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為你展開一幅關於世界航空母艦的全景圖。作為國內唯一一本收羅進世界歷史上全部航母的書籍,本書以世界各國從古到今擁有的各艘具體航母做編排,對每一艘單艦都提供高清圖片。同時,雖因“全”而壓縮了文字量,但每一艘航母的戰史、性能你將都能找到,因為本書還是一本提煉出所有單艦關鍵特性的清晰手冊。
基本介紹
- 外文名:The Aircraft Carrier In The World
- 書名:世界航空母艦全覽
- 作者:王子午 許濤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706813
- 出版社:中國長安出版社
- 頁數:286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唯一收羅歷史全部航母的書籍
★戰史、性能、樣貌,收錄單艦的方方面面
★贈送《坦克世界》二戰雄師禮包:銀幣×10萬、手動滅火器×10、小急救箱×10、小急救包×10、偽裝網×1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美國 “蘭利”號
“列剋星敦”級
“突擊者”號
“約克城”級
“黃蜂”號
“埃塞克斯”級
“獨立”級
“塞班”級
“長島”級護航航母
“衝鋒者”號護航航母
“博格”級護航航母
“桑加蒙”級護航航母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
“科芒斯曼特灣”級護航航母
內湖訓練航母
“中途島”級
“合眾國”號
“福萊斯特”級
“小鷹”級
“企業”號
“尼米茲”級
“福特”級
第二章加拿大
“勇士”號(“巨人”級)
“壯麗”號與“邦納文徹”號(“莊嚴”級)
第三章英國
“百眼巨人”號
“光榮”級
“鷹”號
“競技神”號
“皇家方舟”號
“光輝”級
“獨角獸”號
1942年型輕型航空母艦
“大膽”號護航航母
“射手”號護航航母
“復仇者”級護航航母
“攻擊者”級護航航母
“統治者”級護航航母
“活躍”號護航航母
“奈拉納”級護航航母
“比勒陀利亞城堡”號護航航母
商船航母
“大膽”級/“鷹”級
“馬爾他”級
“人馬座”級
“無敵”級
“伊莉莎白女王”級
第四章法國
“貝亞恩”號
“霞飛”級
“狄克斯莫德”號(“復仇者”級)
“阿羅芒什”號(“巨人”級)
“拉法葉特”號與“貝勞森林”號(“獨立”級)
“克萊蒙梭”級
“戴高樂”號
第五章荷蘭
“卡爾·杜爾曼”號(“奈拉納”級)
“卡爾·杜爾曼”號(“巨人”級)
第六章德國
航空母艦I號
“齊柏林伯爵”級
“威悉河”號
輔助航母計畫
第七章阿根廷
“獨立”號與“五月二十五日”號(“巨人”級)
第八章澳大利亞
“悉尼”號和“墨爾本”號(“莊嚴”級)
“復仇”號(“巨人”級)
第九章日本
“鳳翔”號
“赤城”號與“加賀”號
“龍驤”號
“蒼龍”級
“翔鶴”級
“祥鳳”級
“飛鷹”級
“千歲”級
“大鳳”級
“大鷹”級
“龍鳳”號
“海鷹”號
“神鷹”號
“雲龍”級
“信濃”號
“伊吹”號
TL型護航航母
陸軍航母
第十章義大利
“蒼鷹”號
“鷂鷹”號
“加里波第”號
“加富爾”號
第十一章巴西
“米勒斯·吉拿斯”號(“巨人”級)
“聖保羅”號(“克萊蒙梭”級)
第十二章西班牙
“迷宮”號(“獨立”級)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
“胡安·卡洛斯”號
第十三章蘇聯/俄羅斯
“莫斯科”級
“基輔”級
“庫茲涅佐夫”級
“烏里揚諾夫斯克”級
第十四章印度
“維克蘭”號(“莊嚴”級)
“維拉特”號(“人馬座”級)
“維克拉姆帝亞”號
“維克蘭”級
第十五章泰國
“查克里·納呂貝特”號
第十六章中國
“遼寧”號
結語—駛向何方的航空母艦海上霸王的誕生與發展
後記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馬島戰爭的經驗事實上並不能被套用到所有航空母艦上。我們必須始終記得,英國海軍帶到南太平洋上的兩艘航空母艦隻能搭載“海鷂”式戰鬥機和直升機,無法搭載像E-2“鷹眼”那種高性能預警機,因此搜尋和預警能力十分有限,沒能及時發現對方攻擊機和反艦飛彈並不令人意外。與之相比,美國那些超級航母如果遭遇相同情況,可能結果便會有所不同了。後者除擁有遠為完善的預警體系以外,更搭載了擁有極強截擊能力的F-14戰鬥機,在發現對方幾率更大的同時,也可以比只有“海鷂”戰鬥機的英國人更快、更有效地攔截對方。雖然F-14戰鬥機和AIM-54“不死鳥”遠程飛彈的組合今日已經完全退役,但搭載AIM-120先進中距空空飛彈的F/A-18F“超級大黃蜂”在E-2預警機配合下依舊擁有著其餘各國無法企及的艦載防空能力。雖然懷疑論者依舊可以辯稱,動輒射程達數百公里的蘇聯反艦飛彈性能遠比“飛魚”更為優秀。但無論何種飛彈,在進入射程之前,都需要由轟炸機或者軍艦搭載。在冷戰時期,F-14戰鬥機和AIM-54飛彈的組合便是由於蘇聯轟炸機的威脅而誕生。對於AIM-54和AIM-120飛彈而言,那些搭載了笨重飛彈的轟炸機或攻擊機無疑是極好的攻擊目標。同時,著重反艦能力的蘇聯巡洋艦/驅逐艦相對缺乏足夠的防空自衛能力,也很容易成為作戰半徑上千公里的美國戰鬥攻擊機的打擊目標。
當然,即使航空母艦有著足夠強大的生存能力,如果它們對於一個國家或者一支海軍而言毫無必要的話,那么航空母艦也將失去存在意義。事實上,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議甚至要比關於生存能力的爭議更小。對於像美國一樣,在海外擁有巨大利益,同時維持著各地去權力平衡的國家,航空母艦和陸戰隊是他們手中最重要的軍事力量。在制空權統治著戰場的今天,迅速在戰場或衝突地區附近部署作戰飛機無疑是重中之重。空軍雖然擁有更多飛機,也能夠在戰爭中承擔更多任務,但今日那些高科技打造而成的飛機卻已經無法像二戰時一樣迅速部署到一乾簡易機場上了,只有在經過較長時間準備後才能夠完成兵力的集中。此時,航空母艦便是增強本方航空力量的最迅速選擇。而在太平洋上,無論是對琉球、關島發動進攻,還是據守島嶼,情況事實上都與太平洋戰爭相差不多,所不同的只是技術升級而已。利用航空母艦和岸基作戰飛機之間構成的航空走廊切斷對方防空網和航空網,依舊是突破對方防線的最合理手段。
當然,以上討論只能限於大型航空母艦甚至超級航空母艦範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至今,只有美國海軍依然擁有如此運用航空母艦的能力。即使是法國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都很難具有如此完善的生存能力,只能擔任法國航空兵力的急先鋒,並無應付一場全面戰爭的能力。至於那些根據制海艦概念設計建造,只能搭載短距起飛/垂直降落飛機的輕型航母,其意義更多的在於反潛行動。只有在強度極低的一些小規模地區衝突中,這些航母才能發揮更多的作戰價值,不過這對於使用它們的國家而言也已經足夠了。若從技術和成本方面而論,這些輕型航母甚至要比一艘先進驅逐艦更為廉價,完全能夠被更多國家所接受。除此以外,一些大國海軍退役航母也已經為小國所使用著,其作用與新艦輕型航母相似,但其中一些擁有彈射器的航母戰鬥力無疑要更強一些。
在未來10至20年中,英國將會重新裝備大型航空母艦,中國則有可能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大航母國家,印度人在印度洋和中國南海也似乎躍躍欲試。世界政治、經濟重心已經毫無疑問地由大西洋轉移到了太平洋。一戰、二戰之前的軍備競賽已經不可能再度重演,以戰略收縮掩護經濟重組的美國是否能夠,或何時能夠重新恢復20世紀90年代的輝煌難以預料,亞洲和美洲是否會再一次走向對立?而在這種環境下,兩個大洲的航空母艦又將演奏出什麼樣的樂章?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序言
1910年11月14日,美國,停泊中的“伯明罕”號巡洋艦前甲板上搭起了一塊奇怪的甲板。這塊甲板被搭建在炮塔上方,甲板上幾乎空無一物。幾小時後,尤金·伊利駕駛著一架簡陋的雙翼機從這塊甲板上騰空而起,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位駕駛飛機從戰艦上起飛的飛行員。而在大部分軍事歷史著作中,航空母艦的歷史正是在這一天,寫下了第一個字元。1911年1月18日,尤金·伊利又在“賓夕法尼亞”號裝甲巡洋艦搭建的另一塊甲板上完成了著艦實驗。一年之後,大洋彼岸的英國海軍也在“海伯尼亞”號巡洋艦上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不過雖然這幾次試驗已經證明通過滑跑起飛、降落的飛機是可以在軍艦上起降的,但無論如何,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些作業還十分危險,實用性也不高。
另一方面,英國、德國、美國、日本等海軍強國在一戰前迎來了激烈的造艦競賽。在大批建造戰列艦的同時,雖然各國也建造了不少的巡洋艦,甚至專門創造出了戰列巡洋艦作為最強大的艦隊偵察力量。但各國海軍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重要事實是,艦隊偵察能力的提升速度,遠遠跟不上戰鬥力提升的速度。即使擁有數艘戰列巡洋艦掩護,作為艦隊偵察前衛的輕巡洋艦以及驅逐艦/雷擊艦也還是很容易與對方的前衛糾纏在一起。再加上此時一艘戰艦的觀測距離最多也只有目力所限的50公里範圍,海戰中雙方艦隊擦身而過而無法發現對方的情況屢見不鮮(這一點即使是二戰時也還是多次出現),而一旦遭遇天氣不良的情況,那簡直是無法戰鬥了。
在雷達誕生之前,肉眼是唯一的觀測手段,而為了延伸肉眼的觀測範圍,各國海軍都曾試驗過艦載氣球甚至載人風箏,但由於此二者必須系留在軍艦上,事實上能夠擴大的觀測範圍也並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新生的飛機便成為了各大海軍所矚目之物。而在滑跑起降實用化之前,各國最初對水上飛機有著更大的興趣。1911年,法國人首先在魚雷艇供應艦“閃電”號上試驗了“鴨”式水上飛機。不久之後,英國海軍將“競技神”號防護巡洋艦改造成了專用的水機母艦,而到了1914年,英國人甚至全新建造了一艘 “皇家方舟”號水機母艦,該艦也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艘作為專用飛機搭載艦開工的船隻。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海軍改裝的“若宮”號水機母艦還曾利用搭載的水上飛機轟炸了德軍在青島的防禦工事,成為了海軍歷史上的首次空襲行動。此後,水機母艦和水上飛機在觀測和偵察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1916年的日德蘭大海戰中,英國艦隊還曾試圖利用水機母艦上搭載的飛機尋找德國主力艦隊所在,但卻無果而終。
雖然水上飛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嶄露頭角,但以英國、日本和美國為首的海軍強國還是已經逐漸認清,這些帶有龐大浮筒的飛機在性能方面局限性過大,完全無法與岸基作戰飛機抗衡的事實。因此到了一戰末期,英國人便開始尋求在軍艦上搭載滑跑起降飛機的方法,而這無可避免地便要考慮到如何在軍艦上安裝巨大的飛行甲板的問題。在經過幾次不成功的試驗後,英國人在1918年終於利用一艘油輪改造出了擁有全通式飛行甲板的“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自此,全通式飛行甲板便成為了之後近百年間航空母艦的最基本配置。在那之後,日本建造了“鳳翔”號航空母艦,美國用運煤船改裝出了“蘭利”號航空母艦,英國也在完成了數艘改裝航母之後建造了“競技神”號,各自開始探尋自己的海軍航空之路。
不過到此時為止,各大海軍強國並沒有將航空母艦視為舉足輕重的力量。與各國在一戰末期至20世紀20年代初開工的大批戰列艦、戰列巡洋艦相比,航空母艦在這些艨艟巨艦之間並不起眼。而真正使航空母艦時來運轉的,卻是一個人為事件。1922年,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五大海軍強國共同簽訂了《華盛頓條約》。出於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共同原因,五國同意在十年內完全停止建造排水量在10000噸以上,主炮口徑在203毫米以上的主力艦,同時對於各國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的總噸位也做出了嚴格限制。對於各國的政治家和經濟學者們而言,條約的簽訂無疑是一個利好訊息。但與此同時,海軍將領們卻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在主力艦隊只能維持現有規模的情況下,如何儘可能提升海軍整體戰鬥力?其答案只有兩個,即以萬噸級巡洋艦為代表的輔助艦艇和海軍航空兵。
所幸,條約同時還規定英國、美國、日本可以將兩艘未完工的主力艦改造成航空母艦,法國和義大利也可以各自改造一艘。在英國方面,由於占用排水量過大,他們並沒有選擇去改造“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而是選擇將“暴怒”級大型巡洋艦改造為航空母艦,法國人則選擇改造航速緩慢的“貝亞恩”號戰列艦,義大利人甚至根本沒有對此事提起興趣。與前三者相比,日本和美國走上了一條並不相同的路,兩國分別以各自的未成戰列巡洋艦、高速戰列艦為基礎改造出了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初最大型,也最為強大的“赤城”號、“加賀”號以及“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以這3艘大型航母為基礎,兩國得以在歷次演習中不斷探尋、磨練航空艦隊的使用之道。
在最初,任何一個國家,都只是將航空母艦視為主力艦的輔助力量,其搭載的飛機只能擔負一定的偵察和炮術觀測任務,艦載攻擊機至多也只能起到騷擾作用。對於20年代和30年代初的艦載機而言,這些觀點並沒有錯。在英國海軍中,航空母艦將伴隨主力艦一同行動,在巡航時負責遠距離偵察,在炮戰中負責炮術觀測。在日本和美國海軍中,高速航空母艦取代了戰列巡洋艦的任務,它們將與萬噸級巡洋艦一同組成前衛艦隊,執行戰略性的偵察任務,可能與對方巡洋艦近距離遭遇也正是為何兩國的大型航母安裝了大量200至203毫米艦炮的原因。至於法國海軍,則始終沒有對航空母艦形成固定性概念,“貝亞恩”號始終只是一艘試驗艦。
隨著30年代中期艦載機技術的大幅進步,日本和美國航母都開始裝備高性能單翼機。在經驗老道的飛行員手中,這些飛機的威力並不亞於戰列艦的巨炮,這使兩國均意識到航空母艦已經不再是曾經的吳下阿蒙了。即使是最保守的海軍將領也不得不承認,航空母艦現在已經成為了戰列艦、戰列巡洋艦以外攻擊力最強、地位也最為重要的戰艦。因此在兩國之間戰雲密布之時,雙方也都拼盡全力去開工新的航母。不過日美兩國之間的工業規模不可同日而語,美國在1940年一年間便下達了11艘大型航母的訂單,而日本在同時僅決定開工4艘航母。當1943年美國海軍不斷接收新銳大型航母和高速輕型航母的同時,日本海軍卻僅能依靠一批改裝航母聊以自慰。
與此同時,雖然大西洋的海軍航空兵發展始終波瀾不驚,但若非遭到英國艦載機空襲,號稱不沉戰艦的“俾斯麥”號也不會在首次戰鬥中便命喪大西洋。而當1940年11月從“光輝”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一小批魚雷機在塔蘭托港沉傷3艘義大利戰列艦的戰報傳到太平洋方向時,更是令日美雙方都為之驚愕。不過,真正使航空母艦聲名大噪的,卻還是1941年12月7日的珍珠港事件。在那一天,日本海軍集中了全部6艘艦隊航空母艦,對美國太平洋艦隊母港,夏威夷的瓦胡島狂轟濫炸,使整個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部隊全軍覆沒!不過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正如同20年代早期日本海軍的作戰概念一樣,航空母艦就像戰列巡洋艦一樣被派往南洋各地,支援各地的進攻作戰。而對美國人而言,戰列艦部隊的解體更是直接使航空母艦成為了他們所能倚重的唯一打擊力量,幾艘航空母艦也如同一戰時期的戰列巡洋艦一般東奔西走,對日軍海外基地進行奇襲。
在1942年5月和6月的珊瑚海海戰以及中途島海戰之後,全世界都不得不承認航空母艦已經是毋庸置疑的海上霸主了。在損失掉全部4艘大型航母之後,面對著區區兩艘美國快速航空母艦,總計擁有7艘戰列艦的強大日本艦隊對中途島束手無策,只能灰溜溜地返回日本,甚至還在返程時丟掉了一艘重巡洋艦。從那時起,戰列艦與航空母艦的位置直接掉轉了過來。航空母艦不再是艦隊前衛,而快速戰列艦反而成為了前衛,擔負著保護航空母艦這一“主力艦”的任務。在美國航母遮天蔽日的艦載機籠罩下,即使強大如“武藏”號、“大和”號,也難逃被擊沉的厄運。曾經在大西洋肆虐的德國潛艇也在商船改造的護航航母面前無處藏身,甚至連上浮充電都變得危險重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顯神威之後,剛剛確立霸主地位的航空母艦卻突然遭遇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當西方世界的對手從德國、日本變為蘇聯之後,對航空母艦的主要威脅也不再是日本的航空母艦和岸基航空兵,而變成了蘇聯人那些搭載著戰術核彈頭的超級反艦飛彈以及潛射魚雷。在核武器面前,似乎除潛艇以外的任何軍艦都顯得那么不堪一擊。而在冷戰初期,受制於艦載機的尺寸,航空母艦又無法攜帶核武器執行戰略轟炸任務。而噴氣式艦載機的誕生也使所有戰前和戰時建造的航空母艦一夜之間便過時了。在二戰三個航空母艦主要使用國中,日本作為戰敗國被剝奪了擁有航空母艦的權力,英國財政在戰後近30年間都始終遊走在崩潰邊緣,除陸續完工了少數二戰時便已經開工的航母以外,他們只能對老艦進行改裝,勉強支撐著帝國的門面,只有美國海軍最終成功打破了核武時代的航母困局。
伴隨著戰爭的局部化以及核武器小型化,美國人認識到航空母艦不僅不會被淘汰,而且正在成為一個全球性軍事力量不可或缺的核心戰鬥力,其地位是與戰略核力量同等,有時甚至還要更高。如果沒有大型航空母艦,一個國家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危機爆發的第一時間做出強有力的反應。自二戰結束後,一艘接一艘的核動力超級航空母艦走下了船台,幾乎每一艘美國航母在竣工時都能成為當時世界最大戰艦。它們搭載著甚至比空軍戰鬥機還要先進的艦載機,游弋在世界每個危機地區,向整個世界宣示著美國已經成為海洋的主宰。如果說冷戰時代蘇聯軍隊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是由坦克鋼鐵洪流以及秘密核武基地組成的,那么另一方美國軍隊的印象便是由超級航空母艦以及龐大的戰略空軍組成的。航空母艦的發展完全變成了美國人獨領風騷,其餘國家苦苦支撐的局面。
直到冷戰結束後,美國航母獨大的局面仍然幾乎沒有任何改變。昔日的大英帝國甚至已經沒有一艘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母了。在10艘“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的籠罩下,大洋仍是美國的囊中之物。只有當另一個同等強大,或至少如同二戰前的日本一樣能夠擁有數艘大型航母的國家誕生之時,美國的海權才會重新受到挑戰。
航空母艦的技術特點
如果從航空母艦的英文Aircraft Carrier來看,顧名思義,航空母艦便是搭載飛機的軍艦。與巡洋艦、戰列艦等炮戰艦艇或後來的飛彈巡洋艦、飛彈驅逐艦之間的區別自不用說,但搭載飛機的軍艦便全是航空母艦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除航空母艦以外,水機母艦、直升機母艦、兩棲攻擊艦以及飛機運輸艦都可以搭載飛機或其他航空器,其中大部分還可以利用飛機進行戰鬥。那我們又如何才能將航空母艦從如此眾多的“飛機搭載艦”中區別出來呢?
航空母艦,與其他飛機搭載艦的區別首先便在於艦載機類型不同。航空母艦所主要搭載的,均為滑跑起降或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固定翼作戰飛機。水機母艦所搭載的是裝備浮筒,利用自身動力從海面起飛或利用彈射器彈射器飛,任務完成後在水面降落的水上飛機。直升機母艦搭載者自然是以旋翼作為動力和升力來源的直升機。作為特例的是,兩棲攻擊艦通常雖然也能夠搭載短距起飛/垂直降落的戰鬥機,但它們卻並不以航空戰作為主要任務。更重要的是,兩棲攻擊艦通常還在艦體深處擁有一個龐大的貨艙,可以搭載大批地面戰鬥車輛和人員,甚至可以直接從艦尾派出登入艇執行登入任務。在美國軍隊中,雖然兩棲攻擊艦隸屬於海軍,但實際指揮權卻是由陸戰隊掌握的,後者同時也是兩棲攻擊艦的主要運載對象。
除搭載機不同以外,航空母艦又有著什麼樣的技術特徵呢?首先,幾乎自航空母艦誕生之日起,全通式飛行甲板便成為了航空母艦的標準配置。而與之相比,水機母艦通常並沒有飛行甲板,只有一塊用來為水上飛機整備的航空作業甲板,直升機母艦雖然擁有飛行甲板,但卻並非一定是全通式的,如法國的“聖女貞德”號、蘇聯的“莫斯科”級便只是在艦尾開闢甲板。雖然也有如同日本的“日向”號一樣擁有全通甲板的直升機母艦,但從設計上講,這些母艦通常與搭載短距起飛/垂直降落飛機的輕型航母區別較為模糊,一部分艦艇甚至可以直接搭載固定翼飛機。在飛行甲板下方,航空母艦均擁有機庫和用來將飛機從機庫提升至飛行甲板的升降機,飛行甲板上通常還會擁有一個島式上層建築(一些小型航母和早期航母沒有裝備艦島)。與巡洋艦、戰列艦相比,航空母艦最大的特點自然是以飛機作為主要作戰手段。但在誕生早期,有些航空母艦也裝備了中口徑火炮,但其目的通常只是自衛,而並非主要作戰手段。
自然,作為航空母艦,飛行甲板便是其最為重要的設施。在長達百年的航空母艦歷史中,飛行甲板的變遷通常也標誌著航空母艦在技戰術方面演變的過程,因此其演變過程也值得專門著墨。人類歷史上最初的飛行甲板,無疑就是“伯明罕”號和“賓夕法尼亞”號兩艘巡洋艦炮塔上方臨時架設的平台。而類似的臨時平台方案,事實上也在航母誕生前的實驗中多次出現。至英國人對“暴怒”級巡洋艦進行航空化改造時,還曾試驗過在整個甲板上方搭建與艦長几乎相當的平台,由艦體中部的上層建築將“飛行甲板”自然地分為前部起飛區和後部降落區。在實際使用中,這種布局雖然對起飛作業而言並無特別的優點或缺點,但艦橋和煙囪排煙在後部造成的亂流對於降落飛機而言無疑如同噩夢一般。而且如何在前後兩段甲板之間進行飛機循環,也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當1918年裝備著全通甲板的“百眼巨人”號改裝航母誕生時,人們立刻便認清只有全通甲板才是進行有效航空作業的唯一途徑。不過到了20年代,一種在全通甲板之上衍生而來的多層甲板布局又為英國和日本的大型航母所採用。根據這種布局,通過在艦首方向階梯狀地排列機庫開口,即可以在一艘航空母艦上布置兩條甚至三條跑道,以實現將起飛和降落作業分開進行的目的。但在事實上,這種設計無疑是過於樂觀且過於短視了。當艦載機尺寸擴大之後,這種設計便完全無法繼續再使用下去了。飛行甲板的設計方向,在20世紀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完全被全通式飛行甲板稱霸。與此同時,除少數飛行甲板面積很小的航母以外,所有航空母艦均安裝了艦島,事實證明艦島對於航海、航空以及防空指揮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當時的三大航母強國之中,除日本以外,美國和英國航母均安裝有彈射器,可以使艦載機在更短的距離內完成起飛。相比之下,日本輕型航母所能搭載的飛機就要受制於甲板面積,往往無法搭載最新式轟炸機或攻擊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噴氣機的出現對於飛行甲板又提出了全新要求。除更大的重量需要更大的甲板強度以外,噴氣機還要求航母必須裝備長度和功率都要更大的彈射器,而且發動機尾焰對甲板的燒蝕也是那些木質飛行甲板不得不面臨的巨大問題。這不僅帶來了蒸汽彈射器的全面普及,也迫使美國海軍為所有木甲板航空母艦都敷設了金屬隔熱層。同時在降落方面,噴氣機也無疑需要更長的滑跑距離和復飛空間。傳統的全通甲板在應付這些要求時顯得力不從心,倘若飛行甲板依舊沒有改進,航空母艦似乎便將走進一條不得不大幅增加艦體長度的死胡同。
所幸在20世紀50年代,英國海軍上校丹尼斯·坎貝爾創造性地提出了斜角甲板概念。根據這種概念,飛行甲板的跑道將一分為二,從艦尾向左前方斜向延伸至左舷中前部為降落跑道,艦體中部延伸至艦首則為起飛跑道。這樣一來,在不增加航空母艦長度的情況下,起飛和降落作業得以一分為二,互不干擾。如果航空母艦足夠大,斜角甲板同樣可以當做第二條起飛跑道使用,而兩條跑道之間的區域也可以用來停放飛機。如果追根溯源,事實上斜角甲板與早年的多層式飛行甲板異曲同工,其著眼點均是提高對艦體長度的利用效率,只是斜角甲板採用了更為實用的布局。但值得注意的是,斜角甲板布局削減了起飛跑道的長度,這就要求航空母艦必須擁有大功率彈射器,否則航空作業效率便將大幅下降至與普通直式全通甲板無異的程度。此外,由於向左傾斜的斜角甲板會導致艦體上部寬度遠大於水線寬度,因此對艦體的橫向穩定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斜角甲板誕生後,不但所有新式大型航母都採用了這一設計,就連不少二戰艦隊航母也有加裝。不過並非每個國家都能夠製造或者買到蒸汽彈射器,也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能力建造龐大的攻擊型航母來搭載滑跑起降飛機。對於這些次等海軍而言,英國人在20世紀60年代研製成功的“鷂”式垂直起降戰鬥機為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這種飛機在起飛時並不需要彈射器輔助,在降落時甚至完全不需要滑跑,因此對於航母噸位的要求也遠小於美國海軍那些龐大的艦載機。不過即使是這種飛機,若想在滿載狀態下起飛,也還是需要一定的滑跑距離。為縮短這一距離,曾創造出戰列艦、無畏艦以及航空母艦概念的英國人又一次顯示了為什麼過去百年的海軍史是由他們書寫的。在建造“無敵”級航空母艦時,他們又一次引入了滑躍甲板概念。在飛行甲板前端設定一段向上揚起的滑躍平台,用來增加飛機起飛滑跑時的升力,使“鷂”式或“海鷂”式戰鬥機可以僅依靠短距滑跑便獲得滿載起飛所需的全部升力。自那之後,幾乎輕型航母都選擇了滑躍甲板作為起飛作業的解決方案。甚至於裝備了斜角甲板的蘇聯“庫茲涅佐夫”級大型航母也在沒有蒸汽彈射器的情況下在艦首設定了滑躍甲板,以幫助蘇-33重型艦載戰鬥機起飛。
時至今日,大型航母採用斜角甲板配合蒸汽彈射器,輕型航母使用滑躍甲板配合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的設計幾乎已經成為了世界所有新建航母的航空作業解決方案。在此期間,雖然其餘各國也均有一些將二者結合起來的方案誕生,但除了無奈的“庫茲涅佐夫”級以外,並沒有任何一套其他方案能夠修成正果。不過有趣的是,英國即將開工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採用了一種十分奇特的設計方式。該艦在竣工時將採用滑躍甲板設計,使用F-35B型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但由於其排水量和艦型都相對較大,因此也預留了在必要時開闢斜角甲板,安裝蒸汽彈射器或電磁彈射器和攔阻索,起降滑跑起降艦載機的空間。只不過,無論是出於預算還是需求等原因,對於英國海軍未來是否會進行這種改裝,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航空母艦的分類
與巡洋艦可以分為輕巡洋艦、重巡洋艦、裝甲巡洋艦、防護巡洋艦、戰列巡洋艦等類型相同,根據艦型大小、搭載飛機類型、飛行甲板類型以及任務類型,不同航空母艦之間也可以分門別類。在航空母艦誕生早期,各國海軍對於航空母艦並沒有明確的分類方式,但隨著對於航空母艦套用方式的不斷探索,各種標準不一的分類方式也隨之誕生。下面我們便將對其中重要的類型一一說明。
超級航空母艦(Suppercarrier):顧名思義,超級航空母艦所指代者即為排水量和尺寸極為巨大、載機量也相對較多的航空母艦。雖然在航空母艦發展早期,便曾有不少在當時排水量較大的航空母艦被稱為“超級航母”。但這一詞組被用來專門特指某一種大小的航空母艦,還是要到20世紀50年代美國海軍為爭取預算而開工搭載核轟炸機的“合眾國”號航空母艦時才確定下來。在那之後,只有排水量超過60000噸甚至70000噸的航空母艦,才被稱作“超級航母”。今日,所有美國航空母艦均為超級航母,而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級服役後也可勉強算作超級航母。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依此標準日本海軍在二戰時建成的“信濃”號也可以算作超級航母,但該艦巨大的排水量只是“大和”級戰列艦的遺物,並不能反映其作為航母的戰鬥力,而且由於其建成時間遠早於“超級航母”概念誕生之時,因此通常都不會被算作超級航空母艦。
大型航空母艦(Large Aircraft Carrier/CVB):自航空母艦誕生早期,大型航空母艦這一概念便已經出現在各國海軍之間。不過隨著年代和技術環境不同,對於大型航空母艦的標準也並不相同。在20世紀30年代,兩萬噸的航空母艦便可以算作大型航母,而今日這一排水量數字卻只能算作輕型航母。因此大型航空母艦概念,代表的便是同時代中,排水量相對較大、戰鬥力較強的航空母艦。通常而言,由於改裝航母戰鬥力較差,即使排水量能夠與同時代專門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艦相當,也不會被與後者等量齊觀。由於超級航母本身也要算是大型航空母艦,因此在今日的海軍中,除美國海軍以外,俄羅斯和中國手中的“庫茲涅佐夫”級可以算是大型航母的典型代表。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之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海軍中曾專門為“中途島”級 航空母艦劃分了“大型航空母艦(CVB)”這一分類,但很快即被取消。
中型航空母艦(Medium Aircraft Carrier):事實上,在絕大部分海軍中並沒有中型航母這一概念。只是在展開某種中等尺寸航母的設計時,“中型航母”才會成為設計師們口頭用語形容航母尺寸的辭彙。不過在二戰前的日本海軍中,曾專門將標準排水量在15000噸以上,但不足20000噸的“蒼龍”級和“雲龍”級稱作中型航母。今日法國海軍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也因其排水量要比所有搭載短距起飛/垂直降落飛機的情形航母大很多,但同時又遠小於“尼米茲”級以及“庫茲涅佐夫”級而被稱為中型航母,不過這並非官方稱呼。
輕型航空母艦(Light Aircraft Carrier/CVL):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英國、日本三國均擁有輕型航空母艦,不過三國對這一分類卻有著並不相同的定義。在美國海軍中,只有由巡洋艦改裝而來的“獨立”級和“塞班”級兩種航空母艦才被稱為輕型航母。這些航母雖然載機量遠比大型航母更小,但卻有著與後者相當的航速,完全可以伴隨其左右作戰。在英國海軍中,輕型航母則用於指代戰時開工的一批排水量相對較小,航速中等的速造航母,如“巨人”級、“莊嚴”級以及“人馬座”級。而日本海軍中輕型航母的指代範圍則相當廣泛,從“鳳翔”號、“龍驤”號兩艘排水量不足一萬噸的專門建造的航母,到排水量達兩萬噸的郵輪改造航母都被包括在內。自80年代之後,除一部分“巨人”級、“莊嚴”級依舊服役於小國海軍,並依然列為輕型航母以外。絕大部分被稱為輕型航母的,都是那些排水量較小,搭載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的航母。
艦隊航空母艦(Fleet Aircraft Carrier/CV):與以上幾個按照排水量和尺寸為基礎的分類不同。艦隊航母所指代者為所有擁有中等以上航速,可以與海軍其餘艦艇組成艦隊一同作戰的航空母艦。也正因為此,其包含範圍十分廣泛,上至今日的“尼米茲”級超級母艦,下至二戰時的“獨立”級輕型航母,均可算作艦隊航空母艦。而那些航速較慢(通常而言是低於25節或23節),或因其他原因不適於編組在作戰艦隊內參與高強度作戰的航母,則一律不能算作艦隊航母。在日本海軍中,艦隊航空母艦也被稱為“正規航空母艦”。
護航航空母艦(Escort Carrier/CVE):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德國潛艇在大西洋肆意獵殺來往於大西洋兩岸的商船,英國和美國均感到有必要以航空母艦所搭載的飛機對商船隊進行掩護。苦於艦隊航空母艦數量不足,兩國只能通過將貨船或油輪改造為航空母艦來補充缺額,而這些航母就成為護航航空母艦。與艦隊航空母艦相比,雖然一部分護航航母載機量並不比輕型航母差太多,但由於直接使用了商船輪機,它們的航速都十分低劣,無法參與海戰,只能執行反潛護航或掩護登入的任務。二戰末期,日本海軍和陸軍為掩護南太平洋與日本之間的交通線,也曾改裝出了一批護航航母,但其數量很少,載機量和戰鬥力也遠不及英美同類型艦隻。
輔助航空母艦(Auxiliary Carrier):輔助航空母艦這一名稱通常僅出現在歐洲海軍國家之中,指代戰時以民船或其餘艦種快速改裝而來的航空母艦。其名稱大體來自於那些商船改造而來的輔助巡洋艦。通常而言,無論排水量幾何,戰鬥力都比較差。因此當義大利人利用郵輪改裝的“天鷹”號戰鬥力與艦隊航空母艦相當時,義大利人並不將其稱為輔助航母,而是將其視作艦隊航空母艦。
攻擊型航空母艦(Attacking Aircraft Carrier/CVA):1952年,美國海軍重新依照航空母艦所擔負的任務劃分了航母分類,將搭載戰鬥機、攻擊機等高性能艦載機,爭奪制空權、攻擊對方艦隊和地面目標的艦隊航空母艦稱為“攻擊型航空母艦”。雖然此後這個分類方式被取消,但概念卻保留了下來,並為所有北約國家所接受。不過在今天,只有裝備了斜角甲板,搭載彈射器飛/攔阻降落飛機的大中型航母才被稱為攻擊型航母。
反潛航空母艦(Anti-Submarine Warfare carrier/CVS):在劃分出攻擊型航空母艦的同時,美國海軍也將那些專門搭載固定翼反潛機和直升機,用於執行反潛任務的航空母艦改稱為反潛航母。在20世紀50年代,不少攻擊型航母和反潛航母事實上同屬“埃塞克斯”級,只是因擔負的任務不同而被劃作不同類型。除美國海軍以外,北約所有國家也均擔負著一定的海上任務,而這些國家擔負同樣任務的航母也被所有國以及美國視為反潛航母,在整個北約共同防務體系中承擔著自己的任務。
彈射器飛/攔阻降落航母(CATOBAR Carrier):依據艦載機的起降方式,彈射器飛/攔阻降落航母特指現代海軍中,如美國的“尼米茲”級、法國的“戴高樂”級等使用彈射器輔助艦載機起飛,並裝有攔阻索輔助艦載機降落的航空母艦。這些航母通常搭載高性能艦載機,戰鬥力相對較強。除攻擊型航空母艦以外,一些小國海軍,如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日”號等由二戰老艦改裝而來的航空母艦也一樣是彈射器飛/攔阻降落航母。
短距起飛/垂直降落航母(STOVL Carrier):與彈射器飛航母不同,短距起飛航空母艦並不裝備彈射器,而完全依靠航母迎風航行時的航速和飛機自身動力完成起飛。為增加升力,這類航空母艦通常會在艦首設定滑躍甲板。這類航空母艦無法搭載傳統艦載機,只能搭載“海鷂”式、AV-8B、雅克-38或F-35B等垂直起降戰鬥機。為能夠滿載起飛,在起飛時飛機會利用滑躍甲板滑跑一段距離。而在降落時,由於飛機已經消耗了大量燃料(有時還包括武器),處於輕載狀態,因此才會選擇垂直降落,以節省降落作業所占用的空間。
短距起飛/攔阻降落航母(STOBAR Carrier):在如今的海軍中,只有“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同時採用了短距起飛和攔阻降落兩種似乎並不協調的起降方式。其原因在於“庫茲涅佐夫”級並沒有裝備彈射器,蘇-33和米格-29K戰鬥機必須利用自身動力和滑躍甲板來進行起飛作業。而這兩種戰鬥機又沒有垂直或短距降落能力,降落滑跑時必須依靠攔阻索制動。在英國海軍設計“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時,短距起飛/攔阻降落方案也曾經出現過,但由於這種配置的航空作業效率很低,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飛機起飛重量,因而作罷。
核動力航空母艦(Nuclear Propulsion Carrier/CVN):自“企業”號航空母艦誕生以來,核動力便成為了航空母艦所能擁有的最強大推進系統。而因為採用了核動力推進,航空母艦又可以被建造得更大、更快。因此當“企業”號誕生之後,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便自然被依照動力系統類型被區別開來。美國海軍後來也正式將航空母艦的分類完全更改為依照動力類型分類。在整個20世紀,僅有美國擁有服役的核動力航母。直到法國的“戴高樂”號服役後,這一情況才發生了改變。
常規動力航空母艦(Conventional Propulsion Carrier/CV):與核動力航母相反,所有非核動力航母均為常規動力航母。無論航空母艦裝備的是燃氣輪機、柴油機還是蒸汽輪機,只要並非核動力推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