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口村委

該行政村隸屬雙柏縣妥甸鎮,地處妥甸鎮南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妥甸鎮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縣12公里。東鄰箐口村委會,南鄰愛尼山鄉,西鄰馬腳塘村委會 ,北鄰西城居委會 。轄河頭、上村、鄧家、新田、河尾巴、二腳地、螃蟹地、小虎田、席草壩、上楊家、下楊家、溫家、費家、大草房、山尾巴、老楊家、三醫村、豹子箐等1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22戶,有鄉村人口1762人,其中農業人口 1762 人,勞動力1120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03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丫口村委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1762人
  • 海拔:1940米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特色產業,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國土面積34平方公里,海拔 1940米,年平均氣溫 14.62 ℃,年降水量 950 毫米,適合種植糧煙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350 畝,人均耕地 1.32 畝,林地 28207 畝。今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685.78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013 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50.00畝(其中:田1036.00畝,地1314.00畝),人均耕地1.32畝,主要種植糧煙等作物;擁有林地2820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0182.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286戶通自來水,有146戶飲用井水, 有422戶通電,有37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76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0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02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3年底,有7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2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85.7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19.41萬元,畜牧業收入124.19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48頭,肉牛320頭,肉羊701頭); 林業收入2.96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37.56萬元, 工資性收入5.3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13.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3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6人 ,在省內務工112人,到省外務工4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22戶,共鄉村人口1762人,其中男性1054人,女性708人。其中農業人口1762人,勞動力1120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92;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7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2.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0,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0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0產業。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0,中學生就讀到0。該村距離國小校2.00公里,距離中學1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78人,中學生97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2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51.8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6個,黨員總數43人,黨員中男黨員34人,女黨員9人。 團員126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基礎設施薄弱;2、人畜飲水困難;3、村組公路狹窄,交通不便。。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穩糧優煙強基礎,發展畜牧增收入。根據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和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到二0二0年,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任務是: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二00八年翻一番,消費水平大幅提升,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農民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推進,農村文化進一步繁榮,農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落實,農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農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更加健全,農村社會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