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他的音樂集成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的精華,所以被尊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也正因為如此他是近現代西方文化史上極為重要的人物。本書為原東德劇作家克勞斯·艾達姆的巴赫傳記,詳實地反映了巴赫壯麗而豐富的一生。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名人傳記叢書:巴赫傳
- 譯者:王泰智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364頁
- 開本:16
- 作者:克勞斯·艾達姆
- 類型:藝術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商務印書館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世界名人傳記叢書:巴赫傳》描述了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從出生到辭世的一生,再現了他的成長曆程,奮鬥精神,音樂成就和家庭、社會、時代對他的影響。
作者簡介
王泰智先生早年在國內外學習日爾曼語言文學,長期從事外交工作,在德語國家生活近30年。曾任中國駐德國漢堡總領事。退休後致力於翻譯和文學事業,已出版譯著50餘種。
圖書目錄
前言
我個人接觸的巴赫形象
開題說明
斯皮塔、特里、施威策及近代作者對巴赫的表述
第一章
巴赫和巴赫家族——在父親家中——在奧德魯夫哥哥家中的孤兒——首次音樂行為——遷徙呂內堡——呂內堡的拉丁學校和呂內堡的音樂寶藏
第二章
呂內堡的學習時代——到策勒聽法國音樂——獲得紮實的管風琴知識——初游漢堡——當時漢堡的音樂生活——呂內堡中學神學的地位——踏入音樂旅途
第三章
返回圖林根——在贊格豪森碰壁——魏瑪的音樂侍從——巴赫去阿恩施塔特的原因——工作中的遭遇:阿恩施塔特中學生的反叛——阿恩施塔特工作環境的惡化——第一批音樂作品:獻給兄弟的賦格、隨想曲《辭行……》、婚禮集腋曲
第四章
托卡塔和d小調賦格——《G大調幻想曲》——自由創作管風琴曲及所謂的外部影響——前往呂貝克:賴因根、亨德爾、馬特松——阿恩施塔特教會監理會對他音樂的非議——音樂音準的課題——“唱詩班中的陌生少女”——表妹瑪麗婭·芭芭拉——米爾豪森想要這個巴赫
第五章
巴赫和阿恩施塔特教會的關係——同瑪麗婭·芭芭拉結婚——在米爾豪森任職,第一首康塔塔及音樂活動——宗教形勢,德意志的虔敬教派和正統教派之爭——牧師弗羅納和艾爾馬——教區牧師對音樂的仇視促使巴赫辭別
第六章
巴赫去魏瑪再任音樂侍從——大公國執政內幕:詩與真——叔與侄,宮廷樂隊和室內樂——巴赫在魏瑪的活動——公爵的支持——一架理想的管風琴
第七章
在哈雷驗收管風琴和求聘新職——巴赫知名度的增長——在魏瑪的管風琴和鋼琴作品——《管風琴小書》——成為樂隊指揮——康塔塔《我有眾多苦惱》——和魏森費爾斯的初步聯繫
第八章
離開魏瑪的故事——政治事件——叔侄之爭——特勒曼和蓋斯納——巴赫被攆走——克騰的聘請——事件的政法觀
第九章
應邀前往德勒斯登——德勒斯登的政治和文化地位——路易·馬尚大師——在德勒斯登的演示——比賽的結局和平均律音準——返回魏瑪被捕——何為“公國法官小屋”——獲釋遭貶
第十章
傳記作家眼中巴赫向克騰的遷徙——克騰的宗教形勢:正統派、虔敬派和加爾文派——一位真正啟蒙傾向的侯爵——巴赫在克騰的地位——去萊比錫驗收管風琴——在克騰的生活情況和宮廷樂隊——柏林之行——《布蘭登堡協奏曲》——小提琴獨奏奏鳴曲和帕蒂塔——瑪麗
婭·芭芭拉之死——在漢堡應聘失敗
第十一章
鰥夫巴赫的家庭狀況——平均律音準和《平均律鋼琴曲集》——不懂音樂的評論——“給弗里德曼的曲譜小書”——和大兒子的關係——再婚:對雙方均非實用主義的結合——萊奧波德侯爵的婚禮:巴赫遭到了冷落
第十二章
巴赫處於候召狀態——萊比錫學校崗位空缺——托馬斯學校狀況——應聘交易的討價還價——萊比錫市政委員會的立場和巴赫傳記作家的態度
第十三章
1720—1723年巴赫的處境——考試之作——巴赫對通奏低音的定義——音樂之奇妙——巴赫被用於政治宣傳,成了“啟蒙運動音樂家”——戈特謝德、萊布尼茨、弗朗克、沃爾夫和萊比錫——萊比錫形勢和萊比錫的“啟蒙運動”
第十四章
巴赫遷入萊比錫——就職時的醜聞——托馬斯學校樂監和授課的職責——萊比錫市政委員會當時的憂慮
第十五章
市政委員會和大學之間的關係——巴赫為爭取“大學音樂主管”的鬥爭——他為什麼需要這個職務和事態的發展——薩克森的教會形勢,大選侯夫人之死和葬禮上的外交糾葛——戈特謝德教授的發跡,他的追悼歌詞,巴赫對它的處理——大學對他的勝利惱火
第十六章
和教會監理會的衝突:尼古拉教堂修繕之爭——後果——高德利茨大學士和教區牧師戴靈——巴赫教堂音樂的基礎是聖經——萊比錫的等級觀念——巴赫獲勝,但四年後四面樹敵
第十七章
“啟蒙運動”是個煩惱——“啟蒙的萊比錫”和“啟蒙的音樂家”——200首康塔塔的徒勞之功——稅務督察亨里奇和《馬太受難曲》——巴赫對上司的誤認
第十八章
《馬太受難曲》:集各種手段之大成——巴赫在排練期間的其他工作——關於性格暴躁的神話——音樂戲劇家——失敗和違約——唱詩班隊員和專家——巴赫的申訴,市政當局的反應和顧慮——創作的低谷:巴赫想徹底離開萊比錫
第十九章
坎坷歷程的總結——新校長蓋斯納對巴赫的奇妙的救助——蓋斯納的來歷和他的改革——對巴赫的影響——蓋斯納筆下的巴赫音樂——市政委員會和大學把蓋斯納趕出萊比錫——新巴赫協會眼中的蓋斯納——小艾內斯蒂成了他的接班人——蓋斯納和艾內斯蒂閱歷之比較
第二十章
蓋斯納走後巴赫的生活和工作處境——反對者——申請“宮廷作曲家”稱號——聖誕清唱劇——對巴赫的借鑑方式的說明和觀點——《赫丘利之催眠曲》——薩克森的政治變動——巴赫和德勒斯登的音樂生活
第二十一章
助理大戰和傳記作家——艾內斯蒂的品行和他對藝術的關係——編織陰謀——學校中的體罰——艾內斯蒂的戰略和事件的經過——傳記作家批評巴赫的舉止——事態進一步發展及可恥的結局——市政委員會對王家宮廷作曲家刻意的歧視
第二十二章
助理大戰的後果——巴赫被上司貶為非人——兒子伯恩哈德遭難——沙伊伯,《音樂評論》——兩位波希米亞伯爵和所謂的新教彌撒曲——對巴赫的奇怪的研究——國王的指令——市政委員會禁止巴赫演奏受難曲
第二十三章
“過時”的巴赫受到青年人的青睞!——“所謂退休”的妄言——“華麗風格”——1732年後巴赫在教堂音樂上的成就——他保住了聲望和聽眾——亨尼克康塔塔——頻繁的音樂活動——帝國伯爵封凱賽林克和戈爾德堡變奏曲——封·迪斯考先生和農夫康塔塔
第二十四章
鍵盤練習曲第三部:三重賦格和眾讚歌前奏曲——後期作品的“風格轉變”以及米茨勒是其根由之說——米茨勒的生平——幾種奇怪的分析——施威策的分析方法——其他錯誤的詮釋——藝術家的工作方式
第二十五章
巴赫的工作方式——音樂和音樂理論之差別——用非藝術方式研究藝術:外行之舉——音樂的演變和巴赫的特色
第二十六章
卡爾·菲利普·埃馬奴埃·巴赫和腓特烈二世——巴赫訪莫愁宮——“國王主題”及其詮釋者——勛伯格的發現——巴赫此行的意義——《音樂的奉獻》和《賦格的藝術》——給音樂準備抽屜嗎?——不合時宜的巴赫
第二十七章
音樂理論界眼中的巴赫和音樂理論的誤區——原因何在——數字象徵——科學能夠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事情——復調音樂中的巴赫現象——“理論反射”的胡說——音樂命題——巴赫的教學活動——他的晚年發展
第二十八章
《b小調彌撒曲》和《賦格的藝術》:“扭曲的音樂命題”和“眼睛音樂”?——平均律鋼琴曲第二部——巴赫老年健康狀況和財產狀況——和校長畢德曼的鬥爭——巴赫接班人的確定——1749年的家庭狀況——泰勒醫生和眼部手術——巴赫之死
第二十九章
巴赫的遺產——安娜·瑪格達勒娜的命運——巴赫的音樂圖書為何不見——葬禮和悼詞——接班人哈勒爾——孟德爾頌在萊比錫為巴赫的聲望而戰——巴赫的遺骨在萊比錫無人過問達154年之久——81位巴赫的弟子以及“從他那裡什麼都沒有出來”——林克、金貝格——卡爾·菲利普·埃馬奴埃和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斯維滕—巴赫和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策爾特及孟德爾頌
第三十章
只是“巴洛克音樂”?——開拓性的和聲專家——福克爾、格里本克爾和羅伊奇——1751年詞典中的巴赫和戈特謝德——接近巴赫音樂——天體音樂:歌德、伯修斯、克普勒、貝倫特——發聲的宇宙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我個人接觸的巴赫形象
開題說明
斯皮塔、特里、施威策及近代作者對巴赫的表述
第一章
巴赫和巴赫家族——在父親家中——在奧德魯夫哥哥家中的孤兒——首次音樂行為——遷徙呂內堡——呂內堡的拉丁學校和呂內堡的音樂寶藏
第二章
呂內堡的學習時代——到策勒聽法國音樂——獲得紮實的管風琴知識——初游漢堡——當時漢堡的音樂生活——呂內堡中學神學的地位——踏入音樂旅途
第三章
返回圖林根——在贊格豪森碰壁——魏瑪的音樂侍從——巴赫去阿恩施塔特的原因——工作中的遭遇:阿恩施塔特中學生的反叛——阿恩施塔特工作環境的惡化——第一批音樂作品:獻給兄弟的賦格、隨想曲《辭行……》、婚禮集腋曲
第四章
托卡塔和d小調賦格——《G大調幻想曲》——自由創作管風琴曲及所謂的外部影響——前往呂貝克:賴因根、亨德爾、馬特松——阿恩施塔特教會監理會對他音樂的非議——音樂音準的課題——“唱詩班中的陌生少女”——表妹瑪麗婭·芭芭拉——米爾豪森想要這個巴赫
第五章
巴赫和阿恩施塔特教會的關係——同瑪麗婭·芭芭拉結婚——在米爾豪森任職,第一首康塔塔及音樂活動——宗教形勢,德意志的虔敬教派和正統教派之爭——牧師弗羅納和艾爾馬——教區牧師對音樂的仇視促使巴赫辭別
第六章
巴赫去魏瑪再任音樂侍從——大公國執政內幕:詩與真——叔與侄,宮廷樂隊和室內樂——巴赫在魏瑪的活動——公爵的支持——一架理想的管風琴
第七章
在哈雷驗收管風琴和求聘新職——巴赫知名度的增長——在魏瑪的管風琴和鋼琴作品——《管風琴小書》——成為樂隊指揮——康塔塔《我有眾多苦惱》——和魏森費爾斯的初步聯繫
第八章
離開魏瑪的故事——政治事件——叔侄之爭——特勒曼和蓋斯納——巴赫被攆走——克騰的聘請——事件的政法觀
第九章
應邀前往德勒斯登——德勒斯登的政治和文化地位——路易·馬尚大師——在德勒斯登的演示——比賽的結局和平均律音準——返回魏瑪被捕——何為“公國法官小屋”——獲釋遭貶
第十章
傳記作家眼中巴赫向克騰的遷徙——克騰的宗教形勢:正統派、虔敬派和加爾文派——一位真正啟蒙傾向的侯爵——巴赫在克騰的地位——去萊比錫驗收管風琴——在克騰的生活情況和宮廷樂隊——柏林之行——《布蘭登堡協奏曲》——小提琴獨奏奏鳴曲和帕蒂塔——瑪麗
婭·芭芭拉之死——在漢堡應聘失敗
第十一章
鰥夫巴赫的家庭狀況——平均律音準和《平均律鋼琴曲集》——不懂音樂的評論——“給弗里德曼的曲譜小書”——和大兒子的關係——再婚:對雙方均非實用主義的結合——萊奧波德侯爵的婚禮:巴赫遭到了冷落
第十二章
巴赫處於候召狀態——萊比錫學校崗位空缺——托馬斯學校狀況——應聘交易的討價還價——萊比錫市政委員會的立場和巴赫傳記作家的態度
第十三章
1720—1723年巴赫的處境——考試之作——巴赫對通奏低音的定義——音樂之奇妙——巴赫被用於政治宣傳,成了“啟蒙運動音樂家”——戈特謝德、萊布尼茨、弗朗克、沃爾夫和萊比錫——萊比錫形勢和萊比錫的“啟蒙運動”
第十四章
巴赫遷入萊比錫——就職時的醜聞——托馬斯學校樂監和授課的職責——萊比錫市政委員會當時的憂慮
第十五章
市政委員會和大學之間的關係——巴赫為爭取“大學音樂主管”的鬥爭——他為什麼需要這個職務和事態的發展——薩克森的教會形勢,大選侯夫人之死和葬禮上的外交糾葛——戈特謝德教授的發跡,他的追悼歌詞,巴赫對它的處理——大學對他的勝利惱火
第十六章
和教會監理會的衝突:尼古拉教堂修繕之爭——後果——高德利茨大學士和教區牧師戴靈——巴赫教堂音樂的基礎是聖經——萊比錫的等級觀念——巴赫獲勝,但四年後四面樹敵
第十七章
“啟蒙運動”是個煩惱——“啟蒙的萊比錫”和“啟蒙的音樂家”——200首康塔塔的徒勞之功——稅務督察亨里奇和《馬太受難曲》——巴赫對上司的誤認
第十八章
《馬太受難曲》:集各種手段之大成——巴赫在排練期間的其他工作——關於性格暴躁的神話——音樂戲劇家——失敗和違約——唱詩班隊員和專家——巴赫的申訴,市政當局的反應和顧慮——創作的低谷:巴赫想徹底離開萊比錫
第十九章
坎坷歷程的總結——新校長蓋斯納對巴赫的奇妙的救助——蓋斯納的來歷和他的改革——對巴赫的影響——蓋斯納筆下的巴赫音樂——市政委員會和大學把蓋斯納趕出萊比錫——新巴赫協會眼中的蓋斯納——小艾內斯蒂成了他的接班人——蓋斯納和艾內斯蒂閱歷之比較
第二十章
蓋斯納走後巴赫的生活和工作處境——反對者——申請“宮廷作曲家”稱號——聖誕清唱劇——對巴赫的借鑑方式的說明和觀點——《赫丘利之催眠曲》——薩克森的政治變動——巴赫和德勒斯登的音樂生活
第二十一章
助理大戰和傳記作家——艾內斯蒂的品行和他對藝術的關係——編織陰謀——學校中的體罰——艾內斯蒂的戰略和事件的經過——傳記作家批評巴赫的舉止——事態進一步發展及可恥的結局——市政委員會對王家宮廷作曲家刻意的歧視
第二十二章
助理大戰的後果——巴赫被上司貶為非人——兒子伯恩哈德遭難——沙伊伯,《音樂評論》——兩位波希米亞伯爵和所謂的新教彌撒曲——對巴赫的奇怪的研究——國王的指令——市政委員會禁止巴赫演奏受難曲
第二十三章
“過時”的巴赫受到青年人的青睞!——“所謂退休”的妄言——“華麗風格”——1732年後巴赫在教堂音樂上的成就——他保住了聲望和聽眾——亨尼克康塔塔——頻繁的音樂活動——帝國伯爵封凱賽林克和戈爾德堡變奏曲——封·迪斯考先生和農夫康塔塔
第二十四章
鍵盤練習曲第三部:三重賦格和眾讚歌前奏曲——後期作品的“風格轉變”以及米茨勒是其根由之說——米茨勒的生平——幾種奇怪的分析——施威策的分析方法——其他錯誤的詮釋——藝術家的工作方式
第二十五章
巴赫的工作方式——音樂和音樂理論之差別——用非藝術方式研究藝術:外行之舉——音樂的演變和巴赫的特色
第二十六章
卡爾·菲利普·埃馬奴埃·巴赫和腓特烈二世——巴赫訪莫愁宮——“國王主題”及其詮釋者——勛伯格的發現——巴赫此行的意義——《音樂的奉獻》和《賦格的藝術》——給音樂準備抽屜嗎?——不合時宜的巴赫
第二十七章
音樂理論界眼中的巴赫和音樂理論的誤區——原因何在——數字象徵——科學能夠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事情——復調音樂中的巴赫現象——“理論反射”的胡說——音樂命題——巴赫的教學活動——他的晚年發展
第二十八章
《b小調彌撒曲》和《賦格的藝術》:“扭曲的音樂命題”和“眼睛音樂”?——平均律鋼琴曲第二部——巴赫老年健康狀況和財產狀況——和校長畢德曼的鬥爭——巴赫接班人的確定——1749年的家庭狀況——泰勒醫生和眼部手術——巴赫之死
第二十九章
巴赫的遺產——安娜·瑪格達勒娜的命運——巴赫的音樂圖書為何不見——葬禮和悼詞——接班人哈勒爾——孟德爾頌在萊比錫為巴赫的聲望而戰——巴赫的遺骨在萊比錫無人過問達154年之久——81位巴赫的弟子以及“從他那裡什麼都沒有出來”——林克、金貝格——卡爾·菲利普·埃馬奴埃和約翰·克里斯蒂安·巴赫—斯維滕—巴赫和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策爾特及孟德爾頌
第三十章
只是“巴洛克音樂”?——開拓性的和聲專家——福克爾、格里本克爾和羅伊奇——1751年詞典中的巴赫和戈特謝德——接近巴赫音樂——天體音樂:歌德、伯修斯、克普勒、貝倫特——發聲的宇宙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序言
在眾多不為人所知的德國音樂家當中,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無疑是最著名的。我們知道,貝多芬曾說過,他的名字實際應該是“大海”;某些神學家認為,他應該榮獲第五位“福音傳授者”的稱號;而阿爾貝特·施威策則把他稱之為“巴洛克音樂的高峰和終止”。從這為數不多的評價中,我們就不難看出,他確實是不為人所知的——其實,這也是他這種檔次的大部分音樂家的命運。
比如莫扎特,至今很多人還只稱他是“德意志音樂的光明之神和生存之神”,說他是由於妻子的輕率而無辜地墮入了潦倒的深淵;說貝多芬是“用無聲廝殺的大力神”;說海頓是帶辮子的慈祥的“父親”,雖然也算古典音樂家,卻被列入二流的水平。至於舒伯特的形象,只不過是一位采蘑菇的羅曼蒂克;舒曼則正在從自我陶醉的“夢幻曲”作者的形象,開始緩慢地轉變——就像聖賢對很多人來說,傳說總是排斥事實那樣,他們的失真的偶像似乎永遠戰無不勝,時至今日,那些模式再次戰勝真知。
沒有一位音樂理論家會忘記指出,孟德爾頌·巴爾托爾迪是個猶太人,但卻幾乎沒有人提到過,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人們雖然知道,莫扎特長得並不像薩爾茨堡市場上出售的莫扎特糖球上畫的那樣,但一位英年早逝、創作出天堂般音樂的人,長的只能是終身的翩翩少年,而不能是其他的模樣。是啊,如果有人說他也是一個人,而且對他同時代的人來說,有時是一個相當難處的人,那么我們今天的有些人,甚至會認為這是對大師個人的誹謗。這些模式有時也會被推翻,但只是為了用另外一個缺少根基的論點取而代之,大凡是多了一些要求,而少了幾分謙遜,要適應時尚的需求而已。
把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當做這種時尚的對象,從很多角度來說,都是再合適不過了。例如想把他徹底列入聖徒之列的弗里德里希·斯門德或極力使他絕對世俗化的瓦爾特·費特爾,只不過是眾多言者中的兩例。有關巴赫的書籍浩如煙海,但可以認真對待的巴赫傳記,卻是屈指可數的。
說到“認真對待”,純屬善意:巴赫在他生活和創作主要時期的28年裡,是在萊比錫度過的。對此我們不妨問一句,在菲利普·斯皮塔之後,也就是在過去的120到130年間,是否有過哪一位傳記作者,又曾翻閱過萊比錫市政廳的檔案呢?斯皮塔沒有讀過的東西,他的後來人也沒有提及過——至少在最近三四十年中,沒有人對這些於巴赫的經歷和他的處境最重要的材料來源進行過考查:毋庸諱言,巴赫的研究者們,對這位大師的個人生平迄今為止最多只是表現了膚淺的興趣。
在他伴隨我十幾年之前,我曾和他遭遇過三次。第一次是在學鋼琴的課堂上,我當時大約10歲或11歲,正在練習敲打他的兩聲部和三聲部的創意曲。它們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很難,我為它們下了很多工夫,它們牢牢地吸引著我。然後是在影片《永生的心》中遇到了他——而且是在電影院裡!——那是他的《d小調托卡塔》,像雷電一樣擊中了我。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關於發明懷表的彼得·亨萊恩的故事,後來我為他製作了一部電視片。但更深一層的原因,是電影開頭9的那支《d小調托卡塔》深深打動了我,就像完全在另一個時代和另一個國家裡,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打動了年輕的伯恩斯坦一樣。就因為這支托卡塔,我才堅持要學會演奏管風琴——到了15歲,我真的坐到管風琴前,而且可以熟練地演奏托卡塔了。我並沒有停留在這裡,而是由此開始了我對管風琴有關領域的研究。在演奏“平均律鋼琴曲集”時,我沒有成功,白白費了力氣。當我經歷一次巴赫d小調羽管鍵琴協奏曲音樂會之後,它對我的震動是如此之大,使我立即買了曲譜,照此改寫了一首鋼琴曲。不知什麼時候——反正還在戰爭期間——我第一次來到萊比錫,鬼使神差般地找到了通往那座教堂的道路。就是在這裡,偉大的巴赫樂監曾領導過托馬斯唱詩班。我充滿敬畏地站在教堂前大廳,他的紀念碑前,仰望著上面的管風琴:一切大師的大師就曾每個星期日站在這裡,演奏著前所未有的最偉大的教堂音樂,陶醉他的教團眾生直到他生命終結。
我當然知道,上面那個管風琴早已不是巴赫曾演奏過的管風琴了。它只是根據卡爾·施特勞伯的意圖所重製,∞儘管我無法想像,巴赫所用過的管風琴,怎能被另外一個所取代。但當時我只了解他的音樂。我甚至不知道,隱藏在我心中的偶像,其價值只相當薩爾茨堡的莫扎特糖球:在那裡,朱古力糖球通過包裝達到了美化的目的,在這裡,卻被一道聖環所掩蓋而黯淡無光。
我的第三次遭遇,是在十幾年後發生的。我當時早已遠離管風琴,就像奧芬巴赫遠離猶太教堂那樣:我已經成了劇院作家,不是描寫劇院,而是為劇院寫作,歡快的戲劇作品,就是我的特長所在。同時,我也開始抓住了方興未艾的電視,特別是少年兒童電視節目。
當時的“兒童題目”我沒有得到。在不斷尋找素材的過程中,有一天一份唱片的說明落到我的手中,上面記載著巴赫創作d小調托卡塔時期的情況。年輕的巴赫在阿恩施塔特的冒險經歷,凝聚成一部電視劇,每年假期都在東德電視裡播送。後來一位著名的匈牙利女導演看中了這個節目。她決定無論如何得按照這個腳本再次拍成一部電影。於是,這部影片——現在已在晚間節目中播放一一在匈牙利也取得很大成功,成了反覆播放的保留節目。它甚至成為一次電視討論會的焦點,因為觀眾中有人問,影片的情節是否只是作者的臆造,還是確有其事。一位音樂理論家被請來回答,他當然只能確認電影腳本的真實性。
有什麼必要臆造呢?如果能夠在真實中找到事物的關聯,那么用想像力表現的生活就是無與倫比的。當我在後來的十年中逐步接近巴赫的生活時,他生平中的那些巨大的動盪使我震驚。他並不是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是在一次寂靜、井然和平淡的旅途中度過的。我很快就確認,那些從各方各面為他樹立的所有超凡的豐碑,都只不過是紙糊的形象而已,為了能夠持久存在,用石膏給予加固;但在其內部的空穴中,卻存在著遠比一切溢美之詞更為值得關注的東西: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真實的一生。
比如莫扎特,至今很多人還只稱他是“德意志音樂的光明之神和生存之神”,說他是由於妻子的輕率而無辜地墮入了潦倒的深淵;說貝多芬是“用無聲廝殺的大力神”;說海頓是帶辮子的慈祥的“父親”,雖然也算古典音樂家,卻被列入二流的水平。至於舒伯特的形象,只不過是一位采蘑菇的羅曼蒂克;舒曼則正在從自我陶醉的“夢幻曲”作者的形象,開始緩慢地轉變——就像聖賢對很多人來說,傳說總是排斥事實那樣,他們的失真的偶像似乎永遠戰無不勝,時至今日,那些模式再次戰勝真知。
沒有一位音樂理論家會忘記指出,孟德爾頌·巴爾托爾迪是個猶太人,但卻幾乎沒有人提到過,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人們雖然知道,莫扎特長得並不像薩爾茨堡市場上出售的莫扎特糖球上畫的那樣,但一位英年早逝、創作出天堂般音樂的人,長的只能是終身的翩翩少年,而不能是其他的模樣。是啊,如果有人說他也是一個人,而且對他同時代的人來說,有時是一個相當難處的人,那么我們今天的有些人,甚至會認為這是對大師個人的誹謗。這些模式有時也會被推翻,但只是為了用另外一個缺少根基的論點取而代之,大凡是多了一些要求,而少了幾分謙遜,要適應時尚的需求而已。
把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當做這種時尚的對象,從很多角度來說,都是再合適不過了。例如想把他徹底列入聖徒之列的弗里德里希·斯門德或極力使他絕對世俗化的瓦爾特·費特爾,只不過是眾多言者中的兩例。有關巴赫的書籍浩如煙海,但可以認真對待的巴赫傳記,卻是屈指可數的。
說到“認真對待”,純屬善意:巴赫在他生活和創作主要時期的28年裡,是在萊比錫度過的。對此我們不妨問一句,在菲利普·斯皮塔之後,也就是在過去的120到130年間,是否有過哪一位傳記作者,又曾翻閱過萊比錫市政廳的檔案呢?斯皮塔沒有讀過的東西,他的後來人也沒有提及過——至少在最近三四十年中,沒有人對這些於巴赫的經歷和他的處境最重要的材料來源進行過考查:毋庸諱言,巴赫的研究者們,對這位大師的個人生平迄今為止最多只是表現了膚淺的興趣。
在他伴隨我十幾年之前,我曾和他遭遇過三次。第一次是在學鋼琴的課堂上,我當時大約10歲或11歲,正在練習敲打他的兩聲部和三聲部的創意曲。它們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很難,我為它們下了很多工夫,它們牢牢地吸引著我。然後是在影片《永生的心》中遇到了他——而且是在電影院裡!——那是他的《d小調托卡塔》,像雷電一樣擊中了我。這部電影講述的是關於發明懷表的彼得·亨萊恩的故事,後來我為他製作了一部電視片。但更深一層的原因,是電影開頭9的那支《d小調托卡塔》深深打動了我,就像完全在另一個時代和另一個國家裡,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打動了年輕的伯恩斯坦一樣。就因為這支托卡塔,我才堅持要學會演奏管風琴——到了15歲,我真的坐到管風琴前,而且可以熟練地演奏托卡塔了。我並沒有停留在這裡,而是由此開始了我對管風琴有關領域的研究。在演奏“平均律鋼琴曲集”時,我沒有成功,白白費了力氣。當我經歷一次巴赫d小調羽管鍵琴協奏曲音樂會之後,它對我的震動是如此之大,使我立即買了曲譜,照此改寫了一首鋼琴曲。不知什麼時候——反正還在戰爭期間——我第一次來到萊比錫,鬼使神差般地找到了通往那座教堂的道路。就是在這裡,偉大的巴赫樂監曾領導過托馬斯唱詩班。我充滿敬畏地站在教堂前大廳,他的紀念碑前,仰望著上面的管風琴:一切大師的大師就曾每個星期日站在這裡,演奏著前所未有的最偉大的教堂音樂,陶醉他的教團眾生直到他生命終結。
我當然知道,上面那個管風琴早已不是巴赫曾演奏過的管風琴了。它只是根據卡爾·施特勞伯的意圖所重製,∞儘管我無法想像,巴赫所用過的管風琴,怎能被另外一個所取代。但當時我只了解他的音樂。我甚至不知道,隱藏在我心中的偶像,其價值只相當薩爾茨堡的莫扎特糖球:在那裡,朱古力糖球通過包裝達到了美化的目的,在這裡,卻被一道聖環所掩蓋而黯淡無光。
我的第三次遭遇,是在十幾年後發生的。我當時早已遠離管風琴,就像奧芬巴赫遠離猶太教堂那樣:我已經成了劇院作家,不是描寫劇院,而是為劇院寫作,歡快的戲劇作品,就是我的特長所在。同時,我也開始抓住了方興未艾的電視,特別是少年兒童電視節目。
當時的“兒童題目”我沒有得到。在不斷尋找素材的過程中,有一天一份唱片的說明落到我的手中,上面記載著巴赫創作d小調托卡塔時期的情況。年輕的巴赫在阿恩施塔特的冒險經歷,凝聚成一部電視劇,每年假期都在東德電視裡播送。後來一位著名的匈牙利女導演看中了這個節目。她決定無論如何得按照這個腳本再次拍成一部電影。於是,這部影片——現在已在晚間節目中播放一一在匈牙利也取得很大成功,成了反覆播放的保留節目。它甚至成為一次電視討論會的焦點,因為觀眾中有人問,影片的情節是否只是作者的臆造,還是確有其事。一位音樂理論家被請來回答,他當然只能確認電影腳本的真實性。
有什麼必要臆造呢?如果能夠在真實中找到事物的關聯,那么用想像力表現的生活就是無與倫比的。當我在後來的十年中逐步接近巴赫的生活時,他生平中的那些巨大的動盪使我震驚。他並不是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是在一次寂靜、井然和平淡的旅途中度過的。我很快就確認,那些從各方各面為他樹立的所有超凡的豐碑,都只不過是紙糊的形象而已,為了能夠持久存在,用石膏給予加固;但在其內部的空穴中,卻存在著遠比一切溢美之詞更為值得關注的東西: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真實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