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介紹
影片根據約翰·卡林的作品《與敵人戰鬥周:納爾遜曼公德拉和一場改變國家的比賽》(Playing the Enemy: Nelson Mandelaand the Game That Made aNation)改編,講述的是
曼德拉在多年的牢獄之災後成功競選總統一職,因南非被選為1995年
橄欖球世界盃東道主,而決定支援南非的英式橄欖球隊--隊員都是白人的跳羚隊。跳羚隊曾因南非實行種族隔離制度而被國際賽事拒之門外,大部分的黑人一向將跳羚隊視為排外的符號,但當跳羚隊在加時賽打贏了紐西蘭橄欖球隊贏得世界盃冠軍時,黑人與國內白人的隔膜亦隨之消失。弗朗西斯·
皮爾納正是當時的橄欖球隊長,在世界盃舉辦過程中與
曼德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影片評論
克林特·伊禹斯特伍德的高質量的高產讓人無話可說,這部影片以其自身的高質高量征服了所有觀眾,而且它是不會缺席本年度奧斯卡的。
--完全電影
伊斯特伍德的作品總是讓人充滿了期待,這部也不例外。他總能恰如其分地抓住事物的核心和關鍵。
奇蹟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一場球賽足以改變整個世界對種族的看法--
曼德拉創造了這個奇蹟。現在,伊斯特伍德又要在銀幕上重現這個奇蹟了。
幕後製作
眾人關注的劇本
雖然橄欖球在
西方世界里,尤其是美國廣受歡迎,但是要論及其風靡程度,還比不上遠在非洲的南非。南非才是橄欖球的"聖域",上至領導總統,下至販夫走卒,個個都是橄欖球的擁躉。可是在南非生活了幾十年的劇作家安東尼·佩卡姆卻對這項運動非常"反胃"。他說:"我對橄欖球是恐懼心理,唯恐避之不及。可能是我的身材太小的緣故,我怕我到了場上之後被那些彪形大漢給踏平了。"不過,就是這么一個有些厭惡橄欖球運動的編劇卻改編了一個反映橄欖球運動和種族問題的小說:《
成事在人》。
佩卡姆表示,"約翰·卡林的小說我只看到了一半,就淚流滿面,我當時就決定我要把這個小說改寫成劇本,因為這其中蘊含了一切。"出身在南非的佩卡姆於1981年移民到美國,他在
舊金山大學學習電影拍攝和劇本撰寫。當他開始編寫劇本的訊息傳到了曼德拉的"授權"扮演者摩根·弗里曼的耳朵里之後,弗里曼馬上問他,劇本能多快寫出來。回憶起這個細節的時候,佩卡姆感慨萬千:"弗里曼有充足的理由不耐煩,因為他和別人在
曼德拉的題材上已經合作了好幾年,可是劇本一直沒有寫出來,他可能早就迫不及待地要扮演曼德拉了。可是我這邊也急不得,小說一共有700多頁,是厚厚的一本。如果全部改編進電影,那么足夠拍成一個三部曲了,可是
伊斯特伍德卻要求我把他改寫成一個2小時的標準時長的電影,所以我只好做了剪刀手的刪減工作。"
影片劇本的第一稿在2007年的上半年就寫了出來,
弗里曼和製片人梅斯·紐菲爾德看了之後給了佩卡姆很多修改意見。伊斯特伍德說:"其實這個劇本已經很能抓住人心了,但是它還不夠精緻,顯得有
那么點粗糙。整個劇本的氣氛沒有出來,我想要的是那種種族衝突千鈞一髮的感覺,這時候
曼德拉出來了,用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化解了所有的危機。"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從來不干涉編劇的工作,佩卡姆說:"我在寫劇本的時候,總想讓克林特給我點意見,可是他從來不說話。有一次我打電話給他,希望他能看看寫了一半的劇本。可是他告訴我說,放心寫,寫完了再說。有時候,我會擔心他在片場會改動劇本,可是我看了樣片之後發現我怎么寫,他就怎么拍。也許把劇本寫好,就是我的工作,而拍電影,是他的。"很快,劇本寫出來了第二稿,這一稿很讓導演滿意,影片投入了拍攝。
也許這部電影牽動了太多人的關注、劇本剛剛開始編寫的時候,各路報導就喧囂之上。佩卡姆說:"很多人都在關心我的劇本,關心影片的情節和
弗里曼的戲份。其實,作為一個南非人,我比所有人都在乎這個故事,因為這個故事承載了太多的關於南非公民的切實生活中的問題。雖然我不喜歡橄欖球--在這點上我算得上是南非的異己了,但是作為一個南非人,我有責任把這個劇本寫出色。"
也許,在這個世界上能扮演納爾遜·曼德拉的演員只有摩根·弗里曼一個人了,況且他還有著曼德拉本人的"授權"。其實早在幾年前,他就開始把精力投入在了《自由之路》(Long Road toFreedom)上。可是這個講述曼德拉一生故事的傳記沒那么容易就改編成電影。拖了幾年,不見起色,摩根·弗里曼已經不耐煩了,所以,當得知
伊斯特伍德要拍攝《
成事在人》時,他第一個就跑到了劇組--要知道那個時候佩卡姆還沒有把劇本給弄出來。
弗里曼說:"我為曼德拉這個角色準備了好些年,定妝照也拍了一堆,可就是沒有一個出色的劇本和一個好的切入角度。如果平鋪直敘的話,這個電影就沒法看了。當我聽說克林特在準備拍攝這個電影的時候,我自己就直接過來了,根本沒要他開口。"
為了讓自己"聽起來"更像是曼德拉,
弗里曼特意飛到南非,和曼德拉生活了一段時間,學習他的口音。隨後,導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來到了約翰內斯堡,和弗里曼在這裡會面。談及和伊斯特伍德的合作,弗里曼說:"很多人都不理解,像是總扮演警察、牛仔之類角色的伊斯特伍德怎么會去導演這樣一部政_治題材的影片,其實我明白,這是他的一個願景。在片場,他不會對你的表演
指手畫腳,也不會把你批評得一錢不值。他做的就是坐在那裡看你的演出,讓你自己發現不足和值得改進的地方。可以說,他是我最喜歡的導演。"
花絮
·影片的標題《Invictus》是一個拉丁辭彙,在英文裡寫為invincible,意思是"不可戰勝的"。同時,這也是威廉姆·恩內斯特·亨里(William Ernest Henley)寫於1875年的一首詩。據說,
曼德拉曾多次默念過這首詩。
·影片的製片方和導演都曾經想找一個著名英國演員來扮演
弗朗西斯的爸爸。試鏡和甄選工作從2008年的11月一直進行到2009年的3月。可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劇組只好找了一個不怎么出名的演員來扮演這個角色。
·影片全片都在南非進行拍攝,主要在
約翰內斯堡和開普敦拍攝。
·按照
開普敦的電影委員會主席勞倫斯·米切爾的說法,這部電影,無論是演職人員的檔次還是投資規模,都是南非電影史上最為鴻篇巨製的影片。
·影片根據約翰·卡林的作品《與敵人戰鬥:納爾遜曼德拉和一場改變國家的比賽》(Playing the Enemy: Nelson Mandelaand the Game That Made a Nation)改編。為了將小說改編好,編劇和約翰·卡林就如何改編劇本的問題討論了一個星期。
·為了扮演好
弗朗西斯·皮爾斯,
馬特·達蒙特意來到加登氏橄欖球俱樂部(Gardens Rugby Club)進行密集的訓練。該俱樂部的主教練是
切斯特·威廉士(Chester Williams),1995年,他曾是南非橄欖球聯賽里的一名運動員。
·為了和當時的時代相符,影片中出現了一個1984年的華納兄弟公司的商標。
·扎克·費奧納提在影片裡扮演了約拿·勒姆(Jonah Lomu),其實他本人就是個橄欖球運動員。
·當弗朗西斯聽說是
馬特·達蒙在影片裡扮演他的時候,他表示自己"非常開心"。
·本片是
伊斯特伍德和弗里曼在《不可饒恕》和《百萬美元寶貝》之後的第三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