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三國屬遼寧郡。
南北朝高句麗侵占遼東,遼東平州改遼東國。
唐太宗李世民征東收復遼寧舊地,置安東都護府。
遼設東平郡。
遼太宗天顯三年(928年),東平郡改為遼陽府,設遼陽路,本街屬遼陽東路。
元屬遼陽路。
明遼陽路改為六衛一州。
清初置奉天府,設遼陽州,本街屬遼陽州,稱遼陽東山。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0月,設定本溪縣,添設本溪知縣,全縣劃分8區、185鄉、64行政村,下馬塘屬第八區,為下馬塘鄉。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6月1日,本溪縣自治執行委員會改為本溪縣公署,建立區、村、屯三級政權機構。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下馬塘地區為1個大村。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9日,縣成立聯合政府,縣以下設12個行政區。
1958年,下馬塘改為八1公社。
1959年,全縣5個公社調整為12個,下馬塘、連山關合併為1個公社。
1968~1980年,公社一直沿襲革命委員會名稱。
1981~1984年,公社改鄉和鎮(1984年5月鄉改鎮)。
2012年2月6日,下馬塘鎮改下馬塘街道。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下馬塘街道轄下馬塘1個居民委員會,下馬塘、施家、馬家、太平山、沈家、程家、愛國、金家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下馬塘街道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下馬塘河東路122號。
地理環境
人口
2011年末,下馬塘街道轄區總人口1284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071A,城鎮化率16.1%。另有流動人口124人。人口出生率6.78‰,人口死亡率7.16‰,人口自然增長率-0.38‰。
經濟
綜述
2011年,下馬塘街道財政總收入2.3億元,比上年增長9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40萬元,增值稅3322萬元,企業所得稅1817萬元,個人所得稅1381萬元。
農業
2011年,下馬塘街道糧食作物以玉米、大豆為主。生產糧食5946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6.9萬頭,年末存欄2.2萬頭;羊飼養量3.3萬隻,年末存欄1.4萬隻;牛飼養量0.6萬頭,年末存欄0.2萬頭;家禽飼養量232萬羽,上市家禽152萬羽。生產肉類6614噸,其中豬肉1760噸,牛肉300噸,羊肉420噸;禽蛋2764噸,鮮奶201噸。漁業以養殖虹鱒魚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域面積0.2平方千米。水產品總產量355噸。
工業
2011年,下馬塘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職工834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9億元。銷售收入達到8.3億元。
商業
2011年,下馬塘街道出口3752萬元,主要產品為木製家具,銷往法國、日本等國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下馬塘街道有幼稚園2所,在園幼兒100人,專任教師9人;國小1所,在校生364人,專任教師7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8%。
社會保障
2011年,下馬塘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9戶,人數162人,支出39.8萬元,比上年增長2%,月人均204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醫療保險120人次,支出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7戶,人數401人,支出55.4萬元,比上年增長22%,月人均11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5人,支出5.6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0人,支出18.3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94人次,支出13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0萬元,比上年增長2%。社區服務設施4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2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個;社區日間照料床位數4張。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下馬塘街道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2千米,投遞點20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信函件1.5萬件,業務收入90萬元。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0.24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90%。
交通
下馬塘街道境內有1113、304國道過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