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古代服飾名。屬體衣的一類,即下肢所穿的服飾。古人下衣,主要有裳、褲等。下衣主要有裙裳和脛衣兩類,也包括襜(帷裳)、蔽膝等附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衣
- 外文名:無
- 概述:華夏古代服飾名
- 裳/裙:裙裳,古時男女皆可服用
- 脛衣:流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
(一)裳/裙,(二)脛衣,
(一)裳/裙
裳在《說文》為“常”的異體字:“常,下裙也。” 《釋名》又說:“裙,下裳也。 常、裙二字互訓,其實可以認為:裳一般傾向於統稱,而裳往往就是裙。裙,也作“帬”,《釋名》中還說:“裙,群也,聯接群幅也。”《儀禮 喪服》鄭註:“凡裳,前三幅後四幅也。”以七幅布圍繞下體,古代布帛幅窄,只有二尺二。七幅計十五尺四寸。古代尺短,即使如此,折合成今尺也有四米多了,所以折襉在兩旁,中央部分則方正平整。
裙裳,古時男女皆可服用。《詩經 小雅 斯乾》:“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又《豳風 七月》:“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不過,真正發展了裙裳款式的還是女子:
宋代和明代早、中期,裙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並不明顯。至崇禎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後用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襉越來越密,每褶都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 腰帶上往往掛上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 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藉以壓裙幅。
鳳尾裙:有一種名為彩條裙,每條選用一種顏色緞,每條色緞上繡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將數條這樣的各種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因此取名“鳳尾裙”。
(二)脛衣
“褲”字古代寫作絝、袴。 袴:《說文》:“絝,脛衣也。”《釋名》:“袴,跨也。兩股(大腿)各跨別也。”段玉裁說:“絝,今所謂套褲也。”這說明古代的褲子沒有襠,只有兩個褲筒,套在腿上,上端有繩帶以系在腰間。從文獻記載來看,秦漢之際的褲子雖然已從脛衣發展到可以遮裹大腿的長褲,但褲襠往往不加縫綴。西漢士儒婦女仍穿無襠的袴。 大袴:將士騎馬打仗穿全襠的長褲,名為大袴。 窮褲/褌:是連襠的,其形制就跟現在的褲子差不多了。《漢書 外戚傳》:“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服虔註:“窮絝有前後襠。”顏師古註:“即今緄襠袴也。”這種褲子通常稱為褌(kūn)。《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乃令文君當壚,相如自著犢鼻褌,滌器於市中。” 這樣看來,犢鼻褌很類似現在的褲衩、短褲。在古代這是貧賤勞作者所穿。司馬相如在市場上大穿其犢鼻褌,也是為了顯其貧賤以出老丈人卓王孫的醜。 袴褶:短小上衣、寬腿褲的裝束。在膝蓋處繫上帶收一圍,下邊褲腳自然散開。流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多為武士所著,後來發展成為庶民勞作的裝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