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遷正指司天之氣異常,沒有應時而至,多因前一司氣太過(不退位),引致下一司氣衍遲,使氣候異常,對人的健康有一定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遷正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黃帝內經》
- 概念:司天之六氣不得應時而至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素問遺篇·刺法論》:“司天不得其遷正者,即前司天以過交司之日。即遇司天太過有餘日也,即仍舊治天數,新司天未得遷正也。”“遷正”指舊歲的司天左間,新歲遷為司天行令。或舊歲的在泉左間,新歲遷為在泉行令。“不遷正”即是節氣時序已到,應該轉到的值年司天之氣沒有轉到,常因前一司氣太過而導致,前一司氣稱為不退位,司天之氣交接異常,可使氣化政令失常,萬物的生化失去正常規律,人會發生疾病。
中醫套用
新司天未得遷正,即厥陰不遷正、少陰不遷正、少陽不遷正、太陰不遷正、陽明不遷正、太陽不遷正,其病皆在於三陰三陽之氣相關之經絡臟腑。
厥陰風木之氣不得遷至正位,則本年的風木溫暖之所不能應時施化,花卉枯萎。人們常出現小便淋漓,目睛轉動不靈,轉筋,容易發怒,小便色紅等症狀。厥陰風木欲司令,太陽寒水之氣不退,因而氣候得不到正常的溫暖,故春令失時。
少陰君火之氣不得遷至正位,則冷氣不退,春天先冷而後寒,溫暖的氣候不能應時而臨。人們常出現寒熱,四肢煩疼,腰脊強直等症狀。厥陰風木之氣雖然有餘,但不退位的時間終究是不會超過應遷正的君火的。
太陰濕土之氣不得遷至正位,雲雨之氣不能及時布化,萬物當生長發育而不能生髮,致使枯焦不榮。人們常出現手足肢節腫滿,腹大水腫,胸腹脹滿,噯氣不食,完谷不化,兩脅支滿,四肢沉重不舉等症狀。太陰濕土之氣欲行令,但少陰君火不退位,則氣候依然炎熱,乾旱而無雨。
少陽相火之氣不得遷至正位,炎熱的氣候不能主令,則苗莠不能繁茂,酷暑延至秋天,肅殺之氣晚到、霜霧不能及時下降。人們常患瘧疾,或有骨蒸、心悸、驚駭等症狀,嚴重的可發生出血現象。
陽明燥金之氣不得遷至正位,少陽相火的暑熱之氣留戀不退,秋金的肅殺之氣不能以時降臨,草木反而繁榮。人們常出現寒熱,鼻流清涕,噴嚏時作,皮毛不澤,爪甲枯焦,甚至氣喘咳嗽,呼吸息粗,情緒悲哀等症狀。由於相火不退,炎熱的氣候依舊存在,故清涼肅殺之氣不能及時施化,而肺病容易復發。
太陽寒水之氣不得遷至正位,則冬令的清寒之氣因不能入位而遲遲不前,不前則留於春季而春寒。陽明燥金肅殺的霜露下降於前,太陽寒水的冰雪凝結於後,如果陽光復而得治,則凜冽的寒氣就有會發生,白色如霧的雲到一定的時候會出現。人們常患疫癘病,喉閉嗌乾,煩躁而渴,呼吸喘促有聲。太陽寒水之氣的到達,必須等侯陽明燥金之氣退卻,才能司天,如果燥氣過時而不退,那么人就要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