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根據世界各地農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特徵而劃分的類別。世界不同地區的農業,由於其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的差別,相應表現為多種多樣的類型。在有關農業類型的研究中,曾有三個學派起過較大的影響:
①由德國農史學家哈恩(E.Hahn,1856—1952)創建,經韋伯爾(L.Weibel,1888—1950)加以繼承,以生產手段和生產目標為基礎,著重從社會組織方面進行研究;
②以美國地理學家貝克爾(O.E.Baker,1883—1949)為代表,主要根據統計調查資料,著眼於農牧關係的研究;
③由美國的惠特爾西(D.S.Whitlesey,1867—1947)和瓊斯(W.D.Jones,1886—1957)創建,以農業固有屬性為主要指標,強調農業地區類別的區分,他們在《世界主要農業地區》(Major Ag-ricultural Regions of the Earth,1936年)一書中,曾根據5項指標把世界農業區分為13個類型。
1964年國際地理學會(IGU)設立了農業類型學委員會(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Typology)。曾任這一委員會主席的柯特洛維茨在《世界農業類型初步研究》(A Pre-liminary Attempt at a Typology of World Agri-culture,1972)中,又根據社會與所有制、組織管理及技術、生產等3個方面的20個參數得出27個類型,經整理合併後又歸結為原始農業、小農農業、大地產農業、面向市場的農業和社會化農業等5類,使這一研究更加深化。
具體類型
關於世界農業類型的具體劃分,經特里瓦撒(G.T.Trewartha)及魯賓遜(B.H.Robinson)、哈蒙德(E.H.Harmond)等修正後的“惠特爾西方案”從13個歸併為9個類型:
| | 原始的自給農業(rudimental subsistence farming) |
集約的自給農業(intensive subsistence farming),分為旱地及水田兩類 | 地中海式農業(mediterranean agriculture),原指地中海沿岸適應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濕多雨氣候特點的農業 | 商業的穀物農業(commercial grain farming),這一類型地區有部分穀物農場又和畜牧業相結合,稱為混合農業 |
農牧混合農業(livestock and crop farming),包括商業性和自給性兩種 | 商業的制酪農業(commercial dairy farming) | 商業的專業化農業(commercial specialized agricul-ture) |
以上類型散布於世界各地,經營上也各具特點,有以種植甘蔗、橡膠、茶、可可、香蕉、棉花、麻等單一作物為主的種植園,也有以生產花卉、蔬菜、葡萄等供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園藝作物為主的集中產區。
術語出處
地理區劃與規劃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