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俄黑龍江大橋
- 開工日期:2016年12月24日
- 橋長:1283米
大橋概況,基本概況,建設意義,建設歷程,大橋設計,大橋評價,
大橋概況
基本概況
黑龍江阿穆爾河大橋是我國北方高緯度寒冷地區第一座鋼混疊合梁矮塔斜拉橋,由中、俄雙方合作共同完成設計,建設、運營和管理單位為中俄合資黑龍江阿穆爾河大橋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及其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分公司。大橋全長1283米,主跨147米,起點位於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長發屯,終點位於俄羅斯阿穆爾州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卡尼庫爾乾村。
建設意義
該橋建成後將形成一條新的國際公路大通道,實現中俄兩個地級市直接互通互聯,為“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以及龍江絲路帶建設增添重要跨境基礎設施。
建設歷程
1988年7月,為改善黑河口岸的通關環境,滿足貨物運輸和人員往來的要求,蘇聯阿穆爾州政府向中方提出了共同建設黑河黑龍江大橋的建議。
中方當時的黑河行署,對這個項目表示出極大的興趣,隨後成立了黑河黑龍江大橋籌建領導小組和黑河黑龍江大橋辦,同時報請中央政府批准。
1995年6月,中俄兩國政府簽署建橋協定。自此之後,中方相繼完成了模型試驗以及施工許可報告等一系列前期工作。
2004年初,中方完成了《公路大橋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四次修編及二次補充和《大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黑河長發屯公路口岸可行性研究報告》等7個行業報告的編制。
當年4月,黑河市政府代表團在布拉戈維申斯克市與俄羅斯阿穆爾州行政公署舉行工作會談,雙方就儘快啟動黑龍江大橋公路橋建設、促進雙邊經貿投資合作等7個方面的議題達成共識。
2005年3月,黑龍江大橋《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審查意見》通過交通部報送國家發改委,確定“安排專項資金1.12億元人民幣,作為國家投入的資本金,用於主橋、引橋及接線建設”。
2006年9月15日,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運輸分委會第十次會議在北京結束並簽署會議紀要。雙方支持建設黑河、洛古河、東寧等黑龍江界河大橋,同意加快辦理各自國內手續。
但隨著亞洲金融危機的到來,雙方的建橋熱情開始降溫。
直至2013年,中俄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運輸合作分委會海運河運汽車運輸和公路工作組第十七次會議召開,黑龍江大橋的建設再度提上日程。根據會議紀要,中俄雙方成立中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專門工作組,推進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公路大橋的建設。
自2013年起,黑河市把黑龍江大橋、跨江空中索道項目作為全市十件重點工作之首。
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2014年提出,“十三五”時期,力爭建設完成黑龍江大橋。
同年5月17日,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曾對到黑龍江視察工作的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表示,希望“從國家層面推動黑河黑龍江大橋等中俄界河橋建設”。
經過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和多方協調,項目得到了國家交通運輸部、外交部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黑龍江省政府還專門成立了黑龍江大橋、跨江索道項目領導小組,加速推進項目進行。
2016年8月24日至28日,中俄兩國總理定期會晤委員會第十九次交通運輸分委會在西安召開,兩國交通運輸部對黑龍江大橋和跨江空中索道項目政府議定書文本進行了核對、草簽並報兩國政府。
2016年12月24日,中俄雙方同步啟動,大橋正式開工。
2019年3月16日,大橋黑河一方公路口岸正式開工。
2019年5月31日,大橋正式合龍大橋預計2019年10月完成主體交工,12月交工驗收。屆時一條新的國際公路大通道將橫跨黑河,助力兩岸各領域合作實現全方位“合龍”。
大橋設計
大橋設計充分體現了創新、綠色、環保、共享的理念。一是橋跨配孔比例協調,上下部結構尺寸配合得當,橋型新穎,富有現代感。二是主梁採用鋼混疊合梁,能充分發揮鋼材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的優勢,節省材料用量。三是上部結構採用耐候鋼,降低了大橋的後期養護成本,體現了環保理念。四是在我國寒冷地區首次採用鋼筋混凝土擴頭樁技術,減少了基礎工程量,降低了工程造價。五是針對橋位處流冰嚴重、通航繁忙的特點,主橋墩身採用浮動式鋼覆複合材料柔性防撞設施保護,保證航行船舶安全的同時,又能減少橋墩所受撞擊力,增加橋樑的使用壽命。六是大橋基礎及下部墩身採用冬季施工,利用天然冰道代替施工便橋,在春季流冰期前完成水下工程,避免了流冰對臨時施工設施的破壞,有利於保證工期,還可防止鑽渣污染江水水體。七是大橋上部結構鋼樑採用多點頂推法施工,在岸上頂推平台完成鋼樑的拼裝及焊接,對船舶通航影響小,可以提高鋼樑的施工質量。
大橋評價
我們把這座大橋稱為新時代的標誌。因為它標誌著俄中關係邁進新階段。(俄羅斯遠東發展部部長亞歷山大·科茲洛夫評)
2018年俄中貿易額超過1000億美元,物流對實施投資項目至關重要。它降低了開支,使項目有利可圖。這座大橋為投資遠東和發展俄羅斯經濟創造了新的機會。(俄羅斯副總理兼總統駐遠東聯邦區全權代表尤里·特魯特涅夫評)
大橋建成對兩國都有好處。對中國來說,它意味著新的銷售市場、加強邊境合作的機會和內陸地區的發展。(俄羅斯戰略交流中心主任德米特里·阿布扎洛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