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加三峽水域科學研究中心
- 分類:組織機構
- 國家:中國
- 位置:三峽水域
成立儀式,成立目的,成立背景,任務,
成立儀式
為推動合作的更加深入,雙方決定成立“中加三峽水域科學研究中心”。經過前期對接,雙方達成共識,在市科委支持下成立由加拿大溫莎大學、中國西南大學、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共建的“中加三峽水域科學研究中心”。中心將以開放的機制、建成聯合研究團隊,對三峽水域的水資源利用、水土保護等展開深入研究。
成立目的
為加強三峽水庫水體保護,我市與加拿大溫莎大學展開合作,將成立由加拿大溫莎大學、中國西南大學、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共建的“中加三峽水域科學研究中心”。中心將以開放的機制、建成聯合研究團隊,對三峽水域的水資源利用、水土保護等展開深入研究。
成立背景
三峽水庫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淡水水體之一,在2009年年底完成蓄水以後被淹沒的陸地超過630平方公里。三峽工程對三峽庫區和長江的水文地理和生態的巨大影響,營養物和污染物對於沿岸地區的影響,以及引起的局部氣候問題在世界範圍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例如,在今年五月,中國政府宣布在未來10年投資將264.5億美元用於減少和減緩三峽水庫對周邊區域造成的負面影響。鑒於三峽工程所引起的環境改變的規模之大,程度之複雜,我們迫切需要一種綜合的、多學科的、立足生態系統的體系和方法來評估和應對三峽庫區、長江及沿海流域可持續發展、水質和生態系統健康所面臨的威脅。
雖然在重慶和中國其他地方已有實驗室開展了三峽庫區的相關研究,但還沒有一個實驗室以三峽庫區水體所面臨的多重影響因子和方面,以及它們作用方式為研究對象。另外,目前整個庫區及其支流沒有面源營養物和污染物來源的時序數據,缺乏衡量生態系統健康標準的指征物和指征標準。針對上述問題,擬成立的中加水科學中心將展開多學科研究,通過為三峽庫區水質和生態監測基礎設施和研究支持,促進三峽庫區、長江下游以及沿海地區的土地和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加拿大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對大型淡水水體的環境和生態學研究,尤其是如何減少和控制大量來自陸地的營養物質和污染物對大型水體的環境負荷方面的研究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因此,中加水科學中心可以引進加拿大在相關關鍵領域的專門知識和技術,以滿足當前或未來中國對水體的各方面需求。進一步地,中加雙方通過研究獲得的新的研究成果還可以用於處理加拿大甚至全世界範圍內的水資源問題。
2011年1月參與中加合作的雙方專家在重慶舉辦了的中加雙邊第四次研討會,雙方的討論涉及水科學中心將涉及到核心問題,與會專家還深入三峽庫區進行了實地的野外調查。研討會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雙方在2011年初向中國國家科技部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科技創新廳遞交了一份名為“三峽庫區面源污染和水質的創新性監測和預測”的科研申報書。積極參與這項工作的,包括中國國內的著名教授,一位加拿大卓越首席科學家(Canada Excellence Resea-rch Chair),一位加拿大一級(Tier 1)首席科學家(Canada Research Chair)和其他兩位加拿大首席科學家的加拿大首席科學家團隊及其他加拿大專家、工程師。同時這項工作還得到了加拿大駐重慶領事館的大力支持。
主要參與單位:溫莎大學、加拿大駐重慶領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勞里埃大學、加拿大農業部、加拿大環境部、安大略省環境署、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加拿大聖瑪麗大學、加拿大溫莎市環境局、重慶大學、重慶市環保局、中國科學院地理湖泊所、中國科學院生態中心、貴州師範大學等。
任務
該中心的培訓和研究將強化我們對不斷變化的三峽庫區生態系統的認識。中心將致力於研究當地農業生產和水生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最佳管理措施,以促進三峽庫區以及沿江區域的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經濟發展;為有志於三峽庫區和長江流域生態研究的專家、學者提供研究所需儀器設備。中心將積極申請中國、加拿大和國際相關研究經費來促進各參與方的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