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拼音:chéng、zhěng)是現代漢語通用字,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丞”是“拯”的古字,其字形像人用雙手把陷入陷阱的人拉上來。“丞”本意即為拯救,讀zhěng。由拯救引申,“丞”可表示幫助、輔佐。又由輔佐引申指輔助的官吏,這是“丞”字後來的含義。讀chéng。古代中國中央和地方長官的輔助官員多稱“丞”,秦始置,他們一般是副職,如大理寺丞、府丞、縣丞等。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丞
- 拼音:chéng、zhěng
- 注音:ㄔㄥˊ、ㄓㄥˇ
- 部首:一
- 五筆:BIGF
- 筆畫數:6
- 筆順:フ亅フノ㇏一
- 倉頡:NEM
- 鄭碼:XKA
- 統一碼:4E1E
- 平水韻:下平十蒸
- 四角碼:17109
- 字級:通用字;二級字
- 規範漢字編號:3641
- 異體:㞼、𢌼
字源解說
![演變流程圖 演變流程圖](/img/8/67c/nBnauYWNlRWY0YGNyIDZ2YTMlRjNjR2N2EGZwQmNkNTZllTN3kjNyQ2MwU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詳細解釋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chéng | 名詞 | 古代輔助的官吏;副職。 | minister | 《莊子·知北游》: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 | 府丞;縣丞 |
古代輔助帝王的最高官吏。 | minister | 《尚書大傳》卷二: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 | 丞相 | ||
動詞 | 〈文言〉輔佐;輔助。 | assist | 《漢書·佞幸傳·淳于長》:長侍病,晨夜扶丞左右,甚有甥舅之恩。 | 丞弼;丞輔 | |
〈文言〉通“承”。秉承 | |||||
〈文言〉沉沒。 | 《廣雅·釋詁一》:丞,沒也。 | ||||
通“烝(蒸)”。升發。 | 《管子‧內業》:得道之人,理丞而屯泄,匈中無敗。 | ||||
zhěng | 動詞 | 〈文言〉拯救。後作“拯”。 | 揚雄《羽獵賦》:丞民乎農桑。李善註:“《聲類》曰:‘丞亦拯字也。’” | ||
Shèng | 名詞 | 古縣名。 | 《集韻·證韻》:丞,縣名。在近州。 | ||
zhēng | 非語素,無詞性 | 【丞陽】也作“承陽”。古縣名。 | 《集韻·蒸韻》:“承,承陽,縣名。在長沙。或作丞。 | ||
參考資料 |
常用詞組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廣韻
![]() | ![]() | ![]() |
《說文解字》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康熙字典》書影 |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img/2/0ed/nBnaukjZyYWMwgTY5kDOiRjM0UGZwUmZ3MmMwgDM3AjZyUWOmdzNyYDZ2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動畫 書寫演示動畫](/img/5/a68/nBnauYWM5UGZ4MzNzAjNmBTO3QzYzIWNmFDO5cTMlFzYmZ2Y2IjM4kTYyQ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書法欣賞
音韻參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等 | 四呼 | 韻系 | 韻攝 | |
---|---|---|---|---|---|---|---|---|---|---|---|
廣韻 | 承 | 署陵 | 常 | 蒸 | 下平十六蒸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蒸 | 曾 | |
丞 | 常證 | 常 | 蒸 | 去四十七證 | 去聲 | 三等 | 開口 | 蒸 | 曾 | ||
中原音韻 | 澄 | 穿 | 庚青齊 | 庚青 | 陽平 | 齊齒呼 | |||||
洪武正韻 | 成 | 時征 | 十八庚 | 庚 | 平聲 | ||||||
分韻撮要 | 成 | 審 | 英 | 第七英影應益 | 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