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里村村民委員會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Xiàlǐ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設立年份:1983年
下里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
下里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因該村原夏、李姓居多,故稱夏李村,後諧音稱下里村,且原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下里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1949年設流洞鄉,屬之;1961年成立流洞公社,建下里村大隊...
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兼任下屬委員會的成員。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不設下屬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與計畫生育等工作。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必須依法推選產生,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任意指定、撤換。提倡按照民主程式將村黨組織負責人推選為村民選舉委員會主任,主持村民選舉委員會工作,發揮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依法被確定為村民委員會成員...
位於北流市西北部,玉林市東北部,轄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213個村民小組,13238戶,總人口6.3萬人,全鎮總面積86平方公里,城鎮建成區面積2.8平方公里,鎮區常住人口1.2萬人。全鎮有高中1所,在校生 848人,教師105人;國中...
里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村在破石源之里,以方位命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村在破石源之里,故名。歷史沿革 清末屬靖安鄉九都二十三、二十四莊,十都二十七、二十八莊;1948年為溪口鄉十三保;1950年為破石鄉十三村;1956...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會議推選產生。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的推選工作在村黨組織領導下,由上一屆村民委員會主持。鄉級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組對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構成可以提出建議。村民選舉...
山下壠村村民委員會 山下壠村村民委員會,該地名來源於地理位置。地名含義 因該村坐落在山壠壠里,故名。歷史沿革 2015年鄉鎮建制改革,村合併後原村委會撤銷 。
臨武縣萬水鄉下橫村村民委員會,因黃姓祖先兩兄弟到此居住,一個住山上邊,一個住山下邊,得名上潢、下潢兩村,後諧音演化為橫。地名含義 “下”指下方,“橫”指黃姓。歷史沿革 1958年屬上豐大隊。1961年從上豐大隊分出,成立...
臨武縣萬水鄉山下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山下位於林里背後,前面有高山,居住在山下面,所以取名山下。歷史沿革 1958年4月屬躍進人民公社。1961從林里大隊分出,成立山下大隊。1964年併入林里大隊。1978年1月,劃...
下圳村村民委員會,1949年建此村民委員會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村得名。因通濟堰渠迂迴碧湖平原五十里,至此入大溪;圳,地方用字,意為堰渠,村以此得名。歷史沿革 於1983年1月,分白橋大隊建下圳大隊;同年11月,建立下...
宅下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周姓由清湖鄉宅上遷此,因地處宅上下方為懷念祖先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後屬源口鄉三村,1956年為宅下農業社,1958年與協里、華溪邊、塘頭並為源口管理區躍進生產隊,1961年分開設源口...
江下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設在大銅自然村,故得名江下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共和國成立屬三區新祉鄉,共和國成立初屬松山區礱里鄉,1956年撤區並鄉,屬雙源鄉。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成立江下大隊,...
下蓬村村民委員會,村委會名稱以駐地下蓬命名。地名含義 原名新聯大隊,以大隊從新安江畔遷此聯合建隊而成。因重名於1993年更名為下蓬,以駐地村下蓬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0年屬淳安縣威坪鄉三合村,1956年建三合高級社,1959年置三...
隴下村民委員會,2003年 廢 止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以村委會駐地隴下自然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1912年後屬萍鄉縣廷風鄉。1950年屬萍鄉縣宣風區里山鄉。1952年屬宣風區吐霞鄉。1956年屬蘆溪區吐霞鄉。1958年為宣風公社隴下大隊...
下寨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篆角鄉下寨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9.00公里, 國土2.99平方公里,海拔1135.00米,年平均氣溫24.00℃,年降水量1020.00毫米,適宜種植稻穀、玉米等農...
下營村民委員會,屬於。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8.00公里, 國土面積15.19平方公里,海拔1930.00米,年平均氣溫15.60℃,年降水量0.0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2236.20畝,其中人均耕地0.99畝;有林地8140.40畝。全...
莊底村村民委員會村在山崗下,以方位命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村在山崗下,故名。歷史沿革 清末地屬靖安鄉十都二十八莊。1948年列為黃壇鄉第十保;1950年劃為第十村,隸長柱鄉;1956年建明星高級五社,隸石室鄉;1958年改置莊...
滸里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莊在登源河東岸,故名滸里,又因其為村委會駐地,故得名滸里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建國初期稱滸里行政村,先屬伏龍鄉,後屬第四區;1952年至1955年,屬揚溪區坑口鄉;1956年...
何巷里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村委駐地何巷裡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5年為景賢鄉第2初級社,1957年為申港鄉16高級社,1958年為申港公社14大隊,1984年更名為何巷裡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3月,與牌樓下村村民委員...
下西浜村村民委員會 下西浜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下西浜”為村委駐地居民點下西浜宅名稱,故名。歷史沿革 1950年為東心村。1958年為下西浜大隊。1984年改村制,稱下西浜村。原屬六里鄉。
下石壕村民委員會,下石壕村原來沒有人家,是東莊和豆口等村的山坡地。後來,東莊村一個姓岳的,名字沒有考擦清楚,他因賭錢,把房產、土地、牲畜全部輸光,並欠了人家錢,債主天天到他家追逼討債,在無路可走、無法生活的情況下,...
下絞村村民委員會,1961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兩山之交為絞,該村一組自然村在穹窿山與鳳凰山兩山之交,名為海雲絞里,因是在絞里下邊的村,故得名下絞自然村,行政村以此命名。歷史沿革 1961年成立下絞大隊時首次...
灣底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9月慈谿縣人民政府關於政社分設時定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處眉山東麓受海潮衝擊,大古塘建成後,拒潮成陸,上有涼帽山,下有勞湖,澗水小溪彎曲,二面環山,地形彎曲,似在底里,故名。歷史沿革 北宋起至...
西坑里村村民委員會,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廢除保甲制時,稱龍洋鄉第三行政村,1958年成立公社時稱龍洋生產大隊龍三生產隊,1961年龍三生產隊分成西坑下、西坑裡、全完3個大隊,該轄區稱西坑裡大隊...
下包村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北4000米。村民委員會駐下包得名。地屬平原,區域面積2.97平方公里,耕地1084畝,山地2170畝,水面31畝。轄下包、清塘畈、前塘、中和、章良5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440戶,1286人。以種水稻為主,兼種蠶桑...
村兩委班子是設在鄉鎮(街道)下一級行政村的組織機構,即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兩委”。職責規定 村級“黨的支部委員會”的簡稱。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之一。村黨支部是農村一切組織和全部工作的領導核心,在政治上對...
同城市居民委員會相比,村民委員會出現得比較晚。那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過程中,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縣和宜山縣的一些村,自發地把農民組織起來,創立了村民委員會這一組織形式。起初這一組織形式並不叫村民...
村民委員會成員、村民代表中黨員應當占一定比例。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實行“四議兩公開”,即村黨組織提議、村“兩委”會議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第二十條 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應當健全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