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米,稀至15米,嫩枝密被銀白色鱗片,一年以上生枝鱗片脫落,表皮呈白色,光亮,老枝樹皮部分剝裂;刺較多而較短,有時分枝;節間稍長;芽小。生於海拔800-3000米的河谷台階地、開曠山坡,常見於河漫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亞沙棘(亞種)
- 高:可達6米
- 屬性: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 嫩枝性狀:銀白色鱗片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米,稀至15米,嫩枝密被銀白色鱗片,一年以上生枝鱗片脫落,表皮呈白色,光亮,老枝樹皮部分剝裂;刺較多而較短,有時分枝;節間稍長;芽小。單葉互生,線形,長15-45毫米,寬2-4毫米,頂端鈍形或近圓形,基部楔形,兩面銀白色,密被鱗片(稀上面綠色),無銹色鱗片;葉柄短,長約1毫米。果實闊橢圓形或倒卵形至近圓形,長5-7(-9)毫米,直徑3-4毫米(栽培的長可達6-9毫米,直徑6-8毫米),乾時果肉較脆;果梗長3-4毫米;種子形狀不一,常稍扁,長2.8-4.2毫米。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3000米的河谷台階地、開曠山坡,常見於河漫灘。有的作綠籬。
分布範圍
分布於新疆。蘇聯塔吉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哈薩克以及阿富汗西部、蒙古西部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蘇聯哈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