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術語,阿鞞跋致譯為不退,不退菩薩即阿鞞跋致菩薩,於無上菩提不退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退菩薩
- 釋義:佛教術語
- 出處:《簡明淨土宗詞典》
- 別名:阿鞞跋致菩薩
佛教術語,阿鞞跋致譯為不退,不退菩薩即阿鞞跋致菩薩,於無上菩提不退轉。
佛教術語,阿鞞跋致譯為不退,不退菩薩即阿鞞跋致菩薩,於無上菩提不退轉。...... 佛教術語,阿鞞跋致譯為不退,不退菩薩即阿鞞跋致菩薩,於無上菩提不退轉。...
【五不退】 [出起信論疏] 一信不退謂十信位菩薩。發大信心。篤信中道圓妙之理。常住平等。不遷不變。信行滿足而無退轉也。五種不退:信不退、位不退、...
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而不退失。也就是入菩薩位,不退於二乘位。認識到真理之後,我們就不會跟著邪法去走,見到光明之後,就不會再進入黑暗,入十住之位,...
別教七住菩薩:亦名位不退菩薩。為大乘別教菩薩,依成佛五十二階位開始起修,於多生多劫中入十信位,乃至入初住位中修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四不退1.淨土門所立:一.位不退,既修得的位次不退失;二.行不退,於所修的行法不退失;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四.處不退,生西方淨土的人不更退墮穢土...
不退轉法輪,佛學術語,又作不退輪。...... 不退轉法輪,佛學術語,又作不退輪。佛學術語,又作不退輪。佛菩薩由無生正觀而作流演圓通之說法,稱為法輪。此法輪...
不退三昧,佛教術語。意思是菩薩修於持戒禪定,破諸惡業,自獲不退,證於不退三昧。愍彼眾生,受畜生苦,故以此三昧,令其遠舍諸惡,永不退失善道也。...
永不退失菩薩的大行。...... 永不退失菩薩的大行。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2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qral...
不退轉為梵文Arinivarta-niya 或 Avaivartika的意譯,音譯“阿毗跋致”、“阿惟越致”,略稱“不退”。謂所修功德善根不再退失。...
〈8〉“致不退轉”:稱念阿閦佛名號,能至阿惟越致(不退轉之意,八地以上的菩薩),經雲:“舍利弗。若有菩薩摩訶薩。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聞已即受諷誦持...
《大般若經》卷四四九雲(大正7·264b):‘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訶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
〈8〉“致不退轉”:稱念阿閦佛名號,能至阿惟越致(不退轉之意),經雲——“舍利弗。若有菩薩摩訶薩。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聞已即受諷誦持。雖不願生阿...
不動佛,又稱不動如來,即無動如來、阿閦如來。無動如來之剎土在此世界東方,稱東方妙喜剎土。《悲華經》中記載,無量劫前,經大悲菩薩(釋迦牟尼佛因地)所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