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鄒平公新置資福院記

《丞相鄒平公新置資福院記》是唐代李德裕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丞相鄒平公新置資福院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德裕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丞相鄒平公新置資福院記
夫威鳳之炳然,非海晏則不至;卿雲之藹然,非氣和則不出。故君子藏器抱璞,含忠毓德,不遭遇其時,則光名不曄。是以乾木之退也,高於千乘君,曼容之仕也,止於六百石。先僕射佩虎符而知足,視蟬冕而蔑如,由斯志矣。先僕射苞文武之道,有清直之德,良玉美潤,徒蓄寶於荊岑,喬木幽深,不呈材於廊廟,知者所以嘆息也。丞相鄒平公锺是餘慶,為唐寶臣。公天挺奇表,角犀特秀,居五嶽也,稟太華削成之狀,方四時也,得清秋爽朗之氣,森予戟以耀穎,粲圭璋而洞照,蓋人之桀歟。憲宗皇帝以神武之姿,墾除菑害,睿慮澹以泉默,英威赫而電斷,奇權秘計,皆中詔決之,參宸算者,惟公與二三髦士,揣摩潤色,繄公稱首。既平淮夷,盪齊寇,四罪鹹服,八表晏然,雖則武力之拘原,亦由謀臣之決策。洎今上之宅憂也,袞龍未襲,向明未位,召公於東宮含春殿,歔欷前席,付以大柄。公乃請偃武論道,與天下休息。上若涉水而得舟楫,馭馬而有銜轡,始拜言以命咎,即其時而相說。君臣之遇,古無儔也。公之為政,貞以制動,平以稱物,其志在於識相體,宏簡易而已。嘗以為用京房之法,則煩碎而亂理,聽嗇夫之辨,則捷給而傷化,由是遵坦夷之路,窒邪枉之門,不勤人以務遠,恥竭澤以言利。矧夫洞虛明之境,應必以誠,端不言之蹊,孰不歸我,故奉聖者稱公為良相焉。公之趨丹,侍紫垣,名冠近臣,寵加贈典,先僕射自珥貂而升左揆,先夫人由趙郡而啟大國,金印石窌,當代榮之。
建中初,先僕射以柱下史參梓潼軍計,典昌榮二部。益部之內,有林居一廛,庾氏誅茅,始傷於寄寓,仲長樹果,終見於繁蔚。公年才佩觿,志拾青紫,方覃思於經籍,未馳騖於文章,游焉息焉,必在於是。及锺家難,乃入為官。暨韋太尉鎮是邦也,公釋從事,在賓幄之間。逮茲抗戎旌,佩相印,曾未一紀,繼為三公。下車逾月,訪於舊館,邵伯之樹未剪,武侯之廬猶在,於公邑里,遂見高車,龍驤門閎,竟容長戟。公瞻構灑泣,循陔永思,以為征壞壁者,夫子之居尚毀,固朽宅者,如來之乘斯遠,孰若歸於淨土,環以香林,乃購之於官,以為精舍,又以桑門之上首者七人居之,所以證迷途而資夙植也。殿堂層立,軒房四柱,熔金作繪,仿佛諸天。況乎蜀山蔥蒨,下臨於雉堞,錦江明滅,近繚於郊,紅樹倚檻,青蕖傍砌,海雛乍來,靈草長秀。彼之聽和音者,不惟於寂慮,聞異香者,自入於禪薰。公之孝思,永代作則,豈止何充之宅,獨入檀那,將與文公之堂,俱為不朽。某藐焉孤生,流落於代,辱公感舊,遂不見遺,爰自內庭升台司,居視草之列,二三年間,位階先達,由是議人倫者歸公之盛德。不陪密坐,驟變寒暑,迂懸榻之念,忝授簡之思。且嘗典綸綍,獲備官寮,報德不讓,懼斯文之闕焉。長慶二年十月二十三日,朝議大夫御史中丞上柱國贊皇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李德裕撰。

作者簡介

李德裕(787—849)唐文學家。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歷任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兵部尚書等職。又先後出任劍南、西川、淮南等地節度使。後遭李宗閔、牛僧孺集團打擊,被貶崖州,卒於崖州司戶參軍任所。工詩文、書法,貶黜嶺南時詩較有名。著作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