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
當第一眼位時,主要作用為外旋,次要作用為上轉及外轉;當眼球內轉與第一眼位呈51°時,只發揮上轉作用;當眼球外轉與第一眼位呈39°時,可發揮外旋及輕度外轉。
相關疾病——下斜肌功能亢進
臨床表現
旋轉斜視是指眼球圍繞視軸發生異常旋轉,通常是由起內旋作用的肌肉(上斜肌、上直肌)和起外旋作用的肌肉(下斜肌、下直肌)之間的力量失衡引起。常見的先天因素有: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和原發性下斜肌亢進,此外,光學因素如斜軸散光及Pully的結構異常也會引起眼球旋轉。有研究表明,只有6歲視覺發育成熟後發生斜肌功能亢進者才可檢測出主觀旋轉度數。患眼視線向內轉方向注視時,其向上偏斜明顯,後者說處於內轉位置的眼呈現一種吊上現象(更加向內向上)的特有症狀。患者在外轉位時,向上偏位程度減輕。
眼肌檢查方法
(1)眼球運動檢查:根據丸尾敏夫的下斜肌亢進的分級方法,對於下斜肌亢進分成三度:在下斜肌作用方向內上轉位時,上轉程度強於對側眼定義為+,內轉時就出現上轉定義為++,正前方注視眼位就高於對側眼定義為+++。
(2)同視機檢查:對於有雙眼單視功能和正常視網膜對應的患者採用十字畫片檢查,不僅能測出水平和垂直斜度,還可以測出旋轉斜度。除此之外採用普通Ⅰ級畫片(獅子和籠子,汽車和門等)。V征的測量通過把畫片分別上轉和下轉25°測出水平三稜鏡度數,計算出兩數值之差即為V征的數值。
(3)雙馬氏桿檢查:通過雙馬氏桿檢查可以定量測出主觀旋轉斜視度數。同樣是用一點光源放置在眼前一尺遠的地方,患者帶上特製的眼鏡,鏡片是豎著放置的玻璃棒,鏡架上帶有刻度,其中一個鏡片帶有三稜鏡,起到將兩眼看到的線條分離的作用。沒有旋轉斜視的人應看到兩條平行線,對於有雙眼單視功能的旋轉斜視患者看到的兩條線不平行,通過調整鏡架上的旋鈕使雙線平行,測出的度數就是旋轉斜度。
手術選擇方式
(1)大角度外斜視,垂直方向斜視小於5△,單眼下斜肌功能亢進不予以考慮手術治療,單純外斜視手術治療。
(2)外斜視伴隨有下斜肌功能亢進,垂直方向斜視10△-20△,予以下斜肌斷鍵手術治療(未見到單純下斜肌亢進時垂直方向斜視超過20△的患者)。
(3)外斜視伴隨有V征的患者,採用雙眼下斜肌斷鍵+外斜視手術治療。
(4)外斜視伴下斜肌功能亢進及垂直分離性斜視(DVD)的患者,採用下斜肌轉位。根據不同的DVD程度,選擇不同的轉位方式(下斜肌後徙及下斜肌前轉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