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顯

丕顯, 銘文 中也寫作“不顯”, 中國上古 時代 對於上帝 及 天子的尊稱 ,多見於商周金文與 先秦古籍 。

1.猶英明。《書‧康誥》:“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晉袁宏《後漢紀‧章帝紀》:“咨王丕顯,勤王室,親命受策;昭於前世,出作蕃輔,克慎明德。”《南齊書‧武帝紀贊》:“武帝丕顯,徽號止戈。”
2.大顯。唐司空圖《華帥許國公德政碑》:“皇帝中興昌運,丕顯耿光。”宋沈遼《龍華三會啟文》:“聖人應運,已洽太平之期;文武會朝,丕顯搢紳之列。”梁啓超《經世文新編序》:“豈聖人好為更張哉?以為不如是,不足以新民之耳目,而吾承天意以開新治者丕顯。”
3 《 詩經 · 毛傳》 解釋 為:“ 丕,大也;顯,光也。”
例如:大克鼎(西周):“不 顯 天子”
《詛楚文》:“丕顯大神” 孟 鼎 :“ 丕顯 文王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