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偉保
1959 年生,廣東東莞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暨新亞研究所歷史學博士,現職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文史教學);主要學術領域為中國文獻學、澳門教育史、中國經濟史,著作包括《中國第一所新式學堂——馬禮遜學堂》、《艱難的騰飛——華北新式煤礦與中國現代化》、《經濟與政治之間——中國經濟史專題研究》(合著)、《書海指南—— 中國古籍導讀》、《詩三百的形成與經典化》、《實業計畫與國民政府》及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媒體推薦
《通鑑》上起戰國,下迄五代,記載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合共二百九十四卷。中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在芸芸眾多的歷史事件中,它記了些什麼?根據司馬光對歷史的獨特眼光,它選擇史事基本上只關於以下四點:一、國家盛衰;二、生民休戚;三、善可為法;四、惡可為戒。
這部上下千百年的巨著,一方面力求能夠刪繁削簡、上下連貫,以求讓人君在日理萬機之餘,也能夠廣泛閱讀歷史,並“以史為鑑”,以豐富其治國的經驗;另一方面,更期望借用歷代史事,以求帝王“致治之道”。
從今天看來,這部書的讀者並不僅僅是帝王,即使是一般的讀書人也需要《通鑑》。
——張偉保
圖書目錄
前言
《資治通鑑》導讀
戰國至秦
引論一
長平之戰
秦皇暴政
兩漢
引論二
陳平安漢
張騫鑿道埋巴料空
巫蠱之禍
充國屯田
漢末清議
三國兩晉南北循拘故酷朝
引論三
赤壁之戰
北魏漢化
隋唐五代
引論四
世民弒兄
劉晏改革
割棄幽燕
附錄
參考書目
名句索引
文摘
《資治通鑑》一部洋洋數百萬言的經典如何誕生?怎么可能有人願意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一部著作?這實在讓生活於快節奏時代的讀者疑惑、驚訝。事實上,世間很多巨大的文化工程,在開始時並不一定有完整的計畫和良好的條件。《資治通鑑》是一部卷帙浩繁的中國史學名著,但是,作者司馬光最初創作《資治通鑑》的構想,原來只是要提供一部貫通古今、可讀性強的歷史讀物,給讀者為人處世作參考。
魏晉南北朝以來,中國的歷史書籍可稱得上“汗牛充棟”,史料的繁雜,使得讀書人無法輕易汲取歷史知識,故此,司馬光希望對這個問題有所補救。經過前後近十年的努力,他終於獨力完成了上接《左傳》、下迄秦末的八卷本《通志》。其後,司馬光獲得君主的鼎力支持,終於再用了約二十年的時間,完成了自楚漢相爭到宋朝建國前夕的一段歷史。然而,正因得到朝廷的贊助,這部書從原來的為一般讀者服務,變為專門為統治階級提供“有益治道”的史學“巨著”,這一方面讓它成為譽滿史壇的作品,另一方面也導致它的內容極其厚重,必須花費極長時間才能通讀一遍。據司馬光自述,這部巨著只有他的一位官員朋友王益柔(字勝之)能夠通讀,其他的讀者總在閱讀不久後便放棄。因此,這部可讀性極高、充滿可供借鑑的經驗的著作卻難以覓得知音。
時至今日,要讀者通讀這部三百多萬字的巨著,已經極為困難;若還要兼看宋末胡三省精彩翔實的註解 ,更是近乎不可能。據記載,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槳希臭,司馬光曾將全書刪減為八十萬字的《通鑑奔蘭舉要歷》,可惜這部精簡的著作沒有流傳下來。今天,我們要細讀全書,在時間上和精力上恐怕非一般讀者所能負擔。即使是專門從事中國歷史研究的學者,也未必有耐性通讀全書。清代學者王鳴盛曾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究竟這是一部“不可不讀”的經典,還是將之“束之高閣”,兩者如何權衡,還要讀者自行把握。
古代帝王面對著數之不盡的奏章,通常都需要文學侍從將其要點提煉出來,用黃紙貼在封面上供其閱覽(例如,在明代,這項工作由內閣大學士負責)。仿照這個方式,將一部精彩的經典著作給現今讀者做一點輔助,也是可以的。本書正是朝著這個方向來對《資治通鑑》加以處理的。《通鑑》是一部編年史,從中獲得較為連貫的歷史經驗,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南宋有位官員叫袁樞,漿樂遙他為了方便閱讀,將《通鑑》“區別門目,以類排纂。每事各詳起訖,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共記了二百三十九事(另附錄六十六事)。這個做法,方便了一些讀者,後來也有不少學者加以仿效。今天常見的這類
紀事本末體史書共有九種。袁樞的工作受到章學誠和梁啓超等大史學家的稱讚,認為是“
化腐朽為神奇”的舉動。可是,由於袁樞此項工作只是為了自己讀《通鑑》時的方便,史識也不甚高明,故司馬光原著的優點並沒有被完全保留下來,這是十分可惜的。所以,較嚴謹的讀者都寧願閱讀原書,而不去看袁氏的《
通鑑紀事本末》。勸罪端
此次,我們也並不打算重新將《通鑑》撮寫一請全鑽遍 ,而是按照司馬光的原意,以國家盛衰、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等四個要素為重心挑選篇目,幫助讀者了解歷史脈絡並把握《通鑑》特色。由於所選題材圍繞以上四個重點,故本書將戰國至五代合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按照傳統習慣,劃分為戰國至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唐五代等四個歷史大段落。每個大段落先行撰寫一篇引論,以通述該段歷史發展趨勢,作為讀者閱讀各個時段的背景資料。每時段的選題數量不等,一方面是必須考慮時代的先後和本書的篇幅限制;另一方面也將四個標準貫穿全書,以供讀者參考,故難免有畸輕畸重、掛一漏萬的毛病。這方面的工作,前輩學人雖有不少可供參考的經驗,但仍須筆者仔細斟酌和修訂。
以下便讓筆者介紹司馬光的生平和一些關於編纂《資治通鑑》的資料,以加深讀者對《資治通鑑》的了解和閱讀本書的興趣。
《資治通鑑》導讀
一部經典的誕生
張偉保
一、史家的絕唱:《資治通鑑》的編纂經過
(一)背景
司馬光(一○一九至一○八六年),字君實,陝州夏縣人。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縣令,於是便為其取名“光”。司馬光年七歲,聞講《左氏春秋》,極為喜愛,從此便深嗜史學,手不釋卷。仁宗寶元元年(一○三八年),司馬光舉進士甲第,歷任奉禮郎、大理評事,入為館閣校勘、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知諫院等職。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年),司馬光撰成戰國迄秦八卷《通志》進呈,獲英宗皇帝的嘉許,特命設局續修。神宗即位,因其有益治道,故賜名《資治通鑑》。其後,王安石推行新法,司馬光竭力反對,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復被命為樞密副使,堅辭不就。次年退居洛陽,以書局自隨,專心編纂《資治通鑑》,直至元豐七年(一○八四年)成書。哲宗嗣位,由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持國政,數月間盡罷新法。司馬光為相八個月病死,追封溫國公。傳世著作包括《
司馬文正公集》、《資治通鑑》、《通鑑目錄》、《通鑑考異》、《稽古錄》、《涑水紀聞》、《潛虛》、《切韻指掌圖》、《太玄集注》等。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兼具《左傳》和《史記》的優點,在中國史學上占有非同一般的地位。而《通鑑》的編寫,雖也曾受帝王的鼎力襄助,卻無異是一本私家修撰的巨著。這種情況,與歷代官修史籍大相逕庭。民國史學史專家金毓黻教授曾經指出:“試考(司馬)光自言及劉恕所述,其蓄志修史,非一日矣。及承英宗之命,乃得實踐其言;且官修諸史,皆取稟監修,任編纂者往往擱筆相視,含毫不斷,而光之修《通鑑》則無是也。編纂之役,統由自任,上無監修之牽制,下無同輩之推諉,二劉(恕、攽)一范(祖禹),則悉取光旨,其任助役,有相濟之美,無意見之差,故撰人獨署光名,而他人不得與。雖雲近於官修,而與向來之官修者異矣。” 因此,這部史書並不可以官書視之,其實是一部曠代巨著。即使後世不斷有續編和改寫,但直至今天,這部著作仍可稱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經典著作。
中國較早的敘事詳盡的編年體史學著作是《左傳》,它是魯國史官左丘明在孔子逝世後,因恐弟子們錯誤理解孔子編纂《春秋》的宗旨,遂利用史官的特殊角色,努力收集各國的歷史文獻,對《春秋》加上詳細的補充,終於完成的一部傑出編年史——《左氏春秋》 。千餘年後,宋代歷史學家司馬光在年輕時已經非常喜歡和熟習《左傳》,並立志要續寫一部自戰國至五代、繁簡適中的編年史。
原來,自魏晉南北朝以後,史部典籍急劇增加。下及宋代,隨著文化知識的日趨普及,歷史典籍仍不斷膨脹。面對汗牛充棟的史籍,任何勤奮的讀者,即使終其一生,也難以全部通讀一遍。特別是自班固《漢書》出現以後,無論是紀傳體的歷代“正史”,或按時間順序撰寫的編年史,絕大部分都是“斷代為史,無復相因之義”。即使貫通數代的《南北史》或《十六國春秋》等史籍,也都只是局限於一個較長的時段,再沒有出現如司馬遷《史記》般貫通古今的歷史巨著。
(二)創作動機和前期工作
今天看來,《通鑑》的讀者並不僅僅是帝王,一般的讀書人讀《通鑑》也會大有收穫。在司馬光的心中,當時讀書人的歷史知識也極為貧乏。事實上,自南北朝以來,像《史記》一般貫穿古今的著作已絕無僅有。同時,紀傳體正史在史事安排上,同一事件的記載往往過於分散,讓人難獲完整的印象。若要在其中總結出可以借鑑的經驗,十分困難。因此,一般的情況是只選讀“前四史”。對三國以後的歷史,學者往往茫然。部分人對唐史有較大的興趣,在當時已屬罕見。
對此,司馬光反覆思量,曾感慨地說:“《春秋》之後……《史記》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諸生歷年莫能盡其篇第,畢世不暇舉其大略,厭煩趨易,行將泯絕。”因此,司馬光“常欲刪取其要,為編年一書”。要完成這部偉大著作,在人力和圖書數據兩方面都必須具備良好的條件。為了實踐其宿願,力求打破斷代史的局限,以便讀者能夠更有效地“以史為鑑”,司馬光在四十多歲時撰寫了上起戰國、下迄五代的《歷年圖》,並在治平元年(一○六四年)進獻宋英宗。這部書共有五卷,內容以大事年表形式展示,把中國千百年間的歷史變化加以簡明扼要的介紹。這是司馬光的第一部歷史著作,也標誌著他的終生事業正式展開。在這個基礎上,司馬光開始撰寫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四○三年)到秦朝滅亡的歷史,名為《通志》。這部著作事實上便是《資治通鑑》的前八卷。到了治平三年(一○六六年),司馬光再向英宗進呈了《通志》八卷,並表示“自少以來,略涉群史,竊見紀傳之體,文字繁多,雖以衡門專學之士往往讀之不能周浹。況於帝王,日有萬機,必欲遍知前世得失,誠為未易。竊不自揆,常欲上自戰國,下至五代,正史之外,旁采他書。凡國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帝王所宜知者,略依《左氏春秋傳》體,編為一書,名曰《通志》” ,希望獲得英宗的支持。不久,英宗命司馬光設局於崇文院,自行選擇協修人員,進行其修史工作。稍後,神宗嗣位,司馬光多次為神宗講述《通志》,深得這位年輕皇帝的稱許,認為司馬光這部書“有資治道”,特賜名為《資治通鑑》。他並預先寫了一個序文,命令待全書完成後收入書內。
現在看來,《通鑑》以編年史方式呈現繁複的史事,較紀傳體的史書有較多優點。首先,以時間為序,史事的先後本末較紀傳體史籍更清晰。司馬光又參用《左傳》多元化的敘事方法,故讀者較易掌握事件的發展脈絡。有學者就《通鑑》編排上特別指出:
本來有若干同一事情的材料,是分見於多處的,《資治通鑑》都依次把它們列在一起,而且有的相當集中。例如人所共知的“赤壁鏖戰”,這次戰役的記載,既有一些見於《後漢書·劉表傳》,又有好些散見於《三國志》的魏武帝紀,蜀先主傳,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以及孫權、周瑜、魯肅、張昭、黃蓋等傳,還有些雜見於其他著作。假如我們要了解這次戰役的本末,勢非遍讀上述的紀傳不可,而且就是都翻看過了,由於太亂太雜,也未必立刻能清清楚楚地知道它的詳細經過。但《資治通鑑》把這個傷腦筋的問題解決了,它不但把所有涉及“赤壁鏖戰”的記載都集中在一起,而且還加以剪裁、穿插,寫成一篇整潔而生動的故事,看起來既不覺得頭緒紛繁,也毫無厭煩之感。它這種功夫,對於讀者節省翻檢的時間,幫助是很大的。
因此,當《通鑑》順利完成後,便立即成為史學著作的典範,受到歷代學者的共同讚許。
(三)撰寫分工情況
司馬光是一位偉大的史學家、政治家。今人評論其政治立場多是偏於保守,深致不滿。但是,若論及其撰寫的《資治通鑑》,則幾乎是眾口一詞加以極度的稱許,以為是史家的極則。 我們以他所撰寫的兩篇奏章和其助手劉恕的《通鑑外紀引》追述其早年言論為例,考察司馬光對《資治通鑑》的創作歷程的自述。這類自述式資料對了解《資治通鑑》的價值有所幫助,十分接近“口述歷史”的本質。
最早出現的關於《資治通鑑》的材料是劉恕的《通鑑外紀引》,它雖寫於元豐元年(一○七八年),但其內容卻包含了宋仁宗嘉祐(一○五六至一○六三年)初年關於司馬光的一則談話。劉恕首先評論宋代讀書人疏於史學。他說:
司馬遷始撰本紀、年表、八書、世家、列傳之目,史臣相續,謂之正史。本朝去古益遠,書益煩雜。學者牽於屬文,專尚《西漢書》,博覽者乃及《史記》、《東漢書》。而近代士頗知《唐書》。自三國至隋,下逮五代,懵然莫識。承平日久,人愈怠墮。莊子文簡而義明,玄言虛誕而似理,功省易習,陋儒莫不尚之,史學浸微矣!
這段話可能是受到司馬光的影響,劉恕也自稱是“司馬公門生”。之後,他引述了一段司馬光的話,反映司馬光早在嘉祐初年已有志撰寫《通鑑》。司馬光對劉恕說:
《春秋》之後,迄今千餘年,《史記》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諸生歷年莫能盡其篇第,畢世不暇舉其大略,厭煩趨易,行將泯絕。予欲托始於周威烈王命趙魏韓為諸侯,下訖(迄)五代,因丘明(《左傳》)編年之體,仿荀悅(《漢紀》)簡要之文,網羅眾說,成一家書。
這是有關司馬光準備編纂《通鑑》的一則珍貴資料。他的創作動機也很單純,是希望為讀書人提供一部長短合宜的史籍。過了約十年,即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年),司馬光“以學士為英宗皇帝侍講”,遂以他初步完成的《通志》充當歷史教材,深受英宗的稱賞。隨即“詔修光編次《歷代君臣事跡》,仍謂光曰:卿自擇館閣英才共修之。”司馬光引薦了劉恕,並稱“專精史學……唯劉恕一人而已”。司馬光又說:“共修書凡數年,史事之紛錯難治者則諉之,光仰成而已。”
事實上,司馬光能夠完成這項宏大的工程,當然非單憑個人的力量。英宗除了表示支持外,更提出讓司馬光“擇館閣英才共修之”,以繼續進行有關的編纂工作。但司馬光卻婉拒了英宗,並選用自己認為合適的青年史家劉恕(字道原)、趙君錫為助手[按:因適值趙氏喪父,未能入館,故改任精於漢史的太常博士、國子監直講劉攽(字貢父)代替]。到了熙寧四年(一○七一年),攽因出為泰州通判,司馬光又薦用知資州龍水縣范祖禹(字純甫 )代之。據數據顯示,劉攽其後仍繼續參與《通鑑》長編的隋代以前部分。
除劉恕外,兩漢部分主要由劉攽負責,二劉亦共同負責魏晉至隋代的長編工作,而唐代則由於史料繁多,由范祖禹總其成。由於范氏乃後來加入者,故司馬光曾寫信指導其工作,反映《通鑑》長編的編纂安排。司馬光《答范夢得》書說:
附註(按:指叢目)俱畢,請從(唐)高祖起兵修長編,至哀帝禪位而止。其起兵以前、禪位以後事,於今來所看書中見者,亦請令書吏別用草紙錄出,每一事中間空一行許,素紙 。隋以前者與貢父,梁以後者與道原,令各收入長編中。蓋緣二君更不看此書,若足下止修武德(唐高祖年號,六一八至六二六年)以後,天祐(唐哀帝年號,九○四至九○七年)以前,則此等事盡成遺棄也。二君所看書中有唐事亦當納足下處修入長編耳。
此書函詳細交代叢目和長編的具體編纂辦法,又寄去“貢父所作長編一冊”、“道原廣本兩卷”供祖禹參考。由此而言,此時三人的分工十分清晰。雖然三人各有職分,但其中以劉恕出力最多,全祖望作《通鑑分修諸人考》有云:“溫公平日服膺道原,其通部義例,多從道原商榷;故分修雖止五代,而實系全局副手。”
其後,劉恕逝世,分工略有調整。司馬光之子康(字公休)曾對晁說之言:
《資治通鑑》之成書,蓋得人焉。史記、前後漢則劉貢甫(父),自三國曆七朝而隋則劉道原,唐訖五代則范純甫。此三公者,天下之豪英也。我公以純誠粹識、不懈晝夜,不時飲食,而久乃成就之。庶幾有益於天下國家之大治亂,不自辜所志也。
(四)獨任刪削全書的大權
除了最早完成並送呈宋英宗的《通志》為司馬光獨力完成外,自楚漢相爭以後的部分,也均由其獨任刪削工作。在與宋次道的信中他曾指出:
某自到洛陽以來,專以修《資治通鑑》為事,僅了得晉、宋、齊、梁、陳、隋六代以來奏御。唐文字尤多,托范夢得(祖禹)將諸書依年月編次為草卷,每四丈截為一卷。自課三日刪一卷,有事故妨廢則追補。自前秋始刪,至今二百餘卷,至大曆末年耳。向後卷數又須倍此,總計不減六七百卷,更須三年,方可粗成編。又須細刪,所存不過數十卷而已。
誠如孔子作《春秋》,“子夏之徒不能撰一言”。司馬光著《通鑑》也極相似,雖然長編由各助手負責,但最後的刪訂全由司馬光一人負全責。劉羲仲(劉恕之子)《通鑑問疑》曾說:
先人在局,止類事跡,勒成長編,其是非予奪之際,一出君實筆削。
全書的初稿(長編),基本上由各協修人員負責,再由司馬光總其成,包括“對於全書的體例、書法,以致史料的考訂,文章的剪裁”等方面。此外,更以“臣光言”對重大事件加以評論,讓其歷史觀貫穿全書。(按:這是繼承了《左傳》的“君子曰”、《史記》的“太史公曰”的方式,凸顯出作者難以替代的地位,亦即史遷所說的“成一家之言”。)這種做法,完全避免了前代官修史書“責任不明,互相推諉”的毛病。
除了得到宋英宗的支持外,《通鑑》的完成和流傳也是宋神宗賜予的恩寵。神宗在“治平四年(一○六七年)十月初開經筵,(光)奉聖旨讀《資治通鑑》。其月九日,臣光初進讀,面賜御製序,令候書成日寫入”。這就是著名的《資治通鑑序》。序文說:
朕惟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剛健篤實,輝光日新。……《詩》、《書》、《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跡,存王道之正,垂鑑戒於後世者也。……英考(按:宋英宗)留神載籍,萬機之下,未嘗廢卷。嘗命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論次歷代君臣事跡……起周威烈王,訖於五代……其所載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議論之精語,德刑之善制,天人相與之際,休咎庶證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規模利害之效,良將之方略,循吏之條教,斷之以邪正,要之於治忽,辭令淵厚之體,箴諫深切之義,良謂備焉。……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是亦典刑之總會,冊牘之淵林矣。荀卿有言:“欲觀聖人之跡,則於其粲然者矣,後王是也。”……《詩》云:“商鑒不遠,在夏後之世。”故賜其書名曰《資治通鑑》,以著朕之志焉耳。
司馬光視神宗賜序為極大的榮譽,遂上《謝賜資治通鑑序表》,自述其早年立志修史的志趣,並獲得英宗皇帝的支持。他說:
臣性識駑鈍,學問空淺,偶自幼齡,粗涉群史。嘗欲芟去蕪雜,發輝精雋,窮探治亂之跡,上助聖明之鑑。功大力薄,任重道悠,徒懷寸心,行將白首。伏遇先皇帝若稽古道,博採徽言,俾摭舊聞,遂伸微志。尚方紙墨,分於奏御之餘;內閣圖書,從其假借之便。
未幾,英宗歿,神宗繼位。由於是奉詔編纂的作品,故司馬光隨即將經修訂的《通志》八卷 送呈御覽,再獲神宗稱讚,“命之進讀,而又序其本原,冠於篇秩”,對此書高度讚賞。神宗《序》贊此書“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典刑之總會,冊牘之淵林”。司馬光認為,這種殊榮,即使“周之南、董,漢之遷、固,皆推高一時,播美千載。未有親屈帝文,特紆宸翰,曲蒙獎飾,大振輝光。如臣樸樕小才,固非先賢之比;便蕃茂澤,獨專後世之榮”。事實上,《通鑑》因獲神宗親自賜序,後來才能避過新黨的攻擊,免於毀版之災。
二、貫穿百代的巨著
今天看來,這部書的讀者並不僅僅是帝王,即使是一般的讀書人也需要《通鑑》。正如司馬光所說,《通鑑》這部上下千百年的巨著,一方面力求刪繁削簡、上下連貫,以讓人君在日理萬機之餘,也能夠廣泛閱讀歷史,並“以史為鑑”,豐富其治國經驗;另一方面,他更期望借用歷代史事,幫助帝王學習“致治之道”。其中,司馬光多次指出,治國之道不外以下三者:“曰任官;曰信賞;曰必罰” 。而德行為統治者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故提倡“人君之德三:曰仁;曰明;曰武”。通過不同的歷史經驗,以了解“治亂存亡安危之本源”。
由治平三年(一○六六年)到元豐七年(一○八四年)十二月,這部上起戰國、下迄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巨著終於完成。在《進書表》中,司馬光詳細追述此部經歷二十多年 的作品的撰寫經過和內容重點。他說:
伏念臣性識愚魯,學術荒疏,凡百事為,皆出人下。獨於前史,粗嘗盡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厭。每患遷、固以來,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讀之不徧,況於人主,日有萬機,何暇周覽!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後有倫,精粗不雜,私家力薄,無由可成。伏遇英宗皇帝,資睿智之性,敷文明之治,思歷覽古事,用恢張大猷,爰詔下臣,俾之編集。臣夙昔所願,一朝獲伸,踴躍奉承,惟懼不稱。……不幸書未進御,先帝違棄群臣。陛下紹膺大統,欽承先志,寵以冠序,錫(賜)之嘉名,每開經筵,常令進讀。臣雖頑愚,荷兩朝知待如此其厚,隕身喪元,未足報塞,苟智力所及,豈敢有遺!……以衰疾不任治劇,乞就冗官。……前後六任,仍聽以書局自隨,給之祿秩,不責職業。臣既無他事,得以研精極慮,窮竭所有,日力不足,繼之以夜。徧閱舊史,旁采小說,簡牘盈積,浩如煙海,抉擿幽隱,校計毫釐。上起戰國,下終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又略舉事目,年經國緯,以備檢尋,為《目錄》三十卷。又參考群書,評其同異,俾歸一塗,為《考異》三十卷。合三百五十四卷,……臣今賅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為,旋踵遺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伏望陛下……時賜省覽,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嘉善矜惡,取得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躋無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鹹蒙其福,則臣雖委骨九泉,志願永畢矣!謹奉表陳進以聞。臣光誠惶誠懼,頓首頓首。
他如實地說:“臣之精力,盡於此書。”這部堪與《史記》匹敵的《資治通鑑》終於完成了,所謂“雖委骨九泉,志願永畢矣”。古人著述,死生以之,觀兩司馬在完成其巨著後,均曾發出相似的聲音。《老子》所說“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概正是這個道理。
三、高超的敘事方法和“以史為鑑”的歷史哲學
《通鑑》在流傳過程中,在敘事方面受到極高的推崇。《左傳》、《史記》、《漢紀》等史學名著善於敘事的優良傳統,在司馬光手中得到充分的發展,讓《通鑑》在某種程度上突破了編年體史書的限制。事實上,《通鑑》雖然是編年體裁,但“並不是把史事作流水賬式的記載;它往往用各種敘事的方法,把一件事的前因後果和背景材料,較為集中地予以敘述,從而使編年史的寫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學者曾把司馬光的敘事方式歸納為四個方法:
(一)提綱法:即“先提其綱而後原其詳”,後來朱熹《通鑑綱目》發展了這方法,創造了“大書為綱,分注為目”的綱目體。
(二)追敘法:此法仿自《左傳》,如《隱公元年·鄭伯克段於鄢》即以此法追述鄭伯母子惡劣關係的前因為“寤生”。司馬光在追敘本事時,多用“初”、“先是”等筆法,追溯它的由來,使事件的始末一覽而知。
(三)連類法:為整合不同時間發生但又相關聯的史事,逐一分敘恐太繁瑣,司馬光會仿效《左傳》、《漢紀》的連類敘事法,把同料的事和人連類有及,如關於建寧二年第二次黨獄後,連敘郭泰的免禍、張儉的逃亡,以至袁閎、申屠蟠的遁世,而又旁及汝南袁氏的富盛,為後來袁紹、袁術起事張本。
(四)帶敘法:這是就人物而言。史書必載人物,但編年史多不載其邑里世系,學者頗費稽考。司馬光於行文中,多帶敘其邑里世系。例如,貞觀十年提及“命太僕少卿蕭銳運河南諸州糧入海”。蕭銳在此為初見,也不知名。司馬光順帶提及:“銳,瑀之子也。”原來他是唐初重臣蕭瑀的兒子,其家世和邑里便很清楚了。
通過運用以上各種不同的敘事方法,司馬光“采紀傳之長,補編年之短”,使《通鑑》的敘事成為後世史家的楷模。
當然,由於敘事基本以時間先後為序,故一些前後牽連數十載的重大史事,如武帝征伐匈奴、東漢宦官與外戚衝突事件等,往往難以獲得完整的印象。毋庸置疑,編年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與當時甚為流行的紀傳體史書相比較,其優點仍是十分明顯的。
國史大師錢穆先生曾在一封給嚴耕望的信中論及《通鑑》,對人們認識此書的價值很有幫助。錢先生說:
古人治學,本無文史哲之分。如讀溫公《通鑑》,於兩書 外多增入小說筆記,不僅有關史事,其間有甚深蘊蓄、屬於義理方面者。溫公書實已文史哲三者兼顧。專論文與史,班不必不如馬;若論義理,則所差遠甚。穆教人治理學,須從年譜、詩文集入手,再及其語錄,則易於啟發也。悔翁詩能化,中年後極少理學氣味。陽明早年曾刻意吟詠,而中年以後反多理學氣。兩家高下,於斯可見。東萊《古史》,一見便是史;溫公《通鑑》,史中兼融文哲。弟試從此兩義參入,學問必可更上一層。
錢先生是史學界巨匠,這封信寫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日。其時嚴先生已是譽滿天下的大師,年約五十七歲,兩年前已當選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師徒二人論學,甚可觀。信中錢先生提及如何讀《通鑑》使學問能“更上一層”,真讓人感受到“學無止境”的真正意義,也是我們所說的“生命與學問”的結合。《通鑑》非一般史書,更不是一部數據書,看過這封書函,大家對《通鑑》的學術價值更應深思!
四、《資治通鑑》的現代意義
中華民族邁向全球化的今天,帝制早已結束,我們是否仍需要《通鑑》呢?這樣的一部經典,對我們今天是否仍具參考意義?這個課題,實在值得讀者深思。必須肯定的是,人類社會異常複雜。一個民族的發展,也必然受到歷史的制約。《通鑑》一書,以善於敘事為世所稱許,它的內容包含了極為豐富的經驗。無論從“多識前言往行”以作為日常行事的指南,或增加對本國民族的了解的角度,《通鑑》的內容皆有高度價值,值得現代讀者關注。
《通鑑》上起戰國,下迄五代,記載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合共二百九十四卷 。中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在芸芸眾多的歷史事件中,它記了些什麼?是否都需要我們有所把握?根據司馬光對歷史的獨特眼光,《通鑑》選擇史事基本上只關於以下四點:一、國家盛衰;二、生民休戚;三、善可為法;四、惡可為戒。符合這個標準的便記錄,不符合這個標準的便捨棄。由此而言,這部書對今天中學或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仍然具有極大的價值。
專制時代既已結束,人民便是國家的主人翁。以往限於統治階層的歷史知識,現在卻成為一個合格公民的基本常識。我們既要當家做主,便需要對本國的歷史發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鑑》記載了“國家盛衰、生民休戚”的種種因由,對我們參與國家的建設發展、促進國家的繁榮安定、防止國家的衰敗滅亡,都有借鑑意義。至於在行事上,那些“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言行,當然也有足資借鑑和反省的地方。古書說“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通鑑》正可以幫助我們多識前言往行,以蓄積學問,培養識見,開闊胸襟。
五、本書的編撰目的及特點
這部小書,根據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的四個標準,精選了十二個重要歷史事件作為範例。選題數目雖少,如能使青年讀者在忙碌的學習或工作生活中,擷取其中一些歷史經驗以開拓見聞、增益睿智,作為日常行事的借鑑,本書的出版目標即算達成。
按照本套叢書的體例,本書參照傳統習慣,劃分為四個歷史大段落。每個大段落先行撰寫一篇引論,以協助讀者概要地掌握全局,為閱讀各個選題提供基礎。然後,選定每篇的正文。這個步驟需要兼顧編年體史書的特點,有一定的難度。在選定正文後,再整理出本篇的導讀、注釋、譯文、點評等部分。每篇的導讀,用以說明選題的背景、內容和意義。註解方面,如讀者在閱讀原文時有疑問,筆者建議立即查看譯文,以便了解文意。同時,由於本書是以推廣經典閱讀為目標,故註解數量較少,目的只為輔助閱讀正文,不涉及複雜的考訂工作。其中只有一處例外,即“世民弒兄”一篇,因司馬光編撰時多採用經唐太宗篡改的史料,筆者參考近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做了一些補充說明。譯文以習古堂國學網《資治通鑑全譯》 為底本,主要是因為這個本子譯文行文比較流暢,十分合用。此外,也參考了一些國內已出版的全譯本,再加以刪潤、訂正而成。譯文以協助讀者理解正文為主,故行文力求簡潔。譯文雖前有所承,但筆者在校對時仍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評點則以新世紀的視野去評價有關的歷史案例,期望能讓讀者不再囿於傳統的見解,進而能對歷史具有獨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附:本書選題內容分類
國家盛衰 生民休戚 善可為法 惡可為戒
割棄幽燕 北魏漢化 劉晏改革 世民弒兄
序言
為什麼要閱讀經典?道理其實很簡單——經典正是人類智慧的源泉、心靈的故鄉。也正因如此,在社會快速發展、急劇轉型,也容易令人躁動不安的年代,人們也就更需要接近經典、閱讀經典、品味經典。
邁入二十一世紀,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國際社會也越來越關注中國,並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衝擊,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之間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會空前地引人注目,這其中,中國文化無疑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相應地,對於中國經典的閱讀自然也就擁有了不斷擴大的潛在市場,值得重視及開發。
於是也就有了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內外的“中信國學大典”的出版。希望通過本套叢書的出版,繼續搭建古代經典與現代生活的橋樑,引領讀者摩挲經典,感受經典的魅力,進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國學大典收錄中國歷代經典名著近六十種,涵蓋哲學、文學、歷史、醫學、宗教等各個領域。編寫原則大致如下:
(一)精選原則。所選著作一定是相關領域最有影響、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閱讀的經典作品,包括中國第一部哲學元典、被尊為“群經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論語》、《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莊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書《孫子兵法》,最早、最系統完整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
大乘佛教和禪宗最重要的經典《
金剛經·心經·壇經》,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中國最古老的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國古代最著名的遊記《徐霞客遊記》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國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而對於篇幅較大、內容較多的作品,則會精選其中最值得閱讀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適中的篇幅、適中的定價,讓大眾都能買得起、讀得起。
(二)尤重導讀的功能。導讀包括對每一部經典的總體導讀、對所選篇章的分篇(節)導讀,以及對名段、金句的賞析與點評。導讀除介紹相關作品的作者、主要內容等基本情況外,尤其強調取用廣闊的國際視野和當代眼光,將這些經典放在全球範圍內、結合當下社會生活,深入挖掘其內容與思想的普世價值,及對現代社會、現實生活的深刻啟示與借鑑意義。通過這些富有新意的解讀與賞析,真正拉近古代經典與當代社會和當下生活的距離。
(三)通俗易讀的原則。簡明的注釋,直白的譯文,加上深入淺出的導讀與賞析,希望幫助更多的普通讀者讀懂經典,讀懂古人的思想,並能引發更多的思考,獲取更多的知識及更多的生活啟示。
(四)方便實用的原則。關注當下、貼近現實的導讀與賞析,相信有助於讀者“古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錄“名句索引”,更有助於讀者檢索、重溫及隨時引用。
(五)立體互動,無限延伸。配合圖書的出版,開設專題網站,增加朗讀功能,將圖書進一步延展為有聲讀物,同時增強讀者、作者、出版者之間不受時空限制的自由隨性的交流互動,在使經典閱讀更具立體感、時代感之餘,亦能通過讀編互動,推動經典閱讀的深化與提升。
這些原則可以說都是從讀者的角度考慮並努力貫徹的,希望這一良苦用心最終亦能夠得到讀者的認可、進而達到經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別提到的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慨然應允擔任本套叢書的名譽主編,除表明先生對出版工作的一貫支持外,更顯示出先生對倡導經典閱讀、關心文化傳承的一片至誠。在此,我們要向饒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誠摯的感謝。
倡導經典閱讀,普及經典文化,永遠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叢書的出版,能夠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感覺。
司馬遷始撰本紀、年表、八書、世家、列傳之目,史臣相續,謂之正史。本朝去古益遠,書益煩雜。學者牽於屬文,專尚《西漢書》,博覽者乃及《史記》、《東漢書》。而近代士頗知《唐書》。自三國至隋,下逮五代,懵然莫識。承平日久,人愈怠墮。莊子文簡而義明,玄言虛誕而似理,功省易習,陋儒莫不尚之,史學浸微矣!
這段話可能是受到司馬光的影響,劉恕也自稱是“司馬公門生”。之後,他引述了一段司馬光的話,反映司馬光早在嘉祐初年已有志撰寫《通鑑》。司馬光對劉恕說:
《春秋》之後,迄今千餘年,《史記》至《五代史》,一千五百卷,諸生歷年莫能盡其篇第,畢世不暇舉其大略,厭煩趨易,行將泯絕。予欲托始於周威烈王命趙魏韓為諸侯,下訖(迄)五代,因丘明(《左傳》)編年之體,仿荀悅(《漢紀》)簡要之文,網羅眾說,成一家書。
這是有關司馬光準備編纂《通鑑》的一則珍貴資料。他的創作動機也很單純,是希望為讀書人提供一部長短合宜的史籍。過了約十年,即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年),司馬光“以學士為英宗皇帝侍講”,遂以他初步完成的《通志》充當歷史教材,深受英宗的稱賞。隨即“詔修光編次《歷代君臣事跡》,仍謂光曰:卿自擇館閣英才共修之。”司馬光引薦了劉恕,並稱“專精史學……唯劉恕一人而已”。司馬光又說:“共修書凡數年,史事之紛錯難治者則諉之,光仰成而已。”
事實上,司馬光能夠完成這項宏大的工程,當然非單憑個人的力量。英宗除了表示支持外,更提出讓司馬光“擇館閣英才共修之”,以繼續進行有關的編纂工作。但司馬光卻婉拒了英宗,並選用自己認為合適的青年史家劉恕(字道原)、趙君錫為助手[按:因適值趙氏喪父,未能入館,故改任精於漢史的太常博士、國子監直講劉攽(字貢父)代替]。到了熙寧四年(一○七一年),攽因出為泰州通判,司馬光又薦用知資州龍水縣范祖禹(字純甫 )代之。據數據顯示,劉攽其後仍繼續參與《通鑑》長編的隋代以前部分。
除劉恕外,兩漢部分主要由劉攽負責,二劉亦共同負責魏晉至隋代的長編工作,而唐代則由於史料繁多,由范祖禹總其成。由於范氏乃後來加入者,故司馬光曾寫信指導其工作,反映《通鑑》長編的編纂安排。司馬光《答范夢得》書說:
附註(按:指叢目)俱畢,請從(唐)高祖起兵修長編,至哀帝禪位而止。其起兵以前、禪位以後事,於今來所看書中見者,亦請令書吏別用草紙錄出,每一事中間空一行許,素紙 。隋以前者與貢父,梁以後者與道原,令各收入長編中。蓋緣二君更不看此書,若足下止修武德(唐高祖年號,六一八至六二六年)以後,天祐(唐哀帝年號,九○四至九○七年)以前,則此等事盡成遺棄也。二君所看書中有唐事亦當納足下處修入長編耳。
此書函詳細交代叢目和長編的具體編纂辦法,又寄去“貢父所作長編一冊”、“道原廣本兩卷”供祖禹參考。由此而言,此時三人的分工十分清晰。雖然三人各有職分,但其中以劉恕出力最多,全祖望作《通鑑分修諸人考》有云:“溫公平日服膺道原,其通部義例,多從道原商榷;故分修雖止五代,而實系全局副手。”
其後,劉恕逝世,分工略有調整。司馬光之子康(字公休)曾對晁說之言:
《資治通鑑》之成書,蓋得人焉。史記、前後漢則劉貢甫(父),自三國曆七朝而隋則劉道原,唐訖五代則范純甫。此三公者,天下之豪英也。我公以純誠粹識、不懈晝夜,不時飲食,而久乃成就之。庶幾有益於天下國家之大治亂,不自辜所志也。
(四)獨任刪削全書的大權
除了最早完成並送呈宋英宗的《通志》為司馬光獨力完成外,自楚漢相爭以後的部分,也均由其獨任刪削工作。在與宋次道的信中他曾指出:
某自到洛陽以來,專以修《資治通鑑》為事,僅了得晉、宋、齊、梁、陳、隋六代以來奏御。唐文字尤多,托范夢得(祖禹)將諸書依年月編次為草卷,每四丈截為一卷。自課三日刪一卷,有事故妨廢則追補。自前秋始刪,至今二百餘卷,至大曆末年耳。向後卷數又須倍此,總計不減六七百卷,更須三年,方可粗成編。又須細刪,所存不過數十卷而已。
誠如孔子作《春秋》,“子夏之徒不能撰一言”。司馬光著《通鑑》也極相似,雖然長編由各助手負責,但最後的刪訂全由司馬光一人負全責。劉羲仲(劉恕之子)《通鑑問疑》曾說:
先人在局,止類事跡,勒成長編,其是非予奪之際,一出君實筆削。
全書的初稿(長編),基本上由各協修人員負責,再由司馬光總其成,包括“對於全書的體例、書法,以致史料的考訂,文章的剪裁”等方面。此外,更以“臣光言”對重大事件加以評論,讓其歷史觀貫穿全書。(按:這是繼承了《左傳》的“君子曰”、《史記》的“太史公曰”的方式,凸顯出作者難以替代的地位,亦即史遷所說的“成一家之言”。)這種做法,完全避免了前代官修史書“責任不明,互相推諉”的毛病。
除了得到宋英宗的支持外,《通鑑》的完成和流傳也是宋神宗賜予的恩寵。神宗在“治平四年(一○六七年)十月初開經筵,(光)奉聖旨讀《資治通鑑》。其月九日,臣光初進讀,面賜御製序,令候書成日寫入”。這就是著名的《資治通鑑序》。序文說:
朕惟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剛健篤實,輝光日新。……《詩》、《書》、《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跡,存王道之正,垂鑑戒於後世者也。……英考(按:宋英宗)留神載籍,萬機之下,未嘗廢卷。嘗命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論次歷代君臣事跡……起周威烈王,訖於五代……其所載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議論之精語,德刑之善制,天人相與之際,休咎庶證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規模利害之效,良將之方略,循吏之條教,斷之以邪正,要之於治忽,辭令淵厚之體,箴諫深切之義,良謂備焉。……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是亦典刑之總會,冊牘之淵林矣。荀卿有言:“欲觀聖人之跡,則於其粲然者矣,後王是也。”……《詩》云:“商鑒不遠,在夏後之世。”故賜其書名曰《資治通鑑》,以著朕之志焉耳。
司馬光視神宗賜序為極大的榮譽,遂上《謝賜資治通鑑序表》,自述其早年立志修史的志趣,並獲得英宗皇帝的支持。他說:
臣性識駑鈍,學問空淺,偶自幼齡,粗涉群史。嘗欲芟去蕪雜,發輝精雋,窮探治亂之跡,上助聖明之鑑。功大力薄,任重道悠,徒懷寸心,行將白首。伏遇先皇帝若稽古道,博採徽言,俾摭舊聞,遂伸微志。尚方紙墨,分於奏御之餘;內閣圖書,從其假借之便。
未幾,英宗歿,神宗繼位。由於是奉詔編纂的作品,故司馬光隨即將經修訂的《通志》八卷 送呈御覽,再獲神宗稱讚,“命之進讀,而又序其本原,冠於篇秩”,對此書高度讚賞。神宗《序》贊此書“博而得其要,簡而周於事,典刑之總會,冊牘之淵林”。司馬光認為,這種殊榮,即使“周之南、董,漢之遷、固,皆推高一時,播美千載。未有親屈帝文,特紆宸翰,曲蒙獎飾,大振輝光。如臣樸樕小才,固非先賢之比;便蕃茂澤,獨專後世之榮”。事實上,《通鑑》因獲神宗親自賜序,後來才能避過新黨的攻擊,免於毀版之災。
(二)追敘法:此法仿自《左傳》,如《隱公元年·鄭伯克段於鄢》即以此法追述鄭伯母子惡劣關係的前因為“寤生”。司馬光在追敘本事時,多用“初”、“先是”等筆法,追溯它的由來,使事件的始末一覽而知。
(三)連類法:為整合不同時間發生但又相關聯的史事,逐一分敘恐太繁瑣,司馬光會仿效《左傳》、《漢紀》的連類敘事法,把同料的事和人連類有及,如關於建寧二年第二次黨獄後,連敘郭泰的免禍、張儉的逃亡,以至袁閎、申屠蟠的遁世,而又旁及汝南袁氏的富盛,為後來袁紹、袁術起事張本。
(四)帶敘法:這是就人物而言。史書必載人物,但編年史多不載其邑里世系,學者頗費稽考。司馬光於行文中,多帶敘其邑里世系。例如,貞觀十年提及“命太僕少卿蕭銳運河南諸州糧入海”。蕭銳在此為初見,也不知名。司馬光順帶提及:“銳,瑀之子也。”原來他是唐初重臣蕭瑀的兒子,其家世和邑里便很清楚了。
通過運用以上各種不同的敘事方法,司馬光“采紀傳之長,補編年之短”,使《通鑑》的敘事成為後世史家的楷模。
當然,由於敘事基本以時間先後為序,故一些前後牽連數十載的重大史事,如武帝征伐匈奴、東漢宦官與外戚衝突事件等,往往難以獲得完整的印象。毋庸置疑,編年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與當時甚為流行的紀傳體史書相比較,其優點仍是十分明顯的。
國史大師錢穆先生曾在一封給嚴耕望的信中論及《通鑑》,對人們認識此書的價值很有幫助。錢先生說:
古人治學,本無文史哲之分。如讀溫公《通鑑》,於兩書 外多增入小說筆記,不僅有關史事,其間有甚深蘊蓄、屬於義理方面者。溫公書實已文史哲三者兼顧。專論文與史,班不必不如馬;若論義理,則所差遠甚。穆教人治理學,須從年譜、詩文集入手,再及其語錄,則易於啟發也。悔翁詩能化,中年後極少理學氣味。陽明早年曾刻意吟詠,而中年以後反多理學氣。兩家高下,於斯可見。東萊《古史》,一見便是史;溫公《通鑑》,史中兼融文哲。弟試從此兩義參入,學問必可更上一層。
錢先生是史學界巨匠,這封信寫於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日。其時嚴先生已是譽滿天下的大師,年約五十七歲,兩年前已當選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師徒二人論學,甚可觀。信中錢先生提及如何讀《通鑑》使學問能“更上一層”,真讓人感受到“學無止境”的真正意義,也是我們所說的“生命與學問”的結合。《通鑑》非一般史書,更不是一部數據書,看過這封書函,大家對《通鑑》的學術價值更應深思!
四、《資治通鑑》的現代意義
中華民族邁向全球化的今天,帝制早已結束,我們是否仍需要《通鑑》呢?這樣的一部經典,對我們今天是否仍具參考意義?這個課題,實在值得讀者深思。必須肯定的是,人類社會異常複雜。一個民族的發展,也必然受到歷史的制約。《通鑑》一書,以善於敘事為世所稱許,它的內容包含了極為豐富的經驗。無論從“多識前言往行”以作為日常行事的指南,或增加對本國民族的了解的角度,《通鑑》的內容皆有高度價值,值得現代讀者關注。
《通鑑》上起戰國,下迄五代,記載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合共二百九十四卷 。中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在芸芸眾多的歷史事件中,它記了些什麼?是否都需要我們有所把握?根據司馬光對歷史的獨特眼光,《通鑑》選擇史事基本上只關於以下四點:一、國家盛衰;二、生民休戚;三、善可為法;四、惡可為戒。符合這個標準的便記錄,不符合這個標準的便捨棄。由此而言,這部書對今天中學或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仍然具有極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