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生死易節

不以生死易節是一個典故,釋義為此典故比喻不因為生死的原因而改變節操,忠貞不渝,高風亮節,視死如歸。出自《宋史·李穆傳》。


典源:典故出自《宋史·李穆傳》,是宰相盧多遜對李穆的贊語。
李穆(927-984),字孟雍,開封府陽武(現原陽縣)人。李穆曾出任開封府尹,幼能文,且有德行,路拾財物,必訪失主交還。李穆為人質樸忠厚,謹言慎行,稟性天然,不迎世媚俗,博取榮譽。所作詩詞,一改五代以來奢麗浮華的文風,用字古樸典雅。李穆和盧多遜同出一個師門,太祖曾對多遜說:“李穆品性寬仁慈善,詞章文學之外,不曾汲取於名利。”多遜答道:“李穆操行端正,不以生死易節,是仁義而又有大勇啊。”太祖說:“果然是這樣,我應該重用他。”後來,李穆出使南唐,南唐後主李煜稱病不願入京,而且說:“以小事大,未見其利,與其東京受辱,不如死。”李穆說:“去否由君,然大宋甲兵精銳,物力雄富,李唐敗局已定,若大軍一到,如何能敵?悔之晚矣,請君三思。”李穆回朝如實以奏,太祖大加褒獎,甚為倚重。
李穆鞠躬盡瘁為國效力,積勞成疾,猝死在上朝的路上。宋太祖流著淚對群臣說,李穆是國之良臣,突然死亡,不是他個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