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極化趨勢

政治多極化是指一種趨勢,一個動態發展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多極化趨勢
  • 外文名:The world multi polarization trend
  • 類型:世界政治文化
  • 範圍:世界
  • 發展:多極化
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同時,我們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變成一個平等交往的世界.由一個國家主宰他國命運和左右世界形式的局面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所以政治多極化成為當代世界發展的趨勢.  到目前為止,多極化並沒有定型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就當今世界實際情況來看,國際政治關係中存在美國、日本、西歐、中國、俄羅斯五個力量中心。五個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世界各個地區和許多國家。五個力量中心之間存在的相互競爭、相互制約的關係,使軍事霸權主義受到更多的制約和限制,有利於世界的安全與穩定。但是多極化趨勢與美國單極霸權企圖之間的鬥爭遠未結束,反而愈演愈烈;②世界多極化中的任何一“極”或者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具有巨大的國際政治影響力,這兩者通常是相輔相成的,構成了綜合國力的兩大方面。所以對多極化可以主要從經濟上實力的增強和政治上國際影響力的提高兩個側面去理解;③多極化趨勢的出現主要包括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實力的相對衰落趨勢,歐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態勢和中國、第三世界國家興起的上升趨勢,具體表現為西歐、日本隨著經濟實力與美國的差距逐步縮小,在政治上對美國的離心傾向也在不斷加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壯大並走向聯合。  世界政治多極化是指一定時期內對國際關係有重要影響的國家和國家集團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著形成多極格局發展的一種趨勢。  多極化趨勢無論在全球或地區範圍內,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有新發展。  這是因為:  第一,經濟全球化進程使單極世界構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科技和經濟實力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因素,在科技與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已沒有哪一種力量能夠全方位占據絕對優勢,隨心所欲地控制世界。經濟多極化是政治多極化的基礎,政治多極化是世界經濟多中心和區域化趨勢在世界政治發展中的體現。  第二,世界政治多極化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的結果。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較量,必然導致世界政治的多極化格局。  第三,各國文明的多樣性成為世界多極化重要的社會基礎。  第四,多極化趨勢必然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各大力量都要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決不會犧牲或放棄自己的國家利益,屈服於別國利益。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既是一個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也是除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國家集團所追求的目標。  美國想建立單極世界,但力不從心。歐盟一體化使歐盟的力量壯大;日本加速了由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邁進的步伐;俄羅斯雖喪失了蘇聯超級大國的地位,但仍不失為世界強國;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大大增強。這些國家與地區集團不約而同地主張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世界各種力量的分化組合以及大國關係的深刻調整有利於多極化的發展  世界多極化是在曲折中發展的。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是因為:第一,美國的霸權主義和構建單極世界的圖謀,是多極化趨勢發展的最大障礙。第二,世界上冷戰思維的繼續、南北貧富差距的擴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糾紛等,也會對多極化趨勢產生各種干擾和衝擊。第三,多極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種力量重新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過程,由此將產生多種不確定因素,世界多極化進程將充滿矛盾和鬥爭。  世界格局走向多極化的意義。第一,符合世界發展的客觀規律;第二,有利於體現各國和各國人民的共同意願和利益;第三,有利於避免新的世界大戰的爆發;第四,有利於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第五,有利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第六,有利於促進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平衡發展。
國際政治格局由兩極向多極化的演變是戰後世界歷史運動的一種基本趨勢,這種歷史趨勢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具體表現為三個並行發展的歷史進程:資本主義陣營由美國一家獨大演變為美、歐、日三足鼎立;社會主義陣營從意識形態論戰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國家以不結盟運動的形式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發揮出制衡兩極的作用。這些因素的合力推動著多極化趨勢的發展。 世界走向多極化是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在多極化趨勢出現後,兩極格局並沒有立即瓦解,但是,由於兩大陣營的分化,兩極對抗的內容和形式也發生了變化,美蘇關係作為東西方冷戰的主軸進一步凸現。20世紀60—70年代是美蘇爭霸的高峰期,發生了一系列危機形式表現的對抗事件。此期間,美蘇爭霸態勢因雙方戰略力量的升降而有過大的變化,並由此而導致了國際戰略格局的變化。 20世紀80年代是國際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變動的時期,由於蘇聯在不堪軍備重負的情況下實行全面收縮,東歐和蘇聯自身也發生制度性變化,原來的兩極對抗基礎遂告崩塌,以德國統一為標誌,東西方冷戰宣告結束。由此,世界的多極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展開其新的發展進程。
一.美、歐、日相互關係的變化  戰後初期形成的以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對峙為基本特徵的兩極世界格局進入50年代中期以後逐漸發生向多極化的演變,導致這種變化的直接動因來自兩大陣營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和分化,其中,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由美國一家獨大逐步朝著美、歐、日三足鼎立的態勢發展,蘇聯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則逐步走向分裂和解體,在這個過程中,兩大陣營中都崛起了新的力量中心,與此同時,原來介於兩大陣營之間的“第三世界”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也日趨活躍,發揮了制衡兩極的作用。  二.國際共運論戰和社會主義陣營分裂  從5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生了越演越烈的意識形態論戰和國家利益之爭,並一步步走向分裂和解體。在這個過程中,中蘇兩黨的分歧和中蘇兩國關係的破裂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 從亞非會議到不結盟運動  “第三世界”在世界經濟範疇中是對處於世界經濟體系“邊緣”、現代化進程中相對落後的“開發中國家”的泛稱,而在國際政治範疇中則是指介於美蘇為首的兩大國家集團之間的“中間地帶”。由於“中間地帶”國家大多是“開發中國家”,所以無論從哪個範疇著眼。“第三世界”所指稱的對象基本上是同一類國家,即大部分位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歷史上曾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多數在二次大戰後才獲得獨立的新興國家。所謂“第三世界”的興起,主要是從國際政治的角度,對“第三世界”國家作為一種集體的力量在推動世界格局向多極化演變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不結盟運動還致力於促進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合作(南南合作),並要求改變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運動的成員國大多也是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代表開發中國家利益的“七十七國集團”的成員,他們在歷次貿發會議上提出的《宣言》和《行動綱領》為推動與已開發國家的對話(南北對話),改革國際經濟體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50~60年代美蘇關係  在世界格局由兩極向多極化的演變過程中,美國與蘇聯的關係始終處於中心位置,如果說冷戰初期美蘇之間的對抗同時也表現為兩大陣營的對抗,那么,隨著兩大陣營的分化,兩極對峙的格局更直接地表現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  以第二次柏林危機和古巴飛彈危機為突出事件的20世紀50~60年代的美蘇關係,反映出在當時的力量對比條件下雙方的戰略地位,總體上,美國掌握著冷戰的主動權,但進入70年代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二.越南戰爭與70年代美蘇爭霸態勢的變化  在美國進行戰略收縮的同時,蘇聯在70年代強化了戰略攻勢,它利用美蘇爭霸態勢逆轉的有利條件,憑藉快速增長的軍事力量,推行擴張型的對外政策,向世界各戰略要地頻頻出擊。70年代前半期,蘇聯把重點放在鞏固歐洲勢力範圍,形成對西歐的戰略優勢上,其中一個重要措施就是通過大規模部署中程飛彈謀取戰區核力量優勢。在穩住歐洲後,7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發動“南下攻勢”,從東南亞(海路)和西南亞(陸路)兩個方向出擊,向美國的霸權發起全面挑戰。這期間,蘇聯在西亞的阿富汗、非洲之角的衣索比亞、南部非洲的安哥拉、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等國先後扶植了親蘇政權,在這些地區建立了戰略據點。蘇聯還通過越南將印度支那三國都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試圖控制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海上交通線。然而,蘇聯的擴張因缺乏雄厚的經濟基礎而難以持久,當1979年蘇聯為穩住西亞戰略據點而出兵入侵阿富汗時,它的弱點開始暴露,並如同美國陷于越南戰爭那樣陷入了阿富汗戰爭的泥譚。以此為轉折點,80年代美蘇爭霸態勢再度出現逆轉。  三. 80年代美蘇關係的重大轉折  1979年底蘇軍入侵阿富汗把美國逼到了戰略防線的邊緣,卡特政府不得不改變對蘇政策,於1980年1月23日宣布了所謂“卡特主義”,以不同於“尼克森主義”的強硬姿態警告蘇聯:“外部力量企圖控制波斯灣地區的任何嘗試都將被視為對美國切身利益的進攻,美國將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包括軍事力量在內——打退這種進攻”。“卡特主義”被認為是美國對蘇戰略發生新的轉折的開始,這一轉折的完成則是在1981年裡根入主白宮之後。  這一時期蘇聯的收縮和美國政策的強硬適成對照,美蘇關係因此而發生了具有實質性的轉折,這次轉折不是像以前那樣表現為對抗與緩和的輪迴,而是從根本上改變了美蘇間的戰略平衡,動搖了構成戰後世界格局基礎的兩極體制,維持了40年的雅爾達體制和延續了40年的美蘇冷戰隨之而走向終點.
一. 德國統一和雅爾達體制的瓦解   1989年興起的東歐劇變浪潮把本來似乎不可能的兩個德國的統一問題突然提上了日程,並以極快的速度加以實現。德國的統一是戰後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一個具有歷史分期意義的重要界標,它標誌著戰後初期依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所確立的以歐洲東西方分界線的劃定為基本內涵的雅爾達體制已經瓦解,歐洲和世界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大變動,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二. 蘇聯集團的解散和東西方冷戰的結束  蘇聯的全面收縮、東歐各國的劇變和德國的統一使蘇聯為首的“東方集團”分崩離析,再也維持不下去了。面對歐洲政治、經濟、軍事格局的實質性變化,原來作為蘇聯控制東部德國和東歐地區主要工具的華沙條約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礎。經互會和華約的解散也就是作為冷戰一方的“東方集團”的自我解散,由於這個集團的解散,原來構成東西方對抗的兩個國家集團中的一個已經消亡(半年後,蘇聯自身亦告解體)。在這個意義上,持續40餘年的東西方冷戰隨之走向了終點.
冷戰結束後,世界格局進入了一個大轉型期。20世紀90年代是世界向新格局過渡的起始階段,這個階段的特徵主要表現為新舊矛盾並發、諸種力量競相爭奪新格局的主導權。在此過程中,美國建立單極世界的意圖與世界朝多極化發展的客觀趨勢形成尖銳矛盾。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展示了轉型期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化。  世紀之交的世界,全球化已成為歷史潮流。從經濟層面開始的全球化進程向正在邁向新世紀的人類社會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全球問題”。這些問題實質上是當代世界基本的結構性矛盾的反映。人類社會和現代文明的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這些問題的答案。  中國是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息息相關。正確理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既是發展中國的需要,也是人類社會共同進步的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