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義

世界主義

世界主義是一種從正義概念的出發,主張倡導包容世界各民族之間的差異性,並試圖建立人類社區的觀念。古希臘的斯多噶派主張以世界理性為主宰的世界一體說,認為既然人類是一個整體,就應當只有一個國家,即世界國家。近代德國的康德也認為世界主義的聯盟最終必然會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主義
  • 概述:是一種社會理想
  • 思想:四海之內皆兄弟
  • 實踐:歐盟
意義,哲學,政治社會學,嚮往,實踐,批評,

意義

哲學

世界主義思想與廣博的國際經驗相匹配。世界主義者即“世界公民”,系指一個旅遊者或者關注全球事務的個人,除了自己原本文化外,對其他文化的關注和品味。英文的這個詞語來源於希臘文cosmos(世界)+polis(城市,人民,市民),被古代哲學家所廣泛採用,如斯多葛學派犬儒學派,用之描述跨越國界的、對人類的博愛。
世界主義者確信,所有的人都有責任去培育和改善、並且盡全力去豐富總體人性。這個理想與普天之下皆兄弟的思想息息相關,人類是一個整體,必須團結一致、彼此扶持。民族國家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霍布斯所說的自然國家,為了避免衝突和不公,彼此之間應該建立社會契約
世界主義作家Demetrius Klitou在其著作《人權的敵友》(The Friends and Foes of Human Rights)中寫道:世界主義是人權運動的主要朋友和不可或缺因素。他說,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有一個兩難困境,我們有歐洲聯盟,卻沒有歐洲人或者歐洲特徵。我們有人權觀念,卻沒有人權特徵。

政治社會學

德國社會學者烏爾里希·貝克(Ulrich Beck)推出了新型的世界主義批評理論,與傳統的民族國家政治截然相反。民族國家理論僅僅從政府間的角度考量權力關係,無視經濟全球化,或者削足適履地將全球經濟關係放進固有的理論框架中。世界主義理論視全球資本為民族國家的可能威脅,並且將其放入全球資本、政府和公民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權力的博弈之中。
在世界主義和世界政府之間劃一條清晰的界限非常重要。在世界主義理論中,強制單一世界秩序的最好結果是霸權主義,最糟結果是民族優越感。政治學和社會學意義上,世界主義建立於以下基礎:
· “承認不同文化的人群之間的差異”
· “承認未來道路的差異”
· “承認人性的差異”
· “承認目標的差異”
· “承認理性的差異”
世界主義在某些方面與普世主義觀點相同:被普遍接受的人類尊嚴觀念應該寫入國際法,並且受到保護。不過,這個理論也盡力避免分辨各地文化之間的差異。於是,“世界主義的人權宣言”或許要使用無人否定的被動字眼來定義。此外,世界主義呼籲保護環境並且反對技術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個世界主義的社會包含多數政府,使用全球或地區共識來與對手角力。
政府也可使用公民社會(比如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增強其行為的正當性,用投資者的幫助推動世界主義的議程。例如:
· 政府將全球的人權和環境監督交給國際特赦組織和綠色和平等在公眾心目中具有高度正當性的組織。
· 政府支持非政府組織,引導消費者避免使用破壞普世人權和環境的產品。

嚮往

世界主義者Martha C. Nussbaum指出了世界主義的幾點值得讓人嚮往之處,讓我們不妨來看看,是否有吸引力?
1)通過世界主義的教育,人們可以更充分地認識自己。過往的觀念、教育帶有極大的局限性:對自身文化以外的世界關注不夠。世界主義逾越地域和特定社群的局限性,讓人站在全球的角度、全人類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過去的偏見、狹隘觀念,都能被揭示。學會用心地觀察不同民族國家、不同社會、不同文化的習俗、觀念、傳統,學會用其他文化的角度來看待我們自己的文化,使我們掌握到自己的文化不過是世界中多元文化之一部,能使我們更理性,能幫助我們掃除偏見和局限性,能使我們對整個人類社會有一個更全面、更巨觀的認識,能使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看待自己和旁人。
2)世界主義能幫助解決國際糾紛、爭端,有助於人類世界之和平安定。擺脫了自己國家和民族的局限性後,才能上升到世界的高度、人類的高度,了解到所有民族國家的命運終歸是聯結在一起的,所有的人,歸根到底,不過是人類中的一員,社會的一員。所謂民族、國家、宗教,作為我們所要效忠的社群、組織,也不過是人們主觀建立的。他們妨害我們看到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員,這使得人們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不同的價值觀而爭鬥,甚至互相屠殺,實在是悲哀的。世界主義能幫助人們擺脫此種局限性,有助於人們趨向世界大同。此外,真正的對話,也需要人們互相尊重、互相了解。永遠以自己的文化、傳統和觀念出發,便難以逃脫主觀、武斷,難以避免對對方的忽略和尊重不足。
3)世界主義認為人們應該有逾越自己民族、國家的道德義務感:我們都是人類的一分子、世界的一分子;我們所做的任何事(譬如一項經濟政策、一項環境政策),都應該考慮到它為全人類的人們所帶來的影響:它對其他社會的人們的生命、自由、幸福,會帶來什麼後果?
4)世界主義認為人們不應該只關注自己國家內部的正義,而更要關心國際之間的正義,否則的話,這種道德觀便是不統一的、不一致的。民族和國家的界限,不過是在歷史上主觀建立的,社會建構的;對正義的追求,對道德原則的追求,是否就應該止於自己的國境之內呢?不應該。人們應該讓自己超越民族和國家的界限。當我們教說應該尊重人權、自由時,我們應當同樣尊重自己國界以外的人們的人權、自由。
5)世界主義幫助我們尋找到我們真正的、最根本的本性和認同,那就是我們為人類的一分子、我們的人性。民族、國家、宗教、人種、階級、性別,這些認同,都妨礙我們了解到、認識到自己最根本的認同和本質。我們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某一個民族的人,某一個國家的人,某一個宗教的人。
結: 世界主義有明顯之烏托邦、理想主義性質,但確實值得人們嚮往和追求。大概絕大多數的人本主義者,都能逐漸摒棄民族、文化和地域偏見,把自己和人類的全體聯繫在一起,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人,也將他人看成一個人——一個人類的成員,而非一個特定民族、宗教、文化的成員。我們所屬的整個世界,便是由無數的人類成員所組成,對這個世界的認同,是最高貴的。
實踐上,世界主義不要求一個人否定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認同,但鼓勵人們走出這些認同的局限,嘗試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問題、看待自己、看待其他社會和人、看待世界。

實踐

目前為止,世界主義取得的最大成功不過是歐洲聯盟內的一個小案例,即電子廢物和電氣設備指導委員會(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Directive)在歐盟內部禁止公司銷售含鉛的產品。因為歐洲市場作為整體非常重要,此舉迫使全球性企業在產品中不使用危害環境的化學材料。這種措施,使歐盟通過跨區域合作來應對全球性問題,特別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無法影響的問題。

批評

1.一些世界主義的批評者認為,國籍對於個人身份非常重要,而世界主義將這一社會實現和歸屬的重要元素從個人身上剝離了。
2.對世界主義的經濟學批評者認為,民族國家的經濟是國際經濟運作中不可或缺的,單一的世界經濟會失敗。
3.對世界主義的倫理學批評者認為,忠誠的理念是美德,至少目前所見,沒有對民族國家的民眾有何不良效應,一個人仍應該優先服務自己國家的民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