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設立於1998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聯合設立。每年評選出5位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傑出女科學家,表彰她們通過開創性工作,為解決重要科學問題所作的貢獻,並為其科研事業提供支持。該獎最初只針對生命科學領域,獎金為每位獲獎者2萬美元。從2003年開始,評選領域擴展到其他科學領域,獎金也增加到每位獲獎者10萬美元。每年評選一次,迄今為止已經有來自45個國家的91位女科學家獲得了這一計畫的獎勵。
該獎項有“女性諾貝爾科學獎”之稱的該獎項。作為當今世界上惟一一個在全球範圍內獎勵科學女性的項目。2019年2月1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2019年度“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獲獎者名單,獲獎5位女科學家涉及化學、物理、數學等領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 成立時間:1998年
- 設立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獎金:10萬美元
評選標準
獲獎名單
2003年
獲獎人 | 簡介 |
---|---|
李方華教授 |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所研究員 |
2004年
獲獎人 | 簡介 |
---|---|
葉玉如教授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05年
獲獎人 | 簡介 |
---|---|
祖赫拉·本·拉赫達爾 | 代表非洲獲獎的祖赫拉·本·拉赫達爾來自突尼西亞大學,從事紅外光譜實驗研究,她成功地將這一領域的知識套用於醫學和污染測定方面。 |
貝麗塔·科瓦雷 | 代表拉丁美洲獲獎的貝麗塔·科瓦雷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任教,研究非晶體物質中活動的電子。 |
米麗婭姆·薩拉奇科 | 來自北美洲美國紐約市立學院的米麗婭姆·薩拉奇科從事金屬電子實驗及從金屬到絕緣體轉變的實驗研究。 |
米澤文子 | 代表亞洲獲獎的是日本慶應大學的米澤文子,她在非晶體半導體及液體金屬理論研究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
多米妮克·郎之萬 | 代表歐洲獲獎的是法國南巴黎大學教授多米妮克·郎之萬,她對柔軟物質尤其是泡沫有著很深的研究,這一領域很少有人涉足。她的成果使石油開採工業以及洗滌、核廢料處理行業獲得許多技術突破。 |
2006年
獲獎人 | 簡介 |
---|---|
Habiba Bouhamed Chaabouni | 突尼西亞教授,作為一名研究員,醫學的仁慈博愛讓她痴迷,她致力於改善人們對基因障礙理解的研究中.在呼籲公眾預防這些疾病方面她發揮了重要作用,她竭盡心力為那些在她的祖國突尼西亞被遺傳性疾病困擾的家庭和孩子們爭取更好的健康護理。 |
Christine Van Broeckhoven | 比利時教授,她曾經因其在諸如Alzheimer和 Charcot-Marie-Tooth疾病的分子基因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蜚聲學術界。這為她在藉助新療法阻止該類疾病的蔓延開闢了新契機。 |
Jennifer Graves | 澳大利亞教授,她改變了生物學對哺乳動物中的性別差異的認識。她的研究為我們對物種演變的理解帶來希望,並突破了哺乳動物的局限。實際套用包括相關性別差異病疾的診斷。 |
Esther Orozco | 墨西哥教授,她的研究對象是熱帶變形蟲—這是墨西哥等開發中國家面臨的非常棘手的一個健康難題。她的研究為尋找可能抵抗這種寄生蟲疾病的疫苗帶來了希望。 |
Pamela Bjorkman | 美國教授,她的研究領域是有關人體免疫系統的機械系統,在對愛滋病和癌症等病疾的認識上,她貢獻卓著。 |
2007年
獲獎人 | 簡介 | |
---|---|---|
法吉姆 | 模里西斯 | 她們的重點研究領域分別是模里西斯的植物及其醫學套用,長鏈分 子在醫學、環保等領域的套用,碳納米管理論,軟體動物的毒性研究以及長鏈分子的形狀和運動。 |
加加略 | 智利 | |
美國 | ||
布林布爾 | 紐西蘭 | |
比爾施泰因 | 俄羅斯 |
2008年
獲獎人 | 簡介 |
---|---|
來自阿聯,在遺傳紊亂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 | |
埃爾瓜揚 | 來自阿根廷,成功揭示了內耳的神經末梢對聲音進行調整的過程 |
來自美國,發現了染色體在癌症和老化過程中起到的作用 | |
納里·金 | 來自韓國,在核糖核酸及生物學方面有著出色的研究成果 |
約那特 | 來自以色列,則憑藉在蛋白質生物合成系統上的深入研究獲得了肯定 |
2009年
獲獎人 | 簡介 | |
---|---|---|
泰貝洛·尼奧孔 | 南非羅德斯大學化學系教授 | 她們因在癌症治療、分子材料和宇宙星系研究等方面的突出貢獻而被授予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
小林昭子 | 日本大學人文和科學院教授 | |
歐熱尼婭·庫馬切娃 |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系教授 | |
阿希妮·M·唐納德 | 英國劍橋大學物理系教授 | |
比阿特麗斯·巴布埃 | 巴西聖保羅大學天文、地球物理和大氣科學院教授 |
2010年
獲獎人 | 簡介 |
---|---|
拉希卡·里迪 | 埃及開羅大學教授 |
洛德絲·J·克魯斯 | 菲律賓迪利曼大學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 |
伊萊恩·富克斯 |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教授 |
安妮·德讓-阿瑟馬 |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教授 |
亞歷杭德雷·布拉沃 |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分子微生物學研究院教授 |
2011年
2012年
獲獎人 | 簡介 |
---|---|
吉爾·法蘭特 | 南非開普敦大學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教授 |
英格麗德·謝弗 |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兒科神經病學研究首席教授 |
弗朗西絲·阿什克羅夫特 | 英國牛津大學生理、解剖和遺傳學系教授 |
蘇珊娜·洛佩斯 | 墨西哥國立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 |
邦妮·巴斯勒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教授 |
2013年
獲獎人 | 簡介 |
---|---|
弗朗西絲卡·妮卡·奧克克 | 奈及利亞大學教授 |
普拉蒂巴·蓋 | 英國約克大學教授 |
黑田玲子 |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教授 |
馬西婭·巴爾博薩 | 巴西南里奧格蘭德聯邦大學教授 |
德博拉·金 |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大學教授 |
2014年
獲獎人 | 簡介 |
---|---|
布麗吉特·基弗 |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 |
勞麗·格利姆徹 | 美國紐約州伊薩卡市康奈爾大學教授 |
塞西莉亞·布扎 | 阿根廷國立南方大學教授 |
佳代稻葉 | 日本京都大學教授 |
塞吉尼特·凱勒穆 | 肯亞奈洛比國際昆蟲生理學及生態學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