地。水簾洞距地高約二十餘米,同內有泥塑獼猴一尊,猴身上人泉水流出,酒在石缽中叮噹有聲。洞口被山頂傾泄而下的瀑布遮蓋,猶如珠簾垂掛。沿石壁有階綈和鐵鏈可攀援而上,進入洞中,雖盛夏酷暑仍涼氣襲人,沁人心脾。
二百年來,桐柏山佛教慧燈常明,代不乏人,著名的法師有馬喝奈和尚、月霞法師、了貴法師、通道法師、真空法師、傳傑法師、海墨法師、印恭法師等。偉虛和尚、印恭法師和妙俠法師為水簾寺的重建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傳虛法師1908年冬月誕生於河南新鄉,1986年春圓寂。印恭法師1930年生於湖北隋州,1993年圓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