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詞語)

不惑(詞語)

不惑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bù huò,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出自《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惑
  • 釋義:遇事能明辨不疑
  • 出處:《論語·為政》
  • 拼音:bù huò
示例,詳細解釋,引證解釋,

示例

【示例1】《紅樓夢》第一回:“待在下將此來歷註明,方使閱者瞭然不惑。”

詳細解釋

指40歲。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四十而不惑。」孔安國注,「不惑」,就是不疑惑。程氏樹德《論語集釋》,引黃式三《論語後案》:「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於立之後者,何也。夫子曰,可與立,未可與權。立,守經也。不惑,達權也。」「不惑」,遇事可以行權,無可,無不可。「立」,則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不知權變之道。所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這是《論語·為政》中孔子對於自己在40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聖人,但後人往往把孔子的這些自我評語作為人生不同階段所應達到的生活理想狀態。
【高級含義】
不惑,是對於仁義禮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禮,但並不完全了解,孔子說:“智者不惑。”又說:“智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即表明了智和仁的關係。因此,不惑是對於仁義禮有完全的了解,達到智者的地步。

引證解釋

  1. 謂遇事能明辨不疑。
    《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唐 韓愈 《伯夷頌》:“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於一國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蓋天下一人而已矣。”
    宋 曾鞏 《故翰林侍讀學士錢公墓志銘》:“人以怒遷,公能自克;人以利回,公能不惑。”
  2. 《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後因以“不惑”為四十歲的代稱。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木工蔡榮》:“﹝ 榮 ﹞自幼信神祇,每食必分置於地,潛祝土地,自總角至於不惑,未嘗暫忘也。”
    清 方文 《初度》詩:“行年將不惑,學道尚無聞。”
    周作人 《死之默想》:“人世的快樂自然是很可貪戀的,但似乎只在青年男女才深切的感到,像我們將近‘不惑’的人,嘗過了凡人的苦樂……也就不覺得還有捨不得的快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