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叢書·東方魔稻:袁隆平的故事》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叢書”中一冊,介紹了袁隆平獨立思考、敢於懷疑、勇於創新、百折不撓、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寶貴的協作、友愛、寬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讀者從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學大師們的智慧、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驗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啟迪。從有關人類重大科技活動的故事中,引起對人類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密切關注,全面地理解科學,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在知識經濟時代理智地對待科學、對待社會、對待人生。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叢書·東方魔稻:袁隆平的故事
- 出版社: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118頁
- 開本:16
- 定價:11.50
- 作者:王乃迪 王天紅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8461060
- 品牌: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叢書·東方魔稻:袁隆平的故事》以世界五千年科學技術史為經,以各時代傑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創新活動作緯,勾畫了世界科技發展的生動圖景。作者著力於科學性與可讀性相結合,思想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歷史性與時代性相結合,通過故事來講述科學發現的真實歷史條件和科學工作的艱苦性。
圖書目錄
初識人生
書中自有千鐘粟
走進神聖的殿堂
突發奇想
“鶴立雞群”的啟示
尋找希望
禍從天降
轉憂為喜的1970年
同行是朋友
天高任鳥飛
一山放過一山攔
雜交水稻之父
新星在大洋彼岸閃光
割斷白雲稻正青
大器未成
再開快點
不負眾望
不滿足《金色的奉獻》
又講新課
書中自有千鐘粟
走進神聖的殿堂
突發奇想
“鶴立雞群”的啟示
尋找希望
禍從天降
轉憂為喜的1970年
同行是朋友
天高任鳥飛
一山放過一山攔
雜交水稻之父
新星在大洋彼岸閃光
割斷白雲稻正青
大器未成
再開快點
不負眾望
不滿足《金色的奉獻》
又講新課
文摘
著作權頁:
初識人生
人生好比一條漂泊的孤舟,萬一錯過了港口它就會沉沒。
人,來到這個世界裡,最先投入母親的懷抱,接著便是大約16年的依賴生活期。瑞典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這樣一個理論。每個青少年思維發展都要經過四個時期:感知運動時期、。動腦筋”準備時期,具體運算時期、命題運算時期。同所有的青少年一樣,1930年9月7日出生的袁隆平,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裡,度過了知冷知熱、餓了找奶吃的感知運動時期。2歲到7歲。認識了家裡的人,學會了唱兒歌、背古詩,偎依在母親身邊,問這問那,天為什麼是藍的,魚為什麼會游泳,樹葉能不能吃,開始動腦筋,想問題。
到了上學的年齡,天地格外廣闊,跟隨父母先後到南京、漢口、湖南、重慶等地居住和就學。這是學齡兒童從親職教育轉到國小教育的時期。也是人的社會化過程中一次重大的轉折。每到一地。都感到新鮮,學校、老師、同學都變了樣,但很快就適應了。進入正常的學習生活。
天天早晨離開家,背著書包和小朋友歡歡樂樂地上學校,規規矩矩在教室里聽老師講國文、講算術。課間休息,你追我攆玩一會兒,然後又到自己的座位繼續聽講。鈴響了,放學了,排著隊、唱著歌走回家中。這時的袁隆平個子不高,總坐在前幾排,上學來,下學走,和別的學生一樣,是個有禮貌、守紀律、愛讀書的學生。唯一特殊的,也是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語言。
袁隆平祖居江西省德安縣,父親袁雪安在國民黨南京政府經濟部任事務科官員,後又溯江而上到重慶市就職。所以。袁隆平經常更換學校。有機會聽到各地語言。每到一個地方,進一所學校,他講的不是當地話,但又要聽懂教師用當地話講的課,還要聽明白小朋友說的土語方言。這方面他有獨特的能力:既能聽得懂,又能說得出。身為教師的母親華靖,十分欣喜地發現他的語言能力。同時,也發現他貪玩、愛游泳,常常約幾個小同學下池塘。
一天。母親把他叫到近前,問他的學業,他遲遲不拿出考試的成績單。母親明白了,凡是成績優良,不用問,主動讓家長看。母親微笑地望著他,目光中充滿期待,慈祥地對他說:
“你的語言學得很快,說得很好,應當受到誇獎。但是,國文、算術也相當重要,應當學好。”
袁隆平靜靜地聽著母親的話,沒有言語。
“我教你的那首詩還記得嗎?”
“記得:百川東入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母親讚許地點點頭。
“水流過去就回不來了,國小也就這么幾年,時光如水,千萬不能錯過呀!”
“知道了。”
從此,他讀書很有長進,不僅語言能力增強。國文、算術也非常認真。就是說,在8—12歲具體運算時期,他的思維能力不在同齡人之下,語言能力超過同齡人。
光阻如白駒之過隙,年華似逝水之東流。15歲的袁隆平懷著對少年時期的感嘆,國中畢業了。“自古英雄出少年”,成為一種美好的夢想。16歲,升入高中。這個年齡,心理學家稱之為“心理上斷乳”的青年期。說明人長大了,對父親的依賴減少,開始思索社會和人生,個人的思想和生活同時都發生重大變化,有點“第二次誕生”的感覺。
走進高中課堂之後,袁隆平心中萌生許多過去從未涉及的想法。自己所在的學校叫博學中學,首先就要博學,博覽全書,增長學問。認真讀書,堅持游泳,練出好體格、好性格,人總有一天要走上社會。乾什麼呢?當官、當兵、做買賣、開火車、教書?他拿不準主意,反正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師不是說過么。時勢造英雄!
機會來了。1947年夏天,湖北省舉辦全省游泳比賽,5月份武漢市區選拔運動員。博學中學也在全校選拔參賽選手。一向喜歡游泳運動的袁隆平喜出望外,幾個與他要好的同學鼓勵他:
“袁隆平,你也去試試。”
“對!機不可失。”
在操場上,找到體育老師,大家七嘴八舌爭著報名。體育老師不熟悉袁隆平。見他個子不高,身體瘦弱,梳著小分頭,一臉孩子氣,關切地問:
“你多大年紀?”
“17歲。”
“我們一般大”,幾個同學隨聲附和。
“不像。”體育老師懷疑地搖搖頭。見到這種情景,袁隆平急了。忙補充:
“老師,別看我個子不高,游泳可有十幾年的歷史了,讓我參加吧。我想做的事,一定能做好。”
晚上回家,他把這件事講給母親。母親十分果斷:
“去,這種機會太少了。”
最後,學校還是沒有同意。怎么辦?他和幾個同學想出一條妙計,搭乘被推薦選手的腳踏車,不動聲色地走進賽場。
比賽之前,他心裡有些緊張。儘管游泳技術熟練,像這種全市性大型正規比賽,還是第一次參加,而且又瞞著體育老師自告奮勇來的。不過,他有把握取勝,從記事時候起,他就喜歡玩水。願意和江河打交道,坐船、划船、抓魚、游泳,同學們都稱道他的水性。
比賽開始了。裁判員發令之後,各個選手都像離弦的箭,一朵朵浪花留在後面,十幾米過去了,他衝到前面。觀眾齊聲為他加油、喝彩,互相詢問:游在前頭的是誰?岸上的一切。對於他無影響,他只顧拼足力氣,一招一式地向前游去。他以頑強的毅力,嫻熟的動作,第一個到達終點。出乎體育老師意料,這個貌不驚人的小伙子,分別獲得武漢市和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式游泳比賽第一名。當同學、老師、校長向他祝賀時,他反倒失去申請參賽的勇氣,低著頭,不好意思地喃喃自語:我說過,我想做的事。一定能做好!
從這件事,他悟出一個道理:機會會隨時出現,要緊的是能夠抓住機會。比賽回來,母親特別高興,不僅弄了好吃的犒勞他,還和他談了許多讓他終生忘不了的心裡話。母親說: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春天,一年只有一次,沒有春種,就沒有秋收。人,應當珍惜春天。就連小草也不放過這個機會,到了秋天,無論多么弱小,也要結個籽,報答春天,表示沒有虛度光陰。”
“是這樣。”袁隆平理解母親的心意。“望子成龍”是每位母親的最真誠的願望,也是最高尚的美德,但成什麼樣的“龍”呢?
袁隆平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初識人生
人生好比一條漂泊的孤舟,萬一錯過了港口它就會沉沒。
人,來到這個世界裡,最先投入母親的懷抱,接著便是大約16年的依賴生活期。瑞典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這樣一個理論。每個青少年思維發展都要經過四個時期:感知運動時期、。動腦筋”準備時期,具體運算時期、命題運算時期。同所有的青少年一樣,1930年9月7日出生的袁隆平,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裡,度過了知冷知熱、餓了找奶吃的感知運動時期。2歲到7歲。認識了家裡的人,學會了唱兒歌、背古詩,偎依在母親身邊,問這問那,天為什麼是藍的,魚為什麼會游泳,樹葉能不能吃,開始動腦筋,想問題。
到了上學的年齡,天地格外廣闊,跟隨父母先後到南京、漢口、湖南、重慶等地居住和就學。這是學齡兒童從親職教育轉到國小教育的時期。也是人的社會化過程中一次重大的轉折。每到一地。都感到新鮮,學校、老師、同學都變了樣,但很快就適應了。進入正常的學習生活。
天天早晨離開家,背著書包和小朋友歡歡樂樂地上學校,規規矩矩在教室里聽老師講國文、講算術。課間休息,你追我攆玩一會兒,然後又到自己的座位繼續聽講。鈴響了,放學了,排著隊、唱著歌走回家中。這時的袁隆平個子不高,總坐在前幾排,上學來,下學走,和別的學生一樣,是個有禮貌、守紀律、愛讀書的學生。唯一特殊的,也是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語言。
袁隆平祖居江西省德安縣,父親袁雪安在國民黨南京政府經濟部任事務科官員,後又溯江而上到重慶市就職。所以。袁隆平經常更換學校。有機會聽到各地語言。每到一個地方,進一所學校,他講的不是當地話,但又要聽懂教師用當地話講的課,還要聽明白小朋友說的土語方言。這方面他有獨特的能力:既能聽得懂,又能說得出。身為教師的母親華靖,十分欣喜地發現他的語言能力。同時,也發現他貪玩、愛游泳,常常約幾個小同學下池塘。
一天。母親把他叫到近前,問他的學業,他遲遲不拿出考試的成績單。母親明白了,凡是成績優良,不用問,主動讓家長看。母親微笑地望著他,目光中充滿期待,慈祥地對他說:
“你的語言學得很快,說得很好,應當受到誇獎。但是,國文、算術也相當重要,應當學好。”
袁隆平靜靜地聽著母親的話,沒有言語。
“我教你的那首詩還記得嗎?”
“記得:百川東入海,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母親讚許地點點頭。
“水流過去就回不來了,國小也就這么幾年,時光如水,千萬不能錯過呀!”
“知道了。”
從此,他讀書很有長進,不僅語言能力增強。國文、算術也非常認真。就是說,在8—12歲具體運算時期,他的思維能力不在同齡人之下,語言能力超過同齡人。
光阻如白駒之過隙,年華似逝水之東流。15歲的袁隆平懷著對少年時期的感嘆,國中畢業了。“自古英雄出少年”,成為一種美好的夢想。16歲,升入高中。這個年齡,心理學家稱之為“心理上斷乳”的青年期。說明人長大了,對父親的依賴減少,開始思索社會和人生,個人的思想和生活同時都發生重大變化,有點“第二次誕生”的感覺。
走進高中課堂之後,袁隆平心中萌生許多過去從未涉及的想法。自己所在的學校叫博學中學,首先就要博學,博覽全書,增長學問。認真讀書,堅持游泳,練出好體格、好性格,人總有一天要走上社會。乾什麼呢?當官、當兵、做買賣、開火車、教書?他拿不準主意,反正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師不是說過么。時勢造英雄!
機會來了。1947年夏天,湖北省舉辦全省游泳比賽,5月份武漢市區選拔運動員。博學中學也在全校選拔參賽選手。一向喜歡游泳運動的袁隆平喜出望外,幾個與他要好的同學鼓勵他:
“袁隆平,你也去試試。”
“對!機不可失。”
在操場上,找到體育老師,大家七嘴八舌爭著報名。體育老師不熟悉袁隆平。見他個子不高,身體瘦弱,梳著小分頭,一臉孩子氣,關切地問:
“你多大年紀?”
“17歲。”
“我們一般大”,幾個同學隨聲附和。
“不像。”體育老師懷疑地搖搖頭。見到這種情景,袁隆平急了。忙補充:
“老師,別看我個子不高,游泳可有十幾年的歷史了,讓我參加吧。我想做的事,一定能做好。”
晚上回家,他把這件事講給母親。母親十分果斷:
“去,這種機會太少了。”
最後,學校還是沒有同意。怎么辦?他和幾個同學想出一條妙計,搭乘被推薦選手的腳踏車,不動聲色地走進賽場。
比賽之前,他心裡有些緊張。儘管游泳技術熟練,像這種全市性大型正規比賽,還是第一次參加,而且又瞞著體育老師自告奮勇來的。不過,他有把握取勝,從記事時候起,他就喜歡玩水。願意和江河打交道,坐船、划船、抓魚、游泳,同學們都稱道他的水性。
比賽開始了。裁判員發令之後,各個選手都像離弦的箭,一朵朵浪花留在後面,十幾米過去了,他衝到前面。觀眾齊聲為他加油、喝彩,互相詢問:游在前頭的是誰?岸上的一切。對於他無影響,他只顧拼足力氣,一招一式地向前游去。他以頑強的毅力,嫻熟的動作,第一個到達終點。出乎體育老師意料,這個貌不驚人的小伙子,分別獲得武漢市和湖北省男子百米自由式游泳比賽第一名。當同學、老師、校長向他祝賀時,他反倒失去申請參賽的勇氣,低著頭,不好意思地喃喃自語:我說過,我想做的事。一定能做好!
從這件事,他悟出一個道理:機會會隨時出現,要緊的是能夠抓住機會。比賽回來,母親特別高興,不僅弄了好吃的犒勞他,還和他談了許多讓他終生忘不了的心裡話。母親說: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春天,一年只有一次,沒有春種,就沒有秋收。人,應當珍惜春天。就連小草也不放過這個機會,到了秋天,無論多么弱小,也要結個籽,報答春天,表示沒有虛度光陰。”
“是這樣。”袁隆平理解母親的心意。“望子成龍”是每位母親的最真誠的願望,也是最高尚的美德,但成什麼樣的“龍”呢?
袁隆平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序言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前院長、兩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紀,科學技術將以無法想像的速度迅猛發展,知識經濟將全面崛起,國際競爭與合作將出現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廣泛局面。在嚴峻的挑戰面前,中華民族靠什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體、能、美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學生屆時將要肩負起民族強盛的歷史使命。為此,我們的知識界、出版界都應責無旁貸地多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養料。現在,一套大型的向廣大青少年傳播世界科學技術史知識的科普讀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叢書》出版面世了。
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中國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所和溫州師範學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協會的同志們共同撰寫的這套叢書,以世界五千年科學技術史為經,以各時代傑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創新活動作緯,勾畫了世界科技發展的生動圖景。作者著力於科學性與可讀性相結合,思想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歷史性與時代性相結合,通過故事來講述科學發現的真實歷史條件和科學工作的艱苦性。本書中介紹了科學家們獨立思考、敢於懷疑、勇於創新、百折不撓、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寶貴的協作、友愛、寬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讀者從科學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學大師們的智慧、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驗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啟迪。從有關人類重大科技活動的故事中,引起對人類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密切關注,全面地理解科學,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在知識經濟時代理智地對待科學、對待社會、對待人生。閱讀這套叢書是對課本的很好補充,是進行素質教育的理想讀物。
讀史使人明智。在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燦爛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國的科技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湧現出張衡、張仲景、祖沖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時珍、徐光啟、宋應星這樣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科學家,而在近現代,中國具有世界級影響的科學家並不多,與我們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並不相稱,與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相比較,在總體上我國的科技水平還存在著較大差距。當今世界各國都把科學技術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把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當做提高創新能力的戰略方針。我國也不失時機地確立了科技興國戰略,確立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全民素質,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創新人才的戰略決策。黨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形成比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們需要一代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偉大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才。我真誠地希望這套叢書能激發青少年愛祖國、愛科學的熱情,樹立起獻身科技事業的信念,努力拚搏,勇攀高峰,爭當新世紀的優秀科技創新人才。
路甬祥
放眼21世紀,科學技術將以無法想像的速度迅猛發展,知識經濟將全面崛起,國際競爭與合作將出現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廣泛局面。在嚴峻的挑戰面前,中華民族靠什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體、能、美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學生屆時將要肩負起民族強盛的歷史使命。為此,我們的知識界、出版界都應責無旁貸地多為他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養料。現在,一套大型的向廣大青少年傳播世界科學技術史知識的科普讀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叢書》出版面世了。
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中國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研究所和溫州師範學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協會的同志們共同撰寫的這套叢書,以世界五千年科學技術史為經,以各時代傑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創新活動作緯,勾畫了世界科技發展的生動圖景。作者著力於科學性與可讀性相結合,思想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歷史性與時代性相結合,通過故事來講述科學發現的真實歷史條件和科學工作的艱苦性。本書中介紹了科學家們獨立思考、敢於懷疑、勇於創新、百折不撓、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寶貴的協作、友愛、寬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讀者從科學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學大師們的智慧、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實驗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啟迪。從有關人類重大科技活動的故事中,引起對人類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密切關注,全面地理解科學,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在知識經濟時代理智地對待科學、對待社會、對待人生。閱讀這套叢書是對課本的很好補充,是進行素質教育的理想讀物。
讀史使人明智。在歷史的長河中,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燦爛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國的科技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湧現出張衡、張仲景、祖沖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時珍、徐光啟、宋應星這樣一批具有世界影響的科學家,而在近現代,中國具有世界級影響的科學家並不多,與我們這個有著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並不相稱,與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相比較,在總體上我國的科技水平還存在著較大差距。當今世界各國都把科學技術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把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當做提高創新能力的戰略方針。我國也不失時機地確立了科技興國戰略,確立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全民素質,培養適應21世紀需要的創新人才的戰略決策。黨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形成比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們需要一代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偉大的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才。我真誠地希望這套叢書能激發青少年愛祖國、愛科學的熱情,樹立起獻身科技事業的信念,努力拚搏,勇攀高峰,爭當新世紀的優秀科技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