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散文八大家:屠格涅夫散文精選》為柳鳴九主編劉文飛編著的“世界散文八大家”叢書之一,它囊括了19世紀俄國有世界聲譽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屠格涅夫的散文精華。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紀俄國有世界聲譽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和“現實主義作家”。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詩人和劇作家,早期寫詩(《帕拉莎》《地主》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散文八大家:屠格涅夫散文精選
- 作者:劉文飛 柳鳴九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0709122
- 外文名:Jvan Peigeyevich Jurgeneu
-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 頁數:366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世界散文八大家:屠格涅夫散文精選》由劉文飛編著。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是19世紀俄國有世界聲譽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他的小說不僅迅速及時地反映了當時的俄國社會現實,而且善於通過生動的情節和恰當的言語、行動,通過對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的語言簡潔、樸質、精確、優美,為俄羅斯語言的規範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者簡介
劉文飛,1959年生,安徽六安人,文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文所研究員、教授、博導。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翻譯家協會理事。
著有《詩歌漂流瓶》《牆裡牆外》《閱讀普希金》《伊阿諾斯,或雙頭鷹》等專著十餘部,另有譯著20餘部,論文和各類文章百餘篇。
著有《詩歌漂流瓶》《牆裡牆外》《閱讀普希金》《伊阿諾斯,或雙頭鷹》等專著十餘部,另有譯著20餘部,論文和各類文章百餘篇。
圖書目錄
總序:散文的疆界在哪裡
選本序:屠格涅夫的散文
獵人筆記(節選)
霍爾和卡里內奇
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
莓泉
別任草地
死
歌手
幽會
樹林與草原
文學和生活回憶錄
普列特尼約夫家的文學晚會
回憶別林斯基
果戈理(茹科夫斯基,克雷洛夫,萊蒙托夫,扎戈斯金)
阿爾巴諾和弗拉斯卡蒂之行(關於亞·安·伊萬諾夫的回憶)
戴灰色眼鏡的人(1848年的回憶片斷)
我們的人派來的!(1848年6月巴黎發生的一件事)
特羅普曼的處決
貝加茲
海上失火記
散文詩
致讀者
第一部分
鄉村
對話
老婆子
狗
對手
乞丐
“請你聽聽蠢人的判斷”
一個心滿意足的人
通用的做人之道
世界末日(夢)
瑪莎
傻瓜
東方神話
兩首四行詩
麻雀
骷髏
乾粗活的和乾細活的(對話)
玫瑰
紀念尤·彼·符廖夫斯卡婭
最後一次會見
門檻
造訪
NECESSITAS,VIS,LIBERTAS(一幅淺浮雕)
]沲舍
昆蟲
素菜湯
蔚藍色的王國
兩個富翁
老人
記者
兩個兄弟
自私自利者
最高神靈的華宴
斯芬克司
神女
敵人和朋友
基督
岩石
鴿子
明天!明天!
大自然
“絞死他!”
我會怎么想
“玫瑰多美麗,多鮮艷”
海上航行
H.H.
留住!
修道士
咱們再較量一番!
祈禱
俄羅斯語言
第二部分
相遇(夢)
我憐憫
詛咒
孿生兄弟
鶇鳥
無家可歸
酒杯
誰的過錯
生活準則
爬蟲
作家和批評家
與什麼人爭論
“喔,我的青春!喔,我青春的容顏!”
致×××
我走在高高的山間
沙漏
當我不復存在的時候
我在夜間起床
當我一人獨處的時候
通向愛的道路
說空話
樸素
婆羅門
你哭泣起來
愛情
真理與真實
山鶉
NESSUNMAGGIORDOLORE
掉到車輪下
哇哇!
我的樹
附:屠格涅夫年表
選本序:屠格涅夫的散文
獵人筆記(節選)
霍爾和卡里內奇
葉爾莫萊和磨坊主婦
莓泉
別任草地
死
歌手
幽會
樹林與草原
文學和生活回憶錄
普列特尼約夫家的文學晚會
回憶別林斯基
果戈理(茹科夫斯基,克雷洛夫,萊蒙托夫,扎戈斯金)
阿爾巴諾和弗拉斯卡蒂之行(關於亞·安·伊萬諾夫的回憶)
戴灰色眼鏡的人(1848年的回憶片斷)
我們的人派來的!(1848年6月巴黎發生的一件事)
特羅普曼的處決
貝加茲
海上失火記
散文詩
致讀者
第一部分
鄉村
對話
老婆子
狗
對手
乞丐
“請你聽聽蠢人的判斷”
一個心滿意足的人
通用的做人之道
世界末日(夢)
瑪莎
傻瓜
東方神話
兩首四行詩
麻雀
骷髏
乾粗活的和乾細活的(對話)
玫瑰
紀念尤·彼·符廖夫斯卡婭
最後一次會見
門檻
造訪
NECESSITAS,VIS,LIBERTAS(一幅淺浮雕)
]沲舍
昆蟲
素菜湯
蔚藍色的王國
兩個富翁
老人
記者
兩個兄弟
自私自利者
最高神靈的華宴
斯芬克司
神女
敵人和朋友
基督
岩石
鴿子
明天!明天!
大自然
“絞死他!”
我會怎么想
“玫瑰多美麗,多鮮艷”
海上航行
H.H.
留住!
修道士
咱們再較量一番!
祈禱
俄羅斯語言
第二部分
相遇(夢)
我憐憫
詛咒
孿生兄弟
鶇鳥
無家可歸
酒杯
誰的過錯
生活準則
爬蟲
作家和批評家
與什麼人爭論
“喔,我的青春!喔,我青春的容顏!”
致×××
我走在高高的山間
沙漏
當我不復存在的時候
我在夜間起床
當我一人獨處的時候
通向愛的道路
說空話
樸素
婆羅門
你哭泣起來
愛情
真理與真實
山鶉
NESSUNMAGGIORDOLORE
掉到車輪下
哇哇!
我的樹
附:屠格涅夫年表
序言
“世界散文八大家”叢書是這些年來已經出版過的多種世界散文選中,較為別具一格、多少另有新意的一種。其新意就在於編選成集的角度不像過去一些選本那樣是以國別分集,而是以作家個人成集。其作家總數,則不多不少,恰好是八位。顯而易見,這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數字文化:八仙過海、唐宋散文八大家、武學八大金剛,甚至烹調術中的八珍丸子……都是古已有之。正是出於這種沿用傳統的意識,深圳海天出版社前幾年請季羨林先生主編了一套“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叢書,出版後頗獲成功,現在餘興未盡,又約請我主編這套“世界散文八大家”叢書,以期構成他們散文出版中的“雙璧”。這便是這一套書的來由。
世界散文的發展有其客觀的歷史,各國的散文文庫也有其客觀的存量,都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與好惡為轉移。如何選?選多少?是取其六,還是取其八?都不是一個絕對真理問題。而選這一些,不選那一些,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關於本套書所選的這八位,我只能說是根據我個人對世界散文歷史的認知,選取了我心目中較有影響、較有廣泛聲譽者。而在思想藝術風格上,則選取了較大程度上投合更廣泛讀者的口味者——也就是說,力求避免過於保守或過於前衛。這種選法實不敢期望能獲得所有行家知者一致贊同,至於這八位散文家的思想價值與藝術風格,已分別由各卷的編選者加以論述,就用不著我再贅述了。
倒是有一個問題,這裡必須著重加以說明,那就是:散文的國土有多大?它的疆界在哪裡?它的邊緣如何劃定?因為,凡讀論散文者,凡編選散文集者,都不能迴避這樣一個地域學問題。
文藝理論家、批評家對散文如何下定義,如何作界說,文藝學講義、博士學位論文對散文如何進行辨析,這只是學術象牙塔里的事、雲端里的事,一般的閱讀者往往是不大理睬的。我們知道,在社會現實生活里,經常流通、為人常見的那些文化成分,對於人們文化觀念、文化模式的形成,總是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至少也起著約定俗成的作用。正因為如此,不難理解,一般的閱讀者的散文理念、散文模式,往往不是來自教科書與學位論文,而正是來自他們常見到的、常讀到的那些散文作品。
在中國能識字讀書的人群中,出身於書香之族、家學源遠流長、自幼飽讀經史的“上帝的選民”,乃極少數,多數人所受的教育都是“大眾型”的。根據我自己以及我周圍人群的經歷,在一般人所受到的那種“大眾型”的啟蒙教育與中國小教育中,《唐詩三百首》與《古文觀止》是兩位重要的老師。而《古文觀止》對這“大眾型”的智識層在形成民族傳統散文的概念上,正起了某種準繩式的規範作用。特別是其中像《陳情表》、《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陋室銘》、《進學解》、《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赤壁賦》等這樣一些為青年學子廣為傳誦的名篇,更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散文典範。
“五四”以後,散文大為發展,於是在人們的文化生活里,又多了一些傳誦的名篇:《背影》、《荷塘月色》、《寄小讀者》、《我所知道的康橋》等等。中國散文中這個一脈相承的傳統,實際上代表了整整一個族類,其特點是抒寫的內容不超出自我的半徑之內,或為自我的見聞與感受,或為自我的辨析與哲理。不外園林山水、花鳥魚蟲的景觀,修身養性的道理,經歷行止、身邊瑣事的感言。形式上則單獨成篇,文章結構內斂凝聚,布局謀篇甚為講究,遣詞造句力求精練,通篇追求自我的性靈、雅美的意趣、閒適從容的情致。所以,只要一講起散文,人們首先就想到了這個族類,就把這個族類當作散文的本體、散文的“王室”。
這就是一般人的散文觀的由來,也是一般人心目里的散文範疇、散文領地。這種散文範疇觀可以說是在歷史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因為人們是出於愉悅的需要而向這種散文傾斜的——要知道愉悅的需要畢竟是芸芸眾生在文學閱讀中最原始自然,而又合情合理的需要。
現在,在散文的國土問題上,讓我們把亞里士多德、文藝學講義、辭源與博士學位論文放在一邊,從簡單的文學事實出發吧。
對於文學的發展來說,書面文字的產生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文學史往往都把文學的起源上溯到書面文字的出現。文字產生之後,其用於人類各種活動中不外記事、論說與歌詠等各種形式,並由此自然而然地講究到文字上的修辭與技巧。如果說文字的產生以及修辭學的運用,離詩歌、小說、戲劇還很遠的話,那么它們離散文就只有一步之遙了。不要以為直接用於人類的祭祀鬼神、公文告示、記事備忘、奏啟呈文等等各種實際活動的書面文字,是絕對與散文無關的——好像蟲蛆怎么也變不成蝴蝶——恰巧相反,直接為這些實際活動服務的書面文字,只要說得頭頭是道、明曉透闢、情詞並茂,就很容易可以上升到散文的範疇:辭職書寫得懇切感人,便有了李密的《陳情表》;與朋友鬧糾紛講理頭頭是道,便有了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祭鬼神、慰亡靈之作寫得悲愴蒼涼,便有了《弔古戰場文》。諸葛亮的《出師表》其實就是打上去的一份政策分析報告,駱賓王的《代徐敬業傳檄天下文》便是一張寫得很講究的公文告示,而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也不過是寫得義正詞嚴的“黨爭”中短兵相接的爭辯。而這些文章,都已經成為了中國散文中公認的精品。
眾所周知,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早於文學活動,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需要也遠遠大於文學活動的需要,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實際文字語言,正是散文可能滋生也比較容易滋生的溫床。如果筆者不是在歪著嘴巴說理的話,那么就可以下結論說,散文藝術是文學中最古老的藝術,它的資格比小說藝術與戲劇藝術都要早;而散文又是文學世界裡疆界最大的王國,它的幅員比小說與戲劇要大得多。
其實,在文學世界的版圖上,除了詩的王國外,剩下的就是散文的莽原了。戲劇與小說這兩個王國,也基本上是在散文的莽原上建立起來的,而且是後來的事。沒有散文做基礎,小說與戲劇這兩個王國的獨立與發展是不可想像的。即使在小說與戲劇有了高度發展之後,我們仍經常在它們的殿堂里俯首可見由散文所構成的殿堂地面——雨果的《悲慘世界》中滑鐵盧一章,實際上是法國人大製作的慘烈悲涼的《弔古戰場文》;博馬舍的名劇《費加羅的婚禮》中主人公那段在劇本里舉足輕重的著名獨白,本身就是可獨立成篇的絕妙的散文自述;契訶夫的獨幕劇《論菸草有害》,其實就是一篇幽默諷刺散文;夏多布里昂的小說《阿達拉》的“序幕”早已被公認為一篇寫景的上好佳品。
從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需要與可能來看,產生散文的層面與途徑遠比詩歌、小說、戲劇來得廣泛;同樣,從寫作者的條件與可能來看,產生散文的層面與途徑也比詩歌、小說、戲劇來得廣泛。因為不論是詩歌、小說、戲劇的創作,都需要一定的專門藝術技巧,而散文的寫作則相對要簡單一些。不論是出於政治、經濟、宗教、社會人際關係及交往的需要,還是出於學術文化與哲學思辨的熱情;不論是由於現實景觀與見聞的引發,還是個人心緒與性靈的萌動,只要具有優良的語言修養以及謀篇布局的技藝,有意識地追求一定的藝術意境,或大則成書,或小則成篇。即使從簡營造,短小精悍,皆可成為散文佳品。
因此,在文學發展的過程中,散文的創作量往往實際上要大於詩歌、小說與戲劇的創作量。由於性質與內容的不同,它又有著哲理散文、歷史散文、記事散文、描述散文、抒情散文、政論散文、文化散文以及交往應酬散文等等各種門類,所有這些構成了一個幅員遼闊的散文帝國。如果只承認閒適性的散文才是散文,豈不就把其他種類數量龐大的散文拒於法門之外,讓它們成為野鬼孤魂?如果只把散文的領域局限於閒適性的散文,那豈不是把散文王國的大片領土生割出去,棄之不顧?如果不把它們稱為散文,又稱為什麼呢?照筆者的理解,那些廣為傳聞的閒適美文精品,可說是構成了散文王國的紫禁城,然而,在紫禁城之外,還有更大的京畿,還有遼闊的外省邊陲。魯迅在《南腔北調集》的《小品文的危機》一文里,就把這種閒適性的散文稱為“散文小品”,甚至稱為“小擺設”,顯然就沒有把它當做一個“泱泱大國”來看待。
本著以上的理解來規劃這套散文選集,我們有意識地拓寬了選題的範圍,將一些歷史論著、哲理著作、政論演說、文藝評論、回憶錄,以及日記書信中有文采、有一定形象性、堪稱經典散文的佳篇選入。也許,在這裡,散文的邊界有時會顯得有點模糊,但總比割捨了一大片領土要強。這就是我們的基本立意。
文化積累是一項社會性的、需要大家添磚加瓦的工程,對世界散文的研究、梳理、編選、譯介的工作也是這樣,但願各種選本相得益彰,各自做出自己的貢獻。如果讀者認為我們這套選集也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東西,我們將感到莫大的欣慰。
世界散文的發展有其客觀的歷史,各國的散文文庫也有其客觀的存量,都不以人的主觀意志與好惡為轉移。如何選?選多少?是取其六,還是取其八?都不是一個絕對真理問題。而選這一些,不選那一些,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關於本套書所選的這八位,我只能說是根據我個人對世界散文歷史的認知,選取了我心目中較有影響、較有廣泛聲譽者。而在思想藝術風格上,則選取了較大程度上投合更廣泛讀者的口味者——也就是說,力求避免過於保守或過於前衛。這種選法實不敢期望能獲得所有行家知者一致贊同,至於這八位散文家的思想價值與藝術風格,已分別由各卷的編選者加以論述,就用不著我再贅述了。
倒是有一個問題,這裡必須著重加以說明,那就是:散文的國土有多大?它的疆界在哪裡?它的邊緣如何劃定?因為,凡讀論散文者,凡編選散文集者,都不能迴避這樣一個地域學問題。
文藝理論家、批評家對散文如何下定義,如何作界說,文藝學講義、博士學位論文對散文如何進行辨析,這只是學術象牙塔里的事、雲端里的事,一般的閱讀者往往是不大理睬的。我們知道,在社會現實生活里,經常流通、為人常見的那些文化成分,對於人們文化觀念、文化模式的形成,總是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至少也起著約定俗成的作用。正因為如此,不難理解,一般的閱讀者的散文理念、散文模式,往往不是來自教科書與學位論文,而正是來自他們常見到的、常讀到的那些散文作品。
在中國能識字讀書的人群中,出身於書香之族、家學源遠流長、自幼飽讀經史的“上帝的選民”,乃極少數,多數人所受的教育都是“大眾型”的。根據我自己以及我周圍人群的經歷,在一般人所受到的那種“大眾型”的啟蒙教育與中國小教育中,《唐詩三百首》與《古文觀止》是兩位重要的老師。而《古文觀止》對這“大眾型”的智識層在形成民族傳統散文的概念上,正起了某種準繩式的規範作用。特別是其中像《陳情表》、《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陋室銘》、《進學解》、《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赤壁賦》等這樣一些為青年學子廣為傳誦的名篇,更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散文典範。
“五四”以後,散文大為發展,於是在人們的文化生活里,又多了一些傳誦的名篇:《背影》、《荷塘月色》、《寄小讀者》、《我所知道的康橋》等等。中國散文中這個一脈相承的傳統,實際上代表了整整一個族類,其特點是抒寫的內容不超出自我的半徑之內,或為自我的見聞與感受,或為自我的辨析與哲理。不外園林山水、花鳥魚蟲的景觀,修身養性的道理,經歷行止、身邊瑣事的感言。形式上則單獨成篇,文章結構內斂凝聚,布局謀篇甚為講究,遣詞造句力求精練,通篇追求自我的性靈、雅美的意趣、閒適從容的情致。所以,只要一講起散文,人們首先就想到了這個族類,就把這個族類當作散文的本體、散文的“王室”。
這就是一般人的散文觀的由來,也是一般人心目里的散文範疇、散文領地。這種散文範疇觀可以說是在歷史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因為人們是出於愉悅的需要而向這種散文傾斜的——要知道愉悅的需要畢竟是芸芸眾生在文學閱讀中最原始自然,而又合情合理的需要。
現在,在散文的國土問題上,讓我們把亞里士多德、文藝學講義、辭源與博士學位論文放在一邊,從簡單的文學事實出發吧。
對於文學的發展來說,書面文字的產生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文學史往往都把文學的起源上溯到書面文字的出現。文字產生之後,其用於人類各種活動中不外記事、論說與歌詠等各種形式,並由此自然而然地講究到文字上的修辭與技巧。如果說文字的產生以及修辭學的運用,離詩歌、小說、戲劇還很遠的話,那么它們離散文就只有一步之遙了。不要以為直接用於人類的祭祀鬼神、公文告示、記事備忘、奏啟呈文等等各種實際活動的書面文字,是絕對與散文無關的——好像蟲蛆怎么也變不成蝴蝶——恰巧相反,直接為這些實際活動服務的書面文字,只要說得頭頭是道、明曉透闢、情詞並茂,就很容易可以上升到散文的範疇:辭職書寫得懇切感人,便有了李密的《陳情表》;與朋友鬧糾紛講理頭頭是道,便有了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祭鬼神、慰亡靈之作寫得悲愴蒼涼,便有了《弔古戰場文》。諸葛亮的《出師表》其實就是打上去的一份政策分析報告,駱賓王的《代徐敬業傳檄天下文》便是一張寫得很講究的公文告示,而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也不過是寫得義正詞嚴的“黨爭”中短兵相接的爭辯。而這些文章,都已經成為了中國散文中公認的精品。
眾所周知,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早於文學活動,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需要也遠遠大於文學活動的需要,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實際文字語言,正是散文可能滋生也比較容易滋生的溫床。如果筆者不是在歪著嘴巴說理的話,那么就可以下結論說,散文藝術是文學中最古老的藝術,它的資格比小說藝術與戲劇藝術都要早;而散文又是文學世界裡疆界最大的王國,它的幅員比小說與戲劇要大得多。
其實,在文學世界的版圖上,除了詩的王國外,剩下的就是散文的莽原了。戲劇與小說這兩個王國,也基本上是在散文的莽原上建立起來的,而且是後來的事。沒有散文做基礎,小說與戲劇這兩個王國的獨立與發展是不可想像的。即使在小說與戲劇有了高度發展之後,我們仍經常在它們的殿堂里俯首可見由散文所構成的殿堂地面——雨果的《悲慘世界》中滑鐵盧一章,實際上是法國人大製作的慘烈悲涼的《弔古戰場文》;博馬舍的名劇《費加羅的婚禮》中主人公那段在劇本里舉足輕重的著名獨白,本身就是可獨立成篇的絕妙的散文自述;契訶夫的獨幕劇《論菸草有害》,其實就是一篇幽默諷刺散文;夏多布里昂的小說《阿達拉》的“序幕”早已被公認為一篇寫景的上好佳品。
從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需要與可能來看,產生散文的層面與途徑遠比詩歌、小說、戲劇來得廣泛;同樣,從寫作者的條件與可能來看,產生散文的層面與途徑也比詩歌、小說、戲劇來得廣泛。因為不論是詩歌、小說、戲劇的創作,都需要一定的專門藝術技巧,而散文的寫作則相對要簡單一些。不論是出於政治、經濟、宗教、社會人際關係及交往的需要,還是出於學術文化與哲學思辨的熱情;不論是由於現實景觀與見聞的引發,還是個人心緒與性靈的萌動,只要具有優良的語言修養以及謀篇布局的技藝,有意識地追求一定的藝術意境,或大則成書,或小則成篇。即使從簡營造,短小精悍,皆可成為散文佳品。
因此,在文學發展的過程中,散文的創作量往往實際上要大於詩歌、小說與戲劇的創作量。由於性質與內容的不同,它又有著哲理散文、歷史散文、記事散文、描述散文、抒情散文、政論散文、文化散文以及交往應酬散文等等各種門類,所有這些構成了一個幅員遼闊的散文帝國。如果只承認閒適性的散文才是散文,豈不就把其他種類數量龐大的散文拒於法門之外,讓它們成為野鬼孤魂?如果只把散文的領域局限於閒適性的散文,那豈不是把散文王國的大片領土生割出去,棄之不顧?如果不把它們稱為散文,又稱為什麼呢?照筆者的理解,那些廣為傳聞的閒適美文精品,可說是構成了散文王國的紫禁城,然而,在紫禁城之外,還有更大的京畿,還有遼闊的外省邊陲。魯迅在《南腔北調集》的《小品文的危機》一文里,就把這種閒適性的散文稱為“散文小品”,甚至稱為“小擺設”,顯然就沒有把它當做一個“泱泱大國”來看待。
本著以上的理解來規劃這套散文選集,我們有意識地拓寬了選題的範圍,將一些歷史論著、哲理著作、政論演說、文藝評論、回憶錄,以及日記書信中有文采、有一定形象性、堪稱經典散文的佳篇選入。也許,在這裡,散文的邊界有時會顯得有點模糊,但總比割捨了一大片領土要強。這就是我們的基本立意。
文化積累是一項社會性的、需要大家添磚加瓦的工程,對世界散文的研究、梳理、編選、譯介的工作也是這樣,但願各種選本相得益彰,各自做出自己的貢獻。如果讀者認為我們這套選集也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東西,我們將感到莫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