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千年史》是2003年11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麥迪森。本書以詳細報告數據處理工作和計算結果,講述了世界經濟千年的發展史。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經濟千年史
- 作者:(英)麥迪森
- 譯者:伍曉鷹
- ISBN:9787301066935
- 頁數:405
- 定價:¥58.00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1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媒體評論,
內容簡介
《世界經濟千年史》是(英)麥迪森的作品,由伍曉鷹翻譯,本書使用了大約一半的篇幅詳細報告數據處理工作和計算結果以支持作者的新發現和新觀點。當然,這可能只適合那些具有研究興趣的讀者。但是我相信其他讀者會發本書正文中對一些國家的案例研究是非常引人入勝的,不但有高度的可讀性,而且有很大的啟發性。譬如,為什麼荷蘭曾經具有歐洲最高的生產率?為什麼在文化上有著深刻紐帶關係的中國和日本卻在經濟發展上有著極大的差異?又為什麼英國的北美殖民地造就了經濟強大的美國,而西班牙的北美殖民卻造就了落後的墨西哥?
編輯推薦
安格斯·麥迪森曾經擔任過很多國家政府的經濟顧問,其中包括巴西、加納、希臘以及巴基斯坦。由於他的研究興趣,他曾經到方過很多開發中國家,他目前主要的研究興趣是影響各國長期經濟發展因素,焦點是經濟史的計量分析和國際比較。麥迪森教授本人撰寫並與別人合作發表了約30本專著,同時也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
作者簡介
安格斯·麥迪林現在是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以及劍橋大學賽爾溫學院的榮譽院士。他於1926年出生在英格蘭泰恩河畔的紐上學斯爾,早年在劍橋大學、麥吉爾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先後求學,之後曾短暫執教於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大學。1953年至1962年他擔任OECD的前身OEEC經濟部的主任,1953年至1962年他任新成立的OECD發展中心研究員.此後,他離開OECD,參與了20世紀研究基金會以及哈佛大學發展顧問服務計畫的研究工作。1971年,麥迪森教授返回OECD發展中心主持其中央分析部的工作。直到1987年他被聘為格羅寧根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在此後的20多年中他創立了格羅寧根增長與發展研究中心,領導了“國際產出與生產率比較”(LCOP)研究計畫,發展了生產法購買力平價理論及其在國際比較中的套用。
目錄
導論和總結
第一章 世界發展之輪廊
第一節 人口變化的本質及其福利含義
第二節 人均GDP
第二章 西方發展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影響,1000-1950
第一節 第1世紀到第10世紀期間歐洲的衰落
第二節 西歐的復甦和復甦和振興,1000-1500
第三節 威尼斯共和國
第四節 葡萄牙
第五節 印度洋的貿易世界
第六節 中國、日本和菲律賓的貿易世界
第七節 葡萄牙人在巴西
第八節 荷蘭
第九節 英國
第十節 英國擴張對美洲和亞洲的影響
第三章 20世紀後葉的世界經濟
第一節 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
第二節 亞洲的復興
第三節 東亞的經濟困難國家
第四節 西亞
第五節 拉丁美洲
第六節 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經濟轉型
第七節 非洲
附錄
附錄A 基準年份以及1982-1998年世界人口、GDP和人均GDP的增長與規模
附錄B 1820年以前世界人口、GDP和人均GDP的增長
附錄C 對124個國家、7個地區和全世界的人口、GDP和人均GDP的年度估計,1950-1998
附錄D 27個前蘇聯、東歐國家的收入增長和收入水平
附錄E 就業、工業不時和勞動生產率
附錄F 1987-1998年的出口價值與出口量
參考文獻
全書地名索引(外文-中文對照)
全書地名索引(中文-外文對照)
全書人名索引(外文-中文對照)
全書人名索引(中文-外文對照)
正文圖表
表1-1 人口規模和增長率:世界和主地區,0-1998
表1-2 人均GDP規模和增長率:世界和主地地區,0-1998
……
媒體評論
我們每位學者案頭的參考書
來源 價值中國網 鄭偉強
就長期經濟史而言,最主要的變數是資源結構、人口結構、技術結構。這裡,時間度量單位是“百年”。因此,更短期的結構都被忽略了。在資源結構概念內,經濟學家歸入了經濟活動的全部自然環境因素。在人口結構概念內,經濟學家歸入了經濟活動的人力因素。在技術結構概念內,經濟學家歸入了經濟活動的全部知識因素。
長期經濟史是我們關注的視角僅次於自然演化與生物演化的人類物質生活的演化過程研究。比這一演化過程的研究視角更短些的,是例如艾利亞斯擅長的社會演化史研究視角,以及經濟學家關注的“長周期”研究視角。
只要承認演化的“路徑依賴性”,我們就難以迴避這樣一個基本的方法論問題:如何選擇研究視角的長度?在經濟學思想史文獻里,我們看到,馬歇爾引進的“短期”與“長期”這兩種不同的經濟分析視角引發了許多難以解決的經濟學解釋的邏輯問題。例如,根據馬歇爾的理論,就“短期”而言,某一行業內部的企業生產可以遇到強烈的“外部效應”。而就“長期”而言,一切外部效應最終都不可能存在。我記得,香港大學經濟系的張濤教授曾經撰文評論馬歇爾經濟分析的這一方法論問題,並試圖取消“長期”和“短期”之分別,建立統一的經濟分析框架。可惜,至今未見到相關論文發表。
近年來,演化理論在經濟學主流學派內的長足進展,為解決馬歇爾經濟分析的方法論基礎問題提供了極有希望的方案。那就是,把每一時刻的一般均衡格局看作未來時刻的社會博弈的“傳統”的一部分。此處,“傳統”應當如韋伯所論,理解為“一切可能歷史的集合”。也就是說,傳統存在於且只存在於每一社會成員的不斷反省著的心智里,這些反省意味著在已經發生了的歷史事件之外,還存在無數沒有發生但可能發生的歷史。沿著這樣的多元的頗具伯格森風格的歷史時間推演開來,在任一給定的時刻,基於給定的傳統,社會成員參與新的博弈並對新的均衡格局提出各自的不同闡釋,最後,這些闡釋當中能夠被足夠多數或具有足夠影響力的社會成員接受為“共識”的,就進入“分享”的歷史。被大眾分享的歷史不同於一般可能的歷史,它為當下的社會博弈的參與者們提供了從一切可能的均衡格局當中選擇一個現實可能的均衡的歷史依據。
可惜,我們知道,如上所述的演化理論還難以構成邏輯自洽的解釋體系。因為,在上述的演化過程中,每一實現了的均衡格局,究竟靠著怎樣的力量突破既有的均衡格局向著未來的均衡格局演化呢?博弈均衡的邏輯不能容納完全開放的“傳統”,雖然它已經能夠容納“概然的歷史”———即為每一可能的歷史事件賦予特定的主觀機率。只當傳統在概然意義上對博弈者是封閉的時候,從而博弈的參與者們對歷史的不同闡釋可能包含某種共識的時候,社會博弈才可能有均衡格局。而且,上面的論證表明:一旦進入均衡,這樣的社會將永遠停留在那裡。
自然科學,尤其是物理學和生物學的進展,伴隨著重要的數學進展。無疑地,數學進展對於西方思想進展是至關重要的。伯勞維爾不動點定理的發現,使納什的博弈均衡存在性定理成為可能,從而使當代經濟分析的全部結論最終獲得邏輯自洽性。
另一方面,無理數、牛頓或萊布尼茲的研究、以及數學直覺主義者的論證表明:思想的進展對數學進展來說,也可以成為至關重要的。事實上,博弈論的數學進展,在當代,幾乎總是由經濟學家先提出問題並由數理經濟學家實現的。中國的經濟學家們,由於歷史原因而未能較早提出博弈論問題,故而,在1980年以前的幾十年里,只有清華大學套用數學系的王建華老先生為我們寫了一本叫做“對策論”的小冊子。
長期經濟史的研究,在我看來,很可能為演化理論的突破性進展提供契機。目前,社會演化理論的難題之一,所謂“群體選擇問題”,或者類似地,“文化與生物共生演化問題”,就正等待著這樣的突破性進展。近年來,結合了新石器時代考古學、認知考古學、社會心理學與腦功能呈像技術,我們看到在學術刊物上已經發表的不少研究成果展示了這樣的突破性進展的希望。
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浙江大學跨學科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以及南京大學中德演化經濟學與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我們期待著與更多的經濟學家和來自其他領域的學者合作,共同推進社會演化理論在中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