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業報告:就業生產率和減少貧困

世界就業報告:就業生產率和減少貧困

《世界就業報告:就業生產率和減少貧困》是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 7504554596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就業報告:就業生產率和減少貧困
  • ISBN: 7504554596
  • 頁數:182頁
  •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第1版 (2006年4月1日)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條形碼: 9787504554598
尺寸: 29.2 x 20.8 x 1.2 cm
重量: 358 g

內容簡介

《世界就業報告:2004-2005年就業生產率和減少貧困》說明就業、生產率和貧困方面的全球趨勢、生產率對就業增長有利還是有害、農業依然重要的原因、提高生產率有利的困素——穩定性工作場所還是流動性勞動力等。

目錄

概論及主要政策信息(1)
1 就業、生產率和貧困方面的全球趨勢(13)
1.1 近期的全球發展(13)
1.2 地區趨勢(19)
1.3 總結性評論(47)
2 生產率對就業增長有利還是有害(52)
2.1 引言(52)
2.2 生產率增長對就業的影響(53)
2.3 開發中國家的生產率和就業(64)
2.4 重點關注就業集中的部門(73)
2.5 服務業部門增長對生產率增長的影響(77)
2.6 總結性評論(81)
附屬檔案2.1(83)
附屬檔案2.2(84)
3 農業依然重要的原因(89)
3.1 引言(89)
3.2 增長關乎減少貧困(89)
3.3 貧困是一種突出的農村現象(92)
3.4 農業增長與減少貧困(94)
3.5 生產率和就業對減少貧困的影響(102)
3.6 政策建議(112)
3.7 總結性評論(114)
附屬檔案3.1(117)
附屬檔案3.2(118)
附屬檔案3.3(121)
4 提高生產率最有利的因素——穩定性工作場所還是流動性勞動力(127)
4.1 引言(127)
4.2 勞動力和資本在部門間的流動性(127)
4.3 就業穩定性和生產率(132)
4.4 “保護性流動”政策(141)
4.5 開發中國家的就業期限(145)
4.6 總結性評論(149)
5 小規模經濟活動和生產率差距(155)
5.1 一種定義性的和實證性的概述(155)
5.2 生產率差距(162)
5.3 小型企業的存活方式(164)
5.4 生產率鴻溝的社會層面(167)
5.5 解決生產率差距問題(173)
5.6 總結性評論(177)
表格
1.1 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的貧困人口比例(全世界與各地區,部分年份,百分比)(13)
1.2 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工作中貧困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全世界與各地區,部分年份,百分比)(13)
1.3 勞動力市場和經濟指標(全世界與各地區,部分年份,百分比)(15)
1.4 2015年前實現工作中貧困人口減半所要求的GDP增長率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995-2005年平均GDP增長率(19)
1.5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部分農業指標(1993年和擁有數據的最近一年)(22)
1.6 南亞地區部分農業指標(部分年份和經濟體)(34)
1.7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部分農業指標(部分年份)(41)
2.1 生產率增長的理論效益:一個經濟體的補償機制(54)
2.2 美國和歐洲的就業與生產率,1970-2000年(百分比)(63)
2.3 開發中國家的生產率增長與“補償機制”(64)
2.4 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貧困率變化的某些決定性因素,1970-1998年(68)
2.5 城市非正規經濟中從業人口百分比,部分國家,部分年份(71)
2.6 就業的部門分布,按地區劃分,1950-1990年(74)
2.7 經濟中服務部門的份額,按收入水平劃分,1980-2000年(75)
4.1 平均就業期限與期限分布,部分經合組織和拉美國家,不同年份(132)
4.2 就業或就業能力保護?一種經合組織國家範例,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145)
4.3 哥倫比亞與美國男性私營部門工人就業期限平均年數對比,部分年份(145)
4.4 墨西哥與美國製造業工廠就業分布對比,按企業規模劃分,20世紀90年代早期(百分比)(149)
4.5 阿根廷製造業的崗位輪換,按企業規模劃分,1995-2000年(百分比)(149)
5.1 部分國家製造業中小型企業的現行定義(156)
5.2 部分國家的企業分布狀況(%),根據規模級別,1999年(或最近有數據的年份)(156)
5.3 部分國家製造業部門的就業分布(%),根據規模級別,1999年(或最近有數據的年份)(159)
5.4 製成品出口中中小型企業份額,部分年份和國家(162)
5.5 相對生產率:拉丁美洲國家的中小型企業與大型企業,部分年份(163)
5.6 部分非洲國家人均增加值指數,按企業規模劃分,20世紀90年代(250+工人類別=100)(164)
5.7 東亞地區人均增加值指數,按企業規模劃分,部分年份(500+工人類別=100)(164)
5.8 製造業就業總量中中小型企業份額的變化,部分國家,部分時期,20世紀50-90年代(165)
5.9 拉丁美洲正規經濟製造業部門中中小型企業的產值、就業和生產率,20世紀80-90年代(166)
5.10 工資和生產率差距,按企業規模劃分,1960-1980年和1970-1989年(168)
5.11 肯亞收入在月最低工資以上的中小型企業業主,1995年(169)
5.12 肯亞中小型企業對家庭收入的貢獻,20世紀90年代中期(170)
5.13 秘魯生產率和收入的比率,正規/非正規,20世紀90年代中期(171)
圖示
1 1980-2000年間勞動生產率年度增長與1980年人均GDP的對比(美元,購買力平價)(3)
2 美國部分時期生產率增長率和失業率(5)
1.1a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增長(整個經濟,部分國家,1993年指數=100,1980年至最近年份)(20)
1.1b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增長(整個經濟,部分國家,部分年份)(20)
1.2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按部門劃分的就業份額(部分國家,最近有數據的年份,百分比)(21)
1.3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工作中貧困人口的變化趨勢(1990-2015年,百分比)(23)
1.4a 東亞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增長(整個經濟,部分國家,1993年指數=100,1980年至最近年份)(24)
1.4b 東亞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整個經濟,部分國家和年份)(24)
1.5 東亞地區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工作中貧困人口的變化趨勢(1990-2015年,百分比)(26)
1.6a 東南亞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增長(整個經濟,部分國家,1993指標=100,1980年至最近年份)(29)
1.6b 東南亞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整個經濟,部分國家及年份)(30)
1.7 東南亞地區農業部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部分國家,1993年指數=100,1980-2001年)(30)
1.8 東南亞地區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工作中貧困人口的變化趨勢(1990-2015年,百分比)(31)
1.9a 南亞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增長(整個經濟,部分國家,1993年指數=100,1980年至最近年份)(31)
1.9b 南亞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整個經濟,部分國家及年份)(32)
1.10 南亞地區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工作中貧困人口的變化趨勢(1990-2015年,百分比)(35)
1.11a 中東地區的就業與失業(1993年指數=100,1993年至最近年份)(36)
1.11b 北非地區的就業與失業(1993年指數=100,1993年至最近年份)(36)
1.12a 中東和北非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增長(整個經濟,部分國家,1993年指數=100,1980年至最近年份)(37)
1.12b 中東和北非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整個經濟,部分國家,1993年指數=100,1980年至最近年份)(38)
1.13 中東和北非地區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工作中貧困人口的變化趨勢(1990-2015年,百分比)(38)
1.14a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增長(整個經濟,部分國家,1993年指數=100,1980年至最近年份)(40)
1.14b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從業人員人均產值(整個經濟,部分國家和年份)(40)
1.15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工作中貧困人口的變化趨勢(1990-2015年,百分比)(42)
1.16a 轉型經濟國家從業人員人均產值增長(整個經濟,部分國家,1999年指數=100,1990年至最近年份)(44)
1.16b 轉型經濟國家從業人員人均產值(整個經濟,部分國家和年份)(45)
1.17a 工業化國家從業人員人均產值增長(整個經濟,部分國家和年份)(46)
1.17b 工業化國家從業人員人均產值(整個經濟,部分國家和年份)(47)
1.18 全世界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工作中貧困人口變化趨勢(1990-2015年,百分比)(48)
2.1 美國服務業和製造業的就業情況(千人),2000-2004年(57)
2.2 部分國家從業人員年均增長率與勞動生產率之間的關係,1980-2000年(61)
2.3 勞動生產率增長與實際勞動補償增長之間的關係,1985-2000年(按1990年美元排價計算)(64)
2.4 以設備為基礎投資項目和以勞動力為基礎投資項目的比較,烏干達,1996年(70)
2.5a 部門與整個經濟之間在生產率和就業年均增長方面的差別,1980-2001年(79)
2.5b 部門與整個經濟之間在生產率和就業年均增長方面的差別,1995-2001年(80)
3.1 每天收入1美元和每天收入2美元的貧困人口與農村人口的比率,1978-2002年(92)
3.2 就業的部門分布,農業就業份額大於40%的國家,最近年份(93)
3.3 在部門增加值增長率方面,與1個百分點增長相關聯的貧困人口變化,部分年份(96)
3.4 地區土地產權分配,2000年(97)
3.5 按地區劃分的產值,1970-2000年(98)
3.6 按地區劃分的土地指數,1970-2000年(98)
3.7 按地區劃分的勞動力指數,1970-2000年(98)
3.8 按地區劃分的施肥指數,1970-2000年(99)
3.9 按地區劃分的拖拉機指數,1970-2000年(99)
3.10 按地區劃分的人均農業產值(log scale),1970-2000年(99)
3.11 按地區劃分的人均農作物產值(log scale)1970-2000年(100)
3.12 人均糧食指數(1990年=100),1970-2000年(101)
3.13 地區人口加權計算糧食價格指數(1995年=100),1980-2000年(101)
3.14 按地區劃分的農業勞動生產率,1992-2001年,以及1992年和2001年勞動生產率水平(1992年指數=100)(103)
3.15 按地區劃分的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加權平均年增長率,1970-2001年(1970年指數=1)(105)
3.16 農業部門生產率對照就業的變化,1980-2001年(111)
3.17 農業部門生產率對照就業的變化,1990-2001年(111)
3.18 不同生產率和就業趨勢的群組在貧困率方面的平均百分點變化,1980-2001年和1990-2001年(112)
4.1 分部門的就業變化和年度生產率增長,部分工業化國家(1980-2000年)(129)
4.2 私營服務部門就業比例對創業障礙指數,部分工業化國家,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130)
4.3 產品市場法規的嚴格性對長就業期限工人的比例,部分工業化國家,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131)
4.4 開放程度對創業障礙,部分歐洲國家,1970-2000年(131)
4.5 勞動力市場政策方面的開支隨開放程度增長,部分工業化國家,1970-2000年(132)
4.6 平均就業期限對中間年齡,部分歐洲和拉美國家,日本和美國,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133)
4.7 就業保護立法的嚴格性對長就業期限工人的比例,部分工業化國家,1998年(135)
4.8 部分歐洲和拉美國家、日本和美國的集體談判覆蓋範圍和平均就業期限,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135)
4.9 三種就業期限組工人比例增加1.0%對生產率的影響,13個歐洲國家,1992-2002年(140)
4.10 就業期限——生產率的生命周期,13個歐洲國家,1992-2002年(141)
4.11 就業質量前景與無保障性,部分歐洲國家,1995-2000年(百分比)(143)
4.12 就業無保障性與勞動力市場政策方面的開支,部分經合組織國家,2000年(143)
4.13 部分歐洲和拉美國家、日本和美國短就業期限對長就業期限的分布情況,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146)
4.14 就業保障的嚴格性對長就業期限工人的比例,拉丁美洲,20世紀90年代末(146)
4.15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實際年度GDP增長,1990-2002年(148)
5.1 中小型企業的就業份額與GDP增長之間的相互關係(158)
5.2 中小型企業對就業和GDP的貢獻,1990-1999年(平均值)(159)
5.3 非正規經濟與發展水平(按人均GDP測量)(160)
5.4 非正規部門對就業和GDP的貢獻,1990-1999年(平均值)(161)
方框
1.1 附加勞動力市場指標:超越就業和失業範疇的考察(14)
1.2 什麼是勞動生產率?(17)
1.3 城市對農村勞動力市場信息(21)
1.4 韓國的就業創造社會契約(25)
1.5 印度尼西亞:為什麼制度至關重要(27)
1.6 印度的生產率、就業和減貧(32)
1.7 阿拉伯人才流失(39)
1.8 把提高農業部門女性生產率作為提高整個生產率的一種簡便手段(42)
1.9 非洲就業和減貧特別峰會(43)
1.10 工業化國家的外包活動(45)
2.1 美國的失業增長(55)
2.2 墨西哥的體面勞動和組裝工廠(59)
2.3 個案研究:匈牙利的勞動生產率與就業(62)
2.4 韓國工資與生產率差距以及社會對話的作用(67)
2.5 勞動密集型就業計畫的巨觀影響(69)
2.6 促進非正規經濟的正規化:南非全國生產率研究所的作用(73)
2.7 服務部門生產率的測量(76)
2.8 印度軟體產業的增長(77)
3.1 千年發展目標(90)
3.2 農業產值和勞動力在水平及份額方面的全球變化,一種實證的圖示(91)
3.3 世界各地的貧困測量和貧困發生率(94)
3.4 農業部門在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性(95)
3.5 有利的季風氣候促進印度經濟發展(100)
3.6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農業部門面臨的挑戰和潛力(103)
3.7 中國提高農業生產率和減少貧困的經驗(105)
3.8 愛滋病對農業生產率的影響(107)
3.9 農業中的婦女: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的鮮花採摘(109)
3.10 農業部門的體面勞動赤字(110)
3.11 作為成功之源的水:水如何促進生產率增長、就業創造和減少貧困(113)
3.12 農業政策成功的事例(114)
3.13 農業貿易中的風險與報償(115)
4.1 阿瑟·劉易斯——發展經濟學的先驅(127)
4.2 工會如何促進就業穩定性?(136)
4.3 就業期限、生產率和新的工作組織方式(137)
4.4 法國私營部門的就業穩定性和生產率(139)
4.5 在一個開發中國家的環境下實現“保護性流動”:尼泊爾(147)
5.1 關注中小型企業政策的淵源(158)
5.2 中小型企業需要補貼嗎?(171)
5.3 提高生產率的挑戰:ILO/SEED在就業質量方面的經驗(172)
5.4 中小型企業群組:為減貧而努力(174)
5.5 印度尼西亞木材加工業群組化的影響(17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