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禾塘村

下禾塘村,位於葵涌街道西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2千米,西南有福田村,西北有三溪新屋仔村,北有上禾塘村。三溪河在村東側。始建於清康熙年間。該村原名白水塘村,因上禾塘可在該材前匯聚成水塘而得名;人民公社時期,因人口較多,為方便管理,分成上禾塘村和下禾塘材,該材因靠南稱為“下”而取名下禾塘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禾塘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街道三溪社區
  • 地理位置:葵涌街道西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1年11月,屬第七區;1957年12月,屬葵沙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大鵬公社;1961年7月,屬寶安縣葵涌區葵涌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葵涌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葵涌公社;1983年7月,屬葵涌區;1986年10月,屬葵涌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葵涌鎮;2004年,屬葵涌街道;2011年12月至今,屬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街道三溪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張姓、陳姓、播姓。第一大姓為張姓,祖輩自福建遷徙至廣東惠東,清朝時從惠東遷能至此地。第二大姓為陳姓,祖輩自福建遷選至廣東梅州,清朝時從梅州遷徙至此地。第三大姓為潘姓。
2015年末,戶籍人口126人,其中男性56人,女性70人;80歲以上8人,最年長者97歲(男);實際在村人口約9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252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10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等,農閒時以上山砍柴、種植果樹等作為副業。改革開放後,商貿交易開始興旺,外出務工者也開始增多。2004年,成立村股份合作公司,收入主要依靠村集體物業出租;2015年,公司收入121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村集體經濟分紅、有價證券等財產性收入。
福塘南路經過該村。1985年通自來水、通電,1987年通電話,199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網際網路。傳統民居現存約15座,布局較為雜亂,並無統一規劃,部分為2層高帶陽台的獨立式民居。代表性民居有長安世居,位於葵涌街道三溪社區福塘路20號,坐西朝東偏北4度,1915年由泰國華僑陳琳記修建,面寬33米,進深20米,建築占地面積為660平方米。平面布局為兩堂兩橫四角樓結構,角樓高3層,前有禾坪,後有圍牆,主體建築為磚木結構,外牆為夯土構成,房屋與角樓均為硬山頂,是一處較典型的四角樓客家圍屋。據業主陳述,該建築在抗日時期曾為當地游擊隊暫住場所。1941年12月22日冬至被日軍空炸後坍塌了6間,至今未修復。現整體保存一般。2012年1月13日,該建築被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政府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