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文化景觀——保護和管理手冊》是一本2021年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遺產文化景觀——保護和管理手冊
- 作者:[美] 諾拉•米切爾、[德] 羅希蒂爾德•羅斯勒、[法] 皮埃爾•特里科
- 出版社:南開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ISBN:9787310060269
《世界遺產文化景觀——保護和管理手冊》是一本2021年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世界遺產文化景觀——保護和管理手冊》是一本2021年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Patrimonio Mundial) [38] [39]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簡稱,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 [33] [35],分為世界文化遺產(含文化景觀)、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類。
文化景觀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國聖菲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時提出並納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這樣一來,世界遺產即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與文化複合遺產和文化景觀。文化景觀代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第一條所表述的“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類型 一般來說,文化...
文化景觀類世界文化遺產是屬於文化遺產的範疇,代表《世界遺產公約》第1條所表述的“自然與人類的共同作品'是1992年12月在美國聖菲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6屆會議上被採納,從1993年開始實施的。世界遺產諮詢委員會將其細分為3個不同的類型:①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造的景觀;②有機進化景觀;③關聯性...
世界文化遺產,是一項由聯合國發起、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為目的。 世界文化遺產屬於世界遺產範疇,是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最高等級。 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等非政府組織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力組織,參與世界遺產的甄選、管理與...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與文化景觀遺產全記錄》是一本2022年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和文化景觀遺產是全球性的具有突出價值、為人類罕見、無法替代的文化財富,是中華優秀文化遺產中的極品。迄今為止,中國文化遺產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有37項(含5項文化景觀),在世界範圍內名列前茅。本書...
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86年,中國開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遺產項目。1999 年10月29日,中國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 截至2021年7月25日,中國在世界遺產名錄中的遺產數量排名第一位 [68]。2023年9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5屆擴大會議上,審議通過...
1961年3月4日,雲岡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雲岡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截至2023年12月8日,雲岡石窟景區年度遊客人數突破300萬人次,門票收入突破2億元。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占地面積31.7平方千米,為人文景觀。現存2345座佛龕,10萬餘尊...
《世界遺產(文化景觀)地——廬山》是201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黎秀、歐陽懷龍。內容簡介 廬山是被聯合國教科文世界遺產委員會組織批覆的“世界文化景觀”旅遊地。本書比較全面地介紹廬山的形成過程及豐富的文化背景,分析研究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旅遊開發與科學保護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今後可持續發展中可...
《走進文化景觀遺產的世界》是2010年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單霽翔。本書共分五章,內容包括:文化景觀遺產的提出與定義;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理論探索;文化景觀遺產的類別與特徵;當前文化景觀遺產面臨的挑戰;保護文化景觀遺產的若干途徑。內容簡介 本書考察了世界文化景觀遺產研究前沿問題,開創性地提出了八種...
該遺產由四個保護區組成: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九曲溪生態保護區、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即自然與文化景觀保護區)和古漢城遺址保護區。武夷山屬亞熱帶季風季候,擁有眾多的清泉、飛瀑、山澗、溪流和多樣性基本完整的林帶,是中國亞熱帶森林和中國南部雨林多樣性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例證;並且對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具有...
世界遺產含義 自然景觀。狹義的世界遺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廣義概念,根據形態和性質,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記憶遺產、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景觀遺產。世界遺產一 克久拉霍古蹟 印度的性愛...
它曾被自然保護國際選定為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被全球環境保護組織確定為全球200個生態區之一。三清山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中國江西三清山國家公園的遺產價值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其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區域內展示了獨特的花崗岩石柱與山峰,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
1961年3月4日,雲岡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雲岡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截至2023年12月8日,雲岡石窟景區年度遊客人數突破300萬人次,門票收入突破2億元。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占地面積31.7平方千米,為人文景觀。現存2345座佛龕,10萬餘尊...
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理論探索、文化景觀遺產的類別與特徵、當前文化景觀遺產面臨的挑戰、保護文化景觀遺產的若干途徑。圖書目錄 第一章 文化景觀遺產的提出與定義 第二章 文化景觀遺產保護的理論探索 第三章 文化景觀遺產的類別與特徵 第四章 當前文化景觀遺產面臨的挑戰 第五章 保護文化景觀遺產的若干途徑 ...
該遺產由四個保護區組成: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九曲溪生態保護區、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即自然與文化景觀保護區)和古漢城遺址保護區。 [54] 武夷山屬亞熱帶季風季候, [80]擁有眾多的清泉、飛瀑、山澗、溪流和多樣性基本完整的林帶,是中國亞熱帶森林和中國南部雨林多樣性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例證;並且對於生物...
中國文化遺產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為保護保存在中國境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歷史遺址、藝術形式而啟動的計畫。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四川都江堰、陝西兵馬俑、山東泰山、北京故宮等。截止至2019年7月,中國已有55項世界文化、景觀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2項、世界文化景觀遺產5項、世界...
太湖風景名勝區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島嶼的山水景觀為特色,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天然湖泊風景區,位於長江三角洲中部。太湖風景名勝區景區規劃區面積3091平方公里,其中景區面積約888平方公里,包括太湖水面約529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2203平方公里,由蘇州市的木瀆、石湖、光福、東山、西山、甪直、同里景區;常熟市的虞山景區;無...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厲聲教先生曾留下著名詞篇《採桑子·西湖四詠》描寫杭州西湖四季美景。 陝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共9個詞條7895閱讀 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始皇陵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
遴選依據標準(iii):至少從12世紀開始,塑造巴厘島景觀的文化傳統是古老的三希塔卡拉那(Tri Hita Karana)哲學概念。水神廟的集會是蘇巴克景觀的水管理基礎,旨在通過一系列複雜的儀式、祭祀和藝術表演,維持與自然和精神世界的和諧關 系。評價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巴厘文化景觀占地擁有五塊水稻梯田和它們的水神廟,占地...
黃龍風景名勝區,簡稱黃龍景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是中國唯一保護完好的高原濕地,在一條由南向北逐漸隆起的山脊上。黃龍風景名勝區面積700平方千米,與九寨溝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黃龍風景名勝區核心區域點綴著三千多個彩池。以結構奇巧、色彩豐艷的地表鈣華景觀為主景,由黃龍溝、丹雲峽、牟尼...
獅子林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牆深宅,曲廊環抱。該園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等人文景觀。園內建築以燕譽堂為主。園內以假山疊石為主體,園外有磬錘峰、羅漢山、園內有“南山積雪”“錘峰落照”等景點。獅子林還有含暉、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獅子峰為諸峰之首。建築特色...
2011年6月24日,包含西湖十景在內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1處世界遺產 。2013年5月3日,西湖十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南宋時期,西湖十景初創。元明時期,西湖十景復興。清代,西湖十景由鼎盛的“四字景目”系列方式組成,景點增加到...
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金銀紀念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於2014年5月30日發行的一套貴金屬紀念幣。全套共8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5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金銀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並刊國名、年號。1公斤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飛來峰彌勒造像,配以靈隱寺...
就跟其它地方一樣,這裡的岩石美術只能看不能摸,嚴格禁止毀壞文化遺產。科學家揣測,1200年時,這裡謀生越來越不容易,所以阿納沙茲人便移居到里約格蘭德河與小科羅拉多河沿岸的地方,他們的後裔仍然居住在那裡。有5個印第安人部落仍然住在這一帶,他們是:霍皮族、納瓦霍族、哈瓦斯派族、波伊族和華拉派族。景觀介紹 ...
這些畫面可能是一場場莊嚴而又歡快的祭祀活動儀式的記錄,是巫術文化的遺蹟。1988年1月13日,花山岩畫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7月15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花山岩畫申遺成功填補了中國岩畫類世遺項目的空白。2024年12月27日...
遴選依據標準(ii):融藝術創作與聖方濟各的宗教啟示為一體的阿西西在世界藝術和建築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遴選依據標準(iii):阿西西的發展歷史頗為獨特,是因宗教而興盛的典型城鎮,阿西西的文化景觀、宗教建築、社會團體的構成及組織方式,無一不顯露出同翁布里亞羅馬和中世紀聖方濟各會的淵源。遴選依據...
民國28年(1939年) 路南縣政府制定、頒布《保護石林風景名勝辦法》,首次用行政法規進行石林景觀的保護。民國31年(1942年) 路南縣成立“石林公園建設委員會”。同年,路南縣石林公園建設委員會擬定出《石林公園初步建設規劃》。 [49]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路南縣人民委員會派金德有進駐石林,成立“石林公園管理所"。
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館。 [7] 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間,圓明園開始興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圓明園的擴建工程正式開始。乾隆帝繼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1860年,英法侵略者縱火焚燒圓明園,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