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兒童文學傳世經典:老人與海》是2011年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海明威、王文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兒童文學傳世經典:老人與海
- 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
- 頁數:146 頁
- 開本:32 開
- 作者:海明威 (Hemingway E.) 王文成
- 出版日期:2011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480312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世界兒童文學傳世經典:老人與海(全譯本)》的故事非常簡單,描寫了一位古巴老漁夫桑迪亞戈在連續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的情況下,決定獨自去漁夫們此前從未去過的深海打魚,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勇氣。在第85天,桑迪亞戈釣到一條大馬林魚,經過艱苦的搏鬥,克服了重重困難,他終於在第88天早晨,把漁叉刺進了這條魚的心臟。然而在返回的途中,老人又遇到了鯊魚們一次接一次的襲擊,他用漁叉、船槳和刀子奮力反擊。最後,當他駕駛小船回到港口時,馬林魚只剩下一幅巨大的白色骨架。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海明威(Hemingway E.) 譯者:李永毅
序言
返璞歸真的智慧書
海明威一生名作很多,但為他贏得諾貝爾文學獎殊榮的卻主要是這本薄薄的小書。全書只有兩萬多單詞,譯成漢語四萬餘字,但分量卻堪比巨著,這不僅因為小說文筆精煉,信息密度高,更因為它濃縮了海明威一生的體悟。對比他早期的名作《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我們會發現,海明威在這本書里脫胎換骨了,不再有現代主義作家的那些迷惘、頹廢和沒來由的厭倦情緒,也不再拘泥於20世紀上半葉風行的那些技巧。語言純淨透明,沒有絲毫晦澀;感受深沉細膩,毫不故弄玄虛。可以說在這本書里,他的藝術已臻於“不隔”的最高境界。
評論家們已從各個角度探討過本書的主題,並在書的細節中找到了支持各種象徵化解讀的線索。這些闡釋的努力無疑豐富了我們對作品的理解,但歸根結底,正如海明威自己在一封信中所說:“海就是海,老人就是老人。小男孩就是小男孩,魚就是魚。”小說首先是儘可能逼真地塑造一個老漁夫的形象,在此過程中,作者對人生、藝術、自然、宇宙的體驗自然會滲透其中。
乍看起來,書的主人公令人驚訝。按照世俗的看法,這位打魚為生的老人顯然“一無所有”。他沒有家庭,妻子去世了,也沒留下孩子;他沒有錢,房子是用王棕的苞殼搭成的,家徒四壁,甚至船帆都打滿了補丁;他沒有“文化”,除了偶爾看報上的棒球新聞,他只是打魚度日;他失去了青春,身體已經衰老。這樣一位主人公能給世界貢獻什麼智慧?
但他的確是智慧的,雖然仍不能免於困惑,他的冷靜、堅韌、自尊與謙卑卻讓哲學家汗顏,這是一種直接源自生存、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不是那些書齋里生產出來的幻想和偏見。書中大量的意識流、獨白和心理描寫全面地呈現出老人豐富的內心世界。
他與自然的關係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但這種和諧是衝突中的敬重,是對抗中的共存。有多少哲人鼓吹回歸自然,實際上卻只能躲在城市裡,因為他們根本不具備在自然中生存的能力。生存無疑是第一位的,人若不能生存,所謂體驗自然便只是死者的遺言。老人品格堅毅,又能隨機應變,在種種危險和困難面前,總能從容應對,絕處逢生。但他從不把自然視為敵人,他對大海、對飛鳥、對自己捕殺的大魚都懷著深摯的情感。自然是生存的居所,即使對抗和衝突也改變不了這一點,而且生存也是衡量衝突是否合理的標準。書中雖然有讓生態主義倡導者難以面對的殺戮,但老人是為了生存和自衛,而不是出於貪婪,這與僅僅為了追求特別的美味就殘酷虐殺動物的人有天壤之別。他生活在自然中,呼吸著自然,他就像一部百科金書,海流、天氣、魚類、鳥類、海藻、浮游生物,他都了如指掌。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熱愛自然的人,才會感覺到,“在海上沒有人是真正孤單的”。他從沒有“人是萬物之靈”的狂妄認識,而是謙卑地承認,自己能打敗大馬林魚和鯊魚只是靠了“詭計”和好的武器,認為比起人來,動物的品行往往更高貴。他始終把大馬林魚看成自己的兄弟,當它的屍體遭鯊魚群襲擊時,他像自己遭襲一樣痛苦,甚至因此有一種負罪感。
這位老人與他人的交往也是有優雅風度的,他善良、平易、寬容、有恩必報。他八十多天沒打到魚,別人開他的玩笑,他毫不生氣,他相信謙卑無損於真正的自尊。他一貧如洗,卻惦記著將打來的魚肉分給常幫助他的酒館老闆。他和一位小男孩的忘年交尤其令人感動。他是完全把小男孩當做大人平等對待的,小男孩也尊敬、喜歡他,兩人互相關心,如同家人。在遠離陸地的海上打魚,老人最想念的就是小男孩。當他經歷種種艱險回到港口時,想起鎮上的人對自己的關心,他知足地告訴自己:“我住的這個鎮子好啊。”一個沒有權勢、地位和財產的人,心裡沒有絲毫自怨自憐,沒有絲毫嫉妒和憤恨,始終自信自愛而又平易近人,這難道算不上智者的胸襟?
他對成敗的態度也是理性而現實的。他年輕時曾是附近力氣最大的人,有“冠軍”的綽號,但他從不以此自誇。他並非如某些人那樣,裝作不關心成敗。他當然關心成敗,作為一位漁夫,他為打到大魚作了周詳的安排。在出海捕魚的過程中,他心思縝密,聚精會神,全力投入,智勇雙全,所以才能最終如願。然而一旦成敗已定,他又能超脫出來,不再耿耿於懷,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盡力了。他相信,人不能控制運氣,但自己要做到無可挑剔。失敗了就坦然承認,讓自己放棄重負。正如他所說,“吃了敗仗,上床睡覺是最輕鬆的。”成敗是事實,卻不能影響他的態度,就態度而言,他永不言敗:“你可以毀滅一個人,卻不能打敗他。”
老人的智慧中最令人讚賞的一點是終極的樂觀精神。他從不逃避和否認生活中的痛苦、懊惱、沮喪之事,但從不因此否定生活本身;他的內心也有矛盾、困惑、迷茫,但從不因此懷疑一切;他知道人有局限,人不能操控命運,但總是認真地、勇敢地承擔自己的責任。直面生活的複雜,珍惜擁有的一切——自然、經驗、回憶、情誼,珍惜生命本身。從這個角度看,他又是何其富有的人。
《太陽照樣升起》中的主人公尋歡作樂,卻無法療治戰爭的創傷;《永別了,武器》中的主人公失去愛情就失去了一切;《喪鐘為誰而鳴》的主人公在政治的旋渦中看不到犧牲的價值。《老人與海》中的主人公卻知道,雖然捕來的大魚被咬得只剩骨架,出海的那幾天仍然是有意義的;雖然生命終歸要寂滅,活著的每一刻仍然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