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棉” 是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青壯年外出打工的新形勢下的一種省工、省力、省藥、省肥的高產高效種棉新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修棉
- 外文名:Do not repair cotton
- 項目:農業科技 棉花品種 配套技術
- 關鍵字:省工 省力 優質 高產 高效
- 核心技術:增產200斤配套技術 一條龍服務
- 智慧財產權:商標註冊保護
不修棉的優點,一畝增產200斤關鍵技術·順口溜,不修棉省工增產的依據,依據之一,依據之二,依據之三,依據之四,不修棉的配套品種,不修棉關鍵技術細則,
不修棉的優點
在品種配套、技術配套、化控配套的基礎上,不用整枝、不用打杈的“不修棉”寬行稀植栽培,一般每畝密度1300~2000株,整個生育期間只需要“打頂” 一次即可,可以節省人工5~8個、節省農藥20元以上/畝、且每畝增產50~100公斤【據《河北科技報》、《山東科技報》、《河北農民報》和《棉花高新實用科技》、《棉花高產優質栽培技術》、《棉花節本增效種植技術》】。
大量實踐證實,“不修棉”是依靠3~5條葉枝而多結鈴(肥力越高,葉枝也越多),單株結鈴數量比傳統整枝棉花多1~2倍。所以,不修棉必須要給棉株足夠的生長空間,密度大約掌握在當地普通整枝品種留苗的50%左右為宜,肥力越高越要稀一些。而且各地的實際種植證明:稀植栽培除了高產、增產之外,“不修棉”好處還有“三省三少”(省工、省力、省藥、病蟲害少、蕾鈴脫落少、黑桃子少)的優點。(據《中國棉花》雜誌《談棉花生產誤區 論實現高產途徑》系列報導)。
一畝增產200斤關鍵技術·順口溜
種棉就種不修棉,省工省藥又高產。
底肥共用七十斤,二銨鉀肥各一半。
適當晚播不要早,苗齊苗壯黑桃少。
一畝留苗兩千棵,減半留苗是原則;
肥地再減五百棵,棉棵少了棉桃多。
苗期兩葉要噴肥,十樂素配二銨水,
初蕾初桃這期間,藍色晶典噴三遍,
座桃之後噴二銨,配上鉀肥和壯漢,
每次打藥都化控,每次噴肥不落空,
一份投入可收五,噴肥化控別含糊。
要說治蟲真簡單,十天半月打一遍,
交替使用紅與蘭,細噴早治蟲滅完。
田間追肥用尿素,一畝共用四十五,
初蕾之時十五斤,餘下用在初花時。
百十斤肥九遍藥,增產二百不會少。
要想產量再提高,請把服務站長找。
備註:①二銨的含量是含磷(P)46%、含氮(N)18%,總含量64%;鉀肥分為“氯化鉀”和“硫酸鉀”,兩者含鉀(K)分別是60%和50%,後者適合於鹽鹼地使用。請注意,一定要購買真的,而且是足含量的肥料。②“減半留苗是原則”,意思是“不修棉”免整枝種植,適宜的留苗密度相當於傳統整枝棉花留苗密度的一半(50%左右)即可。③“十樂素”是一種促進性營養調節劑。④“藍色晶典”是一種多元微肥。⑤“壯漢”是一種腐植酸類高效液肥。⑥“紅與蘭”是“植棉科技一條龍服務” 專用產品,是“邯科140”(1+1組合),紅藥主要防治蚜、蟎、蝽象,兼治蚜蟲,藍藥主治棉鈴蟲、甜菜夜蛾、蝽象,兼治蚜、蟎,一般兩瓶農藥一畝地(兩種交替使用),可供棉花期間噴霧9次使用,一噴多治,低成本、高效益。⑦服務站長,由各地高科技素質的示範戶經過培訓後,成為當地的“不修棉一條龍服務站”站長,直接為當地棉農服務到田間地頭。
不修棉省工增產的依據
依據之一
據國家棉花改良中心安慶分中心鄭曙峰指出,“世界多數產棉國多採取穩長品種,一般不整枝”。棉花整枝是我國過去推廣的一種技術措施,也並非不能改革和打破的。
依據之二
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抗旱能力和抗早衰能力。據山東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不修棉”保留葉枝可利於光合產物向根系運輸,促進根系發育,明顯提高棉株的抗旱、抗早衰能力。
依據之三
通風透光性好,可以減少蕾鈴脫落和減少“黑桃”。
蕾鈴脫落為什麼嚴重?! “黑桃子”為什麼多?!除了“怨天氣”和“怨雨水”的抱怨之外,棉農朋友是不是想到,棉田密度過大才是“罪魁禍首”(施肥不合理、化控不及時、蟲害較重等其它因素造成的蕾鈴脫落相對來說都是次要的)。而“不修棉”的稀植栽培(留苗密度只相當於傳統整枝棉花的60%~50%),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可明顯減少蕾鈴脫落和後期“黑桃”,從而座桃多,棉桃大。
依據之四
葉枝結鈴增多,從而是單株鈴數提高1倍以上。不修棉”是依靠3~5條葉枝而多結鈴(肥力越高,葉枝也越多),單株結鈴數量是傳統整枝棉花的1倍以上。由於“不修棉”減少40%~50%以上棉株,從而使得原本供給棉株的養分轉向了棉桃,座桃多,棉桃大。所以,同樣的產量的條件下,可以節省施肥;同樣的的施肥條件下,可以增產20%以上。這就是“不修棉”之所以稀植又增產的原因之所在。
為什麼節省肥料或提高肥料利用率?!例如:一般地塊施肥70斤,折合平米施肥量為50克,一平米留苗6棵整枝種植(傳統整枝的畝密度約4000棵),平均單株吸肥量8克多;如果一平米留苗3棵“不修棉”稀植栽培(“不修棉”畝密度約2000棵),平均單株吸肥量約17克。
從這個簡單的數據列舉中不難看出:整枝種植由於留苗密度過大,只會造成約1/2的肥料“供應了棉棵而不能供應棉桃”;同時,整枝費工費時,還會造成贅芽亂生,棉株相互影響、田間鬱閉,如果再加上化控不合理,所以,結的棉桃又小又少。另外,長出來的枝條再掰掉不但白白消耗大量肥料,還會損傷棉株。所以,“不修棉”稀植栽培的可以調整供養棉株的養分供給棉鈴,從而多結鈴、結大鈴,既省工省藥,又提高產量。
不修棉的配套品種
“用事實說話,讓棉農叫好”是王智廣高級農技師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堅守的原則。他9年來一直專心於“不修棉”的研究和推廣,篩選出適宜“不修棉”種植的7個配套品種,在河北、山東、湖北、江蘇、安徽等多省受到廣大棉農的歡迎。
2007年,邯鄲市農喜植保科技公司聘請他擔任科技總顧問;2010年,“不修棉”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頒發“商標證書”予以保護。2011年以來,由王智廣老師主導的《不修棉一畝增產200斤示範工程》在河北、山東逐步建立“不修棉低成本高效益”樣板田,帶動了棉農走低消耗高產出的科技增收之路。2011年《山東科技報》連續八期刊載了王智廣老師撰寫的《棉花“八改”,改出畝產800斤》的系列報導!
據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中國農科院棉花所定期發布的《2011年全國棉花品種監測報告》統計,該年度全國種植棉花品種567個,而 “不修棉”系列品種在全國44個優勢品種中,位居第26位。 而“不修棉”取得如此喜人的成績,主要是“不修棉”系列品種可以讓棉農“一年引種,連種三年”(棉農自己留種再種植2~3年),此舉大大節省了棉農的開支,避免了不必要的引種風險,受到廣大棉農的歡迎。《2011年全國棉花品種監測報告》統計,該年度全國棉農自留種比例達到10.1%,比上年增加1個百分點。這就很有代表性。
不修棉關鍵技術細則
一、底肥:面積少的,可以30斤二銨+50斤氯化鉀(鹽鹼地可以改為:100斤過磷酸鈣+50硫酸鉀,而且多施一些磷酸亞鐵改良鹽鹼)。面積大的,可以15~20斤二銨+25~30斤氯化鉀,以低投入獲得規模效益【沙壤土質的可在現蕾期到開花期之間,結合追施氮肥而每畝補追鉀肥25斤】。
二、適當晚播:早播的出苗期長,容易造成弱苗或者缺苗。適當晚播可以快出苗、出壯苗。一般要掌握在大田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7℃為最適宜,冀中南一般在4月25日之後為佳。
適當晚播利於出苗。棉種的發芽最低臨界溫度為10.5℃~12℃,最適合溫度為28℃~30℃,而棉種脂酶的活動最低溫度為15℃,胚軸伸長的最低溫度為15.6℃~16℃,因此,抗蟲棉品種一般要求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5℃播種(即大田氣溫穩定通過17℃ 以上)。河北中南部一般在4月25日之後為宜,冀東天津和山東濱州東營宜在5月1日-5日前後為宜,選擇連續晴好的天氣之內播種最好(請記住,過早播種不會高產)【摘自2006年3月23日《河北科技報》,2006年4月5日《山東科技報》】 |
三、密度:一般地力畝留苗2000株左右即可,不用整枝打杈,只打頂一次。產量構成:2000株×30個桃子×6克= 360公斤。留苗多了,也就桃子少了、桃子也小了。行株距配置為等行距1米,平均株距一尺(或者大行120厘米、小行距45厘米,株距40厘米)。棉田肥沃的,可以將畝密度降到1300~1500株。
四、分期追施尿素:尿素用量可以在45~60斤。要在“
開始現蕾時”、” “開始開花時”、“ 開始座桃時”三個時期按照“二、六、二”分期追施或者結合澆水撒施為好【面積較大的承包戶,可以不追第三次】。
五、藍色晶典噴三次:現蕾後到花鈴期,“藍色晶典”(多元微肥)+“農喜十樂素”噴施3次,可以補充微肥,減少脫落,促進桃多桃大而增產。微肥的效果是“四兩撥千斤”,重要性和氮磷鉀一樣(施肥最小養分律和不可替代律所決定的。)
六、中後期噴肥:棉花中後期噴藥的時候加入1%~2%二銨水溶液+“壯漢”腐植酸液肥噴施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