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中型或大型土生植物。植株高50-100厘米。根狀莖短,直立,粗1.5-2厘米,頂部及葉柄基部均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8-10毫米,先端漸尖,全緣,膜質,平直,褐棕色。
葉簇生;葉柄長35-60厘米,基部粗約6毫米,基部褐色,向上部深禾稈色,上面有淺溝,兩側有
闊翅幾達基部;葉二型,葉片橢圓狀卵形,長30-80厘米,基部寬30-4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形而長下延,奇數一回羽裂,能育葉各部明顯狹縮;頂生裂片闊披針形,長20-25厘米,中部寬5-8厘米,先端漸尖,全緣或為淺波狀;側生裂片3-8對,對生,稍斜向上,間隔3-4厘米,披針形,長15-20厘米,中部寬3-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稍狹並與葉軸合生,全緣,基部一對裂片通常分叉。葉脈聯結成近六角形網眼,內藏小脈分叉。葉堅紙質,乾後淡褐色,兩面均光滑;葉軸棕禾稈色,兩側有闊翅。
孢子囊群圓形,生於聯結小脈上,在側脈間有2行,在葉片上面形成明顯的凸出斑點;
囊群蓋圓盾形,膜質,棕色,全緣,宿存。染色體2n=160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林下陰濕處或岩石旁,海拔150-12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台灣(淡水、基隆、台北)、福建(南靖)、廣東(新興、高要,鼎湖山、寶安)、海南(澄邁,白石嶺、陵水,尖山、儋縣,沙煲山,那大、保亭、瓊中,五指山、萬寧,六連嶺)、廣西(武鳴,大明山、百色)、雲南(金平、河口、屏邊、西雙版納)。
印度、錫金、緬甸、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及日本(琉球)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是下延叉蕨最簡易便捷的繁殖方式。一般情況下,分株來自於植株的根部,由直立的莖上生長出來。長期沒有進行分盆的植株,一般會有幾株以上的小苗。如果將植株的葉片連續2次以上全部剪掉,能促進分生植株的產生。分株繁殖的小苗具有完備的根系,生長速度較快。在分株時要注意勿使小苗根系過度損傷,一般情況下分株繁殖應和換盆、修剪同時進行。幼苗每株單獨裝盆,栽培基質蓋過幼苗基部即可,每次噴淋水之後,應檢查根部是否裸露,如裸露應及時覆蓋。分株繁殖幼苗繁殖成活率高,但周期較長。
栽培技術
自然情況下,下延叉蕨通常生長於溝谷或山澗溪流旁,根系發達,吸水能力強,因此,人工種植時建議採用較大盆。對栽培基質的要求不是很嚴格,為了獲得更好地生長,加快根系發育,提高觀賞價值,一般採用的基質為腐殖土+粗沙壤,按2∶1比例混勻。在花盆內底部先墊置一層碎陶片、蛭石或碎石,以增加根系吸氧量。再往盆內填土至2/3高度,然後將植株放置盆中央,往盆內均勻添加疏鬆的腐殖土,厚度以蓋過根部2cm為宜。為防止栽培基質中攜帶病菌及有害蟲卵,所有栽培基質應在太陽下暴曬1~2天。澆水方法為噴淋。注意每次噴淋之後,土壤會往下滲落,每隔一段時間必須添加腐殖土,直到植株生長穩定後。
病蟲防治
下延叉蕨病害發生較少,主要預防土傳性真菌類病害。在高溫高濕季節應噴藥預防,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施預防。另外,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褐斑病。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嫩葉。被害部位呈水漬狀圓形暗褐色小斑,然後逐漸由幾個病斑擴大成不規則的斑塊,後期病斑中部變為灰白色,有許多微小黑點。在溫度為25℃、濕度為80%~90%時,蔓延迅速。本病以預防為主,在新葉形成的梅雨季節和高溫高濕季節應噴藥預防。發病初期可用75%的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施防治。
褐斑病又叫葉斑病或葉枯病。常發生在葉片的頂端,受害葉片初期為小圓形黑斑,後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黑褐色,中央灰黑色並有小黑點,此後病斑擴大迅速,葉片最後變成黑色,乾枯死亡。發現有病株要立即隔離噴藥,同時剪除並集中焚燒染病葉。噴藥保護可採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5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波爾多液200倍液防治。
主要蟲害是蝸牛。防治方法:選用的栽培土壤以及爛樹葉等用生石灰除蟲,清潔栽培場所周圍的溝渠並施撒生石灰,除掉雜草,以控制蝸牛的繁殖。可人工捕捉成貝和幼貝或撒施8%滅蝸靈顆粒劑或10%多聚乙醛顆粒劑。
主要價值
下延叉蕨是熱帶簇生型蕨類植物,其株型大方優美,觀賞性強。分株少,葉形整齊,葉片寬闊,終年翠綠,喜陰濕,養護簡單。多土生,適於盆栽種植、室內觀賞,也可以用於庭園綠化,假山、魚池及其他園林景觀配置。下延叉蕨根系生長迅速,病蟲害較少,極易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