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名著經典:聖經故事

世界文學名著經典:聖經故事

世界文學名著經典:聖經故事(插圖本)》講述了《聖經》是一部影響深遠的基督教經典,它不僅僅是一本宗教讀物,其中還融合著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內容。《聖經》與希臘文明一起,深深影響著當代的歐美文化。長期以來,西方的政治體制、文學創作,乃至風俗習慣無不受其影響,因而,《聖經》被視為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聖經》源自古希伯來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典籍,經過人類精神和信仰的漫長演化而成為西方文明的基石。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文學名著經典:聖經故事
  • 作者:段琦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外文名:Bible Stories
  •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 頁數:413頁
  • 開本:16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作者簡介

段琦,1944年生,上海市人,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91年取得美國芝加哥麥考米克神學院神學研究碩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 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研究員。主要著作有《奮進的歷程——中國基督教的本色化》、《美國宗教 嬗變論》、《基督教學》(主要作者)、 《基督教史》(合著)、《聖經知識寶 典》等;主要譯著有《基督的二性》、 《馬丁·路德的神學》(主要譯者)、 《白宮中的上帝》(主要譯者)、《基督 教教會史》(合譯)、《中華歸主》(合 譯)等;主要論文有《從大衛支派事 件看美國的新興宗教運動》、《清末 民初來華女傳教士傳教活動及影響》 等數十篇。

圖書目錄

舊約篇
一 上帝創世
二 伊甸樂園
三 偷吃禁果 始祖犯罪
四 該隱殺弟受詛咒
五 挪亞方舟
六 洪水滅世
七 鴿子報佳音 彩虹為約記
八 迦南受詛
九 變亂口音
一〇 認妻作妹 暫居埃及
一一 叔侄分手
一二 羅得遭難
一三 上帝應許亞伯蘭
一四 亞伯蘭娶妾生子
一五 上帝賜名 應允賜子
一六 罪惡之城
一七 夏甲與以實瑪利被逐
一八 亞伯拉罕獻以撒
一九 以撒娶親
二〇 以掃和雅各
二一 雅各在母舅家
二二 兄弟相會
二三 血洗示劍城
二四 猶大與他瑪
二五 約瑟被賣
二六 因禍得福
二七 約瑟之兄前往埃及糴糧
二八 父子在埃及重逢
二九 摩西出生
三〇 摩西在米甸
三一 上帝降災於埃及
三二 以色列人離埃及跨紅海
三三 嗎哪和鵪鶉
三四 摩西在西乃傳十誡
三五 以色列民在曠野
三六 巴蘭的驢子及其預言
三七 摩西最後的時日
三八 攻陷耶利哥城和艾城
三九 征服迦南
四〇 治理迦南
四一 以笏行刺
四二 底波拉及其頌歌
四三 基甸大敗米甸軍
四四 亞比米勒與示劍人
四五 耶弗他獻女兒
四六 力士參孫
四七 嚴懲便雅憫
四八 路得傳
四九 撒母耳
五〇 撒母耳膏立掃羅為王
五一 大衛迎戰歌利亞
五二 掃羅忌恨大衛
五三 大衛與亞比該
五四 大衛統一以色列
五五 大衛情殺烏利亞
五六 押沙龍反叛
五七 大衛立所羅門為王
五八 所羅門的智慧和財富
五九 王國分裂
六〇 獅子噬神人
六一 先知以利亞和亞哈王
六二 以利沙行神跡
六三 亞他利雅篡權
六四 北國被滅 南國猶存
六五 耶路撒冷陷落 聖殿被毀
六六 重建耶路撒冷
六七 王后以斯帖
六八 堅持真理的約伯
六九 以賽亞
七〇 飽經磨難的耶利米
七一 但以理釋夢
七二 在魚腹三日的約拿
新約篇
一 天使報佳音
二 耶穌降生
三 少年時代的耶穌
四 施洗約翰
五 耶穌受試探
六 召選門徒
七 治病救人
八 啞巴開口 聾子復聰
九 瞎子復明
一○ 起死回生
一一 神跡奇事
一二 登山寶訓
一三 天國的比喻
一四 法利賽人與耶穌
一五 耶穌與婦女
二六 耶穌與罪人
一七 財主和財富
一八 自甘謙卑者最大
一九 不信耶穌的人們
二○ 預言受難和復活
二一 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
二二 預言世界末日
二三 最後一次公開講演
二四 最後的晚餐
二五 客西馬尼園
二六 彼得三次不認主
二七 耶穌受難
二八 耶穌復活
二九 耶穌升天 聖靈降臨
三○ 亞拿尼亞夫婦之死
三一 治癒瘸腿的風波
三二 使徒受迫害
三三 第一位殉道者
三四 腓利傳福音
三五 掃羅歸信基督
三六 彼得與哥尼流
三七 希律迫害教會及其慘死
三八 第一次傳教旅行
三九 割禮之爭
四○ 第二次傳教旅行
四一 保羅在以弗所
四二 保羅在耶路撒冷被捕受審
四三 保羅的自辯
四四 海里逃生 羅馬傳教
編後記

後記

《聖經》是一部記載古代亞、歐、非一些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諸多方面的典籍,然而該書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卻遠遠超過這個地區。長期以來,西方社會中的政治體制、文學創作,乃至風俗習慣無不受其影響,因而被視為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我們與西方國家的交往也愈來愈廣泛,了解一下這部有深遠影響的西方典籍就很有必要。我們編寫這本《聖經故事》就是嘗試用淺顯的故事形式讓一般讀者對這部典籍能有個大致的了解。
本書出版過程中,我們得到美國國際路德會平信徒聯盟(Inter-national Lutheran Lavmen’s League)的大力支持,尤其得到中國基督教協會的韓文藻博士以及禮賢會台北堂顧問徐炳堅牧師的熱忱幫助,在此我們一併表示感謝。
譯林出版社
一九九四年九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