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歷任社長,組織構成,新聞中心,文編中心,綜合辦公中心,新媒體中心,特稿部,刊物介紹,新媒體平台,文化傳統,特色活動,文學沙龍,包餃子,燭光朗誦,原創文學大賽,蘭華聯誼,送大四,
歷史沿革
1991年,太原機械學院黨委宣傳部為突出辦報特色,鼓勵校園文化的發展,在校領導的支持下,銀河詩社吸收校學生會《衝浪》編輯部的骨幹,於11月23日,成立大學生新聞社,時任黨委副書記的劉漢雲、宣傳部長徐繼開、學生處處長解林生參加並作了發言。曹雄(現任我校化工與環境學院安全工程系主任)任大學生新聞社第一任社長。
1991年12月,張勝利老師(現任我校校友辦主任)擔任新聞社指導老師。
1993 年9月,新聞社開始面向全校招收新社員。
1996年6月,太原日報組織高校大學生萬家寨引黃入晉工程採訪,新聞社社長龔燦前往,受到時任山西省省長孫文勝的接見。
1997年6月,新聞社組織社員到上蘭中心校開展義務支教活動,“蘭華聯誼”支教活動正式開展。
1998年9月,新聞社設立駐團委記者站,郭翔宇擔任站長,並創辦《團學園地》(駐團委記者站是現在各學院記者站前身,團學園地是如今中北青年前身)
2001年10月至11月舉辦“新聞社成立十周年座談會”、“山西高校文學社團筆會”等社慶系列活動。
2001年10月,時任新聞社社長曹韜創刊《華工學子》
2001年12月,新聞社率先創辦自己的網站——大學生新聞社,並在學校主頁掛出
2002年9月,趙飛虎老師擔任新聞社指導老師。
2002年12月,新聞社在黨委宣傳部的支持下,由黃武劍等創辦了我校第一份校園純文學刊物《山雨》雜誌。
2003年,新聞社創辦詩刊《水一方》,社員付航創刊文學刊物《柏林園》。
2003年9月舉辦《醫學心理指導》雜誌編輯見面會,多名社員被聘為通訊員。
2003年9月,葛寧老師擔任新聞社指導老師。
2003年12月,新聞社第九屆副社長劉寶華(現任我校招生與就業工作處副處長)繼《世紀的歌唱》後,其第二本個人詩集《歲月流痕》由中國文藝出版社出版。
2004年9月大學生新聞社社員參與採訪中北大學更名慶典。
2004年10月新聞社記者幹部代表學校回訪駐太原某部軍訓團教官。
2004年11月新聞社舉辦慶祝記者節燭光朗誦會,燭光朗誦會第一次以一種相對規範的面貌呈現在中北人的面前。
2005年6月1日張勝利老師與上蘭中心校校長共同為“蘭華聯誼”八周年暨新聞社青年志願者服務基地揭牌。上蘭中心校校長向黨委宣傳部贈送題有“育社團愛心支教,鑄金筆情系蘭華”的錦旗。
2005年,時任中北大學副校長吳俊清、副校長劉有智(現中北大學校長)、黨委宣傳部部長薛實軍、圖書館館長吳秀玲、校友辦主任張勝利、招生就業處處長雷鋒斌、校團委書記孫豫峰、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雷麗蓉、中北大學報編輯部主任胡慧萍、化工與環境學院安全系主任曹雄等應邀組成新聞社特別顧問團。
2005年10月1日在黨委宣傳部的支持下,大學生新聞社首次策劃並舉辦“大學青春夢想”系列活動文化月,在校園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2006年4月20日大學生新聞社受邀前往太原理工大學參加省城高校“八榮八恥”演講比賽,05級社員劉璞碩獲冠軍。
2006年10月20日新聞社作為常任理事單位參與成立山西省大學生記者聯合會。社長郭俊峰當選山西省大學生記者聯合會第一任秘書長。
2006年10月30日,在田園多功能餐廳舉辦大學生新聞社十五周年社慶文藝匯演。
2007年11月舉辦中北大學祝福明天燭光朗誦會,山西省文藝界的知名作家、詩人親臨現場,與新聞社社員交流作品。《山西晚報》、山西電視台對燭光朗誦會進行了專題報導。
2008年,新聞社舉辦社團文化展,社團文化刊物《行走的青春》正式出版。
2010年11月,新聞社組織參加了中國高校文學作品大賽。新聞社社長李超獲得優秀獎。
2011年11月,新聞社社在田園四層多功能餐廳舉辦二十周年社慶晚會。
2013年7月,時任社長王震、副社長秦澤鵬、新聞中心主任常讚美等多名社員作為大運會志願者參與報導山西省第二十九屆大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
2013年,經過爭取,大學生新聞社最為首發媒體正式加入《中國青年報》旗下“中國(山西)高校傳媒聯盟”,邁出了校園媒體“走出去”的重要一步。
2013年12月,改版後的詩刊《水一方》第一期出版,並正式成為校級刊物。
2013年12月,經過公開選拔,時任社長王震、副社長秦澤鵬被錄用為高校傳媒聯盟記者團記者。
2014年3月,在2013屆副社長張睿光等的申請下,新聞社微信公眾賬號“看中北”校園資訊微平台正式運營。
2014年3月,作為校園媒體微平台的《中北大學報》編輯部新浪官方認證微博“中北大學報”委託新聞社網路部運營管理。
2014年4月,新聞社文學部與我校化工與環境學院記者站聯合舉辦第三屆校園“微情書”大賽,全校師生積極投稿參與。同月,舉辦微情書大賽頒獎典禮“中北表白夜”,活動受到多方好評,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得到新華網、山西晚報等多家媒體爭相報導。
2014年4月,新聞社文學部部長余方亞出版個人詩集《世界無馬,方亞無翅》。
2014年5月,新聞社整理歷年發表在《水一方》上的詩歌,出版第一部校園詩集《在水一方》。
2015年6月,舉辦山西省首屆微情書大賽,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等均參加比賽。
2015年8月,新聞社時任社長司巧芳應邀參加第二屆全國高校會長論壇,與全國各大高校近300名知名社團領袖分享經驗。
2015年11月,新聞社微信公眾號《看中北》以黑馬之勢,奪得由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會員媒體微信公眾號排行榜第一名,北京大學《北大青年》,清華大學《清新時報》緊隨其後。
2016年1月,《看中北》再次取得好成績,受到《山西日報》採訪,至此,看中北的綜合實力排名山西省校園公眾號前三。
2016年4月,《看中北》時任主編羅明亮參加山西省高校傳媒聯盟主席團競選,當選山西省高校傳媒聯盟新媒體總監。
2016年10月,新聞社作為全國15家校園媒體之一,承辦全國橋牌文化大講堂。這是新聞社第一次舉辦全國大型比賽。
2016年11月,山西省15名作家齊聚中北,與新聞社社員一起交流、探討文學。
2016年11月,新聞社社長羅明亮應邀前往上海海事大學,參加中國高校傳媒年會暨新形勢下的化聯網+校園媒體創新發展論壇,與全國上百家校園媒體負責人交流經驗。
2016年12月,新聞社舉辦25周年社慶,無數老社員回校,與新聞社社員歡度社慶。
2016年12月,新聞社社長羅明亮前往太原理工大學,參加由山西省高校傳媒聯盟組織的山西省高校新媒體發展論壇,並作為校園媒體代表上台發言,交流經驗。
2017年2月,中北大學新聞網納入新聞社,黨宣宣傳部四大媒體格局不再。
2017年3月,新聞社整理歷屆原創文學比賽稿件,整合出版《金色的石頭——中北大學原創文學作品集》。
歷任社長
任次 | 時間 | 姓名 | 任次 | 時間 | 姓名 |
第一任社長 | 1991.11-1992.2
| 曹雄 | 第二任社長 | 1992.2-1992.9 | 劉濤 |
第三任社長 | 1992.9-1993.6 | 王向斌 | 第四任社長 | 1993.6-1994.6
| 鄧浩 |
第五任社長 | 1994.6-1995.6 | 李小兵 | 第六任社長 | 1995.6-1996.6
| 姜連軍 |
第七任社長 | 1996.6-1997.6 | 龔燦 曾凡龍 | 第八任社長 | 1997.6-1998.6
| 劉剛 |
第九任社長 | 1998.6-1999.6 | 趙雄武 | 第十任社長 | 1999.6-2000.6 | 王曉軍 |
第十一任社長 | 2000.6-2001.6
| 曹韜 | 第十二任社長 | 2001.6-2002.6
| 袁軍 |
第十三任社長 | 2002.6-2002.10 | 董鵬 | 第十四任社長 | 2002.10.2003.6
| 李連強 |
第十五任社長 | 2003.6-2004.6 | 高學勇 | 第十六任社長 | 2004.6-2005.4
| 宋彥傑 |
第十七任社長 | 2005.4-2006.6 | 曾軍順 | 第十八任社長 | 2006.6-2007.6 | 郭俊峰 |
第十九任社長 | 2007.6-2008.6 | 劉峰峰 | 第二十任社長 | 2008.6-2009.6
| 張迪 |
第二十一任社長 | 2009.6-2010.6 | 吳加傑 | 第二十二任社長 | 2010.6-2011.6 | 李超 |
第二十三任社長 | 2011.6-2012.6 | 張多才 | 第二十四任社長 | 2012.6-2013.6 | 楊婧 |
第二十五任社長 | 2013.6-2014.6 | 秦景鈺 | 第二十六任社長 | 2014.6-2015.6 | 王震 |
第二十七任社長 | 2015.6-2016.5 | 司巧芳 | 第二十八任社長 | 2016.5-2017.5 | 羅明亮 |
第二十九任社長 | 2017.6-2018.5 | 顧春茂 | 第三十任社長 | 2018.6- | 張磊 |
組織構成
通過長期的探索,2016年大學生新聞社正式形成由新聞中心、文編中心、綜
合辦公中心、新媒體中心和特稿部組成的組織架構。
新聞中心
中心肩負校園媒體傳播信息,傳遞正能量的職責,承擔著校園新聞線索的發現、收集、和整理,完成學校大小型會議,活動的采寫任務,同時完成對學校師生先進事跡的採訪報導。新聞中心主要負責中北大學報三版,並協助老師採訪為中北大學報一、二版與中北大學官網新聞提供新聞實訊。
文編中心
1、主要負責《中北大學報》四版的撰、約、組稿工作;
2、負責校園純文學刊物《山雨》的編排和出版;
3、負責校園詩歌月刊《水一方》的出版。目前已出版中北首部詩集《在水一方》。
綜合辦公中心
中心下設辦公室、外宣部、技術部3個部。主要負責調度全社人員,策劃各種活動,宣傳,拉贊助,“蘭華聯誼”支教活動,製作視頻網路技術工作等。
新媒體中心
新媒體中心下設內容部、技術部、攝影部,負責新聞社新媒體平台的建設管理工作。
特稿部
特稿挖掘深度新聞,探索新鮮視角,彰顯人文精神,是對特別事件、現象的深度思考和故事性加工。特稿會在校報、看中北、中北文苑以及山西青年報等多種媒體上登載。
刊物介紹
協辦刊物:中北大學報
媒體全稱
| 中北大學報
|
性質
| 山西省一級刊物
|
機構所在地
| 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學
|
發行刊號
| CN14-0807/(G)
|
面向對象
| 周刊,讀者包括校內領導、教職工、學生等。
|
中北大學報由中北大學黨委宣傳部主辦,校報編輯部
編輯,新聞社協助採訪,主要負責中北大學報三版,並協
助老師採訪為中北大學報一、二版與中北大學官網新聞提供
新聞實訊。
主辦刊物:山雨、水一方、《在水一方》
1、山雨:
《山雨》是一本立足於校園的原創純文學期刊,推崇自然清新的文學。徵稿中對內容的要求是:有青春活力,言之有物,見解獨到,不受陳舊觀念的束縛, 鼓勵新。題材上小說、散文、詩歌、影評等,題材、體裁不限。同時徵集攝影及漫畫作品,主題不限。來稿必須是原創稿件,且未在其他刊物發表過。
山雨立足於中北大學,以敘述中北學子自己的成長,開拓視野,交流分享為辦刊的核心意義,通過文字,讓喜愛經文見世、以文悟事的學子擁有自己的平台,令大學生活更加充實美好。
2、水一方:
水一方是新聞社的詩歌刊物,由一群熱愛詩歌的學生團隊分編輯製作。
《在水一方》是中北大學詩歌校刊《水一方》的精華與濃縮,它收錄了2003年至
2014年間 《水一方》上發表的一百三十九首詩 歌。
新媒體平台
微信公共平台:看中北
看中北隸屬於新媒體中心,是中北大學最有影響力的新媒體平台和中北大學校園微信
公眾號綜合實力冠軍,曾拿下高校傳媒聯盟排行榜第一名。
微博公共平台:中北大學大學生新聞社
微博現有關注量2400+,是中北大學重要的發聲視窗。
官方QQ:中北大學大學生新聞社
官方QQ是中北大學大學生新聞社向廣大中北、外校學子傳播中北新聞的重要渠道。
文化傳統
社徽
新聞社社徽猶如一隻“青春之筆”,早期是由新聞社社員在新聞社十周年社慶前設計創作的。社徽的主體是一支筆,寓意新聞社是一個以新聞和文學創作為主、以筆會友的學生會組織。圖案中,筆頭的方向朝下,寓意新聞社社員埋頭奮筆、謙虛進取、筆耕不輟的創作態度;而筆尖之下是兩片彰顯青春與生命活力的葉子,則充分體現了社員們對青春校園生活的眷戀和對自然、對人生、對文學的思考和追求;兩片葉子呈合抱狀,簇擁著青春之筆,訴說著廣大青年社員對新聞、文學以及對社團和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社徽上的“NUC”代表母校“中北大學”,文學和數字傳達著社團的名號和悠久的歷史。
![中北大學大學生新聞社 中北大學大學生新聞社](/img/f/239/nBnauQzYkBTN5kzYzMTOkdTYhRzN2YGOlBjM1ETNllTO4I2NkNmNlFmZ0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社訓
互助 友愛 砥磨 成才
社歌:祝福明天
詞:曹景建 曲:方鴻慶
當曙光來臨 既然已經選擇風浪
捧出一顆心 就讓激情飛揚
你我相約新世紀 啊—— 兄弟們滿斟這一杯
敞開理想的門 啊—— 姐妹們互依共相隨
心中的太陽已升起 把手放開吧
四季都是春 把心放飛吧
以真誠相邀 十年以後再相會
青春不言老 放聲歌唱吧
這是文學的故鄉 一起飛翔吧
一起拔錨啟航 祝福明天會更美
社內文化
新聞社的“家”文化:緣是一家人
特色活動
社團活動是社團文化的載體,新聞社的社團活動是豐 富多彩的。二十五年來,新聞社積累並發展了許多傳統活動 和精品活動,形成了新聞社獨特的“社團名片”,成為新聞 社凝聚社團精神、傳承社團文化的重要形式。為培養社員 之間的友誼、提高社員的綜合素質提供了平台,也為活躍 校園人文氛圍、引領健康校園文化做出了榜樣。
文學沙龍
“文學沙龍”作為新聞社傳統的活動,主要涉及的內容有文學問題探討、文學知識和文學評論等,不定期舉行。文學沙龍活動具自由性、高雅性,為喜歡文學的新聞社人搭建了一個交流、探討文學話題、提高文學素養的平台。
包餃子
新聞社的冬至年是熱鬧的。每到這一天,新聞都會組織社員們一起熱熱鬧鬧的包餃子。一方面可以讓在異鄉求學的同學們 保留了冬至吃餃子的習慣,另一方面,所有的新老社員聚在一起,交流學習生活經驗,增進相互之間的感情,尤其讓低的新社員感到了回家的溫暖。
燭光朗誦
燭光朗誦會在新聞社的歷史上向來有之,最初社員們找個教室,燃上幾支蠟燭,在浪漫的燭光下表達心聲、探討文學。其中2004年記者節時,燭光朗誦會終於以一種相對規範的面貌呈現在中北人面前,這樣的形式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吸引了省內不少文學大家前來攜詩頌燭。
原創文學大賽
作為一個文學組織,徵文比賽是最為常規的活動,也是發掘文 學新人的重要手段。多年來,新聞社依託黨委宣傳部和校報編輯 部,以“難忘瞬間”、“五四精神”、“一二・九”、“校慶”、“大學感受”等 各種主題,舉辦了十多次大型徵文大賽,在校內具有廣泛的影響 力。2005年10月,新聞社在總結歷屆徵文活動經驗的基礎上,舉辦 了“中北大學首屆校園原創文學作品大賽”,並以每年舉辦一屆的 形式固定下來。原創文學作品大賽以“挖掘中北校園文學新人”為 目標,在展現中北學子青春風采,提高我校學生人文素養,增進思 想交流,繁榮校園文化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現已成為我校每年規 模最大、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校園文學賽事。
蘭華聯誼
“蘭華聯誼”是指大學生新聞社社員對於上蘭中心校的小學生們進行義務支教的一項長期志願服務活動,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997年。之所以稱為“蘭華聯誼",是當時的新聞社志願者們分別取“上蘭中心校”和“華北工學院”的一字組合而成,一直沿用至今。
送大四
送大四是新聞社一年一度的傳統,為即將畢業的新聞社學長學姐舉行送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