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峪鄉

下峪鄉位於洛寧縣西南邊陲,距縣城46公里,東至崇陽河東接興華,西到關帝河鄰盧氏,北鄰洛河,南有界嶺與欒川分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峪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洛寧縣
  • 下轄地區:麻院
鄉鎮簡介,行政轄區,轄區代碼,歷史沿革,產業結構,人口數據,資源優勢,產業經濟,礦藏,糧食,林業,農業,菸葉,畜牧業,民營經濟,新農村建設,文化藝術,

鄉鎮簡介

下峪鄉位於河南省洛寧西南邊陲,距縣城46公里,東至崇陽河東接興華,西到關帝河鄰盧氏,北鄰洛河,南有界嶺與欒川分界,下峪鄉是深山區,屬熊耳山系。熊耳山自盧氏入境,縱東橫北,由南向北傾斜,縱東主山也稱大界嶺,為洛寧、盧氏、欒川天然分界線。在下峪境內有三大高峰,自西向東依次是象君山,曾名象車山,海拔1859.3米;三不管疙瘩,古名松陽山,海拔1807.9米;為洛寧、盧氏、欒川之界山。全寶山,古名船板山,海拔2130米,是洛寧最高山,也是下峪、興華兩鄉的交界。
下峪鄉下峪鄉
橫北有八嶺九澗,自西向東八嶺分別是:南嶺、半坡嶺、王古莊嶺、北至嶺、唐嶺、磨溝嶺、桑峪嶺、莊頭嶺,這些嶺以楊樓南的大寨為界,南北地貌差異分明:南部峰高、崖峭、嶺峻、溝深,森林茂密,礦藏豐富,野生動物繁盛,藥材品種多,數量大。北部為丘陵區,是下峪的主要糧食產區,也是人口主要聚居的地方,土地多為25°—45°的坡地,只有崇陽盆地較為平坦,人口最密集,是下峪最大的自然村。
九澗分別是:關帝河(馬石河)、趙溝河、沙溝河、月亮溝、蒿坪溝、磨溝、大溝河、下峪河、崇陽河,它們一般都起源南部界嶺,象梳子一樣依次排列伸向北部洛河,其中崇陽河居首,流程22.5公里,有說法是,“崇陽溝有名溝72道,無名溝亂如牛毛。”
洛河是下峪、故縣的分界河,也是下峪境內最大的河流,屬長流河,自西向東從關帝河入境,流經沙溝、北至、東山、桑峪、故東、原上、毛草窪等七個行政村,15公里到崇陽下河口出境。

行政轄區

1949年前後歸六區,1955年屬崇陽區,1956年建下峪鄉,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73年劃出8個大隊歸故縣公社。1984年元月改社為鄉。1987年6月河東、西施等村居民搬遷。下峪鄉轄19個行政村,148個村民小組,212個自然村,14886口人。24個黨支部,19個農村支部,46個黨小組,361名黨員,其中農民黨員272人,女黨員19人。總面積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300畝。2006年,轄19個村委會:下峪村、莊頭村、楊樓村、前上莊村、後上莊村、桑峪村、故東村、對九峪村、東山村、毛草窪村、北至村、沙溝村、崇陽村、崇東村、草溝村、岔上村、龍門店村、麻院村、原上村
下峪鄉下峪鄉

轄區代碼

410328211:~200下峪村 ~201莊頭村 ~202楊樓村 ~203前上莊村 ~204後上莊村 ~205桑峪村 ~206故東村 ~207對九峪村 ~208東山村 ~209毛草窪村 ~210北至村 ~211沙溝村 ~212崇陽村 ~213崇東村 ~214草溝村 ~215岔上村 ~216龍門店村 ~217麻院村 ~218原上村

歷史沿革

1958年設下峪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206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下峪、沙溝、北至、東山、碓臼峪、岔上、龍門店、草溝、麻院、後上莊、前上莊、楊樓、崇陽、莊頭、茅草凹、原上、桑峪、河東、崇東19個行政村。

產業結構

故縣水庫壩址在下峪河出口下0.5公里的峽谷處,1987年竣工蓄水,蓄水後淹沒下峪鄉3500畝耕地,七個自然村。現庫面浸水可達35平方公里,總庫容12億立方米,裝機容量6萬千瓦,年發電量1.82億度,還可養魚500萬尾,集防洪發電為一體。
下峪素有青山獻寶的美譽,南部深山區礦藏豐富,已探明儲量的有金、銀、銅、鉛、鋅、錳、鐵等十多種金屬礦床,尤其是銀、鉛儲量分別達5000噸和40多萬噸,居全省第二位。較大礦區在龍門店固始溝,共有18條礦脈,均充填於長2000米,寬500米的北東向構造帶中。在18條礦脈中共圈出16個鉛礦體,13個銀礦體,礦體長36-228米,厚0.95-6.69米,礦石品位鉛1.82%;銀89.53克/噸。估算鉛儲量約1.5萬噸,銀53噸,此外,在東山、草溝、竹園溝、沙溝也有鉛礦,礦石品位平均約為45-50%,最高可達68-72%。
山高林密,藥材品種多達百餘種,柴胡很地道,是寧胡的主產地,連翅滿山皆是,草溝獼猴桃,麻院板栗,岔上核桃,龍門店生漆等特產遠近聞名。
糧、煙、林、牧、礦為下峪鄉的五大經濟優勢。2000年以來,鄉黨委、政府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發揮優勢、重點突破,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有力的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是菸葉生產、民營經濟、勞務輸出、村鎮建設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獎勵,綜合治理、社會穩定、招商引資、林業生產、小城鎮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農網改造等工作受到了縣委、縣政府表彰獎勵,綜合工作連續五年被評為先進鄉鎮。並被洛陽市命名為文明鄉鎮,被省愛衛會命名為省級衛生先進單位。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4797

7908

6889
家庭戶戶數
3943
家庭戶總人口(總)
14601
家庭戶男
7756
家庭戶女
6845
0-14歲(總)
3965
0-14歲男
2073
0-14歲女
1892
15-64歲(總)
10032
15-64歲男
5443
15-64歲女
4589
65歲及以上(總)
800
65歲及以上男
392
65歲及以上女
40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4519

資源優勢

下峪鄉是深山區,屬熊耳山系。熊耳山自盧氏入境,縱東橫北,由南向北傾斜,縱東主山也稱大界嶺,為洛寧、盧氏、欒川天然分界線。在下峪境內有三大高峰,自西向東依次是象君山,曾名象車山,海拔1859.3米;三不管疙瘩,古名松陽山,海拔1807.9米;為洛寧、盧氏、欒川之界山。全寶山,古名船板山,海拔2130米,是洛寧最高山,也是下峪、興華兩鄉的交界。橫北有八嶺九澗,自西向東八嶺分別是:南嶺、半坡嶺、王古莊嶺、北至嶺、唐嶺、磨溝嶺、桑峪嶺、莊頭嶺,這些嶺以楊樓南的大寨為界,南北地貌差異分明:南部峰高、崖峭、嶺峻、溝深,森林茂密,礦藏豐富,野生動物繁盛,藥材品種多,數量大。北部為丘陵區,是下峪的主要糧食產區,也是人口主要聚居的地方,土地多為25°—45°的坡地,只有崇陽盆地較為平坦,人口最密集,崇陽街1475口人,是下峪最大的自然村。
金屬礦金屬礦
九澗分別是:關帝河(馬石河)、趙溝河、沙溝河、月亮溝、蒿坪溝、磨溝、大溝河、下峪河、崇陽河,它們一般都起源南部界嶺,象梳子一樣依次排列伸向北部洛河,其中崇陽河居首,流程22.5公里,有說法是,“崇陽溝有名溝72道,無名溝亂如牛毛。”
洛河是下峪、故縣的分界河,也是下峪境內最大的河流,屬長流河,自西向東從關帝河入境,流經沙溝、北至、東山、桑峪、故東、原上、毛草窪等七個行政村,15公里到崇陽下河口出境。
故縣水庫壩址在下峪河出口下0.5公里的峽谷處,1987年竣工蓄水,蓄水後淹沒下峪鄉3500畝耕地,七個自然村。現庫面浸水可達35平方公里,總庫容12億立方米,裝機容量6萬千瓦,年發電量1.82億度,還可養魚500萬尾,集防洪發電為一體。山高林密,藥材品種多達百餘種,柴胡很地道,是寧胡的主產地,連翅滿山皆是,草溝獼猴桃,麻院板栗,岔上核桃,龍門店生漆等特產遠近聞名。
下峪鄉下峪鄉
糧、煙、林、牧、礦為下峪鄉的五大經濟優勢。鄉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結合實際、突出特色、發揮優勢、重點突破,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和帶領全鄉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有力的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是菸葉生產、民營經濟、勞務輸出、村鎮建設工作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獎勵,綜合治理、社會穩定、招商引資、林業生產、小城鎮建設、精神文明建設、農網改造等工作受到了縣委、縣政府表彰獎勵,綜合工作連續五年被評為先進鄉鎮。並被洛陽市命名為文明鄉鎮,被省愛衛會命名為省級衛生先進單位。

產業經濟

礦藏

下峪素有青山獻寶的美譽,南部深山區礦藏豐富,已探明儲量的有金、銀、銅、鉛、鋅、錳、鐵等十多種金屬礦床,尤其是銀、鉛儲量分別達5000噸和40多萬噸,居全省第二位。較大礦區在龍門店固始溝,共有18條礦脈,均充填於長2000米,寬500米的北東向構造帶中。在18條礦脈中共圈出16個鉛礦體,13個銀礦體,礦體長36-228米,厚0.95-6.69米,礦石品位鉛1.82%;銀89.53克/噸。估算鉛儲量約1.5萬噸,銀53噸,此外,在東山、草溝、竹園溝、沙溝也有鉛礦,礦石品位平均約為45-50%,最高可達68-72%。

糧食

下峪鄉北部丘陵的糧食產區以小麥、黃豆、玉米為主要糧食作物。多採取一年兩熟的種植方式,冬種小麥,麥收後種玉米或黃豆。多以黃豆為主,僅有崇陽平地才種玉米,通過狠抓旱作農業高產開發,引進新技術,引進新品種,糧食產量逐年提高,全年糧食總產達9000餘噸,小麥在5000噸以上,黃豆達2000多噸,是洛寧黃豆的主要產區之一。

林業

下峪鄉地處深山區,可稱為地廣林密,有林地19.1萬畝,其中天然林11.5萬畝,人造林3.3萬畝,灌木林0.6萬畝,未成林1.9萬畝,宜林荒山1.8萬畝,森林覆蓋率63%以上。八十年代以來,礦山開發轟轟烈烈,加之用材林亂砍亂伐嚴重破壞了林地植被。二十一世紀,中央發出退耕還林還草再造秀美山川的號召,並出台一系列優惠措施,給林業帶來了無限生機。2001年至今造林1.76萬畝,其中綠化荒山9800畝,退耕還林7800畝,並完成了宜故路下峪段通道綠化及下峪、前上莊、後上莊、崇陽、崇東等7個村的村莊綠化。該鄉地處洛河源頭,屬國家天然林保護區,自2000年禁伐後,林業資源得到了恢復和壯大,境內天然林種以櫟類為主,人工林以刺槐為主,並生長著水曲柳、白皮松等國家一類保護樹種。

農業

2007年糧食總產量10040噸(其中夏糧5693噸、秋糧4347噸),比上年增加1600噸。烤菸種植611公頃,收購菸葉51萬公斤,菸農收入544萬元,實現稅收119.7萬元。完成退耕還林補植53.33公頃、荒山造林126.67公頃、四荒造林80公頃、通道綠化16.5公里,新造林成活率達98%以上。全鄉水果總產量13139噸(其中蘋果12900噸),產值超過1000萬元。在抓好牛、羊養殖的基礎上,新發展10個肉鴨養殖專業戶,年飼養量達到10萬隻。年末大牲畜存欄20031頭,生豬存欄19581頭,羊存欄11096隻,家禽存欄29024隻。肉類總產量1001噸,蛋類總產量698噸。全方位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服務,舉辦培訓班10期,培訓務工人員1860人(其中引導性培訓1420人、技能性培訓440人),勞務輸出7492人,完成勞務收入904萬元。

菸葉

下峪鄉1982年開始推廣菸葉種植,菸葉種植面積1000餘畝,90年代烤菸種植
逐漸形成規模,面積達3000餘畝,鄉黨委、政府把菸葉種植作為富鄉富民的支柱產業,常抓不懈,11個種煙村,千畝村3個,總種植面積達6000餘畝。菸葉育苗由撒播發展為托盤和漂浮育苗,菸葉種植由平地種煙發展為大田起壟和地膜覆蓋,技術不斷改進,質量明顯提高,菸葉生產可以說一年一個台階。1995年河南省烤菸質評會上,下峪鄉楊樓村的烤菸被評為優質煙,2002年被市確定為優質煙生產示範鄉,2004年被確定為國家級“以成熟度中心,其他措施相配套的優質煙示範基地”和省“優質煙示範基地”。鄉黨委、政府按照“規模強煙、科技興煙、質量立煙”的工作思路,狠抓菸葉生產的每個環節,採取行政推動、政策引導、扶持鼓勵、說服教育等方式,突出“早”,狠抓“實際”,實現四個100%:“早”即煙田區劃早,冬耕起壟早;“實”即煙田面積實,優良品種實;四個100%即冬耕起壟100%,地膜覆蓋100%,優良品種100%,使用商品苗100%。煙田管理落實一個“無”字,即無荒、無病、無害。狠抓產前、產中、產後服務,舉辦各個環節培訓班,全面提升了菸葉種植水平。全鄉新建氣流下降式炕房78座,基本實現了“五畝一個炕”,“200畝一個技術員”,2006年種植菸葉8200畝,生產烤菸56萬公斤,均價8.6元/公斤,中上等煙比例占91.85%,實現產值480萬,菸葉特產稅96萬元。
菸葉菸葉

畜牧業

以推廣禽畜優良品種,提高畜產品質量為畜牧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加快品種改良,突出發展特種養殖。一是在穩定生豬和禽蛋生產的同時,加快發展肉牛、肉羊養殖,積極穩妥地發展特種養殖生產。二是改變傳統的飼養方式,推行“科學化、規範化、規模化、集約化”養殖,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經常舉辦家禽飼養培訓班,向農民傳授肉牛育肥,秸桿青貯氨化,科學飼養管理和雜交改良等新技術,提高了農民養殖水平。三是充分發揮荒山、荒坡面積大的優勢,抓好以沙溝、北至等7個深山區村為主的畜牧養殖基地建設,發展了一批養牛、養羊專業戶。四是加強疫病防治體系建設,建立註冊獸醫制度,嚴格從業獸醫的資格審查,並對該鄉18593頭牛、羊、豬進行綜合防治,對雞、鴨、鵝嚴格預防檢查,使禽流感疫病無一例發生。截止2006年12月,全鄉大牲畜飼養量達11220頭,肉類總產1126噸,蛋類總產485噸,分別占2006年度責任目標1120噸和496噸的100.5%和97.8%。

民營經濟

下峪鄉位於洛寧縣西南部深山區,地處洛、盧、欒三縣交界處,全鄉總面積206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148個村民小組,1.5萬口人。下峪鄉境內礦山資源豐富,素有青山獻寶的美譽。以礦山為主體的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下峪鄉的第一支柱產業。下峪鄉境內礦山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有金、銀、銅、鉛、鋅、錳、鐵等10餘種礦藏,銀鉛資源尤為突出,並具有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三大優點;境內白銀儲量5000噸以上,鉛儲量達40萬噸,居全省第二位,全國第三位。
下峪鄉下峪鄉
鄉政府緊緊依託礦山資源優勢,圍繞“以礦山資源為依託,以礦產品加工為突破口,以最佳化環境為基礎,以招商引資為重點,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發展思路,採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一是修通了崇陽至鐵爐坪礦區15公里的山區公路;二是爭取電力部門投資設備,鄉政府整地建房建成了3.5萬伏崇陽變電站;三是發動民眾集資出工架通了崇陽至鐵爐坪15公里的高壓線路;四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最佳化了投資環境,加快了礦山開發步伐。促進了下峪鄉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
利用豐富的礦山資源,先後引進資金3億元,實施非公有制經濟項目70個,建採礦企業25家,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礦業公司四個(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河南華威礦業有限公司、華泰公司和鐵爐坪銀鉛礦);建選廠24個(100噸選廠13個、200噸選廠3個、50噸選廠7個、600噸選廠1個),冶煉廠1個,電解廠1個。2006年全鄉非公有制經濟總產值達49397萬元,完成營業收入45022萬元,實現利潤8992萬元,上交稅金1339萬元。
2007年,引進資金5060萬元,占縣定年度目標任務的168%。投資2360萬元的發恩德600噸/日選廠、投資2000萬元的鐵礦開採項目建成投產。河南發恩德礦業有限公司和河南華威礦業有限公司投資超億元,成為強勢企業。全鄉民營企業完成營業總收入9.2億元,實現增加值7.2億元,上繳稅金9210萬元。礦山企業向鄉財政上繳稅金776萬元,占鄉財政全年收入的77.52%。

新農村建設

2007年,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崇陽村,建成村委綜合辦公樓、文化大院、垃圾填埋場和1個公廁、3個垃圾池。完成了排水渠和污水溝治理工程,鋪築入戶混凝土路面10054平方米,安裝路燈13盞,栽植風景樹750棵,兌付拆除舊房補償款4500元。總投資達到107.2萬元。實行鄉、村、組幹部包乾和分段獎懲制度,促使全鄉建成沼氣池810座。圓滿完成安虎線路肩培護和兩側綠化任務,路容路貌煥然一新。

文化藝術

下峪鄉位於豫西山區,洛河之濱,伏牛山主峰全寶山懷抱。這裡礦產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文化積澱厚重,民間藝術多姿多彩,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與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形成了下峪鄉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風民俗,各種民俗活動異彩紛呈。相對繁榮的經濟為下峪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許多古代的民間藝術世代相襲,流傳不衰,深受人民喜愛。“垛子”則以其表現出的玄妙奇特、驚險優美成為具有代表性、聲譽最高、影響最大的民間藝術品。“垛子”是一種古老珍稀的民間傳統雜耍技術,是社火中雜耍的精粹項目,大約有300多年的歷史,開始多用於古廟會、元宵節、春節,供人們觀賞、娛樂、歡慶太平盛世,繁榮活躍崇陽集鎮的古文化和市場經濟。
垛子垛子
垛子是一種靜態驚險造型藝術,是把4一5歲的兒童裝扮成各種人物,固定在鐵芯上呈現驚險優美的造型。一般一個高樁表現一個劇情或寓意。垛子分高樁和低樁,高樁是將有裝扮成劇中人物的孩子的鐵架,置於方桌之上,由幾個人抬著走;低樁是由一身強力壯者肩扛鐵架行走,肩扛者也裝扮成劇中人模樣,最多時承載幾百斤重。垛子多將鐵架固定在拖拉機、汽車上,表演大型垛子,最多有十幾人,表演內容也更加豐富。
“垛子”獨特風格都表現在鐵架子上,每年每次演出,根據辦樁內容不斷在變換架子,用架子的戲法表現桌台上多層次人物的藝術魅力,它的特色突出六個字,即:“新、奇、妙、精、活、巧”。且演起來規模之大,技高一籌,氣勢宏偉壯觀,令人觀賞叫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