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通論·當代文明

世界文明通論·當代文明

《世界文明通論·當代文明》是 2010年05月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章國鋒汝信。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文明通論·當代文明
  • 作者:章國鋒汝信
  • ISBN:9787533453329
  • 定價: 53.00 元
  • 出版社: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5月
  • 開本: 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世界文明通論·當代文明(上)》內容簡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中心主持的研究課題《世界文明通論》,經過二十餘位學者的協力合作,歷時五載,付出了辛勤勞動,其成果終於和廣大讀者見面了。這是繼該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世界文明大系》和《世界文明圖庫》之後又一關於世界文明的多卷本專著。如果說《大系》和《圖庫》的目的是對世界上一些主要文明做分別的研究、介紹和論述,那么《通論》則試圖從總體上對有關世界文明的若干理論問題進行綜合研究,並將中華文明納入全球文明的視野,以三卷的篇幅做進一步的較全面的論述。在我國,關於世界文明的綜合性的理論研究還剛起步不久,我們組織這一課題研究希望能引起學術界對世界文明的理論問題更多的關注。

作者簡介

汝信,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學部委員、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中心主任。1931年出生,江蘇吳江人。1949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56年攻讀著名學者賀麟先生黑格爾哲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後留哲學所從事研究工作,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副院長,併兼任哲學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在國內外學術機構中曾擔任的主要職務有.中華全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政治學會會長以及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副主席、東德科學院外籍院士、韓國啟明大學名譽哲學博士等。主要從事西方哲學史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美學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黑格爾範疇論批判》(與姜丕之合著)《西方的哲學和美學》《西方美學史論叢》《西方美學史論叢續編》《美的找尋》等。
章國鋒,1940年生於湖南。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任國際廣播電台德語播音員14年後,於1978年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1年畢業並獲文學碩士學位,此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著有(20世紀西方文論研究)(關於一個公正世界的“烏托邦”構想——解讀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等專著4部,學術論文60餘篇,譯作20餘種。
錢滿素,1946年生於上海。哈佛大學美國文明史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主要從事美國文明研究,發表過不少有關美國歷史、政治和文學的文章。著有《愛默生和中國——對個人主義的反思》《美國文明》《美國自由主義的歷史變遷》,論文集《飛出籠子去唱》《一個大眾社會的誕生》《美國文明散論》,主編過《美國當代小說家論》《年輕的美利堅》《我有一個夢想》《我,生為女人》《韋斯特小說集》等書。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現代性”與現代化
第一節 何謂“現代性”:黑格爾
第二節 馬克思對“現代性”的論述
第三節 “現代性”與資本主義:馬克斯·韋伯
第四節 “法蘭克福學派”對現代性的批判
第五節 “現代性”的危機
第六節 關於“現代性”的各次論戰
第七節 “後現代”思潮對“現代性”的批判和解構
第八節 “現代化”的進程:歷史與現實
第九節 安東尼·吉登斯論現代性和現代化
第十節 烏爾里希·貝克:“簡單的現代化”與“反思的現代化”
第十一節 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生態文明”
一、可持續發展
二、生態文明: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
第二章 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及其後果
第一節 科技發展的歷史
第二節 科學與技術的關係
第三節 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的貢獻
第四節 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
一、科學革命
二、技術革命
第五節 文明的分裂:關於“兩種文化”的爭論
第六節 科技的“兩面性”
第七節 科技帶來的後果——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第八節 關於“人類中心主義”的爭論
第九節 馬丁·海德格爾:對科技的反思與批判
第十節 “法蘭克福學派”:工具理性批判
第十一節 漢斯·約納斯:“生態倫理學”
第十二節 生態社會主義:綠色運動
第十三節 科技悲觀主義
第十四節 文化和精神生態的惡化
第十五節 高科技帶來的文化衝擊
一、文化存在的基礎——媒體形式
二、文化的“自創功能”
三、高科技引發的文化震盪:爭論與批評
第三章 “後現代”與後現代主義
第一節 “後現代”的特徵
第二節 “後現代轉型”
第三節 “消費主義”的興起
第四節 社會的分化與人的“個體化”
第五節 “後現代”的文化邏輯與審美特徵
一、本雅明和阿多爾諾:關於“文化工業”的論戰
二、英國“伯明罕學派”:“大眾文化”的鼓吹者
三、德國“構成主義”的文化理論
四、馬克思主義的“大眾文化”批判
第六節 後現代主義產生的背景
第七節 後現代主義的哲學話語
一、“形上學”的解構和批判
二、理性的解構
三、主體的去神話化
四、“歷史”的顛覆
五、同一性的否定
六、意義(真理)的解構
第八節 對“形上學”的批判和解構
一、尼采的“狄奧尼索斯的彌賽亞主義”和海德格爾的“存在救世主義”
二、德希達:存在史的語言化和文本化
三、福柯:“話語”與權力
四、拉康:“主體”的死亡
五、德勒茲和瓜塔里: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
六、利奧塔:“宏大敘事”的失效
七、波德里亞:符號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第九節 作為一種文學藝術思潮的後現代主義
一、“後現代”文論:意義的解構
二、“後現代”寫作:文學規範的顛覆
三、結束語
第四章 全球化
第一節 何謂全球化
一、經濟全球化
二、文化全球化
三、交往全球化及其政治和社會影響
第二節 關於全球化的各種理論闡述
第三節 全球化的歷史回顧
第四節 全球化的本質:資本的世界性擴張
第五節 全球化的兩面性
第六節 “全球化”與“風險社會”
第七節 全球化時代的“相互依存”關係
第八節 全球化時代的“世界新秩序”——“新帝國論”
一、“新帝國論”產生的背景
二、從帝國主義到“帝國”
三、“帝國”的主要特徵
四、“美利堅帝國”與“歐洲帝國
五、“新帝國論”透視
第九節 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擊
第五章 “文明的衝突”與恐怖主義
第一節 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
一、“文明衝突論”的要義
二、對“文明衝突論”的評論
三、小結
第二節 “東方主義”與“後殖民主義”
一、東方主義
二、後殖民主義
三、後殖民主義與“全球化”
第三節 福山的“歷史終結論”
一、背景
二、歷史的“終結”
三、德希達對福山的批駁
四、保守派對福山的批駁
五、小結
第四節 “恐怖主義”及其產生的根源
一、“恐怖主義”的定義
二、“國家恐怖主義”
三、“恐怖主義”產生的原因
四、 9·11”事件和“反恐戰爭”
第六章 構建一個和平與公正世界的方案
第一節 羅爾斯:從《正義論》和《政治自由主義》到《萬民法》
一、“萬民法”的基本內容
二、關於“萬民法”的爭議
第二節 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與“話語倫理學”
一、“交往行為理論”
二、“話語倫理學”
三、“真理共識論”
四、論“寬容”
五、對“文明衝突論”的批判
六、質疑和批評
七、“民族國家”的消亡與“世界公民社會”的建立
第三節 貝克的“世界主義”構想
一、“世界主義”歷史溯源
二、“世界主義”的基本原則
三、質疑和批評
第四節 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
主要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