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唯理的、數學的序列音樂和推測統計學相反,在50年代出現了以美國作曲家J·凱奇為代表的偶然音樂和以德國作曲家K.施托克豪森為代表的不確定性音樂。和其他現代派音樂不同,偶然音樂並非一種技法,而是一種思想和音樂觀的表現,來自中國的易經和佛教的禪,特別是其中的神秘主義。在這種音樂中,凱奇甚至把沉默的無聲也看作是音樂,過去把音樂中的休止看作是無聲之音的作曲家大有人在。然而象凱奇這樣把沉默的無聲之音與有聲之音等量齊觀,甚至把它看得比有聲之音更為重要,卻是前所未有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確定性音樂
- 出現時間:20世紀50年代
- 代表人物:J·凱奇、K.施托克豪森
- 代表作品:《第十一鋼琴曲》 、《循環》等
簡介,特點,舉例,
簡介
與唯理的、數學的序列音樂和推測統計學相反,在50年代出現了以美國作曲家J.凱奇為代表的偶然音樂和以德國作曲家K.施托克豪森為代表的不確定性音樂。和其他現代派音樂不同,偶然音樂並非一種技法,而是一種思想和音樂觀的表現,來自中國的易經和佛教的禪,特別是其中的神秘主義。在這種音樂中,凱奇甚至把沉默的無聲也看作是音樂,過去把音樂中的休止看作是無聲之音的作曲家大有人在。然而象凱奇這樣把沉默的無聲之音與有聲之音等量齊觀,甚至把它看得比有聲之音更為重要,卻是前所未有的。
特點
凱奇的無聲作品《4分33秒》,在演出時只見鋼琴家打開琴蓋在鋼琴前呆了 4分33秒,凱奇認為這時鋼琴雖是無聲,但在聽眾間卻有各種不同的反響,而這種存在於外界的偶然而生的聲響才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的音樂,這種偶然作用不但沒有樂音與噪音的區別,而且也沒有音樂會場與外界的區別;他同時進行過鋼琴新音響的探索。
與偶然音樂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不確定性音樂,與過去的即興演奏有深厚的淵源,但它在發展中走向了極端。
不確定性音樂可以任意選擇某一音樂素材或者演奏記號,然後由一位或數位演奏者自由地即興演奏。這種演奏效果千奇百怪,只有通過錄音才能保留。在演奏時還可以隨意加入詩歌朗誦、舞台動作、甚至聽眾的自由表演,也常與電子音樂、電腦音樂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