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
- 地理位置:中國上海市靜安區新閘路613弄12號
- 投用時間:2021年5月10日
-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09:00至16:30
- 門票價格:免費
- 展覽面積:192平方米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建築特色,展出內容,所獲榮譽,價值意義,參觀信息,地理位置,開放時間,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民國八年(1919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所在房屋(時為新閘路經遠里1015號,現為新閘路613弄12號)完成建造。
民國十七年(1928年)至民國十八年(1929年),該房屋成為中共中央軍委機關的所在地。
2019年8月,靜安區委員會對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所在建築整體進行搶救性保護修繕。
2020年8月,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籌建工作獲中央批覆,決定在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處建設紀念館。
2021年5月10日,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對外開放。
建築格局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展覽面積192平方米。紀念館為坐北朝南、磚木結構的舊式石庫門建築,由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所在建築和相連的三幢石庫門建築組成。紀念館將舊址所在建築和一牆之隔的三幢石庫門建築打通,改造為陳列展廳。紀念館共有兩層,地上一層注重沿著歷史脈絡的順序講述中國共產黨領導開展軍事鬥爭的早期實踐與探索;地上二層設計主題為“到見人見物見精神”,讓觀眾通過烈士們的書信感受到他們身上強大的信仰力量。
建築特色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清水外牆以青磚為主體、紅磚作點綴,屋頂鋪設魚鱗狀的黛瓦;條石門框,黑漆大門,銅環門扣,門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飾,兩側懸垂磚砌壁柱,富有人文氣質。
展出內容
- 綜述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主題為“風雨經遠里,軍史豐碑地”,通過圖文、實物、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講述中央軍委自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成立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離開上海向蘇區轉移,將近8年間的歷史變遷,突出展示了中央軍委為推動全國革命形勢發展,推動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所作出的貢獻。
- 展區分布
展區部分 | 展區內容 |
---|---|
第一部分 | 中共中央軍委的醞釀與成立 |
第二部分 | 在創建人民軍隊的偉大鬥爭中前進 |
第三部分 | 指導紅軍建設的歷史功績及經驗教訓 |
第四部分 | 早期中共中央軍委歷史沿革和人物簡介 |
參考資料: |
- 場景復原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二樓北側的亭子間復原了中共中央軍委會議室的場景。房間內的全部家具僅有一張麻將桌,四條長凳。為了掩人耳目,周恩來、楊殷、彭湃等軍委領導人常常偽裝成打麻將的樣子,到此處秘密開會。
- 青銅浮雕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的入口廣場處的白牆上鑲嵌一幅“軍委四烈士”青銅浮雕,從左向右分別是中央軍事部兵士科科長邢士貞,中央軍事部部長、中央軍委主任楊殷,中央軍委委員兼江蘇省委軍委書記彭湃和中央軍委委員顏昌頤。四烈士挺拔站立,目光炯炯,凝視遠方。畫面中若隱若現的上海老弄堂、外灘老建築,隱喻了城市與家園的時代苦痛,使四烈士與上海這座城市永遠連結在一起。
所獲榮譽
1962年9月,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地點(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被評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2023年4月,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入選第八批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名單。
價值意義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是上海市“一館五址”中第一個正式開館的場館,展示了中國共產黨軍史上篳路藍縷、披荊斬棘、波瀾壯闊的偉大征程,見證了中共中央軍委機關在滬鬥爭的崢嶸歲月,也見證了周恩來、楊殷、彭湃等革命元勛的光輝事跡。(《新民晚報》 評)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位於中國上海市靜安區新閘路613弄12號。
開放時間
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09:00至16:30,16: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國家法定假日除外。
交通信息
- 捷運線路
- 公交線路
截至2023年1月,途經中共中央軍委機關舊址紀念館的公交線路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