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創作的長篇小說,通常也被認為是作者文學生涯的巔峰之作。《卡拉馬佐夫兄弟》最初在《俄羅斯信使》雜誌上連載了將近兩年(自1879年第1期至1880年第11期),並於1881年出版了第一個單行本。
該書改變自一樁真實的弒父案,描寫老卡拉馬佐夫同三個兒子之間的尖銳衝突,以及弒父案件的法庭審判。整部小說有兩個層次:從表面上看這是一樁弒父案,而受害人的幾個兒子在某種程度上有串謀之嫌;但深層次上,這是一幕關於人精神的戲劇,講述了一個情慾、信仰、理性與自由意志間的道德角斗。作品展示一個錯綜複雜的社會、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劇主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卡拉馬佐夫兄弟
- 外文名稱:братъя карамазовы
- 創作年代:1879-1880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 發表時間:1879-1880年
- 字數:78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時代背景,個人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第一卷:一戶人家的歷史
該卷大致介紹了卡拉馬佐夫家族的概況以及與小說情節相關的故事,如老卡拉馬佐夫的兩次婚姻及對三個孩子的毫不盡教養之責。另外,卡拉馬佐夫三兄弟的各自性格與他們回到老家的前因後果也予以充分交代。該卷的結尾,佐西馬長老神秘地讓阿遼沙還俗。
第二卷:不該舉行的聚會
該卷故事的開始,卡拉馬佐夫一家聚於小鎮的修道院,佐西馬長老決心做中間人,調解德米特里和老卡拉馬佐夫因為德米特里的財產而發生的糾紛。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伊萬這個無神論者提議了在這個很神聖的地方當著長老的面談論如此的問題。當然,德米特里還是一如既往地晚來,而後的聚會反而讓父子關係更加惡化了。該卷還有一個細節:佐西馬長老安慰了以為承受著喪子之痛的婦女,這也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個人感情的滲透。
第三卷:酒色之徒
該卷介紹了更多了德米特里、老卡拉馬佐夫與格露莘卡間三角關係的細節,並在刻畫德米特里躲在老卡拉馬佐夫寓所外等待格露莘卡時偶遇阿遼沙的對話中探討了德米特里的人格特點。就在那天夜裡,德米特里鑽入老卡拉馬佐夫寓所並威脅要在近期殺了他。這一卷還介紹了斯麥爾加科夫的身世,包括他的母親“發臭的Lizaveta”的故事。結尾時,格露莘卡吃醋於卡特琳娜被許配給德米特里時被阿遼沙撞見,這讓這個驕傲的女人大驚失色。
第四卷:咄咄怪事
該卷分出了一個後面會詳述的情節:一日,阿遼沙目睹一群學童打一個病怏怏的名叫伊柳沙的學童並試圖阻止,卻反被伊柳沙咬了一下手指。阿遼沙後來才得知,伊柳沙的父親(原上尉斯涅吉遼夫 )受到了德米特里脫出酒吧的侮辱,更目睹了這個家庭的艱難。而斯涅吉遼夫卻必須把僅有的錢當作賠禮送給德米特里 ,阿遼沙當即提供了幫助。斯涅吉遼夫一開始欣然接受,隨後卻氣憤地把錢扔回阿遼沙 ,故作驕傲地回到了房間。
第五卷:正與反
該卷被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是小說的高潮。在與阿遼沙在咖啡館的見面中,伊萬充滿激情地讚美滲透於俄羅斯社會中的理性主義與無政府主義思潮,並為之辯護。在《反叛》一章中,伊萬宣稱他不接受神造的世界,因為那是建立在為無辜的孩子蒙羞的基礎上的。在小說或許最有名的章節《宗教大法官》中,伊萬通過他臆想的詩歌向阿遼沙講述了一個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中的領袖與他遭遇再次復活的耶穌的故事。在這裡,耶穌被世界的領袖排斥,那個領袖說道:“你為什麼這時來妨礙我們?……我們和他而不是和你一同活著……從他那裡我們得到了你不屑的東西,那是他給你的最後一份禮物,播撒你的光輝於寰宇之間。我們活在羅馬的光環、凱撒的光環中,我們是世界的至尊……我們應當勝利更應成為凱撒,人類也該開始籌備這屬於整個世界的幸福”。
第六卷:俄羅斯修士
該卷介紹了臨終的佐西馬長老的身世。佐西馬長老逝世前講述了自己年輕時的叛逆以及後來在一次打鬥中幡然醒悟,決定篤信基督成為修士的故事。他還宣揚了基督教的思想,認為人必須承認自己是有罪的,並寬恕一切;他還解釋道,沒有罪是孤立存在的,我們都應為他人的罪負責。佐西馬長老的哲學觀點與伊萬挑戰基督教權威的觀點完全對立。
第七卷:阿遼沙
該卷開始佐西馬長老就辭世了。人們都期望他的屍體能和所有神聖的人的屍體一般永不腐爛,但是佐西馬長老的屍體不但腐爛了,並且第一天開始就臭味難聞。這讓一些人對自己對佐西馬長老的崇敬產生了懷疑。阿遼沙也因此感到崩潰,他的教友拉基津利用阿遼沙的脆弱安排了他與格露莘卡的見面。該卷的結尾,阿遼沙還俗了,觸摸到世俗那一刻的痙攣地大叫如同是一次新生。
第八卷:米嘉
該卷主要講了德米特里因為瘋狂拜金而同格露莘卡私奔。此時,德米特里欠了他的未婚妻卡特琳娜的錢,要是在去找格露莘卡前不還的話就會被認為是小偷。於是這筆錢逼得他假裝去臨鎮做生意,卻吃驚地得知格露莘卡 將要嫁給他有錢的父親老卡拉馬佐夫。當他生意失敗後,他陪著格露莘卡去了她的恩人那裡卻發現她金蟬脫殼,早早脫身了。氣憤中,他隻身拿著黃銅製的杵去了老卡拉馬佐夫,從視窗監視他。從口袋中拿出杵後,他一念之差砸向了僕人格里果利的頭。之後的德米特里渾身是血、神經恍惚地站在大街上,手上拿著幾千盧布。不久,他發現格露莘卡被老情人帶著去了一家不遠的旅店。自此,德米特里裝了一整手推車的食物,拂曉時分,當著格露莘卡的面肆意放縱,好像他將自殺一般。那個所謂名正言順的老情人,不過就是一個粗鄙的波蘭人,聚會上也出老千。行跡敗露後,他匆匆溜走,格露莘卡立刻湊上德米特里說她愛他。聚會繼續進行,德米特里與格露莘卡的調情也漸入佳境,就在此時警方突然進入並且以他涉嫌老卡拉馬佐夫的死將他逮捕。
第九卷:預審
該卷介紹了老卡拉馬佐夫被謀殺的細節,並具體描寫了對於德米特里的審訊(雖然他本人堅決否認)。這起血案被認定是謀財害命。而身無分文的德米特里卻在他的父親遇害不久被人在大街上看見在街上拿著3000盧布,與此同時,老卡拉馬佐夫留給格露莘卡的3000盧布也看見了。德米特里解釋說這筆錢是來自於卡特琳娜,讓他交給她的姊妹。他那天晚上用了一半的錢縱酒亂性後,另一半錢則被他裝在布袋子裡準備出於尊嚴還給卡特琳娜。這番話沒法讓律師相信,因為所有的證據都對他不利。當時,屋子裡除了他只有斯乜爾加科夫——他前一天剛癲癇發作,不可能殺人。德米特里“理”所應當被控殺害自己的父親,被帶入監獄等待審判。
第十卷:大男孩和小男孩
該卷複述了第四卷中提到的學童和伊柳沙的故事,開端介紹了一個名叫郭立亞·克拉索特金的男孩。郭立亞是一個頗有才氣的男孩子,他宣稱自己“信奉”無神論、社會主義且篤信歐洲的思想。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他必須要追隨著伊萬的足跡,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通過他的所作所為,特別是他和阿遼沙的對話,取笑這個本質上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說什麼的“歐化分子”。郭立亞對生活和他的母親給他帶來的無窮無盡的痛苦厭煩透頂了。他惡作劇地在火車通過前臥軌卻活了下來,成為了一個奇蹟。因此,所有人——特別是伊柳沙——都景仰他。阿遼沙的病情從第四卷之後不斷惡化,已不可能痊癒了,而郭立亞和伊柳沙在“虐狗事件”後鬧翻了,因為伊柳沙在斯乜爾加科夫的強迫下餵給了狗一塊藏有別針的麵包。幸好阿遼沙出面調解,學童們和伊柳沙和解了;而郭立亞不久後也陪伴在伊柳沙的床頭。這也是郭立亞第一次見到了阿遼沙,從此他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虛無主義信仰。
第十一卷:伊萬
該卷介紹了伊萬對於周圍人的破壞性的影響以及他自己是如何陷入瘋狂的。該卷中伊萬與斯乜爾加科夫見了三次面,而最後一次是這一卷中的高潮。斯乜爾加科夫戲劇性地向伊萬 懺悔,聲稱是他在假裝癲癇,然後殺了老卡拉馬佐夫並偷了他的錢。斯乜爾加科夫對伊萬對此表示驚異與無視感到不相信,他聲稱伊萬是他的幫凶:是他告訴自己什麼離開,更重要的是他灌輸給了他世界並非神造、“什麼事都是被允許的”的思想。該卷結束於伊萬關於魔鬼的幻覺,那個魔鬼拜訪了他並嘲笑他的信仰。而阿遼沙發現伊萬咆哮時就告訴他斯乜爾加科夫已經在他們最後一次見面後自殺了。
第十二卷:錯案
該卷詳細描述了對於德米特里的審判。法庭被陀思妥耶夫斯基進行了諷刺性地描寫,所有人被塑造得躁動而不懷好意,女性則毫無理性可言地被德米特里的三角戀所吸引。伊萬的瘋狂讓法庭以威脅秩序為由拖了出去,此前他還是將他和斯乜爾加科夫的最後一次見面和斯乜爾加科夫的懺悔向法庭做了陳述。審判的轉折點出現於卡特琳娜詛咒意味的證詞上。她激動於伊萬的瘋狂,認為這是由於她假裝出的對德米特里的愛,還向法庭展示了一封德米特里醉酒時寫的信,德米特里在裡面聲稱他要殺了老卡拉馬佐夫。該卷結束於檢方與被告律師在如火如荼的秘密辯論決定德米特里有罪。
尾聲
故事開始於德米特里含糊不清的逃跑計畫,因為要是不逃他將忍受20年的西伯利亞苦難勞工生涯。卡特琳娜到醫院與德米特里相見,德米特里本該被帶走卻生了場病,如今大病初癒。他們承諾相愛一生,但其實各自都心有所屬了。小說在伊柳沙的葬禮中結束。伊柳沙的學童朋友聽了阿遼沙的“石邊演講”,他保證會永遠記著郭立亞、伊柳沙和所有的學童,即使他們可能會分開永不得相見。阿遼沙懇求孩子們互相敬愛,要將伊柳沙的記憶永遠銘記,更要記得他們此刻石邊的相聚與相敬相愛。學童們在淚水中向阿遼沙保證他們會永遠記著這裡的每個人,拉著手回到斯涅吉遼夫的家中赴宴,高呼道”卡拉馬佐夫萬歲!”
續作
其實現存的《卡拉馬佐夫兄弟》是部未完成的作品,但在1881年2月9日 陀思妥耶夫斯基準備寫作《卡拉馬佐夫兄弟》第二部時,他的筆筒掉到地上,滾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過程中用力過大,結果導致血管破裂,當天去世。根據陀思妥耶夫斯基留下的筆記,第二部的內容大要是:阿萊沙在與麗莎婚後,又受到其他女人的引誘,丟下了麗莎,過著荒淫的生活。之後又逃到修道院,在寂寞中度過一生。
作品目錄
第一卷一戶人家的歷史 | 第二卷不該舉行的聚會 | 第三卷灑色之徒 |
---|---|---|
一費堯多爾·巴甫洛維奇·卡拉馬佐夫 | 一到達修道院 | 一下房 |
二甩掉第一個兒子 | 二老小丑 | 二黎薩維塔·斯乜爾加夏婭 |
三續弦與續弦所出 | 三信女 | 三一顆熾熱的心的自白(詩體) |
四老三阿遼沙 | 四一位信仰不堅定的女士 | 四一顆熾熱的心的自白(故事體) |
五長老 | 五定當如此,定當如此! | 五一顆熾熱的心的自白(局面倒了個過兒) |
六幹嗎讓這號人活在世上?! | 六斯乜爾加科夫 | |
七野心勃勃的宗教學校畢業生 | 七爭論 | |
八醜劇 | 八微醺之餘 | |
九色情狂 | ||
十她倆都在那兒 | ||
十一又一個人的名譽掃地 |
第四卷咄咄怪事 | 第五卷正與反 | 第六卷俄羅斯修士 |
---|---|---|
一菲拉邦特神父 | 一相約 | 一佐西馬長老和他的客人們 |
二在父親那兒 | 二懷抱吉他的斯乜爾加科夫 | 二已故司祭苦修僧佐西馬長老牛平,由阿列克塞·費堯多羅維奇·卡拉馬佐夫據長老自述整理 |
三遇上了一群學童 | 三兄弟間相互了解 | |
四在霍赫拉科娃家 | 四反叛 | |
五客廳里的怪事 | 五宗教大法官 | 三佐西馬長老的談話及訓示摘要 |
六陋居里的怪事 | 六這一章的關鍵作用暫時還很模糊 | |
七清爽空氣中也有怪事 | 七“跟聰明人談話就是有意思” |
第七卷阿遼沙 | 第八卷米嘉 | 第九卷預審 | 第十卷大男孩和小男孩 |
---|---|---|---|
一腐臭 | 一庫茲馬·薩姆索諾夫 | 一別爾霍津騰達之始 | 一郭立亞·克拉索特金 |
二節骨眼 | 二里亞加維 | 二案發 | 二小傢伙 |
三一個蔥頭 | 三金礦 | 三靈魂的磨難歷程。磨難之一 | 三預備生 |
四加利利的迦拿 | 四黑暗中 | 四磨難之二 | 四茹企卡 |
五突然的決定 | 五磨難之三 | 五在伊柳沙的病榻旁 | |
六我來了! | 六檢察官把米嘉逼到了死角 | 六早熟 | |
七擁有當然權利的舊情人 | 七米嘉的大秘密。遭噓 | 七伊柳沙 | |
八撒囈掙 | 八證人之言。娃子 | ||
九米嘉被押走了 |
第十一卷伊萬 | 第十二卷錯案 | 尾聲 |
---|---|---|
一在格露莘卡家裡 | 一生死攸關的一天 | 一營救米嘉的計畫 |
二纖足有恙 | 二危險的證人 | 二謊言一時間成了真話 |
三魔崽 | 三醫學鑑定和一斤榛子 | 三伊柳沙的葬禮。巨石旁的演說 |
四一首頌詩和一個秘密 | 四幸運向米嘉微笑 | |
五不是你,不是你! | 五突然降臨的災禍 | |
六第一次走訪斯乜爾加科夫 | 六公訴人的演說。性格概述 | |
七第二次走訪斯乜爾加科夫 | 七歷史的回顧 | |
八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走訪斯乜爾加科夫 | 八斯乜爾加科夫論 | |
九魔鬼。伊萬·費堯多羅維奇的夢魘 | 九洋洋灑灑的心理學高論。飛馳的三駕馬車。公訴人演說的結尾 | |
十“這是他說的” | 十辯護人的演說。一把雙刃刀 | |
十一錢本來就沒有。盜案也沒有發生 | ||
十二謀殺也是沒有的事 | ||
十三蠱惑者 | ||
十四鄉下人不買賬 |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俄羅斯是個信仰東正教的國家。 自從公元10世紀末俄羅斯公國皈依基督教以來,俄羅斯民族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東正數“成了俄羅斯人精神的基礎”,東羅馬帝國滅亡以後,俄羅斯人把莫斯科稱為第三羅馬,認為世界精神生活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俄國,巨大的使命感和神聖感使信仰與道德在俄羅斯人民的心目中既有終極意義也具有實踐價值。對俄羅斯人來說,基督教信仰不僅僅是一個宗教問題,而是承裁了社會、道德、人性等多層面的複雜內涵。但是,19世紀農奴制改革以後,俄國資本主義經濟迅猛發展引發的物慾橫流、道德淪喪,使整個俄羅斯社會四分五裂,危機四伏。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我們這裡開始了一個普遍‘隔絕’的時代。大家隔絕、孤立,任何人都企圖創造出自己的、新的、前所未聞的東西。任何人都捨棄了原先思想和感情中共同的東西,並從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開始。任何人都想從頭開始。他們毫不惋惜地割斷了原有的關係,每個人都自由行動並僅僅以此感到欣慰,……同時,無論在什麼問題上幾乎不存在道義上的一致;一切都四分五裂,而且甚至不是四分五裂成小團體,而是成了個體了。”“我們的社會沒有基礎,沒有形成行為難則,因為根本不存在生活。巨大的震盪,一切都停頓了,一切都在衰敗,似乎一切都被否定和不存在。而且不像西方只限於表面,而是在內部,在道德上。”在這種情形下,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民主革命運動日漸高漲,知識界關於社會主義、革命民主主義、無政府主義、西歐主義、斯拉夫主義等各種理論學說的論爭也紛紛揚揚。
各種社會思潮尤其是無神論的強烈衝擊,使俄羅斯傳統的價值體系陷入困境,上帝存在的自明性受到懷疑,從而使“上帝是否存在”的話題成為當時的時代難題。
個人背景
陀思妥耶夫斯基於1878年開始寫作《卡拉馬佐夫兄弟》。小說的發端就能發現陀思妥耶夫斯基早年深受的幾處影響的痕跡。例如他此時深受俄國哲學家和思想家Nikolai Fyodorovich Fyodorov的影響。Fyodorov推崇基督教中“凡人通過向耶穌對先輩的過錯進行彌補達到救贖與重生,從而達到天下大同” 的理念。陀思妥耶夫斯基辛辣地將這場弒父案表現為未被這種意識形態所必然遭致的結果。故事中的兄弟不但不為舉止荒唐的父親贖罪以求得重生,反而串通一氣對父親的死推波助瀾,陀思妥耶夫斯基認為這正是人類不統一的體現。宗教與哲學雖深刻影響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以及他筆下人物的命運,然而一個更大的悲劇卻徹底改變了小說的命運。1878年5月,陀思妥耶夫斯基年僅3歲的兒子阿遼沙離開了人世,這也打斷了小說的進度。陀斯妥思耶夫斯基遭受了空前巨大的打擊,因為他兒子正是死於是家族遺傳的癲癇病。他將對於兒子離世的悲傷寫在小說中,將阿遼沙這個與兒子同名的人物設定為貫穿始末的英雄並賦予它所有為自己敬仰與尋求的美德。這份心痛也被揉和進了小說中退伍上尉斯涅吉遼夫 與他的兒子伊柳沙 的故事中。
一段個人經歷也影響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讓他選擇以一場弒父案作為小說的主要情節。19世紀50年代,陀思妥耶夫斯基因為傳播反政府言論而被放逐至西伯利亞,成為強制勞工。那段時期,他遇到了一個名叫Ilyinsky的年輕人,他被指控謀財弒父而被放逐至此。大約十年之後,陀思妥耶夫斯基才得知是Ilyinsky乃是被誤判的,且在真正的殺人犯伏法之後才得以無罪釋放。這個事件對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響直接體現在了這部小說中,更成為了推動情節發展的決定力量。不僅如此,老卡拉馬佐夫的大兒子德米特里的許多體貌特徵和性格特點也都與Ilyinsky很相似。
人物介紹
費多爾·巴弗洛維奇·卡拉馬佐夫
Fyodor Pavlovich Karamazov
老卡拉馬佐夫這個55歲的寄生蟲和小丑在兩次婚姻經歷後成為了三個兒子的父親。不僅如此,傳言中他還有第四個兒子,不過這個私生子帕維爾·斯乜爾加科夫竟然被他以廚子的身份留在家中。可是,老卡拉馬佐夫對於幾個兒子都不感興趣,正因為如此,這個家庭中的所有成員之間都充滿隔閡。而老卡拉馬佐夫 遭到謀殺的故事和隨即發生在他的大兒子德米特里身上的一系列事件構成了整部小說的主要情節。
德米特里·費多羅維奇·卡拉馬佐夫
Dmitri Fyodorovich Karamazov
德米特里(米嘉、米劍卡、米特里)是老卡拉馬佐夫的長子,也是老卡拉馬佐夫第一次婚姻的惟一一個孩子。他繼承了父親好色的特質,這也使他常常與父親衝突。 德米特里喜歡享受整夜的聲色犬馬和任何能帶來刺激的娛樂,這使他很快耗盡資財,更誘發了他與老卡拉馬佐夫更大的衝突。老卡拉馬佐夫被謀殺後,他也因為父子間緊張的關係自然而然捲入了警方的調查。但事實是,他的確在與父親為同一個女人格露莘卡的爭奪中差點想殺了他,可是被搶先了一步。
伊萬·費多羅維奇·卡拉馬佐夫
Ivan Fyodorovich Karamazov
伊萬是老卡拉馬佐夫的次子。他是狂熱的理性主義者,總困惑於莫名感受到的苦楚。就像他和阿遼沙在《反叛》(第五卷第四章)這一章中說的:“我並非不接受上帝的存在,只是我謝絕了他的拯救。”
自幼,伊萬就表現得不溫不火,似乎隔離於世上的所有人。他雖然嘴上不說,但對老卡拉馬佐夫恨之入骨。這份仇恨最後卻演變成對於老卡拉馬佐夫死的愧疚,讓伊萬最終精神崩潰。小說中一些相當難忘或出彩的片段中都有伊萬的身影,包括《反叛》(第五卷第四章)這一章、緊接著的由他創作的詩劇《宗教大法官》,以及他關於魔鬼的噩夢(第十一卷第九章)。
他也常被認為是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最黑暗的一個。
在書中,伊凡列舉了許多兒童無辜地遭受苦難的事例,作為他“不能接受上帝所創造的這個世界”的根據。他描述了異族侵略者虐殺兒童、地主驅使群狗把農奴的孩子撕成碎塊等種種暴行,並譴責那個寬恕兇手、與兇手擁抱的母親。伊凡的論據是如此有力,以致作家的理想化身阿遼沙在回答伊凡的問題——該不該槍斃兇手時,情不自禁地說:“槍斃!”作家後來承認,與伊凡的獨白相比,卓西瑪長老臨死前反瀆神的談話顯得蒼白無力。他不止一次地指出這部作品“否定上帝的強大力量”,指出第五卷《贊成與反對》是全書的高潮。這些情況充分表明,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內心鬥爭中,懷疑、反抗的思想與現實主義對於宗教說教的勝利。
但是,在作家的筆下,伊凡不僅僅是個無神論者。作家把無神論與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混淆在一起,把伊凡寫成那樁弒父案的思想教唆者,以此來與革命民主派進行爭論,否定社會主義。這自然而然地受到當時進步勢力的嚴厲批駁。《卡拉馬佐夫兄弟》是七十年代俄國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是作家在其一生中對哲學、政治、倫理、心理等各方面所做的苦苦探索的藝術總結。
阿列克塞·費多羅維奇·卡拉馬佐夫
Alexei Fyodorovich Karamazov
阿列克塞(阿遼沙、阿遼什卡)是老卡拉馬佐夫最小的兒子。小說的開篇,講述人即宣稱他為故事中的英雄(而陀氏在序中也這樣宣稱)。在故事一開始,阿遼沙是當地修道院的見習教士。因此他的信仰從一開始便和哥哥伊萬的無神論勢不兩立。他被佐西馬神父送回塵世,隨後就捲入了卡拉馬佐夫家族骯髒不堪的迷局中。他還在旁支的故事中幫助了一群國小童,他們的命運給了整部悲劇性的小說一絲希望。阿遼沙在小說中一般充當他的兄弟與其他人間的故事的傳話人或是目擊者。
帕維爾·費多羅維奇·斯乜爾加科夫
Pavel Fyodorovich Smerdyakov
斯乜爾加科夫的母親“發出臭氣的Lizaveta”是街頭上的聾女,他的名字也取自“發臭氣人的兒子”的諧音。街坊都傳他是老卡拉馬佐夫的私生子,而故事他開始他便在老卡拉馬佐夫家當僕人和廚子。他沉默寡言、悶悶不樂,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樣是個癲癇患者。還是個孩子時,他喜歡收集流浪貓,卻只是為了把他們吊死並埋了。斯乜爾加科夫總是形單影隻,卻對伊萬有這特殊的欽佩並和他一樣接受無神論,他甚至還向 伊萬承認是自己而不是德米特里殺了老卡拉馬佐夫並且聲稱是受了伊萬的指使。他的名字在俄語中還有“蠢蛋”、“無恥之徒”的意思。
阿格拉菲娜·亞歷山德羅芙娜·斯維特洛娃
Agrafena Alexandrovna Svetlova
阿格拉菲娜·斯維特洛娃(格露莘卡,格露莎)是當地有名的蕩婦,對於異性有著難以解釋的吸引力。年輕時,她曾被波蘭軍官拋棄,如今正被一個殘暴的吝嗇鬼包養。與此同時,老卡拉馬佐夫和德米特里都為她傾倒,這對父子的情敵關係更直接使德米特里牽扯入老卡拉馬佐夫被害的事件當中。可這對父子如此為情所困,卻換來格露莘卡的玩弄與嘲笑,甚至被包養她的吝嗇鬼好好傷害了一把。不過隨著故事的發展,她卻變得幾近寬宏大量。
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維爾霍夫策娃
Katerina Ivanovna Verkhovtseva
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卡嘉,卡箋卡)是德米特里 的未婚妻,雖然他和格露莘卡有如此公開的姦情。她之所以會被許配給德米特里就是因為他為自己父親的債務埋了單。與此同時伊萬也愛著她,而她似乎也一貫以傲慢示之。不僅面對伊萬,卡箋卡的“高尚”、“慷慨”和“寬容”也在故事的開始時時體現,甚至讓人將這些品質與她完全畫上等號;她卻在後來墮落的過程中不斷地冷冰冰地提醒著所有人的罪。在審判的結尾,一切都證明了卡箋卡並不比小說中的任何一個人物多餘。即使是在結尾她向米劍卡懺悔並答應幫助他出逃時,面對進入醫院病房的格露莘卡,卡箋卡顯然還是無法放下自己的身段。
佐西馬長老
Zosima, the elder
佐西馬神父是阿遼沙在小鎮修道院時的老師,也是修道院中的長老。因為他能預知未來、替人治病,所以在鎮中也是個名人,同時也為他在眾僧侶中帶來了崇拜與嫉妒。小說中,佐西馬長老曾經駁斥過伊萬的無神論,但更多時候他充當的是一個解釋和發展阿遼沙人格的角色。伊萬關於其無道德論的辯護至多也是毫無根據,不過卻反應了他的人格與家教。佐西馬長老的教育決定了阿遼沙日後在伊柳沙故事一線中對待學童的方式。
伊柳沙
Ilyusha
伊柳沙是當地的學童,同時也是小說副情節的主要人物。他的父親,窮困潦倒的退伍上尉斯涅吉遼夫被老卡拉馬佐夫差遣去恐嚇背有債務的德米特里 ,反遭後者的侮辱,整個家庭也因此蒙羞。我們因此可以相信正是伊柳沙後來的病魔纏身直至死亡(他的葬禮正是小說的結尾)更好地詮釋了小說的主題——即使一個微小的舉動都會影響別人的命運,或者說我們“都對別人負有責任”。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神學思考
陀思妥耶夫斯基對上帝存在的思考是在人類的苦難之上展開的。人既然帶著原罪降臨人間,惡的存在就不可避免。苦難是人生的原生態,是人的宿命。人可以逃避環境,但無法逃避自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犯罪、苦難具有人的生存意義上的普遍性,原因就在於惡植根於人的本性;任何社會制度都會有惡,有犯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寫出了人的生存狀態與無可逃避的悲劇困境。也就是說,世界的苦難是永恆的。因此,上帝在給人選擇自由的同時,也同時賦予了人向善的能力與願望,人生就是一個善與惡搏鬥的過程。在苦難的世界中,人只能信靠上帝,否則便會陷入沉淪。
小說中的人,無論是無神論者伊凡、弒父的斯美爾佳科夫,還是私慾薰心的德米特里,不管他們犯了什麼罪過,都對上帝存在的問題作出了回應。有回應說明人內心存在著向善的可能,伊凡發瘋了,斯美爾佳科夫自殺了,德米特里懺悔了,都是這種可能性的有力證明,而這正是人的希望之所在。正因為如此,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對這些人的行為與思想進行否定的同時,也寄予他們悲憫與同情。他悲憫那些惡人陷入欲望的泥淖不能自拔,他同情那些思想者因迷失正途而遭受痛苦;他以阿遼沙背負十字架勇敢前行的行為彰顯上帝的偉大,為世人樹立榜樣,期望人們通過道德實踐獲得拯救,從而改良社會。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明白,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有人選擇善,也有人會選擇惡,這是人性使然,歷史必然。但是,只要我們與上帝同行,人類就有希望。
在陀氏看來,在復活的過程中,在死與生的往復循環中,生命被無限地延續下去,死亡不能終止生命,而是生命進程中的一個環節。在復活的進程中,死亡被改變並轉向生命。“一粒麥子”是周而復始、無休無止的生命的象徵,它證明著生命的永恆。陀氏相信,人在肉體生命結束之後還有精神的生命,人的靈魂是不死的。“靈魂不死”指的是人不可混滅的神性,是永恆的善,是道德力量的勝利,是超越個另一個肉體生命的人類道德理想的世代延續。
在小說的尾聲中,阿遼沙站在夭折的小學生伊留莎的墓前,面對一群孩子進行演說,鼓勵他們友愛、善良、誠實,在別人的心中播下善和愛的種子,而自己的精神也將在身後的世世代代中綿延不絕,得以重生和再現。“我們一定會復活的,我們會決樂地相見,互相歡歡喜喜地訴說過去的一切。”小說的尾聲和題詞交相呼應,再一次暗示了兩個關鍵字眼——復活和不朽。
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我們看到,卡拉馬佐夫兄弟們,時而是天使,時而是野獸。他們同時體味著兩個深淵、“一個在我們頭頂上,是高尚的理想的深淵,一個在我們腳底下,是極為卑鄙醜惡的墮落的深淵”。但他們的目光,卻始終落枉自已身上的那個人上。陀氏將人類的希望寄託於“人性超越”之中,他所理解的“人性超越”是建立在神性關照基礎上的人性的完滿,而神性關照的前提是人性在創造性的發展中涅磐。
理性主義
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作家思考並闡釋了理性主義與價值信仰之間的衝突,並通過代表理性的伊凡·卡拉馬佐夫和代表基督信仰的阿遼沙之間的矛盾以及阿遼沙內心世界的變化來表現這種衝突,表現主人公追求愛的信仰的艱難曲折的心路歷程。佐西馬神父與伊凡的對話非常清楚地說明了伊凡的心理;他既不相信自己的靈魂會不朽,也不相信教堂。伊凡紅著臉承認了。神父又說,“這個思想在你的心裡還沒有解決,並且在不斷地折磨你……你心裡這個問題沒解決,這就是你最大的痛苦,因為它非常迫切地要求解決”。神父最後讓伊凡去冥思苦想,探索崇高的東西。事實上,我們可以發現即使伊凡這樣一個絕對理性的人,也在現實中發現了苦惱,所以他也在尋求,佐西馬長老的死徹底動搖了他的信仰。在精神困惑的時候,他同樣跟隨著拉基金又一次敲響了格魯申卡家的門,這是伊凡向情慾誘惑的一次屈從。在現實面前,阿遼沙也做了很多的掙扎,他不能不偶爾走出他那永遠是安詳寧靜的心態。當伊凡向阿遼沙講述那個小男孩被群狗撕咬,問他該對那個將軍怎么辦時,他脫口而出“槍斃”。他此刻做了別人的審判官,也沒有說出“寬恕”二字。我相信阿遼沙的內心此時一定是痛苦的,因為一個絕對信仰上帝的修道士絕對不會有暴力傾向,這說明他的信仰在現實面前動搖了。然而陀斯妥耶夫斯基並沒有讓他們繼續痛苦下去,他在《罪與罰》中就曾表明捨棄絕對的神性的價值本源,理性根本就不可能成為人性的根基。神性也就為人性提供了背景。人在神性面前才感到自身本性的卑微和渺小。一旦失去了神性的背景,人的罪性就會惡性膨脹。沒有了上帝,不僅殺人是合理的,而且連自殺都是合理的。其實,很容易理解伊凡與阿遼沙的掙扎,在這種掙扎中其實就是在受難,一旦人與上帝交換了位置,把上帝的存在判為虛妄,這樣做的結果是被迫接受自然殘酷和荒誕的法則。阿遼沙按照陀氏的精神從理性主義重又回到神本主義精神,也許這更肯定了基督信仰確信上帝的求贖之愛、對世間萬物的博愛,並把它看作絕對可靠的價值法則。這不僅是阿遼沙和佐西馬長老的最終價值觀念和信仰,也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價值觀念和信仰。
自由罪惡
《卡拉馬佐夫兄弟》對於“罪惡”這一主題的把握,隱藏在人物性格的潛性“罪惡”之中。從顯性層面來看,可以知道費多爾的累累罪行,能了解德米特里的邪惡個性,能看到斯麥爾佳科夫的罪惡本質。但事實上,其他人物性格中也存在潛在的“罪惡”。被大家視為“翩翩公子”的伊萬,憎恨吝嗇好色的父親,也厭惡流氓霸道的兄長,常常“盼望一個混蛋把另一個惡棍吃掉”。小說中作者極力維護與打造的“天使”阿廖沙,雖然自小到大都很善良,但不可避免地在內心深處也有“罪惡”的因子。例如雖然他將弒父欲望壓抑和轉化成了對上帝的信仰,但也在伊萬的影響下發生過短暫的動搖,甚至最後驅使他放棄了阻止兄長以父的念頭,從而導致了家庭悲劇的發生。
在陀思托耶夫斯基的世界裡,自由主題與罪惡主題聯繫緊密。在他看來,“沒有自由,惡就是無法解釋的;惡出現在自由的道路上,沒有與自由的這一聯繫,就不存在對惡負責的問題,惡是自由的孩子”。因此,在小說中,這兩大主題雖各有自己獨立的體現,但在表面文字的暗流下,二者是彼此聯繫,相互依存的。
首先,由於自由意味著善惡間的選擇,因此自由之路往往引導人走向惡之路,而惡之路又使人分裂。小說中伊萬性格最複雜、思想最矛盾。在父親死後,並不是兇手的他因為這罪行內心煎熬,出現了精神分裂的現象。在盔夢中,他內在的惡化為魔鬼展示在他面前。伊萬的內心就在這種善惡的自由中掙扎。他對魔鬼說:“你是我的化身,不過,只是我的一面……我的思想,我的情感的一面,而且是最暴露的一面。”這個魔鬼作為伊萬內在的惡人格化出來的另一個“我”,體現了自由與惡在選擇衝突時所產生的對人內心的衝擊與個性的分裂。由自由產生的惡戰勝了自由本身,成為了人格的反面。
其次,贖罪可以重返自由。自由產生惡,而惡又產生罪。在罪惡當中,人往往是不自由的,從身體的束縛到精神的不安,人往往因惡而遠離了自由,贖罪則能重返自由。當德米特里誤以為打死了照顧自己多年的老管家格里戈里時,他陷入了侮恨的深淵,痛苦得甚至想要通過自殺來解除罪惡,重獲心靈的自由。而當德米特里在面對即將犯下的弒父罪惡時,他心中的爭鬥十分激烈,如烈火炙烤,無比煎熬:是任由惡戰勝自由從此永不自由,還是戰勝惡以此來重獲自由?最終,他的靈魂從地獄中得以解放,他以罪惡的解除重獲了心靈的自由,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
藝術特色
誕生於19世紀的《卡拉馬佐夫兄弟》中卻充斥著現代元素。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這部小說中運用了各色寫作技巧,很多文學評論家也因此稱這部小說在結構上有些散亂。那個全知全覺的講述者便充分印證了這一點。雖然小說中的思想與感受大多與作者有利害關係,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中無所不用其極的這種寫作怪癖卻讓他自己也仿佛變成了小說中的人物。在陀氏的文本中,講述者與小說人物的語言嚴絲合縫,因此小說中也自然不存在話語的權威。這種寫作技巧提升了“真理”的主題,也讓敘述變得更加主觀。
語言風格也是陀氏這部小說中的一大特色。每個人都德行一致,有著自己的語言風格。例如律師菲久科維奇習慣將“偷”說成“搶”,更有一次斷言老卡拉馬佐夫被謀殺案中的五個嫌疑人是“完全不負責任的人”,讀者因此便可感覺到這個律師總是想顯得自己很有學問卻反而總是措辭不當。文中還有幾處脫離故事情節之處,都是為了讓讀者注意並了解那些在故事一開始並不那么重要的人。例如第六卷《俄羅斯修士》中,全篇幾乎都被用來介紹佐西馬神父,其中還包含了一段佐西馬神父的自白,而這個多年前遇到的人物似乎並沒有主線的故事中起到什麼作用。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刻畫人物心理方面的卓越成就,走在後來得到專業心理學家們確認的許多原理前頭。比弗洛伊德早生三十五年的陀氏,在小說中記錄了他觀察人類感隋活動的驚人發現。他曾詳細地寫到過人的表現狂、俄狄浦斯隋結和青春期變態心理,他認為夢是由潛意識心理活動引起的,並非源於理智,而是發自欲望。陀氏指出,笑可以顯示一個人個性中隱秘的一面,笑的時候往往不自覺地把面具卸了下來。在他所描寫的“偶合家庭”中,每一個成員都過著獨立、封閉的生活,與其他成員處於隔離狀態。《卡拉馬佐夫兄弟》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便是這樣一戶人家。陀氏觀察到人身上有專橫跋扈的傾向,一種與生俱來的權力欲。他發現愛的因素中包含著對所愛者行使權力的欲望。如果這種欲望得不到滿足,所愛者就可能同時被既愛又恨。這一原理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中得到了精妙入微的演繹。陀思妥耶夫斯基刻畫自虐癖好以及把懲罰作為擺脫負罪感的手段,比現代的“死亡本能”理論和弗洛伊德的“超越快樂”準則都早得多。陀氏甚至作過“分裂人格”心態細節的記錄。在他的作品中,簡直很難說哪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不屬於分裂人格。《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德米特里也罷,愛與恨同樣火辣辣的卡捷琳娜也罷,“魔鬼”Lise也罷,尤其是在與魔鬼對話一章里兩個自我猛烈碰撞的伊萬……人格分裂的例子簡直不勝枚舉。
作品影響
1928年,弗洛伊德發表了一篇名為《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弒父》的論文並在其中探討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身的精神及其對於這部小說的作用。在論文中他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癲癇病並非自然發生,而是對於父親死亡含有愧疚的生理表現。在他看來,陀思妥耶夫斯基(包括他小說中的那些兒子)由於潛在的占有母親的欲望而期盼父親的死亡。值得關注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癲癇病也正是在他的父親死去那一年(他18歲時)首次發作,弗洛伊德再理論中引此為證。《卡拉馬佐夫兄弟》中弒父與罪的主題,特別是伊萬闡釋的道德負罪,可以被認為是對於弗洛伊德理論的有利作證。
弗蘭茲·卡夫卡是另一個自認為其作品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拉馬佐夫兄弟》影響的作家。卡夫卡自稱與陀思妥耶夫斯基有“血緣關係”,這或許是因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存在主義的主題,也有可能是因為《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父子間緊張的關係。
作品評價
前蘇聯文藝理論家格羅斯:“如果站在藝術家本人立場上,按照他自己制定的結構去評價《卡拉馬佐夫兄弟》,那么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乃是對他藝術道路的真正總結,對他的藝術創作經驗的完整概括,是把長篇敘事小說擴展為長篇史詩的嘗試。陀氏在垂暮之年,以其旺盛的精力和意志創作了一部類似悲劇大合唱的紀念碑式的小說,這部小說成了他整個朝氣蓬勃的創作活動集大成的多聲部的尾聲。”
出版信息
中文譯本 |
---|
1947年,《卡拉馬佐夫兄弟》,耿濟之譯,上海晨光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
1953年,《卡拉馬佐夫兄弟》,韋叢蕪譯,文光書店出版社 |
1996年,《卡拉馬佐夫兄弟》,徐振亞、馮增義譯,浙江文藝出版社 |
1998年,《卡拉馬佐夫兄弟》,榮如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
1999年,《卡拉馬佐夫兄弟》,臧仲倫譯,譯林出版社 |
2000年,《卡拉馬佐夫兄弟》,年勛、宋嶺譯,延邊人民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
2002年,《卡拉馬佐夫兄弟》,王幼慈譯,小知堂出版社 |
2003年,《卡拉馬佐夫兄弟》,何茂正、馮華英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4年,《卡拉馬佐夫兄弟》,孫紹振、王光明譯,華夏出版社 |
作者簡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國19世紀小說家,他的創作具有極其複雜、矛盾的性質。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於醫生家庭,自幼喜愛文學。遵從父願進入大學學工程,但畢業後不久即棄工從文。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潮影響下,他醉心於空想社會主義,參加了彼得堡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的革命活動,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過往甚密。
1846年發表處女作《窮人》,繼承並發展了普希金《驛站長》和果戈里《外套》寫“小人物”的傳統,對他們在物質、精神上備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慘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喚醒他們抗議這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於醫生家庭,自幼喜愛文學。遵從父願進入大學學工程,但畢業後不久即棄工從文。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潮影響下,他醉心於空想社會主義,參加了彼得堡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的革命活動,與涅克拉索夫、別林斯基過往甚密。
1846年發表處女作《窮人》,繼承並發展了普希金《驛站長》和果戈里《外套》寫“小人物”的傳統,對他們在物質、精神上備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慘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喚醒他們抗議這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